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主要对《双语词典译义研究》一书的主要内容、创新特征及其不足之处作一简要评述。文章指出,该书主要在三个方面具有突破意义:双语词典译义系统的合理构建,对双语词典翻译特性的精辟抽象,以及把新思维引入双语词典译义批评。在肯定该书理论价值的同时,也指出了该书的不足之处:未把插图参见纳入参见结构,未正面回答如何进行原型信息的整合问题,也未明确指出双语词典例证的选取如何“原型”地表征出双语词典译义系统中的各类原型信息。
关键词 双语词典 译义 原型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出版了魏向清的新作《双语词典译义研究》。书面世后,出版社寄给笔者一册。收到书后,看过书名,笔者的第一印象是,从研究主题来看,该书仍属于传统的基础理论研究。当时便不禁为作者捏了一把汗,在这样一个传统的主题下,作者能有多大的创新空间?翻开前言,作者坦承:“从研究主题来看,仍属于传统的基础理论研究。但是,本书的研究与以往的双语词典译义研究相比又有着鲜明的创新特征。”翻阅全书,深感该书的写作确如作者所言,是一本传统主题下具有鲜明创新特征的作品。本文拟对《双语词典译义研究》一书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特征作一简要评述。
一
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双语词典译义研究的内容与目的、双语词典译义研究的前提及双语词典译义研究的多元理据。绪论指出,该书是基于现代多元本质论和认知系统论的对双语词典译义问题的全新思考,其目的是为了对双语词典译义这一双语词典学理论研究与双语词典编纂的核心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构建,从而有可能对双语词典编纂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有所帮助,也是对现代双语词典译义功能的一种全面审视。
第二章是全书论述的一个重要铺垫,主要论述自然词汇语义的复杂性。论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自然语言产生的多元基础、自然词汇语义生成及其演变的生理机制与特点、自然词汇语义生成及其演变的多重语境与语义层次性、自然词汇的语言意义与言语意义和第二语言词汇语义学习的特征。
第三章主要通过对双语词典译义的系统特征的描述与分析来论述双语词典译义的系统构建。作者从再认识双语词典的编纂目的人手,在分析传统双语词典译义功能的主要缺失并相应论述现代双语词典译义的功能的基础上,以现代系统论为理据,就现代双语词典译义的系统性特征进行了探讨,即双语词典译义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和动态性。作者特别指出,双语词典译义的四个层面,即总观结构、宏观结构、中观结构和微观结构构成双语词典译义的层次性。由此,我们对双语词典译义的系统特征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
基于第三章的论述,第四章主要论述双语词典译义的原型特征。该章的论述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词汇语义认知与原型、双语词典译义系统中的原型构成描述及双语词典译义系统中的例证。作者运用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认知语言学框架中的原型理论,重在探讨双语词典应该提供的原型信息类型,如语音、词形、语义、语法及语用原型信息等。
第五章触及双语词典翻译的特殊性研究。作者在指出双语词典翻译研究的必要性及其意义后,对双语词典翻译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描述。作者在这一章中还就双语词典译义的系统等值观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哲学思辨与阐述,同时对双语词典翻译的类型进行了区分。
第六章探讨双语词典译义批评的新思维。该章中所涉的问题有四:双语词典译义批评的界定及其研究对象、双语词典译义批评的科学性及其相关理据、双语词典译义批评的基本类型和双语词典译义批评范式的转变与新标准的确立。
第七章是一个简短的结论,作者在该章中重申了双语词典译义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并指出双语词典译义研究可拓展的空间。
二
谈及《双语词典译义研究》的创新特征,作者在前言中指出,该书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研究对象的重新界定、研究取向的创新、研究理据的创新及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在笔者看来,该书的创新特征除作者提到的四点外,还在以下三方面具有突破意义:
1 双语词典译义系统的合理构建。双语词典译义系统的构建问题是一个极具理论挑战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双语词典译义研究,而且对词典编纂实践,特别是大中型双语词典的编纂实践有着难以估量的指导意义。基于现代系统论的三个基本原理——整体性原理、层次性原理和动态性原理,作者提出双语词典的译义系统应具有整体性特征、层次性特征和动态性特征。
