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城市的血脉,纵观天下都市,无不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晋阳城,即因位于晋水之北得名。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晋阳城从建成到焚毁的1500年间,晋水和汾水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公元前500年,曾经的中原霸主晋国已是公室衰微,诸卿争权。这一年,名为晋卿、实擅晋权的赵鞅征伐卫国,获得卫人贡献奴隶500家,暂时安置在赵午所辖地邯郸。三年后,当赵鞅苦心经营的根据地晋阳建起城郭之时,即索取500家奴隶,计划安置在晋阳,充实力量,不想遭到了赵午的拒绝,于是一场争权夺利的战争,围绕着两个势力集团展开了。“秋,晋赵鞅人于晋阳以叛”(公元前497年),这是《春秋》中关于此次战争的简要记载。战争硝烟在赵鞅胜利的欢呼声中逐渐散去,雄伟的晋阳城依旧耸立在汾河西岸,晋水之阳。这一立,就是1500年。在这1500年中,晋阳城一次又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一次又一次成为历史长卷中的耀眼明星。公元前497年就这样作为晋阳城创建之年载入史册。
赵国初都
关于晋阳这座历史名城的创建时间,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或认为唐尧曾在太原筑城,或认为“故唐城”是它的前身,或认为筑城当在公元前497年之前。确实,在晋阳大地,早在远古时期,已经有了人类活动的遗迹。新石器时代的义井文化,是太原地区原始人类在特定的历史地理条件下,吸纳融汇周边文化特质,进而创造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考古学文化。太原光社狄村的夏时期文化遗存,极富地方特色,并参与或影响了商、周两个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商周时期,这里是并氏、北唐戎、燕京之戎等方国或游牧部落的活动区域。公元前541年,晋国将帅荀吴、魏舒等在这里和群狄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取得胜利,将太原纳入了晋国版图。而后就有了赵鞅建筑的晋阳城。不难看出,在晋阳城创建之前的3000年间,太原盆地已经有了先进的文化,因此也存在着建筑城池的可能。只是在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证据和考古发现之前,我们把太原建筑城池的时间暂定为公元前497年。
主持建筑晋阳城的是赵鞅的家臣董安于和尹铎。
董安于,又名董阈于,是春秋时期晋国的重要政治家和城建专家。他青年时即追随赵鞅,才华闻名于列国,成为赵氏的重要谋臣,在他奉命主持建筑晋阳城时,举尹铎为助手,共同设计肇建了晋阳城。尹铎在董安于死后又继续修筑治理晋阳,终于使它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座著名都城。
晋阳城的选址具有科学性和战略性。它是综合考虑了城市的政治、经济、自然、地理等因素建成的。
