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演练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zwzrz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述类文本
  
  一
  栽培中国气派的宽容文化
  文/刘克梅
  11月16日是“国际宽容日”,对此,我很有振奋感,时下的中国,也应该构建轰轰烈烈的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宽容文化。
  之所以强调这种宽容文化,是因为在狂飙突进的经济化进程中,在社会差距不断拉大,社会矛盾积蓄尖锐的今天,我们越来越不愿意宽容、不懂得宽容。
  最典型的就是面对各种负面新闻、群体事件等,虽然有人能客观对待,理性宽容,可更有一些人言语歹毒、幸灾乐祸、牢骚满腹,进而生出狭隘自私、铤而走险的负面因子。或者在生活中遭受了失业下岗、创业失败等沉重打击,人们往往更愿意记恨在心,进而生出报复性手段,给家人、他人和社会带来巨大创伤,给精神发展戴上了冷酷自私的铠甲。
  虽然所有的“怀恨在心”都有其存在的堂皇理由,但归根到底,还是人“心”出了问题,因为按照心理学的观点,任何外在心理疾病、负面情绪都是有内在的“心因”引起的,是在自我发展过程中,我们的思考方式出了问题。我们更愿意考虑自我,而淡忘了公共需要;更愿意放大自我痛苦,而没有认识到痛苦也是一种积极的前进动力;更愿意将不快记在心里,而没有让它成为沙滩上的字迹,任由海浪冲去。我们用无意的“心理茧子”将阴影和失败包裹起来,难以超越,无法自拔,非常痛苦。
  所以“国际宽容日”的设立,无疑是一种积极的精神宽慰和情绪纾解,这不仅仅是一个节日的设立,目的就在于,想通过这个节日,让更多的人从无法排解的抱怨、仇恨以及报复性情绪中走出来,给阴暗的心空送上温暖的太阳。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懂得宽容,学会了宽容,或者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或者接纳朋友对你造成的故意伤害,或者将所有的不快当做善意的“挫折教育”,或者多一些海阔天空的君子思维,我们的情绪就能发生巨大转变,心里苦闷和心胸狭隘就能得到循序渐进的进步和升华。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发达后,幸福指数成为更多人的发展目标。想要达成这样的目标,仅仅依靠物质的堆砌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宽容,增强心理调试能力,懂一些心理学常识等。从这个意义上说,“国际宽容日”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心理调试,是一种心灵环保,值得称道。
  《联合国宪章》序言中说:“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我们应该多挖掘中国特色的“宽容制度”,“容忍原则”,多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多撒播厚重的传统美德,用宽容文化和醇厚阳光,为更多的人送去快乐、幸福和温暖。
  1.本文围绕题目是如何展开的,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
  答:
  2.“国际宽容日”设立的必要性在哪里?
  答:
  3. 如何栽培中国气派的宽容文化?
  答:
  
  二
  文学与榜单无关
  文/王秀芹
  某报近日发布了2010年“中国作家富豪排行榜”,在文学方面,儿童文学和网络文学占据了重要位置,被认为集中反映中国当代文学水准的严肃小说作家依然是缺失的。
  在市场化的条件下,经济回报只是观察文学的角度之一而已,并不意味着文学等于经济回报本身,文学有文学的价值体系。但在某些拜金主义盛行的场合,金钱回报就是一切。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作家富豪榜”本身并没有对与错之分,它所引起的争议恰恰反映了文学写作的价值评判系统在当下的社会氛围中受到“金钱决定一切”这一观念的大举侵蚀,因而变得混沌不清。