在谈及译义系统应具有整体性特征时,作者指出:“双语词典的译义在关注具体词汇单位的语义描述的同时,还更应该注重与具体词汇单位的语义密切相关的其他词汇单位或其具体语义项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来把握词汇单位的系统意义。”(119)这个结论符合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意义观。Winograd(1981,转引自A1-bertazzi:22)认为,意义的生成不是线性的,也不是添加的,而是动态的和格式塔式的。从形态生成学的角度而言,意义从定义上说是永远不可能回溯(reversible)的,意义实质上是个一体化(sin—gularity)的东西,它和意义生成环境的独特性相关。
在探讨译义系统的层次性特征时,作者构建了双语词典的宏观译义结构。作者指出:“双语词典的宏观译义结构,它包含了每个具体词汇单位译义的子系统。各个译义子系统中也包括如下的层次,如各语义项所构成的小系统。这种纵向层次性的具体描述就构成了双语词典译义的宏观结构。”(121—123)此外,作者还谈及双语词典译义的中观结构和微观结构问题(123)。
在探讨译义系统的动态性特征时,作者指出:“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双语词典译义系统的动态性特征,既要动态地考察双语词典的译义,也要将词汇语义系统的内容作静态系统处理。这样的视角才会更辩证合理。”(124)
在探讨双语词典译义系统的三个特征时,中观结构的探讨具有创新性。作者指出:“词典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它们是词典文本系统组织结构的两大显在结构形式。然而,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维系词典宏观与微观结构整体性的则是一个潜在的结构形式,它就是现代词典学理论所提出的参见结构,也叫中观结构。”(140)基于双语词典的微观译义结构、中观译义结构和宏观译义结构,作者提出了双语词典译义系统(总观结构)结构图(142):该总观结构图把传统上划归为微观层面上的参见结构提升到微观和宏观层面的接口层面位置,由此,双语词典中的参见结构被提升到了关乎宏旨的理论高度。参见结构理论地位的提升对双语词典的编纂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2 对双语词典翻译特性的精辟抽象。译义等值问题(主要是语义等值)是双语词典的本质问题,而译义等值的本质实际上是词典文本的等值对译。因此,抓住了双语词典翻译的特性问题,就是抓住了双语词典的本质。作者基于词典文本的特殊性,对双语词典翻译的特性进行了精辟的抽象,由此,作者不但抓住了双语词典 的核心问题,而且从理论上突破以对应词为中心的双语词典译义的传统等值观。在抽象双语词典翻译特性之前,作者从双语词典翻译的本质特征,即翻译的普遍交际本质、双语词典翻译的认知价值取向和双语词典翻译实践的变译属性与特征描述人手,引出双语词典译义的现代等值观。通过分析等值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以对应词为中心的双语词典译义的传统等值观,作者引出以系统译义为中心的双语词典译义的现代等值观及双语词典译义等值的差异观。解决了双语词典翻译的特性问题,作者接着探讨双语词典翻译的类型,作者指出:“双语词典中翻译的类型,从原语文本的存在本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语言类翻译,如词目词各义项的翻译,一类是言语类翻译,如词目词例证的翻译。”(243)在这两类词典翻译之外,作者还讨论了双语词典中的混合类翻译。
3 把新思维引入双语词典译义批评。“批评”(criticism)作为一种文本分析或评估手段,历来受到文学界的重视。在词典学领域,“批评”被定义为“词典研究的一个分支,主要关注词典或其他参考书的描述和评估”(Hartmann&James,2000)。为科学地分析和评估双语词典译义研究成果,作者指出,“双语词典译义的批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不但如此,作者同时把双语词典译义批评提到一个和双语词典译义研究并重的高度,从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双语词典译义研究的理论体系。作者指出:“我们研究双语词典的译义问题,采用了全新的视角,全新的理据,得出了与传统双语词典译义理论有所不同的现代认知结果,所以我们对双语词典译义批评及其研究也应该有所突破,有一个全新的观念与思考。”
作者在双语词典译义批评方面的新观念主要体现在其对双语词典译义批评的科学性及其相关理据的分析上。作者指出:“双语词典译义批评是一个理性的评价过程,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人类评价实践的一种,自然也应该体现人类评价活动的本质特点,即‘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因此,双语词典译义批评的基本原则的确立也应该从‘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这两方面的理据去考虑。”作者进而论证指出,双语词典译义批评的“合规律性”理据在于双语词典译义理论,而双语词典译义批评的“合目的性”理据在于外语学习理论。最后,作者还讨论了双语词典译义批评范式的转变与新标准的确立。新标准强调现代双语词典批评的总体质量观,并提出了双语词典译义的宏观评价原则——“适应性原则,,以及双语词典译义的微观评价标准——多元化标准。
