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末去乡下探望公婆。婆婆笑吟吟地递给我们一张照片看,照片上,婆婆和公公肩并肩地站着,满脸微笑。原来,前天是二老的金婚纪念日,两位老人没有惊动我们儿女,只是简简单单地吃了一顿饭,然后去照相馆拍了这张照片以此纪念。
曾经听先生提起过二老的婚姻故事。公公14岁就入了军旅,南征北战,建国后仍然在部队里担任职务,工作繁忙,一直没有成家。公公的个人问题后来是靠组织出面帮忙解决的。婆婆与公公第一次见面时,婆婆19岁,根本不敢抬头去瞧眼前的男人,公公也只是匆忙瞅了一眼,听介绍人说姑娘品貌双全、身世清白,婚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这就是那个年代的典型婚姻。不讲究经济基础,谈不上性情相投,而“爱情”这个词语更是要避讳的,匆匆的一面之缘,两个陌生的男女便搭伴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放在现代,很难想象这样的婚姻会幸福!更何况,他们的年龄相差了十几岁,思想的交流和沟通应该是有“代沟”的吧?婆婆外向活泼,公公却好静,性格上的差异在共同生活中是如何得到磨合的?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公公随军在外,婆婆独自抚养4个儿女,婆婆可曾有过怨言?很多情况,我无从知晓。
而我现在能体会到,就正如我手中这张照片所蕴含的那种朴实、和谐的幸福。晚年的公婆,不愿意随儿女住到城里,他们习惯了乡村的生活。农家的小院,院子中间有一株橙树,秋冬季节垂下黄澄澄的果实;左侧是石榴,五月花开红似火;墙上攀爬着绿油油的丝瓜;还有一窝老母鸡和一只大黄狗。白天,公公和婆婆就在这小院子里忙活,一个喂鸡,另一个给树木剪枝;傍晚,两人喜欢一起出去逛上一圈,也没有手牵手。婆婆碰见熟人常常要停住脚步唠唠嗑,公公自管自往前走,只是脚步明显放慢了许多,还不时回头看看,婆婆过会儿就赶上来了。晚上,两个人就守着一台电视机,他俩最喜欢看的是小品和相声,看到开心处,他俩一起笑得前俯后仰。一天过去了,接着,同样的一天又开始,周而复始,一年又一年。
50年了,想想真的好长!这50年里,必定有过争吵、有过挫折、有过磨难、有过危机,是什么支撑着两人在漫长的岁月里,跨过了一道道婚姻的坎沟呢?我想起了一个细节。婆婆偶尔到城里走动,当我们挽留她时,她却从不肯留宿。婆婆总是笑着说:“老头子还在家里等着呢!”
或许,这就是最好的解释吧——一杯热茶、一碗热粥、一件毛衣,一句叮咛、一声问候、一份牵挂,在一个“等”字里凝聚了化不开的亲情!
曾经听先生提起过二老的婚姻故事。公公14岁就入了军旅,南征北战,建国后仍然在部队里担任职务,工作繁忙,一直没有成家。公公的个人问题后来是靠组织出面帮忙解决的。婆婆与公公第一次见面时,婆婆19岁,根本不敢抬头去瞧眼前的男人,公公也只是匆忙瞅了一眼,听介绍人说姑娘品貌双全、身世清白,婚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这就是那个年代的典型婚姻。不讲究经济基础,谈不上性情相投,而“爱情”这个词语更是要避讳的,匆匆的一面之缘,两个陌生的男女便搭伴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放在现代,很难想象这样的婚姻会幸福!更何况,他们的年龄相差了十几岁,思想的交流和沟通应该是有“代沟”的吧?婆婆外向活泼,公公却好静,性格上的差异在共同生活中是如何得到磨合的?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公公随军在外,婆婆独自抚养4个儿女,婆婆可曾有过怨言?很多情况,我无从知晓。
而我现在能体会到,就正如我手中这张照片所蕴含的那种朴实、和谐的幸福。晚年的公婆,不愿意随儿女住到城里,他们习惯了乡村的生活。农家的小院,院子中间有一株橙树,秋冬季节垂下黄澄澄的果实;左侧是石榴,五月花开红似火;墙上攀爬着绿油油的丝瓜;还有一窝老母鸡和一只大黄狗。白天,公公和婆婆就在这小院子里忙活,一个喂鸡,另一个给树木剪枝;傍晚,两人喜欢一起出去逛上一圈,也没有手牵手。婆婆碰见熟人常常要停住脚步唠唠嗑,公公自管自往前走,只是脚步明显放慢了许多,还不时回头看看,婆婆过会儿就赶上来了。晚上,两个人就守着一台电视机,他俩最喜欢看的是小品和相声,看到开心处,他俩一起笑得前俯后仰。一天过去了,接着,同样的一天又开始,周而复始,一年又一年。
50年了,想想真的好长!这50年里,必定有过争吵、有过挫折、有过磨难、有过危机,是什么支撑着两人在漫长的岁月里,跨过了一道道婚姻的坎沟呢?我想起了一个细节。婆婆偶尔到城里走动,当我们挽留她时,她却从不肯留宿。婆婆总是笑着说:“老头子还在家里等着呢!”
或许,这就是最好的解释吧——一杯热茶、一碗热粥、一件毛衣,一句叮咛、一声问候、一份牵挂,在一个“等”字里凝聚了化不开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