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它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的自学能力来说是有很大裨益的,一直以来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传统的预习方式,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又逐渐成为人们争论的对象。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习习惯
小学低、中年级的数学教学,要不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成为人们争论的热点。有许多小学老师则认为小学生预习并不重要,等上了初中再去预习也不晚。
其实不然,任何良好习惯的养成都要从小开始抓起,因为“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翻读一下科学文化界的名人传略,大家就会明白,他们所建造的科学文化大厦的根基都无一例外地坐落在小学时养成的自学习惯上,而课前预习就是自学之树的萌芽。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真切的体会到预习具有几大优势:
(1)预习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灌输为主动索取。
(2)预习能提高听课效率,变课上的大吃大喝为课前的细嚼慢咽。
(3)预习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变迷惘为自信。
(4)有助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独自进行课前预习。
通过预习,学生在课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简要的、大致的了解,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对于新的知识都做过一些思考和探索。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更能提高听课效率。
通过预习,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通过预习,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预习习惯和预习能力呢?
一、指导预习方法是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预习能力的基础
在初始阶段,由于学生刚接触预习,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预习的预习方法,让学生有的放矢的、有条不紊的进行预习,切忌笼统的布置“预习课本第x页-第x页”或“预习例x”,这样的预习要求,只是形式化。因此,我认为,数学预习方法的指导可以分以下四步:
(1)通读数学内容,动手画、圈知识要点,了解主要内容。
(2)细读内容,理解主要数学知识。这是预习的主要环节,即在学生对预习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后,教给学生“消化”这些知识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①列举身边熟悉的事例来理解概念,抽象概念具体化;②动手实践来感受数学;③大胆尝试解答例题来思考问题;④巧用对比来分析关系。
(3)精读难点内容,思考、标注疑点,这是数学预习的重要一环。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
(4)尝试练习,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
二、针对教学内容,多元化培养学生的预习兴趣
(一)指导学生预习要落到实处。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课前预习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具有可操作性。
(二)重视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和兴趣。
由于小学生初次接触预习,不了解预习数学的方法,更没有主动预习的习惯和预习的兴趣。可以通过及时的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设计形式多样的预习问题等方法来逐步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调动起预习的兴趣。
(三)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预习效果。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的预习效果存在差异,对预习效果不要强求学生都到达相同的水平。
(四)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预习问题,提高预习有效性。
教师在课前要根据预习内容,充分准备,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让学生在教师未讲新知之前即已了解内容,自己发现问题并自行解决一部分力所能及的问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减轻了课堂压力。例如:我在设计二年级数学“空间图形”的课前预习时,首先把握好教材内容:射线、直线、角的认识、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图形与位置等。然后抓住内容特点:①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提供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②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③重视空间与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得有比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而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更有利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所以,布置的预习任务时,我侧重于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让学生自制学具,通过拼、画、剪、贴的多种形式自主探索,逐步认识简单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学生只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观察,就能不断的生成新知,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以及再和学生的合作交流中得到提升。
经过了预习,学生能较快的弄清在同一个平面内是什么意思,弄清怎样的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而本节课的重点就在怎样画平行线。
(五)重视预习作业的反馈功能,进一步确定当堂课的重难点、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使课堂变成师生间双向交流的场所。
(六)预习的目的不是单纯的为教师的教服务,而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获得全面的发展。
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对预习兴趣、预习习惯的培养,中、高年级学生的预习逐步转向侧重在数学的思考和数学学习的方法上。例如:我在设计二年级数学“统计”一节的预习时,根据统计的教学内容和特点,重视让学生掌握统计过程,帮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描述和分析统计结果。注重对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体验,设计具体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去体验,给学生创设探索和猜测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帮助学生把握平均数的意义和特点,结合现实背景的问题情景,帮助学生把握平均数的意义,通过实例,加深对平均数特点的理解,重视对平均数的实际应用,充分提供互相合作、互相交流的空间,整合知识内容,重视统计与其他知识的联系,统计与计算的结合,统计与图形的结合,统计与实践活动的结合。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会收集日常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的数据,对数据整理和分析,然后制成统计表,再依据统计表更好地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那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就要侧重于让学生去收集他感兴趣的数据,然后到课堂上来和老师同學交流,在课堂上老师着重教学的是怎样制表和分析数据。
三、将预习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以学生学习、生活、游戏等活动场景为主,让学生预习时从活动场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注重课题的科学性、生活性、趣味性、开放性和探究性。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交流,预习中给学生提供各种可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总之,学生通过完成课前预习作业,在课前已经思考了相关的问题,在课堂新授时只要教师稍稍点拨,大部分学生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思维就不会停留于表面,教师就可以充分为学生进行思维的深层引领。将探索规律渗透到各部分教学内容之中,把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探索规律的主要学习形式。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也会让学生终生受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习习惯
小学低、中年级的数学教学,要不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成为人们争论的热点。有许多小学老师则认为小学生预习并不重要,等上了初中再去预习也不晚。
其实不然,任何良好习惯的养成都要从小开始抓起,因为“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翻读一下科学文化界的名人传略,大家就会明白,他们所建造的科学文化大厦的根基都无一例外地坐落在小学时养成的自学习惯上,而课前预习就是自学之树的萌芽。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真切的体会到预习具有几大优势:
(1)预习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灌输为主动索取。
(2)预习能提高听课效率,变课上的大吃大喝为课前的细嚼慢咽。
(3)预习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变迷惘为自信。
(4)有助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独自进行课前预习。
通过预习,学生在课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简要的、大致的了解,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对于新的知识都做过一些思考和探索。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更能提高听课效率。
通过预习,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通过预习,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预习习惯和预习能力呢?