三
《双语词典译义研究》一书虽尽显作者在翻译学和词典学两方面的深厚研究功力,但书中个别问题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首先,作者在探讨双语词典译义系统的三个特征时,把词典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看成是词典文本系统组织结构的两大显在结构形式,而把维系词典宏观与微观结构整体性的参见结构,即中观结构看成是一个潜在的结构形式。作者对中观结构的探讨具有创新性,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作者对中观结构的探讨仅停留在对各种参见形式进行详细分析的层面上。事实上,作为读者,我们很可能对如何“显化”参见结构这一潜在形式,使之能更好地维系词典宏观与微观结构整体性更感兴趣。众所周知,参见结构在词典学研究中一直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参见结构的“隐性”特质。作者既已把参见结构提到中观结构的位置,实际上已把参见结构看成是一个“显性”化的结构,因为,一个潜在的结构是够不上中观结构地位的。笔者非常赞同作者把参见结构提到中观结构的理论高度,但是,略显遗憾的是,作者并未就到底如何“显化”参见结构这一问题作更深入的论述。作者若能从宏观和微观的层面对如何“显化”参见结构作进一步论述,相信这将是双语词典译义研究的一个重大理论突破。
其次,第四章对于双语词典译义的原型特征的论述还可更深入。作者在该章中提出了一个双语词典编纂者所面临的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众多版本的原语单语词典所包含的丰富语料,如何进行原型信息的整合”(164),但美中不足的是,作者在论述这个问题的时候,将侧重点放在了双语词典应该提供的各类原型信息类型(如语音、词形、语义、语法及语用原型信息等)上,作者并没有对到底该怎样进行原型信息的整合予以说明,或者说,回避了到底该如何在双语词典中实现各类原型信息这个问题。笔者以为,词典编纂者固然对各种原型信息的类型举例及分析感兴趣,但从词典编纂实践的角度来看,作者若能另辟一专节探讨各类原型信息在双语词典中的实现问题,读者定会大受裨益。
最后,第四章中对于双语词典译义系统中的例证选取问题的探讨似乎流于泛化,没有紧扣该章的中心议题,即双语词典例证的选取如何“原型”地表征出双语词典译义系统中的各类原型信息。同理,作者若能另辟专节对这个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读者当倍感受益。
该书虽有以上不足,但瑕不掩瑜。综合而言,《双语词典译义研究》是一部在双语词典释义领域几个重大问题上具有创新特征的词典学力作。该书的问世,不仅对双语词典释义研究作出了贡献,而且为双语词典新范式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责任编辑 王慧敏)
关键词 双语词典 译义 原型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出版了魏向清的新作《双语词典译义研究》。书面世后,出版社寄给笔者一册。收到书后,看过书名,笔者的第一印象是,从研究主题来看,该书仍属于传统的基础理论研究。当时便不禁为作者捏了一把汗,在这样一个传统的主题下,作者能有多大的创新空间?翻开前言,作者坦承:“从研究主题来看,仍属于传统的基础理论研究。但是,本书的研究与以往的双语词典译义研究相比又有着鲜明的创新特征。”翻阅全书,深感该书的写作确如作者所言,是一本传统主题下具有鲜明创新特征的作品。本文拟对《双语词典译义研究》一书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特征作一简要评述。
一
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双语词典译义研究的内容与目的、双语词典译义研究的前提及双语词典译义研究的多元理据。绪论指出,该书是基于现代多元本质论和认知系统论的对双语词典译义问题的全新思考,其目的是为了对双语词典译义这一双语词典学理论研究与双语词典编纂的核心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构建,从而有可能对双语词典编纂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有所帮助,也是对现代双语词典译义功能的一种全面审视。
第二章是全书论述的一个重要铺垫,主要论述自然词汇语义的复杂性。论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自然语言产生的多元基础、自然词汇语义生成及其演变的生理机制与特点、自然词汇语义生成及其演变的多重语境与语义层次性、自然词汇的语言意义与言语意义和第二语言词汇语义学习的特征。
第三章主要通过对双语词典译义的系统特征的描述与分析来论述双语词典译义的系统构建。作者从再认识双语词典的编纂目的人手,在分析传统双语词典译义功能的主要缺失并相应论述现代双语词典译义的功能的基础上,以现代系统论为理据,就现代双语词典译义的系统性特征进行了探讨,即双语词典译义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和动态性。作者特别指出,双语词典译义的四个层面,即总观结构、宏观结构、中观结构和微观结构构成双语词典译义的层次性。由此,我们对双语词典译义的系统特征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
