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阈下的校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t1021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进入近代史以来,西学东渐的潮流直接冲击着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教学。其中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影响下的洋务运动,以及之后的维新变法,撼动了儒家文化在本国学者内心的地位。本国传统文化已经淡出了校园教学,传统文化不断流失,对于文化环境的再造已是刻不容缓。本国自古以来崇尚天人合一、格物言志、寄物抒情,借景寄情的空间布局,以及文化融注于景的环境打造自古就有,现存的南北方园林就是最好的例证。本文通过对周礼中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以及其中对景观雕塑与文化的复合、附会于物质本身的精神和格物于景观实体的价值观等方面,对于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中学校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作以浅析。
  【关键词】:复合;附会;格物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概况
  校园是中西文化碰撞下形成的学校的通用名称。本国古代的教学分为两种,一种为官学,另一种为私学。唐代时从前二者演化出社会办学的书院,书院基于继承私塾培育人才、传承文化。在此基础上书院在继承、改造传统教育模式,开创了一种新的办学体制和建设模式。随之而来规模不仅扩大,同时具有了园林艺术之美,奠定了环境优雅的读书学习的园地。在建园的规划布局、选址、空间塑造等方面考究和发展为当代校园景观规划奠定了基础。近现代校园建设始于鸦片战争之后,满清政府在洋务运动的改革中,建起了如大学堂、中学堂、小学堂,这也就是标志着中学在本国的形成。建国之后,国内校园的建设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基本形成了校园建筑功能强、简洁的形式、建筑群的发展等。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东西方文化的再次碰撞,先进教育模式的引进,同时本国国内对于设计的认识逐步有了新的高度。在校园建设中加入了功能布局、空间流线、景观小品等的设计理念。至此校园景观设计有了全面的发展,在景观中不断地注入了文化精神,校园文化景观在教书育人的同时,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反映其历史文化内涵与自身独特价值观。
  景观雕塑与文化的复合
  “礼”文化作为周礼中学的内核精神,对于礼的思考和分析必然不可忽视。在《大学》的《礼记》篇中,孔子弟子曾参作“古之欲明明徳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着,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孔子生于礼崩乐坏的乱世,毕生为复周礼。同时孔子也是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带头人,本身是礼文化的象征。在周礼中学校门入口广场放置孔子行教图雕塑,雕塑身后为参差不齐的钢板做成竹简造型,并将周礼文化刻于其上。随着中学校园教育的发展,入口作为校内环境与校外环境联系的过渡区域,也是校园文化与外界文化交流的通道。孔子像的放置从视觉形象上是一种教育的示意,在精神上是传统礼文化以及儒家文化与视觉形象雕塑的复合,是无形文化教育精神在客观存在物的物化,也是在文化支撑的基础上客观存在雕塑渲染环境文化氛围的升华。
  孔子雕塑在校园景观中的运用无独有偶,此次周礼中学的运用只是在形式上有别于他者视觉效果,但在精神实质的功用上达到一致。东汉郑玄为《大学》作注时写道;“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这种将文化与客观实体的复合是本国常用的格物言志的基本手法,同样校园作为文化教育和传播的场所,努力打造文化景观是实际功用的需求。
  附会于物质本身的精神
  在校园文化景观的打造上,一般运用一些具有象征符号的具象事物,通过这种物质来反馈出一种精神。同时物质本身有着深厚的共识性精神,使观者见到这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就会联想到其背后的文化精神。在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就是放大版的传统建筑斗拱的符号形象,还有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图书馆中的中流砥柱,以及上海的东方明珠塔,这些都是实际存在没有生命的物质,但是在各自文化背景中所呈现的精神是不一样的。建筑师埃罗·沙里宁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他说的还有这么一句话:“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每个城市都有其精神,更何况是一个独立的物体本身所蕴含的精神。
  校园文化景观打造,不仅仅局限于对于绿化空间的美化,以及空间层次的划分,通过规划更多的是师生的参与和对话。在物质与意识的诠释中说,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而意识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在对校园环境景观的打造离开了物质与人的互动,也就无法实现物质蕴含精神价值的体现,只有促进人们与环境的互动和参与,才能体会附会于物质本身的精神,这样的设计才是有意义的。在环境中植入物质来寓意精神是一种通用的设计方法,周礼中学校园文化景观的打造中,整个空间从功能上划分为教学区、生活区,按实际用途分为体育、德育、美育和智育。在智育区与体育区交汇处根据地形、视觉效果及空间的考虑,将鼎放置于其中,并打造了一个围绕鼎的小型广场。在具体的空间位置分析上,处于整个学校的核心区域,鼎的位置在主体教学楼正前方,正对着教学楼入口三十米处,国旗距离教学楼入口二十米,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由于体育场与教学楼基面有十米的落差,并形成一个缓坡,在此处设置鼎,一方面是整个校园核心区的区位优势;另一方面是缓坡的地形特征与鼎的精神价值相符;鼎作为国家礼器,也是问鼎天下,一言九鼎等精神象征。
  格物于景观实体的价值观
  在校园环境景观中水景的运用相当普遍,从来没有断绝。对于水在景观中的身份和形式转换,笔者认为是一种复合,也是格物于景观实体的价值观呈现,既有传统精华遗迹复现,又有时尚品位的承合。校园作为学习读书的园地,在古代也可称为书院,其本身就是一个简化版的风景园林。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无论对于文化还是对于学习文化的人来说,其都是一种慰藉。水作为与固态的建筑和树木形成动静对比,当下景观设计一般将其归纳到动态景观之列。
  水景在古典园林中所体现的寓意;一方面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思想物化,另一方面是作为影射实景而烘托视知觉感染力的嫁接形式。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当下身处现代化校园,在喧闹、浮华及不安的都市社会生活的影响下,静水寓意着沉稳、祥和及肃静的内涵,是一种对于人们骚动不安的警示,也是一种调养情操、静坐冥想的好去处。当然期间不乏有古人的诉求情节,也有时下人们对于自然环境无限向往的渴望夙愿。
  结语
