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儿童手工也是人类劳动的一种行为和智慧,通过手的技能并借助简单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制作和加工,反映出了儿童的智慧和创造的能力。所以手工制作课也是小学美术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型之一。它的直观性、形象性、灵活性都比较强,对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美术教师要想提高美术手工课教学的效率,就必须改变现有的美术手工课教学模式,改变单调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美术手工课教学的效率。那么,如何改变呢?我来谈下自己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
1 “示范——模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示范——模拟”教学模式是当前小学手工制作课中常用的教学模式。例如:通常教师先情境引入课题,然后出示老师做好的漂亮手工作品,学生们立刻被激发了兴趣,跃跃欲试想立刻动手制作。接着老师马上会提问:“怎么做的?同桌合作交流。”可学生交流了没一会儿,因怕学生独立思考会耽误时间,老师就迫不及待地把“怎么做”、“要留意什么”统统告诉学生,怕学生还不明白,就示范一下,要么就用课件演示一下。当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学生就开始了对教师作品的模拟制作。所以做出来的作品往往显得比较单一,不够丰富,没有发挥出学生自己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我们强调在动手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学生技能素养的形成,从而学会技能。然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握新的知识与技能是一时的,“会学”才是终生的。手工课中除了让学生动手掌握制作方法,关键还得让学生学会动脑,学会创新。遇到困难的技术问题,老师别忙着“解”,把学生的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寻找解决方法。想想、做做、做错、再试,失败了没关系,要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技术探索的意识。
2 “尝试——点拨——改进”模式下的高效课堂
鉴于此,我们把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为“尝试、点拨、改进”。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建立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强调师生、生生多项互动,使学生从“学会技术”到“会学技术”,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和动手动脑能力。
模式概述:第一步,尝试。在尝试制作过程中,探究制作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动手动脑能力。教师首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树立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教师马上提出让学生尝试制作的问题,学生进行尝试制作中发现问题。同时教师巡视中观察学生在制作中出现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首先,激发尝试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欣赏作品、玩一玩作品、猜一猜作品、设疑提问等,教师可视详细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其次,尝试问题要注意难易要适度,要让学生在尝试制作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例如:①在重点、难点上进行尝试。对于较复杂的作品,我们只要让学生在重点、难点上进行尝试,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即可。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分清重点或难点部分,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尝试。②在整体构思上进行尝试。有些手工制作课学生已掌握基本的技能、方法,只差整体的设计、构思,这时,我们可让学生进行整体构思,不用急着尝试完成整个作品,缺乏设计思考。
第二步,点拨。当学生尝试制作后,得到了一些方法,同时也遇到很多问题。教师马上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制作的方法和从中发现的问题,教师从学生的发言和尝试作品中进行引导点拨,总结制作方法,解决重难点,拓展思维。
需要注意的是:首先,点拨重难点学生在尝试制作时,肯定会碰到一定的困难,这其中绝大部分会是我们教学设计中预设的重点和难点。此时,教师如能适当点拨,不但可以使学生解决一个个困难,本课的重点难点也随之迎刃而解。其次,点拨拓展学生思维。学生的思维是比较形象的,同时又伴随一定的狭隘性。教师适当点拨,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能更大胆主动地放开思维,放开手脚去干,或许效果会很让人意外。
第三步,改进。改进是一个提高、创新的关键过程,可以对制作材料、制作步骤、方法、装饰等方面进行改进。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在交流尝试体验中得到启发,学生运用点拨所得的方法尝试改进作品或重新制作,检验点拨交流所得的经验方法。教师进行个别辅导,鼓励做中求异。需要注意的是:在改进中切忌人云亦云,鼓励做中求“异”,立意要新、有价值。教师要注意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更要提倡发散思维,鼓励创新想法。学生的创新也能激发教师的灵感,只要给学生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他们的潜能与智慧才智就能迸发出来,令你大开眼界。
总之,要想让学生在美术课中兴致勃勃,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学会技术”到“会学技术”等等,就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反思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美术手工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
1 “示范——模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示范——模拟”教学模式是当前小学手工制作课中常用的教学模式。例如:通常教师先情境引入课题,然后出示老师做好的漂亮手工作品,学生们立刻被激发了兴趣,跃跃欲试想立刻动手制作。接着老师马上会提问:“怎么做的?同桌合作交流。”可学生交流了没一会儿,因怕学生独立思考会耽误时间,老师就迫不及待地把“怎么做”、“要留意什么”统统告诉学生,怕学生还不明白,就示范一下,要么就用课件演示一下。当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学生就开始了对教师作品的模拟制作。所以做出来的作品往往显得比较单一,不够丰富,没有发挥出学生自己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我们强调在动手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学生技能素养的形成,从而学会技能。然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握新的知识与技能是一时的,“会学”才是终生的。手工课中除了让学生动手掌握制作方法,关键还得让学生学会动脑,学会创新。遇到困难的技术问题,老师别忙着“解”,把学生的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寻找解决方法。想想、做做、做错、再试,失败了没关系,要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技术探索的意识。
2 “尝试——点拨——改进”模式下的高效课堂
鉴于此,我们把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为“尝试、点拨、改进”。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建立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强调师生、生生多项互动,使学生从“学会技术”到“会学技术”,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和动手动脑能力。
模式概述:第一步,尝试。在尝试制作过程中,探究制作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动手动脑能力。教师首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树立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教师马上提出让学生尝试制作的问题,学生进行尝试制作中发现问题。同时教师巡视中观察学生在制作中出现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首先,激发尝试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欣赏作品、玩一玩作品、猜一猜作品、设疑提问等,教师可视详细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其次,尝试问题要注意难易要适度,要让学生在尝试制作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例如:①在重点、难点上进行尝试。对于较复杂的作品,我们只要让学生在重点、难点上进行尝试,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即可。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分清重点或难点部分,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尝试。②在整体构思上进行尝试。有些手工制作课学生已掌握基本的技能、方法,只差整体的设计、构思,这时,我们可让学生进行整体构思,不用急着尝试完成整个作品,缺乏设计思考。
第二步,点拨。当学生尝试制作后,得到了一些方法,同时也遇到很多问题。教师马上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制作的方法和从中发现的问题,教师从学生的发言和尝试作品中进行引导点拨,总结制作方法,解决重难点,拓展思维。
需要注意的是:首先,点拨重难点学生在尝试制作时,肯定会碰到一定的困难,这其中绝大部分会是我们教学设计中预设的重点和难点。此时,教师如能适当点拨,不但可以使学生解决一个个困难,本课的重点难点也随之迎刃而解。其次,点拨拓展学生思维。学生的思维是比较形象的,同时又伴随一定的狭隘性。教师适当点拨,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能更大胆主动地放开思维,放开手脚去干,或许效果会很让人意外。
第三步,改进。改进是一个提高、创新的关键过程,可以对制作材料、制作步骤、方法、装饰等方面进行改进。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在交流尝试体验中得到启发,学生运用点拨所得的方法尝试改进作品或重新制作,检验点拨交流所得的经验方法。教师进行个别辅导,鼓励做中求异。需要注意的是:在改进中切忌人云亦云,鼓励做中求“异”,立意要新、有价值。教师要注意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更要提倡发散思维,鼓励创新想法。学生的创新也能激发教师的灵感,只要给学生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他们的潜能与智慧才智就能迸发出来,令你大开眼界。
总之,要想让学生在美术课中兴致勃勃,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学会技术”到“会学技术”等等,就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反思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美术手工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