首先,晋阳地处山西高原中心,雄跨晋中盆地腹地,从大的地理形势看,它所处的黄土高原东以太行山为天然屏障,阻隔华北大平原,西南以黄河作为襟带,连接陇西、关中和广大的中原地区,自中原回望,山高万仞,拔地而起,表里山河,固若金汤。具体到晋阳城周围,更有石岭关、天门关、蒙山、娘子关和卧虎山等关山环列,构成易守难攻、可进可取的天然屏障,明代军事地理学家顾祖禹曾称誉太原的地理形势为“拊天下之背而扼其喉也”,可谓切中要害。这样的地理形势,赋予晋阳城全局性的重要战略地位。其次从经济因素来说,太原盆地地处汾河谷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东西山林木茂盛,资源丰富,既是优良的农耕区,又是绝好的牧马场。再次,晋阳境内东有汾水、南有晋水,“山环水绕,原隰宽平”,既解决了城市的生活用水问题,又有交通灌溉之利,可谓理想的建城位置。正是基于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赵氏家族得以以晋阳为根据地,南制诸卿,北伐诸戎,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赵国的建立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城市建设上,晋阳城可以说是匠心独运,费尽苦心。关于晋阳城的建设,《战国策,赵策一》有明确记载,智伯、韩、魏军队联合围攻赵氏,危难之际,赵氏又一次回到根据地晋阳,赵襄子“行城郭,案府库,视仓廪,召张孟谈曰:‘吾城郭之完,府库足用,仓廪实矣,无矢奈何?’张孟谈曰:‘臣闻董子之治晋阳也,公宫之垣,皆以狄蒿苫楚麿之,其高至丈佘,君发而用之。’於是发而试之,其坚则箇鎔之劲不能过也。君曰:‘足矣,吾铜少若何?’张孟谈曰:‘臣闻董子之治晋阳也,公宫之室,皆以炼铜为柱质,请发而用之,则有余铜矣’……号令以定,备守以具。三国之兵乘晋阳城,遂战,三月不能拔,因舒军而围之,决晋水而灌之。围晋阳三年,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从文献记载看,晋阳城在建设之初,除了颇费心机的选址外,还十分重视城池防御体系和战备能力营建。在保障府库充足的前提下,基础设施的修筑也完全加入到军事防御体系中:宫城的墙壁高达丈余,墙是夹板夯筑而成,间以狄蒿苫楚等材料建成,宫城房屋的柱础是用铜质材料做成。正是由于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战备物资的储备,才使晋阳城坚如磐石,能够在智、韩、魏三家联军的灌城、围攻中,坚守三年之久(有一说是三个月),并在无任何外援的情况下反败为胜,消灭智氏。可以说,晋阳城特殊的建设对赵氏晋阳霸主地位的确定,以及“三家分晋”战略格局的奠定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关于春秋晋阳城的规模,唐《元和郡县图志》记述太原府城说:“其一日大明城,即古晋阳城也。《左传》言董安于所筑。”在“晋阳故宫”条下记曰:“晋阳故宫,一名大明城,在州城內,今名大明城是也。高齐文宣帝又于城中置大明宫。”晋阳古城研究者多根据这一史料论断,高齐大明宫即春秋晋阳宫城,甚至春秋晋阳城,也就是方四里之城。1962年,考古专家谢元璐、张颔二位先生调查晋阳古城遗址,认为从晋源县西南一公里的“南城角”村开始,向北延伸约2 700余米至七三公路,折而向东约4500米,至东城角村北,再转90度向南近2700米至北瓦窑村城墙地,折而向西4500米至南城角村,古城方向为北偏东18度,周长约14.4公里,面积约12平方公里,就是东周时期古晋阳城遗址的大致范围。如果得到考古发掘的最终确认,这将是目前山西发现的最大的春秋时期古城址。
晋阳城不仅城市建设规模宏大,技术先进,在城市管理上也有独到之处。
董安于建成晋阳城后,被任命为晋阳宰。治理晋阳中他较早地引入了法制观念。《韩非子》说:“董子至石邑象深涧以立法,故赵国治也。”董安于认为:只要法令不是朝令夕改,老百姓就会重法守法。他在治理晋阳时,问政于蹇老,得出了忠诚、信任和敢于得罪人的为人治世之道。继董安于之后,尹铎在董安于的治理基础之上,大胆改革,加强治理。他违反赵鞅的命令,加固和增高了晋阳城的防御工事,废除井田制,改而实行田亩制和地税制;轻徭薄赋,体恤民苦,爱恤民力。晋阳地区政治 稳定,经济繁荣,成为赵氏坚固的根据地。以至于赵鞅临终前谆谆告诫他的儿子赵襄子说:“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果然,在其后赵氏和智氏的争斗中,晋阳城又一次成为赵氏的中流砥柱,帮助赵氏灭掉智伯,成就了赵氏战国霸业。智伯败亡后,头颅被赵襄子做成酒器,遗笑柄于天下,当年智伯为引晋水灌城而开凿的沟渠,后人修复利用,成为一条流淌2500年,惠泽千千万万人的著名水利工程——智伯渠。
