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纲要》中指出幼儿期的艺术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对艺术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启发他们用各种艺术的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为目标。因此,在美术活动中,要为幼儿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收集生活中的天然材料,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从而更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他们的美术创造能力。本文将从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材料三方面谈起,力求激发幼儿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美术创作内容,同时点燃幼儿的美术创作欲望。
关键词:美术;生活;创造力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认为: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天生好动,喜欢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从而通过观察对美术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实际生活中让幼儿走出活动室,感受生活中的美和自然环境中的美。让幼儿通过快乐而兴奋的感知活动,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并借助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学会用眼睛去看,用头脑去感知,积累经验,然后再引导他们大胆地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幼儿画出来的画更有内容,更精彩。
一、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纲要》充分强调了注重生活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强调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注重生活化,我们可以将美术作为特色活动贯穿于我们平时开展的主题活动中,这些美术活动大多都来自于孩子的生活,重在让孩子亲身去感受生活,最大限度地给予孩子体验和感知美的机会,然后用绘画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体验美术创作的快乐。
例如“我爱运动”主题活动中:我们先让孩子们欣赏各种图片从而让他们对运动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在晨间体锻时让孩子们观察各种器械运动的样子如:让孩子们模仿运动员跨栏、投篮、掷铁饼、扔标枪等动作,通过这些对运动直观认识后,再让幼儿设计活动“我们爱运动”,一方面鼓励了孩子大胆表现各种运动姿态,一方面也激发了孩子对运动的热爱。
也可利用多种途径帮助幼儿加深体验、扩展经验。如:收集有关的图片、书籍等资料,组织幼儿外出参观、生活实践、游戏等活动。只有当孩子的经验越丰富,其感受也就更深刻,从而产生表现的愿望,才会有独特的,发自内心的审美表现。在“我喜欢的动物”活动中,孩子们收集了有关动物的资料、图书及图片,在一起进行了讨论与交流。说一说不同动物的不同特点,以及生活习性等,孩子在活动中经验不断的丰富,思维也更活跃。因此幼儿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能够更加形象的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一些想象力丰富的幼儿和为小动物设计了温暖的家,给小白兔戴上了美丽的蝴蝶结,给大熊猫添上了香香嫩嫩的竹子……从孩子的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又能看到孩子在原有经验上的大胆联想与表现,体现出了较丰富的想象力。
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使幼儿认识到美术来源于生活,使幼儿更好得体验生活。利用现实的生活开展教学活动,使幼儿的美术教学更生动形象。
二、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丰富幼儿的创作内容。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用生活来教育,给生活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他认为:“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社会是一个大课堂,教育要伸张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活动,生活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
春天到了,我们把课堂延伸到大自然中,带幼儿亲近自然、观察自然、感受生活。带幼儿走出活动室去寻找春天,找找像蝴蝶一样的花朵,像喇叭一样的鲜花,还有各种绿色的植物,花苞等等,虽然孩子们用语言不能够准确的表达,但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已从活动中体验了愉悦的情感,激起了探索的愿望,也为他们的美术创作积累了经验。当看到各种各样的花儿竞相开放,当发现树枝上有含苞待放的花苞,孩子们对树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美丽的春天”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的构思、想象,用各种不同形状的树叶组合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梳着两个辫子的小女孩儿,带着帽子的稻草人,还有可爱的大熊猫,漂亮的小金鱼……无不体现出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生活化的教学材料,点燃幼儿的创作欲望
《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在幼儿自主性美术活动中,应为幼儿提供多种可操作性材料,如废旧报纸、塑料袋、彩纸、碎布条等,他们十分乐意摆弄它们,并能用自已喜欢的美术方式进行美术表现活动。材料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工具,是幼儿学习、创造的桥梁,而运用特殊的材料会使幼儿产生更加浓烈的创作兴趣。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它为幼儿的艺术创造提供了天然的“材料”,如:果壳,蛋壳,树叶,种子等等,这些触手可及的材料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它们贴近幼儿的生活,更容易唤起幼儿的创造热情和欲望。在区域活动中,为幼儿提供的各种水果受到了热烈欢迎,在他们的小手中水果宝宝变成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同时我们还可以充分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可以开展“亲子小制作”创意活动,请家长和孩子一起选择生活中各种常见的材料制作成艺术作品。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应发挥对教育的动力作用,要将整个社会作为儿童生活的现实背景来设计儿童的教育,教育要向儿童的生活回归。教育应为了生活,儿童应为了生活而受教育。教育要以生活为源,回归生活世界,用生活来教育,通过生活而教育,生活应成为教育的素材、手段。它让幼儿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创造的乐趣,真正将自身的审美情趣回归于生活。幼儿对大自然有着自然的亲近之情,作为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让幼儿亲近生活、感受生活,更好的将生活经验运用到美术活动中去。
