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阅读教学应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是社会发展的要求。语文学科是融人文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学科,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个性的培养。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有所发现,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二是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三是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尊重學生的独特见解;四是允许学生的选择性学习,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
关键词:阅读教学;学生为主;个性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忽视和抹杀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一、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例如我在教《索溪峪的“野”》这一课时,尝试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十个小组,每个小组由四个成员组成: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两个成绩一般的学生和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桌椅也跟着进行调整。在小组讨论中我提出了各小组要解决的四个问题:①“野”在课文中指什么意思?②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这种“野”的?③是怎样写出这种“野”的?④把你觉得写得好的内容多读一读,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因此我觉得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二、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阅读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个性,首要的条件是教师必须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条件去自主探索,去读书研究,真正实现自我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种内心需求,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的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课堂上产生融洽的师生情感、积极的情绪体验,让学生在知识的探索、能力的发挥上达到最佳的状态。
三、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但我们也要充分运用课外的学习资源,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门、走向社会、靠近自然,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增长才干、学会做人。
例如:我在教《宇宙生命之谜》这一课时,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上网去查阅有关天文知识,让学生通过上网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解决课文中的疑惑,再让学生在班上把上网后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汇报,各小组互相交流讨论。
四、营造课堂氛围,拓展思维空间
陶行知先生早在《创造宣言》中就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比如在教《火烧云》时,我是这样进行的:①思考、领悟、找规律。学习第4~6节时,先让学生默读:说出哪些地方写了火烧云变化多、变化快。引读思考:天空出现了什么?怎么样?后来怎样了?看的人怎样表现?进而领悟写法:先写某种动物出现,接着写样子,又写变模糊、不见了,最后写看的人的表现。②模仿、练说、巧内化。教师要有意识地营造质疑问难的气氛,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诱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找出疑点,大胆推测和想像,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③交流、练笔、勤积累。要求学生把练说、练笔结合起来,让学生争相发言,获得信息,取长补短,形成自己的描摹,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通过“悟法——练说——练写”,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创新,鼓励求异,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无弊。
五、善教善放,引导学生创新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能采用的最便捷、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同时让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那么就容易使学生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同时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善于教导学生,同时也必须学会如何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学习,放飞他们自己的想像。
六、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创新
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满足他们的表现欲。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做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在这过一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在赞扬声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综上所述,新时代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既要立足阅读基础,又要批判继承地做出自己的创新,让学生在学习中锻炼思维,在练习中培养必备的阅读基础,从而让阅读教学步入正轨。
关键词:阅读教学;学生为主;个性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忽视和抹杀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一、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例如我在教《索溪峪的“野”》这一课时,尝试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十个小组,每个小组由四个成员组成: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两个成绩一般的学生和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桌椅也跟着进行调整。在小组讨论中我提出了各小组要解决的四个问题:①“野”在课文中指什么意思?②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这种“野”的?③是怎样写出这种“野”的?④把你觉得写得好的内容多读一读,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因此我觉得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二、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阅读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个性,首要的条件是教师必须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条件去自主探索,去读书研究,真正实现自我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种内心需求,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的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课堂上产生融洽的师生情感、积极的情绪体验,让学生在知识的探索、能力的发挥上达到最佳的状态。
三、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但我们也要充分运用课外的学习资源,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门、走向社会、靠近自然,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增长才干、学会做人。
例如:我在教《宇宙生命之谜》这一课时,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上网去查阅有关天文知识,让学生通过上网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解决课文中的疑惑,再让学生在班上把上网后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汇报,各小组互相交流讨论。
四、营造课堂氛围,拓展思维空间
陶行知先生早在《创造宣言》中就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比如在教《火烧云》时,我是这样进行的:①思考、领悟、找规律。学习第4~6节时,先让学生默读:说出哪些地方写了火烧云变化多、变化快。引读思考:天空出现了什么?怎么样?后来怎样了?看的人怎样表现?进而领悟写法:先写某种动物出现,接着写样子,又写变模糊、不见了,最后写看的人的表现。②模仿、练说、巧内化。教师要有意识地营造质疑问难的气氛,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诱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找出疑点,大胆推测和想像,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③交流、练笔、勤积累。要求学生把练说、练笔结合起来,让学生争相发言,获得信息,取长补短,形成自己的描摹,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通过“悟法——练说——练写”,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创新,鼓励求异,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无弊。
五、善教善放,引导学生创新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能采用的最便捷、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同时让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那么就容易使学生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同时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善于教导学生,同时也必须学会如何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学习,放飞他们自己的想像。
六、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创新
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满足他们的表现欲。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做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在这过一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在赞扬声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综上所述,新时代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既要立足阅读基础,又要批判继承地做出自己的创新,让学生在学习中锻炼思维,在练习中培养必备的阅读基础,从而让阅读教学步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