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或者更高级别的教育,它用一种寓教于活动中的教学方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中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及艺术的角度提出引导并逐步培养幼儿的社会性、独立性及创造性等各方面能力的建议。作为幼儿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以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为根本,以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为基础,以游戏娱乐为载体,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一、从关爱开始,培养幼儿的社会性
现在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长们心中的宝贝,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接受来自长辈们的单向情感的输入,缺乏与身边其他人的双向情感的交流。
一是充分利用儿童的模仿能力。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树立榜样,引导他们感受人类心灵深处的优良品质,学习相互谦让、相互合作、礼貌待人。如果教师自身具有丰富的爱心并能自然而真切的表现出来,则也会自然地带动幼儿产生爱心,使幼儿能主动地关心、帮助那些需要关心、帮助的人。可以说教师的真情投入在幼儿爱心的培养过程中,起关键的作用。
二是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如果培养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和行为习惯时,不考虑幼儿的特点与需求,只考虑如何让孩子适合我们的教育,那么我们培养出的会是些缺乏个性的孩子,将来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所以在进行爱的教育时应信任孩子,挖掘他们的优点,增强他们与人交往时的自信心,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融入不同的群体。
三是给予适当的自由权利。小朋友们独自玩耍时更容易展示自己的天份。例如能玩出各种花样的“过家家”游戏,画出奇形怪状的事物,哼出未知名的曲调等等。为幼儿营造一个适宜的精神环境,让幼儿具有健康的心态,让幼儿享受创造自己生活的自由,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激发他们与生俱来的智慧和爱心。
二、保护好奇心,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对外部世界产生一种新奇感和兴奋感,因此他们常常会把“为什么”、“是什么”挂在嘴边。提出疑问是创造的开始。
首先,对于幼儿提出的问题,教师应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回应,用心地解释或者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能置之不理,否则将禁锢幼儿的思想,使幼儿的好奇心、创造热情减退甚至消失;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幼儿新的好奇,促其进行新的思考;最后,教师应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幼儿产生创造的兴趣。比如组织小朋友们种植了萝卜、青菜、葱等。种植时,让孩子们一起帮忙,翻土、捡石块、锄草、浇水等,收获时让孩子们一起拔萝卜、摘青菜……,幼儿在种植与护理这些植物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和探究,感受到植物种类繁多,有不同的根和叶,不同的茎,不同的花和果实等,这样孩子可以亲眼看看种子是怎样发芽的,萝卜是怎样长大的,不仅开阔了视野,还培养了他们关爱与呵护植物的情感和能力。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营造自由、和谐、民主的创造氛围。营造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创造“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孩子“自由地呼吸”,这种气氛的内涵应该是自由、民主、平等、和谐的,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孩子的“自由精神”,使主体性得以充分发展。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在水里实验,让他们在自由的气氛中进行沉浮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注意提醒小朋友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再者,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却可以概括和创造出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猜想、实验、分析等,产生好奇心理,从而大胆想象,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丰富的自然探究区蕴藏着许多智慧和活力,只有引导他们主动去探索,才能拓展他们创新的能力。
三、营造良好环境,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条件,是一个人能力发展的动力。责任心如此重要,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呢?