  ______上世纪80年代,堪称是文学春风得意的美好时代,没有因市场经济而来的商业化写作和商业化出版。那时文学中人为了文学的纯真理想而写作,少有经济上的功利目的,他们会为精神上的富足而引为自豪。随着社会逐渐步入正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情况下,重视个体权利,维护个人经济权益的意识逐步增强,文学创作者注重个体劳动的经济回报逐渐被社会所认可;另一方面,随着文化产品“买卖”关系的确立,文化产品创作者的“读者”意识也在恢复。
  但是,真理与谬误往往只差一小步,如果斤斤计较于一时的经济回报,图求市场的“暴利”,自然会催生出畸形的文学写作。完全放弃文学的坚守,一股脑儿地匍匐在金钱之下,就意味着文学的变味,那不是普及文学,而是变相地出卖文学的尊严,就是对良心的背离。文学不排斥那些尚显幼稚的写作,也允许存在着问题和不足,但以文学的名义打压文学之精神,透支文学之体能,消解文学之意义,给文学贴上“富豪”的标签,则是值得警惕的。毕竟,留在纸上的文字并不都是文学,那些以“富豪榜”为导向快速炮制出来的文字制品终归要消散于历史的烟尘之中。
  以销量排行作为考察文学的一个角度自有合理之处:一部文学作品再好,文学价值再高,如果没有一定的读者群,其杰出的价值就无法发挥出来;当然,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不少文学作品的价值并不是一时半会的市场排行能够完全反映出来的,它们也许并不“畅销”,但却“长销”,它以其独特的内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本人不反对“中国作家富豪排行榜”,不反对以经济的角度来看待文学。文学富豪不等于文豪,作家富豪排行不等于文学排行,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文学依然要有精神的坚守,这种精神力量本身就是巨大的财富,它不拒绝金钱,却超越金钱的裹挟,不为金钱所笼罩。这才是真正的文学的境界。
  4.简述畸形的文学写作表现。
  答:
  5.依据本文,分析“作家富豪排行榜”的利弊。
  答:
  6.作者认为,真正文学的境界是什么?
  答:
  
  三
  时代呼唤诗歌的担当
  文/谢冕
  写诗的人多,作品更多,频繁举行的研讨会和首发式、层出不穷的诗集和诗刊、名目繁多的评奖和层次不同的诗歌节,在中国文艺界,诗歌可谓夺人耳目。
  令人惊异的是,面对诗歌的这种局面,除了那些写诗的人在那里自我欣赏,在诗人圈子以外,却是赞誉之声甚少而不满的言谈居多。上世纪90年代以后,诗歌创作的确存在一些盲点,一些误区。数量多、产量大并不等于质量高、影响深远,热闹并不等于繁荣。我们在造就了丰富的同时,也造就了贫乏。因此,我一直强调:慎言繁荣。
  首先,个人化取代群体意识,的确恢复了诗人主体的自由属性,从而使诗人的自我表现成为一种常态。诗歌创作的个人化无疑是对诗歌性质和规律的再确认。它象征着历经曲折之后的诗学认知的进步。诗人的自我省悟和内心开发没有过错,但是当这种倾向成为非此不可的潮流,其流弊就是显而易见的。诗歌个人化的成果确实被滥用并极端化了,它使一些诗人误以为诗歌的职责只在于表达个人内心的碎片,甚至形成了内心与外界的阻隔以至“短路”:相当多的诗歌忘却自身以外的世界,而只沉迷于自说自话,诗歌于是成为仅仅表现个人私语与梦呓的专用形式。
  ______ 其次,新诗建立之后对于诗的音乐性与节奏感的忽视乃至取消,这已是一个历史陈案,松散而直白的语言荡涤了诗歌本有的意趣与韵味。后朦胧诗时代对口语化的片面提倡,加速了诗歌的语言平面化与粗鄙倾向,诗歌创作中充斥着“今天我去找你,你妈说你不在”之类的所谓诗句,把新诗仅存的一点诗意剥夺殆尽,人们有理由怀念并呼吁本来属于诗的那些优美的语言、高雅的意境、悠长的韵味,以及鲜明的节奏,这些诗的基本属性的回归。
  的确,诗歌写作从来都是一种个人的行为。尊重这种写作的独特性,是维护诗的神圣感的最起码的准则。但绝不意味着诗人可以忘却并且拒绝对于社会的关怀。所谓的写作的冰点或零度状态,或者所谓的“诗到语言为止”,都是一种观念的歧误。诗以个人的方式感知世界并承担对于世界的思考和启悟,诗绝对不是语言的游戏或所谓的“手艺”。诗到底是情感的,更是精神的。
  中国社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满着活力。这是一个产生奇迹同时也产生着问题的生活现场,人们可以无视这个日益丰富的事实,但却无法否认这一丰富而又复杂的年代——它生长着有异于以往任何年代的特殊的气质或者精神。时代呼唤着诗歌的关注和承担,也期待着这一时代的精英通过他们个人的领悟,概括并展示这一时代动人的脉搏和心跳。
  7.作者认为,诗歌繁荣的表现是什么?又为何说“慎言繁荣”?
