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给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和挑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当前各个学校关注的热点。校本培训在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教师专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阐述立足校本培训,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保障措施,在校本培训中,构建一系列加速、拓宽、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为学校寻求教师专业快速发展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校本培训;教师;专业发展
新世纪,新挑战,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造就和培训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和教师思考与实践的问题。《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教师队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源于职前的学历教育和职后的教师教育培训。职前的师范学历教育,是可否成为教师的入门条件,而职后的教师教育培训,是能否成为一个称职教师乃至优秀教师的必要条件。
一、以组织管理为依靠,保障教师专业发展
组织健全,职责明确是管理取得高效能的提前。学校应因校制宜对校本培训的组织有合理的规划,明确各处室的分工和职责。师训处与教导处、教科室有机结合,协同发挥合力作用,有条不紊地组织系列化的专题活动。如由教导处负责新课程培训、教育理论、计算机培训;由教科室负责科研知识讲座学习、指导学科论文撰写、课题研究工作;教研组带领教师进行方式多样的磨课,开展听、评、研活动等。只有组织健全了,各类培训学习活动才能做到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才能达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扎实有效。
二、以引领互助为把手,加速教师专业发展
专业引领对于教师的成长具有明确的指向和加速催化作用。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培训不是“闭门造车”,不是脱离各种专业力量的“各自为战”,校本培训需要专业支持。专业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究向纵深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让那些师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突出的老师与年轻教师结对子,发挥老教师、优秀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锻炼一批老师,推出一批老师,发展一批教师。“一年入门,三年成型,五年成才”。学校可建立三级带教制度:第一级为教研组带教,通过教研组活动,促进优秀教师带动青年教师、集体带动个人;第二级为校内带教,由学校组织教师师徒结对,教学相长,互相提高;第三级为专家带教,请校外专家对拔尖教师进行指导。为此,有条件的学校可与一些高校、教科院所的知名专家、学者和特级教师建立长期引领的伙伴关系。实践证明,有了专业引领,教师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都会得到了较快的提升。
三、以课题研究为依托,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科研和教研是学校和教师发展的“两条腿”,没有科研课题研究,校本教研就没有质的飞跃。科研为学校的腾飞插上了翅膀,促使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加强课题研究正常而有序地开展,真正发动全体教师参与教学科研,是学校科研管理的重心,是促进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因而要大力营造“科科有课题,人人有专题,个个搞研究”的学术氛围,推进“低重心,大面积,专题式”的贴近教育教学实践的群众性的教学研究。在管理中把科研管理落在服务上,应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实施分级管理制度,对课题分类分层管理,使课题研究和指导起来更加有针对性。课题的研究注重过程,建立课题研究档案。定期组织课题研究知识讲座,加强课题的理论指导,全面提升教师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让教师在理论高度上审视教学,以科研指导教学实践,提升教学实效,使教师以研究者角色参与到课程改革之中,为教师专业发展插上翅膀。
随着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日益增加,教师任职的学校成为了教师职业发展的主要场所,校本培训成为了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寻求和构建有效的校本培训平台,一所优秀的学校,必将成为教师成才的沃土,名师成长的摇篮。
参考文献
[1]郑金洲 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
[2]周建平 对“校本培训”的认识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8)。
[3]李春玲 学校管理视野中的教师发展:问题、定位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6,2。
[4]王秀美 对校本在职进修的认识与思考[J].师资培训研究,2001,(1)。
[5]李玉娟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4)。
[6]刘尧 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构想[J].教育发展研究,2001,(3)。
[7]王少非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8]徐彬 校本培训:教师专业发展的绿色平台[J].现代教育报,2005,2。
[9]黎奇 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关键词:校本培训;教师;专业发展
新世纪,新挑战,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造就和培训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和教师思考与实践的问题。《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教师队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源于职前的学历教育和职后的教师教育培训。职前的师范学历教育,是可否成为教师的入门条件,而职后的教师教育培训,是能否成为一个称职教师乃至优秀教师的必要条件。
一、以组织管理为依靠,保障教师专业发展
组织健全,职责明确是管理取得高效能的提前。学校应因校制宜对校本培训的组织有合理的规划,明确各处室的分工和职责。师训处与教导处、教科室有机结合,协同发挥合力作用,有条不紊地组织系列化的专题活动。如由教导处负责新课程培训、教育理论、计算机培训;由教科室负责科研知识讲座学习、指导学科论文撰写、课题研究工作;教研组带领教师进行方式多样的磨课,开展听、评、研活动等。只有组织健全了,各类培训学习活动才能做到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才能达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扎实有效。
二、以引领互助为把手,加速教师专业发展
专业引领对于教师的成长具有明确的指向和加速催化作用。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培训不是“闭门造车”,不是脱离各种专业力量的“各自为战”,校本培训需要专业支持。专业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究向纵深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让那些师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突出的老师与年轻教师结对子,发挥老教师、优秀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锻炼一批老师,推出一批老师,发展一批教师。“一年入门,三年成型,五年成才”。学校可建立三级带教制度:第一级为教研组带教,通过教研组活动,促进优秀教师带动青年教师、集体带动个人;第二级为校内带教,由学校组织教师师徒结对,教学相长,互相提高;第三级为专家带教,请校外专家对拔尖教师进行指导。为此,有条件的学校可与一些高校、教科院所的知名专家、学者和特级教师建立长期引领的伙伴关系。实践证明,有了专业引领,教师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都会得到了较快的提升。
三、以课题研究为依托,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科研和教研是学校和教师发展的“两条腿”,没有科研课题研究,校本教研就没有质的飞跃。科研为学校的腾飞插上了翅膀,促使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加强课题研究正常而有序地开展,真正发动全体教师参与教学科研,是学校科研管理的重心,是促进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因而要大力营造“科科有课题,人人有专题,个个搞研究”的学术氛围,推进“低重心,大面积,专题式”的贴近教育教学实践的群众性的教学研究。在管理中把科研管理落在服务上,应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实施分级管理制度,对课题分类分层管理,使课题研究和指导起来更加有针对性。课题的研究注重过程,建立课题研究档案。定期组织课题研究知识讲座,加强课题的理论指导,全面提升教师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让教师在理论高度上审视教学,以科研指导教学实践,提升教学实效,使教师以研究者角色参与到课程改革之中,为教师专业发展插上翅膀。
随着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日益增加,教师任职的学校成为了教师职业发展的主要场所,校本培训成为了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寻求和构建有效的校本培训平台,一所优秀的学校,必将成为教师成才的沃土,名师成长的摇篮。
参考文献
[1]郑金洲 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
[2]周建平 对“校本培训”的认识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8)。
[3]李春玲 学校管理视野中的教师发展:问题、定位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6,2。
[4]王秀美 对校本在职进修的认识与思考[J].师资培训研究,2001,(1)。
[5]李玉娟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4)。
[6]刘尧 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构想[J].教育发展研究,2001,(3)。
[7]王少非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8]徐彬 校本培训:教师专业发展的绿色平台[J].现代教育报,2005,2。
[9]黎奇 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