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在学习教育中合理运用思维导图,把握章法可以快速学习一项技能。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初中语文作文的思维训练,对培养初中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思维导图方式在语文作文训练的方法。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语文作文;探究;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2-069-1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展示工具。在生活中很常见,简单又实用。思维导图是使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引起形象化的构造和分类的想法;它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它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初中学生思维波动大,头脑灵活,容易激发灵感。教育者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工具把脑海中的想法具体地展示出来。
因为"思维导图"过于依赖"图像记忆"和"自由发散联想"的方式,而非"理解性记忆"和"结构化思考"。这对抽象思维能力不足的学生,"图像记忆"的确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把知识记住"的效率。"自由发散联想"的内容具有天马行空、难以控制思维的特点,更适合用于"头脑风暴"式的创意活动,比如写作。
二、思维导图下初中语文作文思维训练探究
写作在语文教学体系中占有很大比重,是检验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和思维表达能力的体现。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写一篇较长的有自己观点、具有一定故事叙述技巧的文章,在文字组合和思维整合上不是那么容易。教育工作者的重点是把握学生思考范围,引导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在纸上写下作文题目,然后写出与题目有关的各个词汇,进行发散联想。常见的思维导图形式有相关联想思维、因果思维及对比联想思维。
1.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相关联想思维
联想思维,是指在时间或空间都比较接近,由其中一个事物的特点引起两个事物的关联性。由物体的外形、颜色联想到相关事物。比如,看到红色围巾想起红苹果;看到翠绿的竹子想到椰子树,这样抓住一个事物的特点"举一反三"就是联想思维。
在写作课上,教育工作者要激活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观察分析能力,睹物思情的写作思维。在进行叙述性故事的写作时比较常用。
例如,教师给出联想主题:母亲节。学生联想出的相关词汇有:花,妈妈,好吃的饭菜。让学生把词写到纸上相互连接,就形成了写作思路。学生在写作时会按照这样的顺序写:"母亲节那天我送给妈妈一朵漂亮的花,妈妈高兴的把我抱住。回到家看见桌子上有丰盛的饭菜,原来是爸爸特意为妈妈做的。"这样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越强,越能把意义上跨度很大的不同事物联结起来,它可以开拓新的思维层次,使得情感更加深入。
2.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因果联想思维
运用因果思维进行写作思维训练,需要把握三点:一是时间上的顺序性;二是前一行为和后一结果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三是分清直接和间接原因、主要和次要原因。这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事物之间清晰的发展状况。因果思维训练的方式是在写作时,从下笔开头就要清楚结尾是什么。
例如,教师给学生出一个写作主题:我最爱的书。由学生画出因果思维导图:这本书是在哪里看到的听到的?"老师推荐"——为什么喜欢?"在书店看到封皮很漂亮"——如何成为你最爱的书了?"内容很对我胃口,作者就像是我自己。"——结果就是这本书是我最爱的书。单一的因果关系,老师推荐是间接原因,书的内容是"我"最爱它的直接原因。
3.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对比联想思维
对比联想的写作思维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放在同一条件下,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應关系。常见的标志是太极图,太阳和月亮、男性和女性,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内外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例如,教师给出的主题:冬天。用对比联想冬天的冷想起夏天的热,冬天吃火锅夏天吃冰棍,冬天穿的多,夏天穿的少。比如,矛和盾,龟兔赛跑。对比联想思维写作中常常突出事物间的矛盾或互补关系,发展过程充满刺激,往往使耐人寻味、引人入胜。
三、结语
在运用思维导图过程中,教师要引起学生发散思维,把学过看到的互相连接。写作文时不缺素材又语言丰富,内容具有一定逻辑感和趣味性。初中语文教师应培养思维节点,抓关键词。思路开阔的人可以提炼出多个立意,选择掌握素材最丰富、感悟最深、最容易出彩的那个立意来写作。用丰富的语言把词串联起来,建立系统,用思维导图把情绪合理的表现出来。让学生养成灵活的思维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在创作中提升自我的综合水平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星霖.思维导图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2]张志鹏.思维导图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7.