汉晋干城
“水灌晋阳”战后,晋阳城遭到极大破坏,随着赵氏势力发展的需要,赵献侯于公元前425年迁都中牟。公元前247年,秦将蒙骜攻赵,拔晋阳城,于城中置太原郡治。这是太原首次作为建制名,而且从此和晋阳一起成为这一地区的兼称。西汉初,刘邦以太原郡21县为韩国,都晋阳。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刘邦封子刘恒为代王,都晋阳。刘恒在晋阳藩王十七年后于公元前180年人长安,即帝位,这就是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东汉时,太原为并州刺史治所,并州成为太原的又一别称。在这一时期作为防御匈奴、控制西北的军事重镇,晋阳城应该有大规模的营建,只是因为史料的缺轶,我们还不能确定它的规模。
西晋末年,八王乱起,杂居内地的少数民族,趁机起兵,建立割据政权。永嘉元年(304年),刘琨为并州刺史,孤军奋战。据《晋书,刘琨传》: “琨募得千余人,转斗至晋阳,府寺焚毁,僵尸蔽地,其有存者,饥羸无复人色,荆棘成林,豺狼满道。琨剪除荆棘,收葬枯骸,造府朝,建市狱。”可以看出,经过长期战乱,秦汉时期的北方重镇晋阳城已残败到“僵尸蔽地,荆棘成林,豺狼满道”的地步,关于刘琨筑晋阳城,《元和郡县图志》载:“府城,故老传并州刺史刘琨所筑,今按城高四丈,周回二:十七里。”这与春秋战国晋阳城的规模不相上下。看来刘琨所筑的晋阳城,很可能还是在春秋战国乃至秦汉的城址基础上作了一些增补工作。
北朝霸府
东魏北齐时期,晋阳城迎来了又一次发展高潮。东魏权臣高欢于晋阳建“大丞相府”,置晋阳宫,东魏时晋阳为夏都,北齐号称别都。北齐诸帝常年往来于晋阳、邺城之间,他们在晋阳城及周围进行了大规模的营建,武成帝河清四年(565年),在汾河东建晋阳县治。后主高纬“承武成之奢丽,以为帝王当然……乃更增益宫苑,造偃武修,又于晋阳起十二院,壮丽逾于邺下,所爱不恒,数毁而又复,夜则以火照作,寒则以汤为泥,百工困穷,无从休息。”晋阳城内见诸史籍的大型建设有大明宫、晋阳宫、南宫、北宫、大丞相府、十二院、大基圣寺、内城寺、兴国寺等。城外有唐叔虞祠、蒙山大佛、天龙寺、童子寺等石窟寺观。
著名的大明宫是北齐天统三年(567年)后主高纬在晋阳城内建成的。它位于晋阳城南部,城高四丈,周回四里左右。与其相邻的晋阳宫城是晋阳城中最辉煌的建筑,它位于晋阳城西北部,占据高亢之地,城高四丈,周回八里。宫城内殿宇辉煌、楼台嵯峨、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建筑有景明门、景福门、昭德门、威风门,宣德殿、崇德殿、景福殿、万福殿,东少阳院、西院和太液池亭子等,在城外的西山一带,建筑开凿了望川亭、圣寿寺、开化寺、蒙山大佛、天龙山石窟、童子寺石窟等。当时的晋阳城可以说是城池坚固,物资富饶,兵强马盛。以至于文宣帝和群臣站在龙山之巅望着巍峨的晋阳城发出“金城汤池,天府之国”的感慨。
盛唐北都
