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既谓之“工程”,也就不得不考虑实施上的循序渐进。笔者认为按“悟、仿、创”三步进行作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一、第一步:“悟”
学生作文时常有这样的情况:有的颠三倒四,有的记流水账,描写人物没有特点,描写景物抓不住特色……这样写出来的文章索然无味,“不知所云”。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会写。因而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迈好写作第一步:使他们领悟写作方法。怎样引导学生领悟写作方法呢?我认为可充分发挥教材中课文的示范作用,课本里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名家之作,其语言精炼,结构严谨,蕴含着许多写作知识。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各种具有不同表达效果的词、词组和句式,理解和学习各种连句成段、积段成篇的知识,逐渐摸清作文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途径。如在讲《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着重引导学生学习作者严密的思路,分析作者是怎样按照游览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向大家介绍金华双龙洞,抓住双龙洞每一部分的特点去描写,怎样用过渡句把各部分连起来,给学生树立一个观察、描写环境的榜样。又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懂得作者是按“总—分—总”的顺序记叙,并且抓住“山、水”作为重点来写。教学重点段时,引导学生明白段的结构形式、写作手法,比如:教学写桂林“山”这一段时,我引导学生讨论:1.课文写出了“山”的哪几个特点?(奇、秀、险)2.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三个特点的呢?(比喻、举例、排比)3.描写这三个特点的句子之间是什么关系?(并列)……这样不仅使学生在阅读中吸收了不少妙词、佳句,而且领悟到了布局谋篇等作文技巧。
二、第二步:“仿”
模仿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传统方法,它在儿童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模仿符合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他们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从玩小玩具到做小玩具,他们在实践中总是从仿效别人开始,不断提高认识,纠正着自己的动作,反复实践逐步达到正确的程度。因此,根据小学生的这个认识特点,学生在阅读中吸收了不少妙词、佳句和领悟到布局谋篇等写作技巧之时,老师应抓住时机,立即让学生仿写,把学到的知识、方法运用于实际,转化为能力。
如教学《桂林山水》第二段之后,我让学生任选某一事物,仿本段结构形式、写作手法,写出事物的三个特点。
学生此时已有法可行,知道该怎么写了,所以积极性很高,写后纷纷举手要求朗读自己的习作。
有的学生写了公园的鲜花:“今年暑假,爸爸带我到北京玩,走进公园里,我惊呆了,难道这是‘仙境’吗?这里的花真多呀,牡丹、水仙、茉莉、仙人球……有的花连名儿也叫不出来;这里的花真美啊,红的、粉的、白的……五彩缤纷;这里的花真香啊,香得简直令人心醉。”
有的学生写他家旁边的冰棍厂:“我家旁边有个冰棍厂,那里的冰棍种类真多呀,有牛奶的、红枣的、绿豆的、巧克力的……那里的冰棍真凉啊,若不注意多咬一点儿就冷得牙齿发痛;那里的冰棍真甜啊,像蜜糖一样甜丝丝的,难怪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小孩、大人。”
还有的写菜市场的菜:多、鲜、便宜,写教学楼:高、宽、气派……
学生仿照例文练习写作,目标集中,见效很快,写作兴趣易于激发。真可谓一举多得!