关键词:美术;生活;创造力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认为: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天生好动,喜欢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从而通过观察对美术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实际生活中让幼儿走出活动室,感受生活中的美和自然环境中的美。让幼儿通过快乐而兴奋的感知活动,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并借助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学会用眼睛去看,用头脑去感知,积累经验,然后再引导他们大胆地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幼儿画出来的画更有内容,更精彩。
一、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纲要》充分强调了注重生活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强调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注重生活化,我们可以将美术作为特色活动贯穿于我们平时开展的主题活动中,这些美术活动大多都来自于孩子的生活,重在让孩子亲身去感受生活,最大限度地给予孩子体验和感知美的机会,然后用绘画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体验美术创作的快乐。
例如“我爱运动”主题活动中:我们先让孩子们欣赏各种图片从而让他们对运动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在晨间体锻时让孩子们观察各种器械运动的样子如:让孩子们模仿运动员跨栏、投篮、掷铁饼、扔标枪等动作,通过这些对运动直观认识后,再让幼儿设计活动“我们爱运动”,一方面鼓励了孩子大胆表现各种运动姿态,一方面也激发了孩子对运动的热爱。
也可利用多种途径帮助幼儿加深体验、扩展经验。如:收集有关的图片、书籍等资料,组织幼儿外出参观、生活实践、游戏等活动。只有当孩子的经验越丰富,其感受也就更深刻,从而产生表现的愿望,才会有独特的,发自内心的审美表现。在“我喜欢的动物”活动中,孩子们收集了有关动物的资料、图书及图片,在一起进行了讨论与交流。说一说不同动物的不同特点,以及生活习性等,孩子在活动中经验不断的丰富,思维也更活跃。因此幼儿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能够更加形象的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一些想象力丰富的幼儿和为小动物设计了温暖的家,给小白兔戴上了美丽的蝴蝶结,给大熊猫添上了香香嫩嫩的竹子……从孩子的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又能看到孩子在原有经验上的大胆联想与表现,体现出了较丰富的想象力。
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使幼儿认识到美术来源于生活,使幼儿更好得体验生活。利用现实的生活开展教学活动,使幼儿的美术教学更生动形象。
二、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丰富幼儿的创作内容。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用生活来教育,给生活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他认为:“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社会是一个大课堂,教育要伸张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活动,生活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
春天到了,我们把课堂延伸到大自然中,带幼儿亲近自然、观察自然、感受生活。带幼儿走出活动室去寻找春天,找找像蝴蝶一样的花朵,像喇叭一样的鲜花,还有各种绿色的植物,花苞等等,虽然孩子们用语言不能够准确的表达,但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已从活动中体验了愉悦的情感,激起了探索的愿望,也为他们的美术创作积累了经验。当看到各种各样的花儿竞相开放,当发现树枝上有含苞待放的花苞,孩子们对树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美丽的春天”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的构思、想象,用各种不同形状的树叶组合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梳着两个辫子的小女孩儿,带着帽子的稻草人,还有可爱的大熊猫,漂亮的小金鱼……无不体现出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生活化的教学材料,点燃幼儿的创作欲望
《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在幼儿自主性美术活动中,应为幼儿提供多种可操作性材料,如废旧报纸、塑料袋、彩纸、碎布条等,他们十分乐意摆弄它们,并能用自已喜欢的美术方式进行美术表现活动。材料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工具,是幼儿学习、创造的桥梁,而运用特殊的材料会使幼儿产生更加浓烈的创作兴趣。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它为幼儿的艺术创造提供了天然的“材料”,如:果壳,蛋壳,树叶,种子等等,这些触手可及的材料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它们贴近幼儿的生活,更容易唤起幼儿的创造热情和欲望。在区域活动中,为幼儿提供的各种水果受到了热烈欢迎,在他们的小手中水果宝宝变成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同时我们还可以充分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可以开展“亲子小制作”创意活动,请家长和孩子一起选择生活中各种常见的材料制作成艺术作品。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应发挥对教育的动力作用,要将整个社会作为儿童生活的现实背景来设计儿童的教育,教育要向儿童的生活回归。教育应为了生活,儿童应为了生活而受教育。教育要以生活为源,回归生活世界,用生活来教育,通过生活而教育,生活应成为教育的素材、手段。它让幼儿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创造的乐趣,真正将自身的审美情趣回归于生活。幼儿对大自然有着自然的亲近之情,作为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让幼儿亲近生活、感受生活,更好的将生活经验运用到美术活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