隋唐时期,晋阳城的建设达到了新的阶段。隋炀帝筑“新城”“仓城”,又新建“晋阳宫”。大唐高祖李渊在太原起义,灭隋而统一天下。太原成为李唐王朝的发祥之地,有唐一代受到了特别的重视。则天长寿元年(692年)置北都。开元十一年(742年)北都改称北京,后又改称北都,并最终成为定制。自唐立国后,晋阳边境一线为突厥所逼,战事不断,作为李唐王业所基的晋阳城,失去它就等于失去了根基,保全晋阳就等于保全了大唐伟业的基石,因此晋阳每有战事,京城就进入戒严状态。李渊、李世民等开国元勋对晋阳城倾注了大量心血。637年,李治为并州都督,李世勣(徐茂公)作为并州大都督长史协助治理,晋阳之地政通人和,边境太平。639年,李世勣因晋水汾东地多碱卤,井水苦不能饮,于汾河设渡槽,从西城“智伯渠”引晋水入东城以甘民食。安史之乱中,郭子仪、李光弼依托晋阳城的有利条件,阻遏了史思明大军进攻,为平定叛乱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代太原府的治所虽然设在晋阳城内,但贞观十二年(638年)又在汾水东岸的隋太原县故地置太原县。长史崔神庆在武后时期,跨汾水修筑城堞,把这两座城市连结到了一起。于是太原县城被称为东城,晋阳城称为西城,两城之间的城堞则被称为中城,合在一起就构成丁所谓“太原三城”。三城东西12里,南北8.5里,周40多里。当时的晋阳城,壮丽繁华,大诗人李白游历到此,流连忘返,留下了《太原早秋》《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等诗篇。
“百丈化城楼,君登最上头。九霄回栈路,八到视并州” (唐欧阳詹《和阎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让我们像诗人一样登高远眺,遥想当年晋阳城的壮丽景象:广阔的晋阳盆地上,西山苍松滴翠,绿树掩映,红墙碧瓦的寺庙内,梵钟阵阵敲响,清澈的汾河水由北向南奔流而去,宽阔的河面上几座宽广雄丽的大桥横跨东西,桥两端城堞相依,将东西两座城市连在一起,宛如一座水上连城。在它的东岸,是风光旖旎的太原县城(东城),城内建筑鳞次栉比,城外柳树成荫。在它的西岸,就是宏伟壮美的晋阳城(西城),晋水通过智伯渠从唐叔虞祠向北注入南、西、北三面宽达40米的护城河中。河面上游船点点,来往于晋阳城和叔虞祠之间。西城东西长约4500米,南北广约4000米,主城墙底部厚达16米,高约12米,罗城、羊马城、瓮城等拱卫其外。大明宫城、新城(晋阳宫城)、仓城三座形如“品”字形的宫城置于城内西北部,成为城中之城,宣光殿、仁寿殿、大明殿,飞云楼,汾上阁、德阳堂,钩心斗角,富丽堂皇。西城东有东阳门、大夏门、延夏门,北有五龙门、玄德门、沙河门,西有白虎门、延西门、西明门等,城门上楼阁高耸。城内里坊规正,每个坊面积约0.5平方公里,政府衙门机构围绕在宫城的东部和南部。城内数百座佛寺道观,分布在各个里坊之内,数万名僧尼道士来往于宫廷阊闾,传经布道。一些寺院更是占地广阔,建筑宏伟。如大安寺,寺前有五凤楼,九间大殿,九间讲堂,一万斤钟,有大悲院、弥勒院、经藏院、文殊院、门楼院,寺后有三学院及众多属院等。城中设有固定的市场,城内各个区域之间条块分割、界限分明,高墙将坊与坊、坊与市之间彼此隔开。晋水作为晋阳城的主要水源,从西水门穿城而过,井架汾而注东城。汾河承担着城市的污水排放功能,同时也是漕运交通的核心。古城中河渠纵横,绿树成荫,诗人们登高吟唱,逸兴湍飞:“并州汾上阁,登临似吴阊,贯郭河通路,绕村水逼乡。城槐临枉渚,巷市接飞梁。莫论江湖思,南人正断肠。”一派南国的风景画卷。
五代遗韵
唐代覆亡以后,沙陀人李克用在太原割据自立。至其子李存勖灭后梁,改国号为唐国,是为后唐。后唐最初在太原置西都,后又仿效唐朝改称北都。灭掉后唐建立后晋政权的是在太原的河东节度使沙陀人石敬瑭。同样,灭掉后晋建立后汉(947年-950年)的刘知远也是太原的河东节度使。后周代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又在太原割据独立,建立了北汉政权。
969年,宋太祖赵匡胤亲临晋阳城下,利用晋水、汾水筑堤灌城,未能攻克城池。十年以后(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再一次率兵北伐,五月五日北汉刘继元在粮尽援绝之后,投降北宋。北汉平定后,赵光义鉴于晋阳战略地位重要,特别是五代有三个王朝肇基于此,并定鼎中原,为防止后人据晋阳割据,危及赵宋统治,遂于五月十八日,强迫晋阳城居民一律迁出城外,并放火焚城。次年(980年)四月,又引汾水和晋祠水浸灌晋阳城。1500年的繁华都市,宏壮坚固的晋阳城阙,就这样在火焚水淹中化作丘墟。
