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逆向问”是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把金钥匙,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及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最佳方法,是体现新课改理念,创设平等、民主、和谐课堂氛围的关键。教会此法,才能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他们的创造力。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语文教师,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反思、完善,再探索、再实践、再反思、再完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所教学生已具备了一些求异思维与思维求异的创造思维能力,达到了我预设的目的。
【关键词】质疑 思维 求异 创造性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陶行知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问的重要性。只是师问与生问谁问最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易激发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答案不言而喻,这种由学生向教师提问,就是逆向问。只有教会了学生逆向提问法,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体现新课改理念,才能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他们的认知与创造能力。我在几年来的探索实践中摸索出了这种极易操作的可行之法。愿与同行商榷。
1.标题质疑法
标题常言“文眼”,抓之质疑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杨朔的《荔枝蜜》中写的是“蜜蜂”,可是为什么要以“荔枝蜜”为题呢?《死海不死》一文既然是死海,又为何不死呢?《天上的街市》一文中“天上的街市”是怎样的?为何不写人间的街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邹忌为何偏通过'讽'达到纳谏的目的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既然“茅屋为秋风所破”,却为何还要“歌”呢……
2.文體质疑法
文体又有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之分,不同文体的文章有不同质疑法。就文章体裁而言,若为记叙文则抓“六要素”质疑;若为议论文则抓“三要素”质疑;若为说明文则抓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来质疑。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文章体裁中的说明文)之文:说明对象?顺序?判断此顺序的方法?又采用了那些说明方法?各自的作用?本文语言上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又如《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属文学体裁中的小说)应抓小说“三要素”质疑:环境如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皆抓,且将二者关系理清)情节呢?主人公?判断方法?如何塑造人物形象?他们因何会变成这样的?(抓其貌、言、行等赏析,本文写法、主旨等因之而即出)。从文体知识的质疑中,不仅让学生学会怎样阅读此类文章,而且还明白了此类文章的写法,听说读写能力就会因问题的质疑探究而达成,求异创造能力因之逐步提高,语文学科的总体目标因之从中体现,岂不皆大欢喜?
3.矛盾处质疑法
矛盾处质疑法就是抓文章前后的矛盾词、句或同一句中矛盾的词质疑。此质疑法不仅能全面调动学生参与探究所提问题兴趣,透彻理解课文内容、主旨,还可培养学生思维求异的能力。如《孔乙己》一文的公开课上我就教给了学生此法,结果,有的找到了结尾处的“大约”与“的确”质疑;有的找到了正文处“站着喝”与“穿长衫”质疑;还有的找到了“排”与“摸”这对动词质疑,这些问题不仅可以探究出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而且也可以探究出他为何是这样一个人。又如《社戏》一文戏不好看、豆也难吃,可为何结尾处却说“这是我一生中吃的最好的豆,看的最好的戏”呢?《卖炭翁》一文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又该作何解释?教会学生矛盾处质疑之法,一旦在课外阅读短文中出现此类词、句,抓住它,有价值的问题就有了,文章主旨也因它而突破了。
4.重复处质疑法
抓文章中多次反复出现的词句质疑,往往可透过此词句揭示出文章的内涵。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就可抓父亲总爱说的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船上,那叫人多么惊喜啊!”和“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这两处重复句子质疑;《孔乙己》中就两处的“店内外充满快活的气氛”与多处的“笑”质疑;又如《周总理,你在那里》、《有的人》等课文中就有许多重复词句,抓住它们质疑,可窥一斑而见全豹。
5.深奥处质疑法
抓文中难理解的段、句或句子中难理解的重点词、短语来质疑。如《散步》一文中“但我和我妻子都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好像是我背上同他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一句的感悟理解;《老王》一文中“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结尾句的理解;《故乡》一文中最后三个自然段中部分词、句,诸如对“辛苦”“茫远”“他的愿望”“我的愿望”等难解词、短语、句子质疑,便能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与主旨。
6.跳跃处质疑法
有些课文中前后内容初读时无甚关联,可细品作用甚大不可删去,这时就宜在此处质疑了。如《藤野先生》初读便知所写主人公就是标题,可开头为何写在东京的清国留学生?作用何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一看标题便知文章所写内容是“除暴”,可为何却要先写“安良”(救助金老父女一事)呢?用意何在?《拿来主义》一文既然标题为“拿来主义”,那么文章开头为何却写“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目的何在 ……
7.细节处质疑法
抓文中最感人或最细腻处的细节质疑。如:《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攥”“舒”“缩”“揣”这一系列动词让学生现场演示,人物性格便跃然纸上;《背影》中望父买橘时的感人细节赏析,温情的父爱令人潸然泪下;《我的老师》中梦里寻师的爱师之情,令人感慨万千。细细品味这些细节,对赏析人物形象、人物情感乃至理解文章内容、主旨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其实,质疑之法不止以上几种,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勤摸索,勤实践,勤总结,那么教者轻松,学者愉快。即使身居穷乡僻壤,照样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过,以上方法可单用也可兼顾使用,在灵活运用中更能调动学生兴趣,获得更多知识,达到预期目标。