三、第三步:“创”
江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作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小学教育,如何才能培养创新人才?这就必然要把这一历史使命分解到课程设计之中,落实到学科教学之中,而作文是学生生命的独白、心灵的对话,天性、灵气的展示,认识、情感的宣泄,是富有个体创新性的作业。因此,教学作文时,教师要在同学们掌握了一定的规律,学会了一定的章法之后,及时引导他们创新、立异,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怎样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引导学生多角度立意。
同一题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确定不同的中心。例如:前段时间,我抓住同学们谈论出租摩托车堵塞街道这一热门话题,让他们进行写作,要求同学们根据石城“出租摩托越来越多”这一题材自由命题作文。诱导学生多角度思考立意。既要考虑出租摩托车堵道的不良后果,又要从出租摩托的有利因素去审视,同学们众说纷纭,有的说出租摩托太多,造成交通事故增多,提出要注意交通安全;有的说出租摩托近来常堵塞交通,提出要采取措施,加强管理;有的说出租摩托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方便,突出了出租摩托这一交通工具的优势;有的说出租摩托解决了部分下岗工人的就业问题……如此种种说法、写法,充分体现出小作者的创新精神,读后令人欣喜。
(二)引导学生多方面选材。
同一题目,引导学生围绕同一主题,选择不同的材料,写出别具一格的作文。如指导学生习作《可爱的校园》,围绕赞颂校园的可爱,抒发为四化勤奋学习这一中心,诱导学生多方面选材:1.按时间选内容。即从早读、上课、下午课外活动三段时间反映师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赞颂校园的可爱。2.按地点选内容。即通过办公室、教学楼、操场等活动场所,描写老师怎样备课、上课,同学们怎样学习、活动,赞颂校园的可爱。3.通过写校园四季景物变化抒情,写出校园的美丽可爱……这样就克服了千篇一律,众人一面的现象。将会出现“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局面。
(三)引导学生多体裁表达。
同一题材,引导学生写出不同体裁的文章。如教学完《只有一个地球》这篇科普知识的说明文后,我围绕“保护环境、保护地球”这一中心,设计了以下几种体裁的习作题,要求学生任选一题进行写作:
1.写一份倡议书,向全县少先队员发出环保的倡议。
2.写一篇读后感,要联系实际谈体会。
3.给县领导写一封信,针对县城居民乱倒垃圾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设想和管理方法。
4.写一篇环保的记叙文,记叙有关的人和事。
这样安排习作,同学们热情高,兴趣浓,他们查资料,找家长协助,积极性可高了。
通过上述训练,学生们懂得了同一个题材、同一中心,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运用不同方法去写作,去表达,从而使学生跳出了范文的圈子,进入精彩纷呈、活泼多变的创作天地。
“悟、仿、创”具有强烈的层次感。“悟”是奠定学生具有较高作文能力的基石。“仿”好比是“桥”和“船”,只有让学生利用好它,才能到达独立作文的彼岸。“创”犹如展开的翅膀,能使学生自由飞翔的思维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只要走实这三步,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一定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一、第一步:“悟”
学生作文时常有这样的情况:有的颠三倒四,有的记流水账,描写人物没有特点,描写景物抓不住特色……这样写出来的文章索然无味,“不知所云”。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会写。因而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迈好写作第一步:使他们领悟写作方法。怎样引导学生领悟写作方法呢?我认为可充分发挥教材中课文的示范作用,课本里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名家之作,其语言精炼,结构严谨,蕴含着许多写作知识。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各种具有不同表达效果的词、词组和句式,理解和学习各种连句成段、积段成篇的知识,逐渐摸清作文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途径。如在讲《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着重引导学生学习作者严密的思路,分析作者是怎样按照游览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向大家介绍金华双龙洞,抓住双龙洞每一部分的特点去描写,怎样用过渡句把各部分连起来,给学生树立一个观察、描写环境的榜样。又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懂得作者是按“总—分—总”的顺序记叙,并且抓住“山、水”作为重点来写。教学重点段时,引导学生明白段的结构形式、写作手法,比如:教学写桂林“山”这一段时,我引导学生讨论:1.课文写出了“山”的哪几个特点?(奇、秀、险)2.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三个特点的呢?(比喻、举例、排比)3.描写这三个特点的句子之间是什么关系?(并列)……这样不仅使学生在阅读中吸收了不少妙词、佳句,而且领悟到了布局谋篇等作文技巧。
二、第二步:“仿”
模仿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传统方法,它在儿童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模仿符合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他们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从玩小玩具到做小玩具,他们在实践中总是从仿效别人开始,不断提高认识,纠正着自己的动作,反复实践逐步达到正确的程度。因此,根据小学生的这个认识特点,学生在阅读中吸收了不少妙词、佳句和领悟到布局谋篇等写作技巧之时,老师应抓住时机,立即让学生仿写,把学到的知识、方法运用于实际,转化为能力。
如教学《桂林山水》第二段之后,我让学生任选某一事物,仿本段结构形式、写作手法,写出事物的三个特点。
学生此时已有法可行,知道该怎么写了,所以积极性很高,写后纷纷举手要求朗读自己的习作。
有的学生写了公园的鲜花:“今年暑假,爸爸带我到北京玩,走进公园里,我惊呆了,难道这是‘仙境’吗?这里的花真多呀,牡丹、水仙、茉莉、仙人球……有的花连名儿也叫不出来;这里的花真美啊,红的、粉的、白的……五彩缤纷;这里的花真香啊,香得简直令人心醉。”
有的学生写他家旁边的冰棍厂:“我家旁边有个冰棍厂,那里的冰棍种类真多呀,有牛奶的、红枣的、绿豆的、巧克力的……那里的冰棍真凉啊,若不注意多咬一点儿就冷得牙齿发痛;那里的冰棍真甜啊,像蜜糖一样甜丝丝的,难怪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小孩、大人。”
还有的写菜市场的菜:多、鲜、便宜,写教学楼:高、宽、气派……
学生仿照例文练习写作,目标集中,见效很快,写作兴趣易于激发。真可谓一举多得!