公元前500年,曾经的中原霸主晋国已是公室衰微,诸卿争权。这一年,名为晋卿、实擅晋权的赵鞅征伐卫国,获得卫人贡献奴隶500家,暂时安置在赵午所辖地邯郸。三年后,当赵鞅苦心经营的根据地晋阳建起城郭之时,即索取500家奴隶,计划安置在晋阳,充实力量,不想遭到了赵午的拒绝,于是一场争权夺利的战争,围绕着两个势力集团展开了。“秋,晋赵鞅人于晋阳以叛”(公元前497年),这是《春秋》中关于此次战争的简要记载。战争硝烟在赵鞅胜利的欢呼声中逐渐散去,雄伟的晋阳城依旧耸立在汾河西岸,晋水之阳。这一立,就是1500年。在这1500年中,晋阳城一次又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一次又一次成为历史长卷中的耀眼明星。公元前497年就这样作为晋阳城创建之年载入史册。
赵国初都
关于晋阳这座历史名城的创建时间,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或认为唐尧曾在太原筑城,或认为“故唐城”是它的前身,或认为筑城当在公元前497年之前。确实,在晋阳大地,早在远古时期,已经有了人类活动的遗迹。新石器时代的义井文化,是太原地区原始人类在特定的历史地理条件下,吸纳融汇周边文化特质,进而创造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考古学文化。太原光社狄村的夏时期文化遗存,极富地方特色,并参与或影响了商、周两个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商周时期,这里是并氏、北唐戎、燕京之戎等方国或游牧部落的活动区域。公元前541年,晋国将帅荀吴、魏舒等在这里和群狄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取得胜利,将太原纳入了晋国版图。而后就有了赵鞅建筑的晋阳城。不难看出,在晋阳城创建之前的3000年间,太原盆地已经有了先进的文化,因此也存在着建筑城池的可能。只是在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证据和考古发现之前,我们把太原建筑城池的时间暂定为公元前497年。
主持建筑晋阳城的是赵鞅的家臣董安于和尹铎。
董安于,又名董阈于,是春秋时期晋国的重要政治家和城建专家。他青年时即追随赵鞅,才华闻名于列国,成为赵氏的重要谋臣,在他奉命主持建筑晋阳城时,举尹铎为助手,共同设计肇建了晋阳城。尹铎在董安于死后又继续修筑治理晋阳,终于使它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座著名都城。
晋阳城的选址具有科学性和战略性。它是综合考虑了城市的政治、经济、自然、地理等因素建成的。
首先,晋阳地处山西高原中心,雄跨晋中盆地腹地,从大的地理形势看,它所处的黄土高原东以太行山为天然屏障,阻隔华北大平原,西南以黄河作为襟带,连接陇西、关中和广大的中原地区,自中原回望,山高万仞,拔地而起,表里山河,固若金汤。具体到晋阳城周围,更有石岭关、天门关、蒙山、娘子关和卧虎山等关山环列,构成易守难攻、可进可取的天然屏障,明代军事地理学家顾祖禹曾称誉太原的地理形势为“拊天下之背而扼其喉也”,可谓切中要害。这样的地理形势,赋予晋阳城全局性的重要战略地位。其次从经济因素来说,太原盆地地处汾河谷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东西山林木茂盛,资源丰富,既是优良的农耕区,又是绝好的牧马场。再次,晋阳境内东有汾水、南有晋水,“山环水绕,原隰宽平”,既解决了城市的生活用水问题,又有交通灌溉之利,可谓理想的建城位置。