基于第三章的论述,第四章主要论述双语词典译义的原型特征。该章的论述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词汇语义认知与原型、双语词典译义系统中的原型构成描述及双语词典译义系统中的例证。作者运用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认知语言学框架中的原型理论,重在探讨双语词典应该提供的原型信息类型,如语音、词形、语义、语法及语用原型信息等。
第五章触及双语词典翻译的特殊性研究。作者在指出双语词典翻译研究的必要性及其意义后,对双语词典翻译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描述。作者在这一章中还就双语词典译义的系统等值观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哲学思辨与阐述,同时对双语词典翻译的类型进行了区分。
第六章探讨双语词典译义批评的新思维。该章中所涉的问题有四:双语词典译义批评的界定及其研究对象、双语词典译义批评的科学性及其相关理据、双语词典译义批评的基本类型和双语词典译义批评范式的转变与新标准的确立。
第七章是一个简短的结论,作者在该章中重申了双语词典译义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并指出双语词典译义研究可拓展的空间。
二
谈及《双语词典译义研究》的创新特征,作者在前言中指出,该书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研究对象的重新界定、研究取向的创新、研究理据的创新及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在笔者看来,该书的创新特征除作者提到的四点外,还在以下三方面具有突破意义:
1 双语词典译义系统的合理构建。双语词典译义系统的构建问题是一个极具理论挑战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双语词典译义研究,而且对词典编纂实践,特别是大中型双语词典的编纂实践有着难以估量的指导意义。基于现代系统论的三个基本原理——整体性原理、层次性原理和动态性原理,作者提出双语词典的译义系统应具有整体性特征、层次性特征和动态性特征。
在谈及译义系统应具有整体性特征时,作者指出:“双语词典的译义在关注具体词汇单位的语义描述的同时,还更应该注重与具体词汇单位的语义密切相关的其他词汇单位或其具体语义项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来把握词汇单位的系统意义。”(119)这个结论符合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意义观。Winograd(1981,转引自A1-bertazzi:22)认为,意义的生成不是线性的,也不是添加的,而是动态的和格式塔式的。从形态生成学的角度而言,意义从定义上说是永远不可能回溯(reversible)的,意义实质上是个一体化(sin—gularity)的东西,它和意义生成环境的独特性相关。
在探讨译义系统的层次性特征时,作者构建了双语词典的宏观译义结构。作者指出:“双语词典的宏观译义结构,它包含了每个具体词汇单位译义的子系统。各个译义子系统中也包括如下的层次,如各语义项所构成的小系统。这种纵向层次性的具体描述就构成了双语词典译义的宏观结构。”(121—123)此外,作者还谈及双语词典译义的中观结构和微观结构问题(123)。
在探讨译义系统的动态性特征时,作者指出:“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双语词典译义系统的动态性特征,既要动态地考察双语词典的译义,也要将词汇语义系统的内容作静态系统处理。这样的视角才会更辩证合理。”(124)
在探讨双语词典译义系统的三个特征时,中观结构的探讨具有创新性。作者指出:“词典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它们是词典文本系统组织结构的两大显在结构形式。然而,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维系词典宏观与微观结构整体性的则是一个潜在的结构形式,它就是现代词典学理论所提出的参见结构,也叫中观结构。”(140)基于双语词典的微观译义结构、中观译义结构和宏观译义结构,作者提出了双语词典译义系统(总观结构)结构图(142):该总观结构图把传统上划归为微观层面上的参见结构提升到微观和宏观层面的接口层面位置,由此,双语词典中的参见结构被提升到了关乎宏旨的理论高度。参见结构理论地位的提升对双语词典的编纂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2 对双语词典翻译特性的精辟抽象。译义等值问题(主要是语义等值)是双语词典的本质问题,而译义等值的本质实际上是词典文本的等值对译。因此,抓住了双语词典翻译的特性问题,就是抓住了双语词典的本质。作者基于词典文本的特殊性,对双语词典翻译的特性进行了精辟的抽象,由此,作者不但抓住了双语词典 的核心问题,而且从理论上突破以对应词为中心的双语词典译义的传统等值观。在抽象双语词典翻译特性之前,作者从双语词典翻译的本质特征,即翻译的普遍交际本质、双语词典翻译的认知价值取向和双语词典翻译实践的变译属性与特征描述人手,引出双语词典译义的现代等值观。通过分析等值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以对应词为中心的双语词典译义的传统等值观,作者引出以系统译义为中心的双语词典译义的现代等值观及双语词典译义等值的差异观。解决了双语词典翻译的特性问题,作者接着探讨双语词典翻译的类型,作者指出:“双语词典中翻译的类型,从原语文本的存在本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语言类翻译,如词目词各义项的翻译,一类是言语类翻译,如词目词例证的翻译。”(243)在这两类词典翻译之外,作者还讨论了双语词典中的混合类翻译。
