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功能,将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有效整合,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手段叠加,而是使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中,通过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改变信息资源与传播渠道等实现数学教学的突破与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利用图像处理技术优化教学素材
小学数学中教学角、直线、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知识,由于这些图形在实际生活中并不独立存在,而是物体的一部分,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它,这样就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数学概念。例如,认识线段时,教师出示一条拉直的铁丝,实际上出示的一个圆柱体;认识长方形时,取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实际上取出的是长方体的纸。这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对这些教学素材进行优化。在认识长方形的教学时,先在屏幕上展示一些常见的表面有长方形的物体,让学生指出哪个面是长方形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长方形的面,从这个面上“闪现”出长方形,让学生意识到长方形只是一个平面图形。这样,“长方形”的表象就很好地建立在学生的头脑里,让学生科学地掌握了“长方形”的数学概念。
2 借助演示技术突破教学重点
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功能,使学生通过这些形象的、动态的、三维的图像加深对新知识的领悟。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和理解,降低理解的难度,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3 利用网络的资源优势拓展教学内容
网络的巨大信息资源不仅让教学内容得到拓展,也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可用的学习资源加以整理、取舍,对于实用性强的加以借鉴和集中,利用网络加以完整和体现,使得学生的学习资源不局限于课本,而是拓展到一个广阔的领域。同时,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充分体现,学生才会获得学习上的满足。
4 发挥交互优势,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学过程是一种双边过程,即教师把知识传播给每一个学生,学生再进行消化、理解。而这种沟通和交流的结果直接影響教学效果。发挥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交互优势,实现生机、生生、师生间的多向交流。教师可通过教学网向学生传输信息,学生反馈信息能即时通过媒体网反馈给教师,教师可应机调整教学方法、速度、节奏,方便学生准确掌握知识。
4.1 实现自主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
所谓探究式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或者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并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它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并可将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
4.2 实现培养能力和学习知识相结合
数学教学,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应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让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比如,“平面图形的认识”一课,让学生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做数学”,把数学课堂转化为“数学实验室”,帮助学生在操作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各个平面图形的特征及相互间的关系。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得出结论,使创新精神与能力得到发展。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有关的数学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的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学科领域。
4.3 反馈评价的激励作用
反馈信息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突出矛盾,有利于学习难点的解决。而且,反馈越及时越有利于学习。然而,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难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评价。运用多媒体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及时进行反馈评价。如在课件制作时,应用交互中的“判断”功能,屏幕上就出现“你真棒”的大拇指形象;当学生回答的结果不符合时,屏幕上就出现一句鼓励性的话。这种新的评价方式,能调节课堂气氛,促使学生愉快学习。实践证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比不了解积极性要高。通过反馈,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促使他们自我激励,获得“独立发现的愉快体验”,从而不断提高内驱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珍珠湖小学)
1 利用图像处理技术优化教学素材
小学数学中教学角、直线、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知识,由于这些图形在实际生活中并不独立存在,而是物体的一部分,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它,这样就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数学概念。例如,认识线段时,教师出示一条拉直的铁丝,实际上出示的一个圆柱体;认识长方形时,取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实际上取出的是长方体的纸。这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对这些教学素材进行优化。在认识长方形的教学时,先在屏幕上展示一些常见的表面有长方形的物体,让学生指出哪个面是长方形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长方形的面,从这个面上“闪现”出长方形,让学生意识到长方形只是一个平面图形。这样,“长方形”的表象就很好地建立在学生的头脑里,让学生科学地掌握了“长方形”的数学概念。
2 借助演示技术突破教学重点
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功能,使学生通过这些形象的、动态的、三维的图像加深对新知识的领悟。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和理解,降低理解的难度,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3 利用网络的资源优势拓展教学内容
网络的巨大信息资源不仅让教学内容得到拓展,也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可用的学习资源加以整理、取舍,对于实用性强的加以借鉴和集中,利用网络加以完整和体现,使得学生的学习资源不局限于课本,而是拓展到一个广阔的领域。同时,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充分体现,学生才会获得学习上的满足。
4 发挥交互优势,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学过程是一种双边过程,即教师把知识传播给每一个学生,学生再进行消化、理解。而这种沟通和交流的结果直接影響教学效果。发挥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交互优势,实现生机、生生、师生间的多向交流。教师可通过教学网向学生传输信息,学生反馈信息能即时通过媒体网反馈给教师,教师可应机调整教学方法、速度、节奏,方便学生准确掌握知识。
4.1 实现自主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
所谓探究式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或者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并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它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并可将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
4.2 实现培养能力和学习知识相结合
数学教学,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应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让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比如,“平面图形的认识”一课,让学生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做数学”,把数学课堂转化为“数学实验室”,帮助学生在操作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各个平面图形的特征及相互间的关系。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得出结论,使创新精神与能力得到发展。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有关的数学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的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学科领域。
4.3 反馈评价的激励作用
反馈信息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突出矛盾,有利于学习难点的解决。而且,反馈越及时越有利于学习。然而,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难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评价。运用多媒体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及时进行反馈评价。如在课件制作时,应用交互中的“判断”功能,屏幕上就出现“你真棒”的大拇指形象;当学生回答的结果不符合时,屏幕上就出现一句鼓励性的话。这种新的评价方式,能调节课堂气氛,促使学生愉快学习。实践证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比不了解积极性要高。通过反馈,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促使他们自我激励,获得“独立发现的愉快体验”,从而不断提高内驱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珍珠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