[3]徐梅花.初中记叙文写作立意中的思维导图应用[D].天津师范大学,2017.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语文作文;探究;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2-069-1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展示工具。在生活中很常见,简单又实用。思维导图是使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引起形象化的构造和分类的想法;它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它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初中学生思维波动大,头脑灵活,容易激发灵感。教育者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工具把脑海中的想法具体地展示出来。
因为"思维导图"过于依赖"图像记忆"和"自由发散联想"的方式,而非"理解性记忆"和"结构化思考"。这对抽象思维能力不足的学生,"图像记忆"的确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把知识记住"的效率。"自由发散联想"的内容具有天马行空、难以控制思维的特点,更适合用于"头脑风暴"式的创意活动,比如写作。
二、思维导图下初中语文作文思维训练探究
写作在语文教学体系中占有很大比重,是检验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和思维表达能力的体现。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写一篇较长的有自己观点、具有一定故事叙述技巧的文章,在文字组合和思维整合上不是那么容易。教育工作者的重点是把握学生思考范围,引导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在纸上写下作文题目,然后写出与题目有关的各个词汇,进行发散联想。常见的思维导图形式有相关联想思维、因果思维及对比联想思维。
1.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相关联想思维
联想思维,是指在时间或空间都比较接近,由其中一个事物的特点引起两个事物的关联性。由物体的外形、颜色联想到相关事物。比如,看到红色围巾想起红苹果;看到翠绿的竹子想到椰子树,这样抓住一个事物的特点"举一反三"就是联想思维。
在写作课上,教育工作者要激活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观察分析能力,睹物思情的写作思维。在进行叙述性故事的写作时比较常用。
例如,教师给出联想主题:母亲节。学生联想出的相关词汇有:花,妈妈,好吃的饭菜。让学生把词写到纸上相互连接,就形成了写作思路。学生在写作时会按照这样的顺序写:"母亲节那天我送给妈妈一朵漂亮的花,妈妈高兴的把我抱住。回到家看见桌子上有丰盛的饭菜,原来是爸爸特意为妈妈做的。"这样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越强,越能把意义上跨度很大的不同事物联结起来,它可以开拓新的思维层次,使得情感更加深入。
2.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因果联想思维
运用因果思维进行写作思维训练,需要把握三点:一是时间上的顺序性;二是前一行为和后一结果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三是分清直接和间接原因、主要和次要原因。这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事物之间清晰的发展状况。因果思维训练的方式是在写作时,从下笔开头就要清楚结尾是什么。
例如,教师给学生出一个写作主题:我最爱的书。由学生画出因果思维导图:这本书是在哪里看到的听到的?"老师推荐"——为什么喜欢?"在书店看到封皮很漂亮"——如何成为你最爱的书了?"内容很对我胃口,作者就像是我自己。"——结果就是这本书是我最爱的书。单一的因果关系,老师推荐是间接原因,书的内容是"我"最爱它的直接原因。
3.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对比联想思维
对比联想的写作思维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放在同一条件下,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應关系。常见的标志是太极图,太阳和月亮、男性和女性,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内外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例如,教师给出的主题:冬天。用对比联想冬天的冷想起夏天的热,冬天吃火锅夏天吃冰棍,冬天穿的多,夏天穿的少。比如,矛和盾,龟兔赛跑。对比联想思维写作中常常突出事物间的矛盾或互补关系,发展过程充满刺激,往往使耐人寻味、引人入胜。
三、结语
在运用思维导图过程中,教师要引起学生发散思维,把学过看到的互相连接。写作文时不缺素材又语言丰富,内容具有一定逻辑感和趣味性。初中语文教师应培养思维节点,抓关键词。思路开阔的人可以提炼出多个立意,选择掌握素材最丰富、感悟最深、最容易出彩的那个立意来写作。用丰富的语言把词串联起来,建立系统,用思维导图把情绪合理的表现出来。让学生养成灵活的思维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在创作中提升自我的综合水平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星霖.思维导图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2]张志鹏.思维导图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7.
[3]徐梅花.初中记叙文写作立意中的思维导图应用[D].天津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