正是基于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赵氏家族得以以晋阳为根据地,南制诸卿,北伐诸戎,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赵国的建立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城市建设上,晋阳城可以说是匠心独运,费尽苦心。关于晋阳城的建设,《战国策,赵策一》有明确记载,智伯、韩、魏军队联合围攻赵氏,危难之际,赵氏又一次回到根据地晋阳,赵襄子“行城郭,案府库,视仓廪,召张孟谈曰:‘吾城郭之完,府库足用,仓廪实矣,无矢奈何?’张孟谈曰:‘臣闻董子之治晋阳也,公宫之垣,皆以狄蒿苫楚麿之,其高至丈佘,君发而用之。’於是发而试之,其坚则箇鎔之劲不能过也。君曰:‘足矣,吾铜少若何?’张孟谈曰:‘臣闻董子之治晋阳也,公宫之室,皆以炼铜为柱质,请发而用之,则有余铜矣’……号令以定,备守以具。三国之兵乘晋阳城,遂战,三月不能拔,因舒军而围之,决晋水而灌之。围晋阳三年,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从文献记载看,晋阳城在建设之初,除了颇费心机的选址外,还十分重视城池防御体系和战备能力营建。在保障府库充足的前提下,基础设施的修筑也完全加入到军事防御体系中:宫城的墙壁高达丈余,墙是夹板夯筑而成,间以狄蒿苫楚等材料建成,宫城房屋的柱础是用铜质材料做成。正是由于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战备物资的储备,才使晋阳城坚如磐石,能够在智、韩、魏三家联军的灌城、围攻中,坚守三年之久(有一说是三个月),并在无任何外援的情况下反败为胜,消灭智氏。可以说,晋阳城特殊的建设对赵氏晋阳霸主地位的确定,以及“三家分晋”战略格局的奠定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关于春秋晋阳城的规模,唐《元和郡县图志》记述太原府城说:“其一日大明城,即古晋阳城也。《左传》言董安于所筑。”在“晋阳故宫”条下记曰:“晋阳故宫,一名大明城,在州城內,今名大明城是也。高齐文宣帝又于城中置大明宫。”晋阳古城研究者多根据这一史料论断,高齐大明宫即春秋晋阳宫城,甚至春秋晋阳城,也就是方四里之城。1962年,考古专家谢元璐、张颔二位先生调查晋阳古城遗址,认为从晋源县西南一公里的“南城角”村开始,向北延伸约2 700余米至七三公路,折而向东约4500米,至东城角村北,再转90度向南近2700米至北瓦窑村城墙地,折而向西4500米至南城角村,古城方向为北偏东18度,周长约14.4公里,面积约12平方公里,就是东周时期古晋阳城遗址的大致范围。如果得到考古发掘的最终确认,这将是目前山西发现的最大的春秋时期古城址。
晋阳城不仅城市建设规模宏大,技术先进,在城市管理上也有独到之处。
董安于建成晋阳城后,被任命为晋阳宰。治理晋阳中他较早地引入了法制观念。《韩非子》说:“董子至石邑象深涧以立法,故赵国治也。”董安于认为:只要法令不是朝令夕改,老百姓就会重法守法。他在治理晋阳时,问政于蹇老,得出了忠诚、信任和敢于得罪人的为人治世之道。继董安于之后,尹铎在董安于的治理基础之上,大胆改革,加强治理。他违反赵鞅的命令,加固和增高了晋阳城的防御工事,废除井田制,改而实行田亩制和地税制;轻徭薄赋,体恤民苦,爱恤民力。晋阳地区政治 稳定,经济繁荣,成为赵氏坚固的根据地。以至于赵鞅临终前谆谆告诫他的儿子赵襄子说:“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果然,在其后赵氏和智氏的争斗中,晋阳城又一次成为赵氏的中流砥柱,帮助赵氏灭掉智伯,成就了赵氏战国霸业。智伯败亡后,头颅被赵襄子做成酒器,遗笑柄于天下,当年智伯为引晋水灌城而开凿的沟渠,后人修复利用,成为一条流淌2500年,惠泽千千万万人的著名水利工程——智伯渠。