  答:
  8.简述当前诗歌创作的误区以及后果。
  答:
  9. 时代呼唤诗歌的担当,那么诗人应该如何担当?
  答:
  
  四
  历史应“重新思考”
  文/刘根生
  现在从过去演化而来,不懂得过去,就无法理解现在。故而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审视历史,以求发现其新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所思考的历史,几乎都是前人思考过的。在很大程度上,我们今天所能做的只是对其“重新思考”而已。也惟有“重新思考”,我们才能不断发现历史的价值。
  ______事实上,当代人永远不可能回到“纯粹的过去”,至多只能回到“当代人理解的过去”。这也决定了历史不像古董,能一代又一代以基本不变的物质形态传承下去,而是需要借助“重新思考”薪火相传。当然,这种“重新思考”,不是把历史作为任意拿捏的“玩偶”,故意站在前人思考对立面“标新立异”,或从实用主义出发颠覆前人结论乱“翻案”,或把今人的观念强套在古人身上随意阐发,而是用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回望历史长河,准确把握深埋于历史尘埃中却具有生命力的历史真相、文化精华、精神实质。
  发现历史的价值是一种创新。历史是客观存在,有其特定内涵和本质意义,“重新思考”并非“重估一切价值”,而是在继承中取舍和提炼。因历史局限性,前人思考中往往是正确与谬误并存,故而对前人认识,也要放出眼光“拿来”。在此基础上,对历史文化作出准确解读,才有可能在还原历史本来面貌中揭示本质,在不断发现历史新价值中启示当今。
  如今,历史文化越来越热了,这本是好事,但其中有些倾向也令人担忧。无论是曲解误读戏说历史,还是歪批阉割恶搞历史,都已不是在“重新思考”中发现历史的价值,而是在混淆是非,搞乱价值观。
  发现历史的价值离不开质疑。质疑实际上是对假定前提进行检验,如果没有这种检验,认识就会陷入僵化。但质疑是对思维定势怀着戒心,同时设想现存问题的各种可能答案并小心求证。“想当然”或“对着干”式审视历史不是质疑,是走极端,而极端往往通向愚蠢,又哪里还能发现历史的价值。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善于向后看,才能正确向前看。向后看得远看得真,才能向前走得更远,做出准确抉择。由是,以敬畏之心“重新思考”,不断发现历史的价值,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建设,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应当成为一种文化自觉。
  10.对历史进行“重新思考”的原因有哪些?
  答:
  11.哪些是对历史文化思考不正确的做法?
  答:
  12. 如何发现历史的价值?
