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蕴玉斋记
南方有斋,名曰蕴玉。斋在大岭之南,粤地之东。
蕴者,天地之所以化生万物滋育百灵者也;玉者石之极也。玉讲缘也,因缘和合而璀璨于世。知名者有和氏连城之璧、贾氏通灵之宝也。西游记明载:女娲氏炼石以补天。事成遗有璧,迸而为猴,后为大圣齐天直犯天颜。今花果山水帘洞内有大圣庙在焉。
斋主炼石黄君,余总角之交也。乃翁在潮之阳,承榕城陈文希、范昌干衣钵,而称桑梓画学名师。喜师牛善画牛,得墨牛直值水牛价之口实。复作芦花鸡、乌草鱼,皆栩栩如生,众口铄金。斋主弱冠之年,秉承家学弄管问纸。曾见所画卉木珍禽,天真活泼,温润有加。
君之性也,余曾戏若乃父笔下之黄犊,讷于辞令笃于持行。曾每日骑铁马来濠江,往返数十里而不知倦。有友方绍伟叹言:此君目毒。余初不以为意,后见其审时度势,和光接物,俨然有度。知方子所言不苟也。
噫吁嘻!君既家学有自,性禀温润,眼具金刚。发为廊艺,备山川意象花鸟生趣为琼筵;秉岭东之人文情怀,招四方湖海俊彦,广结善缘,缘缘相扣。辄女娲之遗珍,终成天于一隅!
——庚寅冬日李照东记于鹏城
自五代荆浩以来,“笔墨”二字不知被多少人谈论,也总在不断的规范中形成某种样式并得以流传,尔后,又被质疑、“拆借”。笔墨,不就是勾斫点划么?不就是渍染晕化、积压破开么?一任心气,一任心性,随之机缘。而缘,非求之而得者,乃自然而然的一种遭遇,故有造化一说。
造化者,一曰创造化育,二曰天地自然,三曰运气福分。此三者,谁可俱得?佛言造化,意味就深了。李照东礼佛,自然也就将“造化”揣入怀中。生于粤东潮汕的李照东,也许先天性就拥有感悟笔墨的灵性。其父李永芝自他幼年即让他揣摩汉魏碑版与晋唐法帖,不断参透字形结构与笔墨章法,以致七岁的李照东便“踵晋唐风韵”,为“王铎后未可复见”(佃介眉语)。无论如何,李照东关于笔墨的概念确实得自早年的书法实践,这在上世纪90年代后的一系列作品中可获印证。那时,他从“宾虹体”入手,又广游名山大川,以笔墨记游,体会各种笔法结构与自然对象的关系,领悟天地玄宰生生不息的“道理”。如2003年,夜游玉皇顶观日出,“惊其骄宏递变之丽”,见诸山峰,“巍巍然,湛湛然,作万古之盘踞状”(李照东《夜观玉皇顶》题记)。如何将对象的自然形状转换为一种特殊的笔墨形态,是每一个画家都要面对的问题,而传统的解决方案,则是“临、摹、仿、模”,以前人的笔墨经验代替自己的观察与体会。李照东是从临帖习字的传统中走出的人,是从元明清的文人画中踩过的人,这两种普遍化的经验并没有消解其个人的创造性意识,而是作为潜意识的内容为自然的表达提供具体的形式。所以李照东的笔,一落画幅,那点与线就自由交错地顺势延伸。他的点是凝重的,他的线是飘忽的,凝重与飘忽的叠叠落落,自有一番在意与不在意,一种游神与向往。笔墨的偶发性在具体的情境中被强化了,画家会面对种种偶然的遭遇及临时性的处理要求,但李照东总能从容地应对。在画面的任何一个细部,他的笔总是随缘而化,既有对象的形质,又存有笔墨的内涵。门户的界限没有了,规范消失了,可总有一种境遇让他不能轻易地摆脱,那就是“旷达而幽深”的山野,那是他的山水,也是他的笔墨归宿。即在此处,在山水“幽然”处,他的心境与性情与古人与传统相接应了。然是深是浅,既看个人造化,又视心得如何,一切合适而已。
如果将“幽然”作为关键词提取出来,我们是否就获得了关于李照东山水的印象?它摄取的是整体意象还是具体笔墨?应该说两者都有。90年代后的李照东喜欢“幽居”,喜欢“远游”,喜欢阅读“元四家”、“四王”、“二石”的作品,喜欢董其昌和渐江,远离现实,将自己的心情放入山水烟云中,在那“蕴郁”和“氤氳”中滋养着自己的性灵。那山水,已是一种“笔墨山水”,是山水的笔墨意象。因为意象性的笔墨使然,不经意间便潜伏着许多机缘,让自我也让读者与他者相遇。
郑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美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美术观察》杂志编委。