总之,“逆向问”是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把金钥匙,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及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正如爱因斯坦指出“在科学领域中,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难得多,意义大得多。”是啊,牛顿若提不出苹果下落的问题,就不会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瓦特若提不出开水壶盖为何跳动的问题就不会发明蒸汽机;……从他们身上再次证明“逆向问”决定了你的创造。
【关键词】质疑 思维 求异 创造性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陶行知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问的重要性。只是师问与生问谁问最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易激发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答案不言而喻,这种由学生向教师提问,就是逆向问。只有教会了学生逆向提问法,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体现新课改理念,才能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他们的认知与创造能力。我在几年来的探索实践中摸索出了这种极易操作的可行之法。愿与同行商榷。
1.标题质疑法
标题常言“文眼”,抓之质疑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杨朔的《荔枝蜜》中写的是“蜜蜂”,可是为什么要以“荔枝蜜”为题呢?《死海不死》一文既然是死海,又为何不死呢?《天上的街市》一文中“天上的街市”是怎样的?为何不写人间的街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邹忌为何偏通过'讽'达到纳谏的目的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既然“茅屋为秋风所破”,却为何还要“歌”呢……
2.文體质疑法
文体又有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之分,不同文体的文章有不同质疑法。就文章体裁而言,若为记叙文则抓“六要素”质疑;若为议论文则抓“三要素”质疑;若为说明文则抓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来质疑。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文章体裁中的说明文)之文:说明对象?顺序?判断此顺序的方法?又采用了那些说明方法?各自的作用?本文语言上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又如《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属文学体裁中的小说)应抓小说“三要素”质疑:环境如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皆抓,且将二者关系理清)情节呢?主人公?判断方法?如何塑造人物形象?他们因何会变成这样的?(抓其貌、言、行等赏析,本文写法、主旨等因之而即出)。从文体知识的质疑中,不仅让学生学会怎样阅读此类文章,而且还明白了此类文章的写法,听说读写能力就会因问题的质疑探究而达成,求异创造能力因之逐步提高,语文学科的总体目标因之从中体现,岂不皆大欢喜?
3.矛盾处质疑法
矛盾处质疑法就是抓文章前后的矛盾词、句或同一句中矛盾的词质疑。此质疑法不仅能全面调动学生参与探究所提问题兴趣,透彻理解课文内容、主旨,还可培养学生思维求异的能力。如《孔乙己》一文的公开课上我就教给了学生此法,结果,有的找到了结尾处的“大约”与“的确”质疑;有的找到了正文处“站着喝”与“穿长衫”质疑;还有的找到了“排”与“摸”这对动词质疑,这些问题不仅可以探究出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而且也可以探究出他为何是这样一个人。又如《社戏》一文戏不好看、豆也难吃,可为何结尾处却说“这是我一生中吃的最好的豆,看的最好的戏”呢?《卖炭翁》一文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又该作何解释?教会学生矛盾处质疑之法,一旦在课外阅读短文中出现此类词、句,抓住它,有价值的问题就有了,文章主旨也因它而突破了。
4.重复处质疑法
抓文章中多次反复出现的词句质疑,往往可透过此词句揭示出文章的内涵。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就可抓父亲总爱说的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船上,那叫人多么惊喜啊!”和“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这两处重复句子质疑;《孔乙己》中就两处的“店内外充满快活的气氛”与多处的“笑”质疑;又如《周总理,你在那里》、《有的人》等课文中就有许多重复词句,抓住它们质疑,可窥一斑而见全豹。
5.深奥处质疑法
抓文中难理解的段、句或句子中难理解的重点词、短语来质疑。如《散步》一文中“但我和我妻子都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好像是我背上同他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一句的感悟理解;《老王》一文中“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结尾句的理解;《故乡》一文中最后三个自然段中部分词、句,诸如对“辛苦”“茫远”“他的愿望”“我的愿望”等难解词、短语、句子质疑,便能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与主旨。
6.跳跃处质疑法
有些课文中前后内容初读时无甚关联,可细品作用甚大不可删去,这时就宜在此处质疑了。如《藤野先生》初读便知所写主人公就是标题,可开头为何写在东京的清国留学生?作用何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一看标题便知文章所写内容是“除暴”,可为何却要先写“安良”(救助金老父女一事)呢?用意何在?《拿来主义》一文既然标题为“拿来主义”,那么文章开头为何却写“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目的何在 ……
7.细节处质疑法
抓文中最感人或最细腻处的细节质疑。如:《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攥”“舒”“缩”“揣”这一系列动词让学生现场演示,人物性格便跃然纸上;《背影》中望父买橘时的感人细节赏析,温情的父爱令人潸然泪下;《我的老师》中梦里寻师的爱师之情,令人感慨万千。细细品味这些细节,对赏析人物形象、人物情感乃至理解文章内容、主旨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其实,质疑之法不止以上几种,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勤摸索,勤实践,勤总结,那么教者轻松,学者愉快。即使身居穷乡僻壤,照样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过,以上方法可单用也可兼顾使用,在灵活运用中更能调动学生兴趣,获得更多知识,达到预期目标。
总之,“逆向问”是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把金钥匙,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及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正如爱因斯坦指出“在科学领域中,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难得多,意义大得多。”是啊,牛顿若提不出苹果下落的问题,就不会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瓦特若提不出开水壶盖为何跳动的问题就不会发明蒸汽机;……从他们身上再次证明“逆向问”决定了你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