  答:
  
  实用类文本
  
  五
  “四余作家”宗璞
  文/陈洁
  ______这是件奇怪的事情:我和宗璞接触越多,越少将她当做“一”个人来理解。想到她时,总下意识地联系到:冯友兰的女儿、冯老太君吴清芝的孙女、任继愈和张岱年的姻亲、河南唐河的冯家人。在一般读者眼里,她是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认识她的人却往往淡忘这些身份,而说,她是个孝女。
  这或许是一种家族传统,冯沅君就曾将200万稿费以母亲的名义,在河南大学设立“唐河冯太夫人奖学金”奖励豫籍女生。冯友兰病中,宗璞放下一切全力照顾;到宗璞生病时,老家的子孙辈来人照顾,也是络绎不绝。他们都是唐河冯家的一分子,瓜扯藤蔓,休戚相关。中国旧式家庭是纵向的家族网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这个角度说,宗璞颇有古风,她的亲情、乡情观念很重。
  ______宗璞出生在校园,在校园里成长,接受高等教育,在报社和学术单位工作,受着淳厚的文化学术熏陶,作品也大多反映中国知识分子生活,就连写作风格也是她本人的折射:细密从容、优雅温婉,有大家风范,但有些细节,很死磕,较真得过分。
  一半因为身体不好,一半因为生性温和,宗璞说话总慢悠悠的,绵软柔和,一般的事,她也确实“很好说话,但一旦关乎父亲和家族的声誉,她会忍不住挺身而出,会突然变得犀利尖锐。其实,她是出于亲情和家庭(族)荣誉感而战斗。”。
  冯友兰去世后,宗璞最大的心意和志向,本是写完“野葫芦引”四部曲:以抗战前后的西南联大师生为原型,计划写南、东、西、北四部长篇小说。宗璞小时并未立志当作家,15岁发表散文,也不过兴之所至。她在业余、事余和病余开始写作,所以是“三余作家”,现在又加一条:维护父亲形象和家族荣誉之余。所以,她是“四余作家”。
  宗璞偶尔感慨,读小说是乐事,写小说却是苦事。现在,《南渡记》、《东藏记》和《西征记》都已出版,让人担心的是她的健康。宗璞的身体从小就不好,年轻时贫血,不期然就会晕倒,还因为肺结核休过学。做过多次手术后,达观的她笑称自己是“挨千刀的”。从写《东藏记》开始,她视网膜脱落,眇一目,左眼视力仅0.3,头晕频频发作,半边身子麻痹,不能间断吸氧。在助手的帮助下口述成文,7年成一书,写作的过程异常艰辛。朋友们都希望她能坚持将《北归记》写完。
  事实上,正如她的“自度曲”所言:人道是锦心绣口,怎知我从来病骨难承受……痴心肠要在葫芦里装宇宙,只且将一支秃笔长相守。
  13.宗璞是个孝女,文中“孝”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14.“痴心肠要在葫芦里装宇宙,只且将一支秃笔长相守。”这句话如何理解?
  答:
  15.根据全文,概括宗璞的性格形成的原因。
  答:
  
  六
  善良的契诃夫
  文/刘文飞
  ______ 艰难的成长环境往往会使人愤世嫉俗,敌视一切存在,但也有可能养成一个人低调、内敛和宽容的生活风格,契诃夫就属于后者。
  在父亲因破产躲债逃往莫斯科后,十几岁的契诃夫独自一人留在故乡塔甘罗格,寄人篱下,他一边上学一边做家教,把挣来的钱寄往莫斯科补贴家人;对性格粗暴、专断的父亲,契诃夫刻意保持距离,但对善良的母亲很孝敬,据说,他在莫斯科大学医学院上学时的第一次投稿,就是为了挣稿费给母亲买生日蛋糕;自医学院毕业后不久,契诃夫便弃医从文,但他一生里经常免费给人看病,甚至在自己患病的情况下仍坚持“出诊”。契诃夫曾被托尔斯泰称为“小说中的普希金”,也被公认为是最杰出的短篇小说家之一,但他从不以大师自居,而与其同时代的所有作家几乎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无论是年长者如托尔斯泰,还是比他年轻的如高尔基;有着强烈平等意识的契诃夫,一贯反对“天才”和“庸人”、“诗人”和“群氓”等等的对立。
  在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后,契诃夫给妹妹立下遗嘱,将财产分别留给母亲、妹妹和妻子,并特意强调:“帮助穷人,爱护母亲,保持全家的和睦。”小说《草原》写成之后,契诃夫曾谦虚地表示,“草原之王”果戈理或许会为之生气,因为“我怀着善意闯入了他的领地”。而契诃夫的“善意”,则的确是他始终怀有的,在他的一生中随处可见。
  契诃夫的善良,更深刻地体现在他的创作中。契诃夫的许多中短篇小说在中国家喻户晓,人们在肯定它们叙述简洁、形象鲜活的同时,也往往喜欢强调契诃夫的“辛辣嘲讽”、“无情鞭笞”。其实,契诃夫对笔下的主人公是充满爱意的,即使对于那些“反派”人物,也不采取敌视态度或抱有恶意。
  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要有精神坚守,文学中人为文学而写作,少点商业功利,不拒绝金钱,又超越金钱,创造出既受读者欢迎,又具文学价值的作品,获得一种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富足。
  7. ①诗人、诗作、诗集、诗刊、诗歌节多,诗歌研讨会和首发式频繁举行,诗歌评奖名目繁多。