  人与自然相处于一域是古往今来人们追求的理想世界,现代校园景观的打造就是对于自然环境的浓缩,并加之以师生个人的精神意志,致使随处充满了人文、自然与精神。当代校园景观设计深受东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在价值观和认识论上发生了一些偏颇,这势必造成对于文化元素在景观中的寓意发生很大的变化,也就是笔者所要讲的校园景观中文化精神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白菡,辛颖等:《校园景观与绿化设计》,吉林摄影出版社,2005
  [2]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1
  [3]柏涛:《寻找心灵的尺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2
  [4]理查德.P.多贝尔:《校园景观——功能.形式.实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4
  [5]黑川纪章:《新共生思想》,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赵志红:《当代公共艺术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7]盖尔:《交往与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作品通过村镇几位中产阶级姐妹谈婚论嫁的故事,反映19世纪英国世态人情。至今为止,评论家多从女性批评视角解读该书,“陌生化”理论与小说结合的分析反而寥寥无几。兹以小说体现的“陌生化”手法,阐释关于反讽、人物形象、情节等方面的特色。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 陌生化;反讽;人物形象  Analysis of defamiliarizatio
期刊
《搏击俱乐部》是20世纪福斯电影公司于1999年发行的一部悬疑惊悚片,电影改编自恰克·帕拉尼克的同名小说,由大卫·芬奇执导,布拉德·皮特、爱德华·诺顿、海伦娜·伯翰·卡特等主演。影片的表层故事是主人公杰克因为长时间的失眠患上了身份识别障碍,与分裂出来的人格泰勒进行博弈,并与其一起创建了“搏击俱乐部”---这一单纯宣泄不快情绪从而获得快感的场所。泰勒代表杰克内心中对反物质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纯粹自由的人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人们越来越重视英语的学习,也渐渐认识到学习文学作品对学生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英美文学教育成为了现在大学英语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以往的教学方法中存在着很多的弊端,不利于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知识,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来改革的相关建议,希望可以帮助我国英语英美文学教育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教育改革;英美文学;创新教学方法  一、英美文学的发展过程  在世界
期刊
【摘要】: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是一部典型的励志影片,表现的是“追求梦想,实现价值”这一主题。主人公克里斯·加德纳是生活在美国旧金山的黑人底层民众,他在经历失业、家庭破裂挫折后,经过个人的不懈奋斗,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实现梦想成为股票经纪人并且获得了幸福,同时也反映出美国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本文拟从主题、画面和音乐三个部分对此影片进行深入分析,探索主人公从一个推销员成为百万富翁的这个实现“美国梦”的心路
期刊
【摘要】:电子竞技是文化体育行业中最火爆的细分领域之一,以PC端游为载体的传统电竞和近年来兴起的移动端手游电竞输出了大量高价值的赛事、内容、明星等,影响了数以亿计的用户。文章简要分析了电子竞技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电子竞技;行业研究  从狭义上看,电子竞技是以电竞游戏为基础、软硬件设备为载体,在信息技术营造的虚拟环境中,采用统一竞赛规则,在有限时间内进行人与人之间的对抗,既是智力运
期刊
【摘要】:翁同龢,字叔平、瓶生,号声甫,晚号松禅、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翁同龢作为两朝帝师,他参加了发生在同光两朝的重大事件,是一个最为接近政治核心而有影响的人物。翁同龢作为一个深受程朱理学影响的士人,其思想有着传统士人固有的保守特征。但在近代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背景下,其思想也随着洋务思潮及维新思潮在不断的自我革新、与时俱进,出现了一些传统士人没有的新变化。  【关键词】:翁同龢;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此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艺术熏陶式教学在此方面發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依然会暴露出些许问题,我国教育界也在为不断优化该教学方式而做出努力。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了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情况、艺术熏陶式教学种类,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提升艺术熏陶式教学在学前教育中教学效率的相关措施,以期能够为我国学前教育方面的发
期刊
【摘要】:达翰尔意为“开拓者”。达翰尔族是一只被称为契丹后羿的民族,它具有悠久历史,古老且优秀。生活在草原上的达翰尔族人民性格热情爽朗,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自然离不开歌声与舞蹈。由于达翰尔族没有文字,达翰尔族的歌舞遍承载着這个民族的历史与一切心路历程直至今日。本文通过对达翰尔族的人们生活习俗进行研究,把达斡尔的歌舞来源和背景加以阐述。  【关键词】:达翰尔;歌舞;来源  一、达斡尔舞的相关研究  1
期刊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家庭都开始注重对孩子艺术水平的培养,学习钢琴成为他们相当中意的一个选择。在钢琴学习过程中,良好的乐感是学好钢琴的一个重要前提,假若没有好的乐感,那么就无法去欣赏“美”的声音,更别谈可以弹出好的曲子。有些人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是天生的,但大多数人的乐感是通过后天的学习与欣赏培养起来的,这其中不仅需要学习者自己的努力与积累
期刊
【摘要】:中国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从王国维的以“境界”为核心概念的美学,到宗白华、朱光潜的以美感态度或美感经验为核心概念的美学,蔡仪的以典型为核心概念的美学,到李泽厚、蒋孔阳的以“实践”基础概念的美学,再到周来祥的以“和谐”为核心概念的美学。  我个人较为认同周来祥关于和谐的理论,是和谐自由论美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事物无不从和谐统一开始,统一经过分化、差异、矛盾对立的相反相成、互补互动、协调有序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