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12汶川大地震爆发于四川省龙门山系的汶川映秀一北川一青川约300余公里的地质断裂带上,严重波及甘肃、陕西等省市,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也使许多珍贵文化遗产遭到严重损毁。
据国家文物局7月中旬统计,在这场灾难中,四川、甘肃、陕西等7省(市)有16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与都江堰)、25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不同程度损害,而处于震中的四川地区尤为严重。据四川省文物局统计,包括已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藏羌碉楼与村寨在内,四川共计有近千处地面文物受损,其中有8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总数的65%;17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约占总数的30%;还有80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不同程度损坏,约占总数的27%。
处于震中地区的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和平武县,是羌族聚居区,共有人口30.6万。此次地震中,仅北川一地的遇难者就有3万多人,其中包括40多位羌族文化传承人和学者。地震使羌族文化受到了重创。温家宝总理在视察灾区时提出,一定要保护抢救好羌族文化遗产。
现存在汶川、茂县、理县等地的羌族碉楼与村寨,主要沿河流山脉走向呈带状分布,分布的垂直空间大,高度在海拔1000米~2300米之间,海拔1000米以下低山地带者较少,聚居和散居并存,以聚居为主。这些融入自然山水,原创性明显的极具魅力的文化景观传承了羌族的建筑艺术、生产生活方式,反映了民族迁徙、社会环境、历史事件、文化交流的历史信息。它们的建造年代最早的可到汉代,晚的到清代,是羌族悠久建造历史和独特砌筑工艺的历史见证。比较集中的如:“理县桃坪古碉与村寨”“汶川布瓦山黄泥土碉与村寨”“茂县黑虎群碉与村寨”,都经历了历史的风雨和1933年茂县叠溪7.8级大地震以及此次汶川大地震的洗礼,是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羌族碉楼与村寨的集中地靠近沿龙门山脉的地震带,所以此次地震所受到的冲击可想而知。据调查,阿坝州“古羌王遗都——萝卜寨”被夷为平地,羌寨的房屋几乎全部坍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汶川县“姜维城古文化遗址”地面建筑严重损毁,其汉代夯土城墙和明代片石城墙全部垮塌,仅存基础;桃坪羌寨、布瓦黄土碉、黑虎鹰嘴河碉群等村寨的部分民居成为危房,大多数土碉建筑存在结构性隐患。理县桃坪羌寨有部分民居发生垮塌,其现存的三座碉楼除了顶部照楼受到损坏之外,其余部分顽强地抵抗住了大地震的摧残,完好无损。“白头羌——茂县黑虎羌寨群碉”的损毁情况较为严重,碉楼顶部有局部垮塌、寨中民居部分垮塌,其余的墙体开裂、外鼓,梁柱断裂或歪闪,均为危房;寨北祭台垮塌,地面有裂痕,台阶毁坏;碉群中的1号四角碉顶部垮塌,东墙靠南有一自上而下的贯通裂缝,宽2厘米~5厘米,其余三面均为不同程度的裂缝;2号碉顶部垮塌,腰部以上有多道纵向裂缝;3号碉顶部垮塌,碉体有多处纵向裂缝;4号碉顶部垮塌过半,剩余部分也有多道纵向裂缝;5号碉保存完好;6号碉垮塌过半,残存部分多道纵向裂缝。
在这次大地震中,羌族碉楼与村寨受损主要反映在:石木构建筑出现垮塌、倾斜、墙体开裂、脱落、基础沉降、台阶断裂、木构架脱榫或断裂、墙体或建筑结构变形等严重、瓦面滑落移位等严重险情;山寨山体垮塌等严重险情;上遗址出现滑坡、泥石流等严重险情。不过调查表明,除萝卜寨属次生灾害造成大面积滑坡,导致村寨的整体坍塌外,其余的碉楼与村寨都是局部受损。单体的碉楼大部分完整无损,出现的裂缝、沉降和局部坍塌现象,可采取修复性保护措施。羌族碉楼与村寨的完整性、真实性没有受到特别重大的影响。千百座屹立不倒的碉楼,再次印证了其优越的抗震性和坚固的耐久性是羌族人民优秀传统技艺的生动体现。
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抢救保护羌族文化被社会所广泛关注。基于受损村寨民族文化的完整保留和传统建筑工艺、技术的传承,物质遗产方面的建筑局部和外表修复,非物质遗产的口传心授,将更能客观、真实地体现羌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对于藏羌碉楼与村寨的抢救保护,应该包括修复式保护、遗址式保护和重建式保护等多种形式;对非物质文化,如羌族释比文化、羌族歌舞、羌族刺绣、说唱艺术等,可借鉴村寨博物馆、民族文化生态村的成功经验进行保护。
7月1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文物局在阿坝州理县桃坪羌寨举行了“羌族碉楼与村寨抢救保护工程”开工仪式,这是震后少数民族地区启动的第一个文物抢救保护工程,也是国家文物局在震后启动的首批“受损较重、价值较高”的两个文化遗产抢救修复项目之一。
衷心感谢:为本文写作提供了翔实参考数据的阿坝州文管所邓勇先生,其中汶川、理县、茂县、等多个重灾区的调查数据,是当地基层文物工作者在余震中冒着生命危险逐个现场调查、勘测提供的。茂县博物馆馆长蔡清、金川文管所所长刘文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姚军提供了碉楼的震后受损图片。