  ②诗歌数量多、产量大并不等于诗歌质量高、影响深远;诗歌热闹并不等于诗歌繁荣;诗歌丰富的同时,也造就诗歌的贫乏;诗歌赞誉之声甚少而不满的言谈居多。所以“慎言繁荣”。
  8. 误区:诗歌“个人化”极端滥用。
  后果:使得诗人只表达个人内心的碎片,沉迷于自说自话,忘却自身以外的世界。诗歌语言松散直白,忽视乃至取消音乐性与节奏感。使得诗歌的语言平面化,呈现粗鄙倾向,仅存的一点诗意剥夺殆尽。
  9.诗人要尊重诗歌写作的独特性,要以个人的方式感知世界并承担对于世界的思考和启悟;诗人要创作出语言优美、意境高雅、韵味悠长和节奏鲜明的诗歌,体现情感和精神;诗人要体现对于社会的关怀和责任的承担,展示这一时代动人的脉搏和心跳。
  10.前人对历史思考过的,今天只能“重新思考”,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重新思考”发现历史的价值是创新的需要;借助“重新思考”将历史的精华薪火相传,启示当今,服务于现代化建设。
  11.把历史作为任意拿捏的“玩偶”;故意站在前人思考对立面“标新立异”;从实用主义出发颠覆前人结论乱“翻案”;把今人观念强套在古人身上随意阐发;曲解误读戏说历史,歪批阉割恶搞历史,混淆是非,搞乱价值观;“想当然”或“对着干”式审视历史,走极端。
  12.采取历史唯物主义态度,“重新思考”,进行质疑;在继承中取舍和提炼,放出眼光“拿来”;准确解读,还原历史,揭示本质。
  13. 宗璞颇有古风,亲情观念很重;父亲生病,宗璞放下一切全力照顾;父亲死后,维护父亲形象和家族荣誉。
  14. 对文学的执著追求;坚持不懈顽强写作;创作异常艰辛但逍遥飘灵。
  15. 生性温和乐观;受家族传统的影响,孝顺,注重亲情和乡情;书香门第,受到淳厚的文化学术熏陶,有大家风范。
  16. 父亲性格粗暴、专断,破产躲债离家;十几岁的契诃夫独自生活,寄人篱下;边上学边做家教补贴家人。
  17. 第一次投稿,挣稿费给母亲买生日蛋糕;一生经常免费给人看病,甚至自己患病仍坚持“出诊”;遗嘱特意强调“帮助穷人,爱护母亲,保持全家的和睦”;小说《草原》写成后,谦虚表示“善意”;他对创作的主人公充满爱意,对于“反派”人物,也不采取敌视态度或抱有恶意。
  18. 为人低调、内敛和宽容;谦逊和善良;具有强烈的平等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
  19.为香港中文大学网罗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使中大的学术结构和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使香港和内地的科技界交流更加密切;高锟出任港事顾问,为香港回归作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为华人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20.面对学生的憎恨和不满,高锟并没有生气和责骂,只是微笑着继续演讲;面对学生如此肆无忌惮的挑衅和侮辱,高锟宽容学生的无知行为,不加惩罚;对于任职10年,学生有失偏颇的评价,高锟付之一笑。
  21.认为学生只是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将来会理解并接受自己;宽容学生,幽默地赞叹学生敢作敢为。高锟的成功在于孜孜不倦的努力、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以及谦和大度的博大胸怀。
  22.冒死考察,神农架林区得以保存;身残工作,学术研究硕果累累;与生命赛跑,工作到最后一刻。
  23.从细处再现刘盛佳生前书房里的工作状况,表现其生活的简朴和几十年坚持写书的执着,突出其形象和精神。
  24. 勤奋好学 热爱自然;坚守讲台,执着研究;面对坎坷人生,身残志坚,奋发不懈,用坚强与执着,写就了一段轮椅上的传奇。
  (作者:宋东辉,江苏启东)
  
  
其他文献
在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学习中,我们发现了许多习题可以采用多种解法,有的围绕基本量计算,侧重于常规运算,有的灵活运用性质,思路巧妙.不久前,对于课外作业中的一道习题,同学们在自身的努力和老师的指点下,探究得到了多种解题思路和方法,在此列举与大家共勉.  题目:在等差数列{an}中,记前n项之和为Sn,已知S10=100,S100=10,求S110.  解法一:在解决有关等差数列的
期刊
备战高考,往年高考试卷值得特别关注——继承和创新是高考命题的一项基本原则。2010年高考江苏卷试题紧密联系江苏语文教学实际,贴近同学们学习实际,较好地体现了“考试说明”要求。下面就按照试卷设置的顺序对正卷七个大题和附加卷的三个大题作简要评析,以示抛砖引玉。  第一大题考查“语言文字应用”,共有4个小题,总体难度不是很大,应该说有着较好的区分度。  第1小题考查多音字,主要以12个二字词和12个
期刊