汉晋干城
“水灌晋阳”战后,晋阳城遭到极大破坏,随着赵氏势力发展的需要,赵献侯于公元前425年迁都中牟。公元前247年,秦将蒙骜攻赵,拔晋阳城,于城中置太原郡治。这是太原首次作为建制名,而且从此和晋阳一起成为这一地区的兼称。西汉初,刘邦以太原郡21县为韩国,都晋阳。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刘邦封子刘恒为代王,都晋阳。刘恒在晋阳藩王十七年后于公元前180年人长安,即帝位,这就是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东汉时,太原为并州刺史治所,并州成为太原的又一别称。在这一时期作为防御匈奴、控制西北的军事重镇,晋阳城应该有大规模的营建,只是因为史料的缺轶,我们还不能确定它的规模。
西晋末年,八王乱起,杂居内地的少数民族,趁机起兵,建立割据政权。永嘉元年(304年),刘琨为并州刺史,孤军奋战。据《晋书,刘琨传》: “琨募得千余人,转斗至晋阳,府寺焚毁,僵尸蔽地,其有存者,饥羸无复人色,荆棘成林,豺狼满道。琨剪除荆棘,收葬枯骸,造府朝,建市狱。”可以看出,经过长期战乱,秦汉时期的北方重镇晋阳城已残败到“僵尸蔽地,荆棘成林,豺狼满道”的地步,关于刘琨筑晋阳城,《元和郡县图志》载:“府城,故老传并州刺史刘琨所筑,今按城高四丈,周回二:十七里。”这与春秋战国晋阳城的规模不相上下。看来刘琨所筑的晋阳城,很可能还是在春秋战国乃至秦汉的城址基础上作了一些增补工作。
北朝霸府
东魏北齐时期,晋阳城迎来了又一次发展高潮。东魏权臣高欢于晋阳建“大丞相府”,置晋阳宫,东魏时晋阳为夏都,北齐号称别都。北齐诸帝常年往来于晋阳、邺城之间,他们在晋阳城及周围进行了大规模的营建,武成帝河清四年(565年),在汾河东建晋阳县治。后主高纬“承武成之奢丽,以为帝王当然……乃更增益宫苑,造偃武修,又于晋阳起十二院,壮丽逾于邺下,所爱不恒,数毁而又复,夜则以火照作,寒则以汤为泥,百工困穷,无从休息。”晋阳城内见诸史籍的大型建设有大明宫、晋阳宫、南宫、北宫、大丞相府、十二院、大基圣寺、内城寺、兴国寺等。城外有唐叔虞祠、蒙山大佛、天龙寺、童子寺等石窟寺观。
著名的大明宫是北齐天统三年(567年)后主高纬在晋阳城内建成的。它位于晋阳城南部,城高四丈,周回四里左右。与其相邻的晋阳宫城是晋阳城中最辉煌的建筑,它位于晋阳城西北部,占据高亢之地,城高四丈,周回八里。宫城内殿宇辉煌、楼台嵯峨、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建筑有景明门、景福门、昭德门、威风门,宣德殿、崇德殿、景福殿、万福殿,东少阳院、西院和太液池亭子等,在城外的西山一带,建筑开凿了望川亭、圣寿寺、开化寺、蒙山大佛、天龙山石窟、童子寺石窟等。当时的晋阳城可以说是城池坚固,物资富饶,兵强马盛。以至于文宣帝和群臣站在龙山之巅望着巍峨的晋阳城发出“金城汤池,天府之国”的感慨。
盛唐北都
隋唐时期,晋阳城的建设达到了新的阶段。隋炀帝筑“新城”“仓城”,又新建“晋阳宫”。大唐高祖李渊在太原起义,灭隋而统一天下。太原成为李唐王朝的发祥之地,有唐一代受到了特别的重视。则天长寿元年(692年)置北都。开元十一年(742年)北都改称北京,后又改称北都,并最终成为定制。自唐立国后,晋阳边境一线为突厥所逼,战事不断,作为李唐王业所基的晋阳城,失去它就等于失去了根基,保全晋阳就等于保全了大唐伟业的基石,因此晋阳每有战事,京城就进入戒严状态。李渊、李世民等开国元勋对晋阳城倾注了大量心血。637年,李治为并州都督,李世勣(徐茂公)作为并州大都督长史协助治理,晋阳之地政通人和,边境太平。639年,李世勣因晋水汾东地多碱卤,井水苦不能饮,于汾河设渡槽,从西城“智伯渠”引晋水入东城以甘民食。