南方有斋,名曰蕴玉。斋在大岭之南,粤地之东。
蕴者,天地之所以化生万物滋育百灵者也;玉者石之极也。玉讲缘也,因缘和合而璀璨于世。知名者有和氏连城之璧、贾氏通灵之宝也。西游记明载:女娲氏炼石以补天。事成遗有璧,迸而为猴,后为大圣齐天直犯天颜。今花果山水帘洞内有大圣庙在焉。
斋主炼石黄君,余总角之交也。乃翁在潮之阳,承榕城陈文希、范昌干衣钵,而称桑梓画学名师。喜师牛善画牛,得墨牛直值水牛价之口实。复作芦花鸡、乌草鱼,皆栩栩如生,众口铄金。斋主弱冠之年,秉承家学弄管问纸。曾见所画卉木珍禽,天真活泼,温润有加。
君之性也,余曾戏若乃父笔下之黄犊,讷于辞令笃于持行。曾每日骑铁马来濠江,往返数十里而不知倦。有友方绍伟叹言:此君目毒。余初不以为意,后见其审时度势,和光接物,俨然有度。知方子所言不苟也。
噫吁嘻!君既家学有自,性禀温润,眼具金刚。发为廊艺,备山川意象花鸟生趣为琼筵;秉岭东之人文情怀,招四方湖海俊彦,广结善缘,缘缘相扣。辄女娲之遗珍,终成天于一隅!
——庚寅冬日李照东记于鹏城
自五代荆浩以来,“笔墨”二字不知被多少人谈论,也总在不断的规范中形成某种样式并得以流传,尔后,又被质疑、“拆借”。笔墨,不就是勾斫点划么?不就是渍染晕化、积压破开么?一任心气,一任心性,随之机缘。而缘,非求之而得者,乃自然而然的一种遭遇,故有造化一说。
造化者,一曰创造化育,二曰天地自然,三曰运气福分。此三者,谁可俱得?佛言造化,意味就深了。李照东礼佛,自然也就将“造化”揣入怀中。生于粤东潮汕的李照东,也许先天性就拥有感悟笔墨的灵性。其父李永芝自他幼年即让他揣摩汉魏碑版与晋唐法帖,不断参透字形结构与笔墨章法,以致七岁的李照东便“踵晋唐风韵”,为“王铎后未可复见”(佃介眉语)。无论如何,李照东关于笔墨的概念确实得自早年的书法实践,这在上世纪90年代后的一系列作品中可获印证。那时,他从“宾虹体”入手,又广游名山大川,以笔墨记游,体会各种笔法结构与自然对象的关系,领悟天地玄宰生生不息的“道理”。如2003年,夜游玉皇顶观日出,“惊其骄宏递变之丽”,见诸山峰,“巍巍然,湛湛然,作万古之盘踞状”(李照东《夜观玉皇顶》题记)。如何将对象的自然形状转换为一种特殊的笔墨形态,是每一个画家都要面对的问题,而传统的解决方案,则是“临、摹、仿、模”,以前人的笔墨经验代替自己的观察与体会。李照东是从临帖习字的传统中走出的人,是从元明清的文人画中踩过的人,这两种普遍化的经验并没有消解其个人的创造性意识,而是作为潜意识的内容为自然的表达提供具体的形式。所以李照东的笔,一落画幅,那点与线就自由交错地顺势延伸。他的点是凝重的,他的线是飘忽的,凝重与飘忽的叠叠落落,自有一番在意与不在意,一种游神与向往。笔墨的偶发性在具体的情境中被强化了,画家会面对种种偶然的遭遇及临时性的处理要求,但李照东总能从容地应对。在画面的任何一个细部,他的笔总是随缘而化,既有对象的形质,又存有笔墨的内涵。门户的界限没有了,规范消失了,可总有一种境遇让他不能轻易地摆脱,那就是“旷达而幽深”的山野,那是他的山水,也是他的笔墨归宿。即在此处,在山水“幽然”处,他的心境与性情与古人与传统相接应了。然是深是浅,既看个人造化,又视心得如何,一切合适而已。
如果将“幽然”作为关键词提取出来,我们是否就获得了关于李照东山水的印象?它摄取的是整体意象还是具体笔墨?应该说两者都有。90年代后的李照东喜欢“幽居”,喜欢“远游”,喜欢阅读“元四家”、“四王”、“二石”的作品,喜欢董其昌和渐江,远离现实,将自己的心情放入山水烟云中,在那“蕴郁”和“氤氳”中滋养着自己的性灵。那山水,已是一种“笔墨山水”,是山水的笔墨意象。因为意象性的笔墨使然,不经意间便潜伏着许多机缘,让自我也让读者与他者相遇。
郑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美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美术观察》杂志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