三、第三步:“创”
江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作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小学教育,如何才能培养创新人才?这就必然要把这一历史使命分解到课程设计之中,落实到学科教学之中,而作文是学生生命的独白、心灵的对话,天性、灵气的展示,认识、情感的宣泄,是富有个体创新性的作业。因此,教学作文时,教师要在同学们掌握了一定的规律,学会了一定的章法之后,及时引导他们创新、立异,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怎样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引导学生多角度立意。
同一题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确定不同的中心。例如:前段时间,我抓住同学们谈论出租摩托车堵塞街道这一热门话题,让他们进行写作,要求同学们根据石城“出租摩托越来越多”这一题材自由命题作文。诱导学生多角度思考立意。既要考虑出租摩托车堵道的不良后果,又要从出租摩托的有利因素去审视,同学们众说纷纭,有的说出租摩托太多,造成交通事故增多,提出要注意交通安全;有的说出租摩托近来常堵塞交通,提出要采取措施,加强管理;有的说出租摩托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方便,突出了出租摩托这一交通工具的优势;有的说出租摩托解决了部分下岗工人的就业问题……如此种种说法、写法,充分体现出小作者的创新精神,读后令人欣喜。
(二)引导学生多方面选材。
同一题目,引导学生围绕同一主题,选择不同的材料,写出别具一格的作文。如指导学生习作《可爱的校园》,围绕赞颂校园的可爱,抒发为四化勤奋学习这一中心,诱导学生多方面选材:1.按时间选内容。即从早读、上课、下午课外活动三段时间反映师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赞颂校园的可爱。2.按地点选内容。即通过办公室、教学楼、操场等活动场所,描写老师怎样备课、上课,同学们怎样学习、活动,赞颂校园的可爱。3.通过写校园四季景物变化抒情,写出校园的美丽可爱……这样就克服了千篇一律,众人一面的现象。将会出现“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局面。
(三)引导学生多体裁表达。
同一题材,引导学生写出不同体裁的文章。如教学完《只有一个地球》这篇科普知识的说明文后,我围绕“保护环境、保护地球”这一中心,设计了以下几种体裁的习作题,要求学生任选一题进行写作:
1.写一份倡议书,向全县少先队员发出环保的倡议。
2.写一篇读后感,要联系实际谈体会。
3.给县领导写一封信,针对县城居民乱倒垃圾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设想和管理方法。
4.写一篇环保的记叙文,记叙有关的人和事。
这样安排习作,同学们热情高,兴趣浓,他们查资料,找家长协助,积极性可高了。
通过上述训练,学生们懂得了同一个题材、同一中心,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运用不同方法去写作,去表达,从而使学生跳出了范文的圈子,进入精彩纷呈、活泼多变的创作天地。
“悟、仿、创”具有强烈的层次感。“悟”是奠定学生具有较高作文能力的基石。“仿”好比是“桥”和“船”,只有让学生利用好它,才能到达独立作文的彼岸。“创”犹如展开的翅膀,能使学生自由飞翔的思维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只要走实这三步,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一定能得到较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