据国家文物局7月中旬统计,在这场灾难中,四川、甘肃、陕西等7省(市)有16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与都江堰)、25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不同程度损害,而处于震中的四川地区尤为严重。据四川省文物局统计,包括已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藏羌碉楼与村寨在内,四川共计有近千处地面文物受损,其中有8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总数的65%;17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约占总数的30%;还有80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不同程度损坏,约占总数的27%。
处于震中地区的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和平武县,是羌族聚居区,共有人口30.6万。此次地震中,仅北川一地的遇难者就有3万多人,其中包括40多位羌族文化传承人和学者。地震使羌族文化受到了重创。温家宝总理在视察灾区时提出,一定要保护抢救好羌族文化遗产。
现存在汶川、茂县、理县等地的羌族碉楼与村寨,主要沿河流山脉走向呈带状分布,分布的垂直空间大,高度在海拔1000米~2300米之间,海拔1000米以下低山地带者较少,聚居和散居并存,以聚居为主。这些融入自然山水,原创性明显的极具魅力的文化景观传承了羌族的建筑艺术、生产生活方式,反映了民族迁徙、社会环境、历史事件、文化交流的历史信息。它们的建造年代最早的可到汉代,晚的到清代,是羌族悠久建造历史和独特砌筑工艺的历史见证。比较集中的如:“理县桃坪古碉与村寨”“汶川布瓦山黄泥土碉与村寨”“茂县黑虎群碉与村寨”,都经历了历史的风雨和1933年茂县叠溪7.8级大地震以及此次汶川大地震的洗礼,是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羌族碉楼与村寨的集中地靠近沿龙门山脉的地震带,所以此次地震所受到的冲击可想而知。据调查,阿坝州“古羌王遗都——萝卜寨”被夷为平地,羌寨的房屋几乎全部坍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汶川县“姜维城古文化遗址”地面建筑严重损毁,其汉代夯土城墙和明代片石城墙全部垮塌,仅存基础;桃坪羌寨、布瓦黄土碉、黑虎鹰嘴河碉群等村寨的部分民居成为危房,大多数土碉建筑存在结构性隐患。理县桃坪羌寨有部分民居发生垮塌,其现存的三座碉楼除了顶部照楼受到损坏之外,其余部分顽强地抵抗住了大地震的摧残,完好无损。“白头羌——茂县黑虎羌寨群碉”的损毁情况较为严重,碉楼顶部有局部垮塌、寨中民居部分垮塌,其余的墙体开裂、外鼓,梁柱断裂或歪闪,均为危房;寨北祭台垮塌,地面有裂痕,台阶毁坏;碉群中的1号四角碉顶部垮塌,东墙靠南有一自上而下的贯通裂缝,宽2厘米~5厘米,其余三面均为不同程度的裂缝;2号碉顶部垮塌,腰部以上有多道纵向裂缝;3号碉顶部垮塌,碉体有多处纵向裂缝;4号碉顶部垮塌过半,剩余部分也有多道纵向裂缝;5号碉保存完好;6号碉垮塌过半,残存部分多道纵向裂缝。
在这次大地震中,羌族碉楼与村寨受损主要反映在:石木构建筑出现垮塌、倾斜、墙体开裂、脱落、基础沉降、台阶断裂、木构架脱榫或断裂、墙体或建筑结构变形等严重、瓦面滑落移位等严重险情;山寨山体垮塌等严重险情;上遗址出现滑坡、泥石流等严重险情。不过调查表明,除萝卜寨属次生灾害造成大面积滑坡,导致村寨的整体坍塌外,其余的碉楼与村寨都是局部受损。单体的碉楼大部分完整无损,出现的裂缝、沉降和局部坍塌现象,可采取修复性保护措施。羌族碉楼与村寨的完整性、真实性没有受到特别重大的影响。千百座屹立不倒的碉楼,再次印证了其优越的抗震性和坚固的耐久性是羌族人民优秀传统技艺的生动体现。
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抢救保护羌族文化被社会所广泛关注。基于受损村寨民族文化的完整保留和传统建筑工艺、技术的传承,物质遗产方面的建筑局部和外表修复,非物质遗产的口传心授,将更能客观、真实地体现羌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对于藏羌碉楼与村寨的抢救保护,应该包括修复式保护、遗址式保护和重建式保护等多种形式;对非物质文化,如羌族释比文化、羌族歌舞、羌族刺绣、说唱艺术等,可借鉴村寨博物馆、民族文化生态村的成功经验进行保护。
7月1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文物局在阿坝州理县桃坪羌寨举行了“羌族碉楼与村寨抢救保护工程”开工仪式,这是震后少数民族地区启动的第一个文物抢救保护工程,也是国家文物局在震后启动的首批“受损较重、价值较高”的两个文化遗产抢救修复项目之一。
衷心感谢:为本文写作提供了翔实参考数据的阿坝州文管所邓勇先生,其中汶川、理县、茂县、等多个重灾区的调查数据,是当地基层文物工作者在余震中冒着生命危险逐个现场调查、勘测提供的。茂县博物馆馆长蔡清、金川文管所所长刘文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姚军提供了碉楼的震后受损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