一、指导预习方法是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预习能力的基础
在初始阶段,由于学生刚接触预习,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预习的预习方法,让学生有的放矢的、有条不紊的进行预习,切忌笼统的布置“预习课本第x页-第x页”或“预习例x”,这样的预习要求,只是形式化。因此,我认为,数学预习方法的指导可以分以下四步:
(1)通读数学内容,动手画、圈知识要点,了解主要内容。
(2)细读内容,理解主要数学知识。这是预习的主要环节,即在学生对预习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后,教给学生“消化”这些知识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①列举身边熟悉的事例来理解概念,抽象概念具体化;②动手实践来感受数学;③大胆尝试解答例题来思考问题;④巧用对比来分析关系。
(3)精读难点内容,思考、标注疑点,这是数学预习的重要一环。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
(4)尝试练习,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
二、针对教学内容,多元化培养学生的预习兴趣
(一)指导学生预习要落到实处。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课前预习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具有可操作性。
(二)重视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和兴趣。
由于小学生初次接触预习,不了解预习数学的方法,更没有主动预习的习惯和预习的兴趣。可以通过及时的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设计形式多样的预习问题等方法来逐步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调动起预习的兴趣。
(三)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预习效果。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的预习效果存在差异,对预习效果不要强求学生都到达相同的水平。
(四)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预习问题,提高预习有效性。
教师在课前要根据预习内容,充分准备,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让学生在教师未讲新知之前即已了解内容,自己发现问题并自行解决一部分力所能及的问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减轻了课堂压力。例如:我在设计二年级数学“空间图形”的课前预习时,首先把握好教材内容:射线、直线、角的认识、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图形与位置等。然后抓住内容特点:①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提供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②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③重视空间与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得有比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而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更有利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所以,布置的预习任务时,我侧重于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让学生自制学具,通过拼、画、剪、贴的多种形式自主探索,逐步认识简单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学生只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观察,就能不断的生成新知,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以及再和学生的合作交流中得到提升。
经过了预习,学生能较快的弄清在同一个平面内是什么意思,弄清怎样的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而本节课的重点就在怎样画平行线。
(五)重视预习作业的反馈功能,进一步确定当堂课的重难点、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使课堂变成师生间双向交流的场所。
(六)预习的目的不是单纯的为教师的教服务,而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获得全面的发展。
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对预习兴趣、预习习惯的培养,中、高年级学生的预习逐步转向侧重在数学的思考和数学学习的方法上。例如:我在设计二年级数学“统计”一节的预习时,根据统计的教学内容和特点,重视让学生掌握统计过程,帮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描述和分析统计结果。注重对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体验,设计具体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去体验,给学生创设探索和猜测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帮助学生把握平均数的意义和特点,结合现实背景的问题情景,帮助学生把握平均数的意义,通过实例,加深对平均数特点的理解,重视对平均数的实际应用,充分提供互相合作、互相交流的空间,整合知识内容,重视统计与其他知识的联系,统计与计算的结合,统计与图形的结合,统计与实践活动的结合。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会收集日常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的数据,对数据整理和分析,然后制成统计表,再依据统计表更好地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那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就要侧重于让学生去收集他感兴趣的数据,然后到课堂上来和老师同學交流,在课堂上老师着重教学的是怎样制表和分析数据。
三、将预习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以学生学习、生活、游戏等活动场景为主,让学生预习时从活动场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注重课题的科学性、生活性、趣味性、开放性和探究性。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交流,预习中给学生提供各种可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总之,学生通过完成课前预习作业,在课前已经思考了相关的问题,在课堂新授时只要教师稍稍点拨,大部分学生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思维就不会停留于表面,教师就可以充分为学生进行思维的深层引领。将探索规律渗透到各部分教学内容之中,把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探索规律的主要学习形式。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也会让学生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