古诗词鉴赏是每年高考必考题之一,而表达技巧则是古诗词鉴赏的一个重要考点。江苏高考“考试说明”指出: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高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等级D。2008年、2009年考查了诗歌的修辞手法,2010年考查了抒情方法,这些都是表达技巧中的重点。由此可见,系统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我们复习的重要内容。  诗歌表达技巧主要由三
期刊
原 文    会流泪的树  文/任林举  在胡杨的生长地,有人称胡杨是“会流泪的树”。却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胡杨为什么会流泪,没有人知道它们生命里深藏的秘密。  其实,胡杨本来并不是为荒漠而生,更不是为了抵制荒漠而生,而是为爱而生,为水而生。胡杨一生追逐水的足迹,水走到哪里,沙漠河流流向哪里,它就跟随到哪里,它们如一对形影不离的恋人。但是后来,总是那些沙漠河流首先变迁、改道,总是那些不稳定的水流先遗
期刊
一、填空题  1.i是虚数单位,若复数z=1+bi1+i(b∈R)为纯虚数,则b= .  2.某班级有男生20人,女生30人,从中抽取10个人的样本,    恰好抽到了4个男生、6个女生.给出下列命题:(1)该抽样可能是简单的随机抽样;(2)该抽样一定不是系统抽样;(3)该抽样女生被抽到的概率大于男生被抽到的概率.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x的值为2,则输出的
期刊
当今高考作文已经完全进入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三足鼎立的“后话题时代”。这一时代作文的特点是倡导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思想认识实际,贴近学生写作实际的“三贴近原则”,力求让同学们有话可说,有文可写。然而,考场作文毕竟有它的限制性,因此,材料作文以其灵活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广阔的取材范围,特有的思辨性,巨大的灵活性以及能多方面考察同学们读写能力的优点,迅速赢得了先机,在高考中所占的分量越来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著名诗人汪国真说: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是啊,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行。远方对我们的诱惑不仅仅是风光美景、人文历史,更多的是一种梦幻,一种看不见的灵魂里涌动的向往。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是诗。所以远方总像一簇圣火,在人们心头燃烧。于是,我们总是期盼着远方……  读了上述材料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请自选角度,自立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
期刊
Unit 3  一、单项填空  1 — Whats the model plane look like?   — Well, the wings of the plane are______of its body     A more than the length twice   twice more than the length  C more than twice the
期刊
所谓关系型命题,指的是在题目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而多个概念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审题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概念之间的关系——题目的“心”,否则很容易步入误区。这类作文的写作难度往往超过单向型的试题,像2003年全国卷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5年全国卷甲卷的“忘记和铭记”、2006年重庆卷的“走与停”、2007年四川卷的“一步与一生”、2010年北京卷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等,其
期刊
函数在每年的高考中都占有很大比例,而且是常考常新,尤其是导数加盟后,拓宽了高考对函数问题的命题空间,导数常与函数、不等式、数列、向量、三角函数等知识的联系比较密切,是试题考查能力、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重要载体,这也是高考命题的特点和热点,体现了知识的交汇性.以下将举例说明导数与其它知识的交汇,供大家参考.  一、导数与函数、不等式知识的交汇  例1 (2010山东临沂市高三测试)已知函数y=f(x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