3 把新思维引入双语词典译义批评。“批评”(criticism)作为一种文本分析或评估手段,历来受到文学界的重视。在词典学领域,“批评”被定义为“词典研究的一个分支,主要关注词典或其他参考书的描述和评估”(Hartmann&James,2000)。为科学地分析和评估双语词典译义研究成果,作者指出,“双语词典译义的批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不但如此,作者同时把双语词典译义批评提到一个和双语词典译义研究并重的高度,从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双语词典译义研究的理论体系。作者指出:“我们研究双语词典的译义问题,采用了全新的视角,全新的理据,得出了与传统双语词典译义理论有所不同的现代认知结果,所以我们对双语词典译义批评及其研究也应该有所突破,有一个全新的观念与思考。”
作者在双语词典译义批评方面的新观念主要体现在其对双语词典译义批评的科学性及其相关理据的分析上。作者指出:“双语词典译义批评是一个理性的评价过程,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人类评价实践的一种,自然也应该体现人类评价活动的本质特点,即‘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因此,双语词典译义批评的基本原则的确立也应该从‘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这两方面的理据去考虑。”作者进而论证指出,双语词典译义批评的“合规律性”理据在于双语词典译义理论,而双语词典译义批评的“合目的性”理据在于外语学习理论。最后,作者还讨论了双语词典译义批评范式的转变与新标准的确立。新标准强调现代双语词典批评的总体质量观,并提出了双语词典译义的宏观评价原则——“适应性原则,,以及双语词典译义的微观评价标准——多元化标准。
三
《双语词典译义研究》一书虽尽显作者在翻译学和词典学两方面的深厚研究功力,但书中个别问题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首先,作者在探讨双语词典译义系统的三个特征时,把词典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看成是词典文本系统组织结构的两大显在结构形式,而把维系词典宏观与微观结构整体性的参见结构,即中观结构看成是一个潜在的结构形式。作者对中观结构的探讨具有创新性,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作者对中观结构的探讨仅停留在对各种参见形式进行详细分析的层面上。事实上,作为读者,我们很可能对如何“显化”参见结构这一潜在形式,使之能更好地维系词典宏观与微观结构整体性更感兴趣。众所周知,参见结构在词典学研究中一直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参见结构的“隐性”特质。作者既已把参见结构提到中观结构的位置,实际上已把参见结构看成是一个“显性”化的结构,因为,一个潜在的结构是够不上中观结构地位的。笔者非常赞同作者把参见结构提到中观结构的理论高度,但是,略显遗憾的是,作者并未就到底如何“显化”参见结构这一问题作更深入的论述。作者若能从宏观和微观的层面对如何“显化”参见结构作进一步论述,相信这将是双语词典译义研究的一个重大理论突破。
其次,第四章对于双语词典译义的原型特征的论述还可更深入。作者在该章中提出了一个双语词典编纂者所面临的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众多版本的原语单语词典所包含的丰富语料,如何进行原型信息的整合”(164),但美中不足的是,作者在论述这个问题的时候,将侧重点放在了双语词典应该提供的各类原型信息类型(如语音、词形、语义、语法及语用原型信息等)上,作者并没有对到底该怎样进行原型信息的整合予以说明,或者说,回避了到底该如何在双语词典中实现各类原型信息这个问题。笔者以为,词典编纂者固然对各种原型信息的类型举例及分析感兴趣,但从词典编纂实践的角度来看,作者若能另辟一专节探讨各类原型信息在双语词典中的实现问题,读者定会大受裨益。
最后,第四章中对于双语词典译义系统中的例证选取问题的探讨似乎流于泛化,没有紧扣该章的中心议题,即双语词典例证的选取如何“原型”地表征出双语词典译义系统中的各类原型信息。同理,作者若能另辟专节对这个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读者当倍感受益。
该书虽有以上不足,但瑕不掩瑜。综合而言,《双语词典译义研究》是一部在双语词典释义领域几个重大问题上具有创新特征的词典学力作。该书的问世,不仅对双语词典释义研究作出了贡献,而且为双语词典新范式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责任编辑 王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