一方面,学校和家庭共同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在学校里,教师是幼儿的领路人,应做到真心与他们作朋友,善于倾听,启发他们热爱生活和社会,关爱家人和朋友,引导他们逐渐形成自尊、自信、民主、和谐的处世习惯,从而产生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的责任感。
另一方而,锻炼承担责任的能力。每一种能力的锻炼都应该来自于实践,因此,给予幼儿适当的承担责任的机会。我们可以布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小作业,如分发玩具、收交作品,整理书桌等,或者通过游戏、故事中的角色表演等让孩子逐渐懂得:在这个世界上,自己一方面要享受别人对自己的养护、教育和帮助,另一方面还负有许多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一个不尽社会责任的人是一个对人类无益的人,而一个不会做事、无能为力的人是不受大家欢迎的。要鼓励孩子从小融入集体,有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观念,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要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也就是让孩子看到自己生活的意义,看到自己的行为能为他人带来影响,从而生出自豪感和责任心。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做好幼儿的启蒙教育,不仅要重视幼儿智力因素的开发,更要重视其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一个拥有聪明才智且人品优秀的人,才是真正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周冶金,李瑞菊,有关创造力研究对创新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1)
一、从关爱开始,培养幼儿的社会性
现在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长们心中的宝贝,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接受来自长辈们的单向情感的输入,缺乏与身边其他人的双向情感的交流。
一是充分利用儿童的模仿能力。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树立榜样,引导他们感受人类心灵深处的优良品质,学习相互谦让、相互合作、礼貌待人。如果教师自身具有丰富的爱心并能自然而真切的表现出来,则也会自然地带动幼儿产生爱心,使幼儿能主动地关心、帮助那些需要关心、帮助的人。可以说教师的真情投入在幼儿爱心的培养过程中,起关键的作用。
二是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如果培养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和行为习惯时,不考虑幼儿的特点与需求,只考虑如何让孩子适合我们的教育,那么我们培养出的会是些缺乏个性的孩子,将来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所以在进行爱的教育时应信任孩子,挖掘他们的优点,增强他们与人交往时的自信心,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融入不同的群体。
三是给予适当的自由权利。小朋友们独自玩耍时更容易展示自己的天份。例如能玩出各种花样的“过家家”游戏,画出奇形怪状的事物,哼出未知名的曲调等等。为幼儿营造一个适宜的精神环境,让幼儿具有健康的心态,让幼儿享受创造自己生活的自由,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激发他们与生俱来的智慧和爱心。
二、保护好奇心,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对外部世界产生一种新奇感和兴奋感,因此他们常常会把“为什么”、“是什么”挂在嘴边。提出疑问是创造的开始。
首先,对于幼儿提出的问题,教师应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回应,用心地解释或者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能置之不理,否则将禁锢幼儿的思想,使幼儿的好奇心、创造热情减退甚至消失;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幼儿新的好奇,促其进行新的思考;最后,教师应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幼儿产生创造的兴趣。比如组织小朋友们种植了萝卜、青菜、葱等。种植时,让孩子们一起帮忙,翻土、捡石块、锄草、浇水等,收获时让孩子们一起拔萝卜、摘青菜……,幼儿在种植与护理这些植物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和探究,感受到植物种类繁多,有不同的根和叶,不同的茎,不同的花和果实等,这样孩子可以亲眼看看种子是怎样发芽的,萝卜是怎样长大的,不仅开阔了视野,还培养了他们关爱与呵护植物的情感和能力。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营造自由、和谐、民主的创造氛围。营造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创造“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孩子“自由地呼吸”,这种气氛的内涵应该是自由、民主、平等、和谐的,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孩子的“自由精神”,使主体性得以充分发展。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在水里实验,让他们在自由的气氛中进行沉浮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注意提醒小朋友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再者,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却可以概括和创造出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猜想、实验、分析等,产生好奇心理,从而大胆想象,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丰富的自然探究区蕴藏着许多智慧和活力,只有引导他们主动去探索,才能拓展他们创新的能力。
三、营造良好环境,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条件,是一个人能力发展的动力。责任心如此重要,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呢?
一方面,学校和家庭共同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在学校里,教师是幼儿的领路人,应做到真心与他们作朋友,善于倾听,启发他们热爱生活和社会,关爱家人和朋友,引导他们逐渐形成自尊、自信、民主、和谐的处世习惯,从而产生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的责任感。
另一方而,锻炼承担责任的能力。每一种能力的锻炼都应该来自于实践,因此,给予幼儿适当的承担责任的机会。我们可以布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小作业,如分发玩具、收交作品,整理书桌等,或者通过游戏、故事中的角色表演等让孩子逐渐懂得:在这个世界上,自己一方面要享受别人对自己的养护、教育和帮助,另一方面还负有许多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一个不尽社会责任的人是一个对人类无益的人,而一个不会做事、无能为力的人是不受大家欢迎的。要鼓励孩子从小融入集体,有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观念,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要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也就是让孩子看到自己生活的意义,看到自己的行为能为他人带来影响,从而生出自豪感和责任心。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做好幼儿的启蒙教育,不仅要重视幼儿智力因素的开发,更要重视其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一个拥有聪明才智且人品优秀的人,才是真正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周冶金,李瑞菊,有关创造力研究对创新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