安史之乱中,郭子仪、李光弼依托晋阳城的有利条件,阻遏了史思明大军进攻,为平定叛乱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代太原府的治所虽然设在晋阳城内,但贞观十二年(638年)又在汾水东岸的隋太原县故地置太原县。长史崔神庆在武后时期,跨汾水修筑城堞,把这两座城市连结到了一起。于是太原县城被称为东城,晋阳城称为西城,两城之间的城堞则被称为中城,合在一起就构成丁所谓“太原三城”。三城东西12里,南北8.5里,周40多里。当时的晋阳城,壮丽繁华,大诗人李白游历到此,流连忘返,留下了《太原早秋》《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等诗篇。
“百丈化城楼,君登最上头。九霄回栈路,八到视并州” (唐欧阳詹《和阎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让我们像诗人一样登高远眺,遥想当年晋阳城的壮丽景象:广阔的晋阳盆地上,西山苍松滴翠,绿树掩映,红墙碧瓦的寺庙内,梵钟阵阵敲响,清澈的汾河水由北向南奔流而去,宽阔的河面上几座宽广雄丽的大桥横跨东西,桥两端城堞相依,将东西两座城市连在一起,宛如一座水上连城。在它的东岸,是风光旖旎的太原县城(东城),城内建筑鳞次栉比,城外柳树成荫。在它的西岸,就是宏伟壮美的晋阳城(西城),晋水通过智伯渠从唐叔虞祠向北注入南、西、北三面宽达40米的护城河中。河面上游船点点,来往于晋阳城和叔虞祠之间。西城东西长约4500米,南北广约4000米,主城墙底部厚达16米,高约12米,罗城、羊马城、瓮城等拱卫其外。大明宫城、新城(晋阳宫城)、仓城三座形如“品”字形的宫城置于城内西北部,成为城中之城,宣光殿、仁寿殿、大明殿,飞云楼,汾上阁、德阳堂,钩心斗角,富丽堂皇。西城东有东阳门、大夏门、延夏门,北有五龙门、玄德门、沙河门,西有白虎门、延西门、西明门等,城门上楼阁高耸。城内里坊规正,每个坊面积约0.5平方公里,政府衙门机构围绕在宫城的东部和南部。城内数百座佛寺道观,分布在各个里坊之内,数万名僧尼道士来往于宫廷阊闾,传经布道。一些寺院更是占地广阔,建筑宏伟。如大安寺,寺前有五凤楼,九间大殿,九间讲堂,一万斤钟,有大悲院、弥勒院、经藏院、文殊院、门楼院,寺后有三学院及众多属院等。城中设有固定的市场,城内各个区域之间条块分割、界限分明,高墙将坊与坊、坊与市之间彼此隔开。晋水作为晋阳城的主要水源,从西水门穿城而过,井架汾而注东城。汾河承担着城市的污水排放功能,同时也是漕运交通的核心。古城中河渠纵横,绿树成荫,诗人们登高吟唱,逸兴湍飞:“并州汾上阁,登临似吴阊,贯郭河通路,绕村水逼乡。城槐临枉渚,巷市接飞梁。莫论江湖思,南人正断肠。”一派南国的风景画卷。
五代遗韵
唐代覆亡以后,沙陀人李克用在太原割据自立。至其子李存勖灭后梁,改国号为唐国,是为后唐。后唐最初在太原置西都,后又仿效唐朝改称北都。灭掉后唐建立后晋政权的是在太原的河东节度使沙陀人石敬瑭。同样,灭掉后晋建立后汉(947年-950年)的刘知远也是太原的河东节度使。后周代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又在太原割据独立,建立了北汉政权。
969年,宋太祖赵匡胤亲临晋阳城下,利用晋水、汾水筑堤灌城,未能攻克城池。十年以后(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再一次率兵北伐,五月五日北汉刘继元在粮尽援绝之后,投降北宋。北汉平定后,赵光义鉴于晋阳战略地位重要,特别是五代有三个王朝肇基于此,并定鼎中原,为防止后人据晋阳割据,危及赵宋统治,遂于五月十八日,强迫晋阳城居民一律迁出城外,并放火焚城。次年(980年)四月,又引汾水和晋祠水浸灌晋阳城。1500年的繁华都市,宏壮坚固的晋阳城阙,就这样在火焚水淹中化作丘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