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钢铁行业从火热到寒冷,兼并重组的动力来源从政府转移到市场
《财经》记者 张伯玲
盈利能力下滑,给中国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创造了良机。钢铁行业出现了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以“过冬”的迹象
五年多的狂热增长后,中国钢铁企业正经历着记忆中最糟糕的时刻。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11月,中国钢铁企业71家大中型钢厂亏损额达到127.7亿元。其中,亏损企业达到48家,亏损面扩大至67.7%。2009年预期是“更紧的日子”。
减产、降价、节约成本等自我拯救手段之外,钢铁行业也出现了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以“过冬”的迹象。
2008年11月5日,山东省日照市的碧波大酒店里,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东钢铁集团)与民营企业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举行了重组意向书签字仪式。一旦完成,这将是迄今为止国有钢铁与民营钢铁企业间最大规模的整合。
在钢铁第一大省河北,民营钢铁企业主动抱团“取暖”。2008年12月19日,河北唐山市39家地方钢铁、矿山和物流企业,整合重组为唐山渤海钢铁集团及唐山长城钢铁集团。
这是中国最大规模的一次民营钢铁企业整合,两大地方钢铁集团组建完成后,产能总规模将达2800万吨,占唐山市地方钢铁产能的51.7%。
对于钢铁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政府表示了一如既往的支持。2008年12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将积极推动重点行业的企业兼并重组,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在其列举的行业中,钢铁排在首位。
在上有政府推动、下有市场需要的合力下,2009年钢铁行业或许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兼并重组浪潮。然而,兼并重组的效果究竟如何,则是中国钢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行业低迷危与机
钢铁企业的重组序幕,在2008年初就已拉开。
当年3月,由山东济钢集团有限公司和莱钢集团有限公司合并组建的山东钢铁集团正式挂牌成立。随后,中国几大钢铁集团都加入到重组并购行列中。
2008年6月,河北一北一南的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唐钢集团)和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邯钢集团)在河北省政府的“撮合”下,闪电合并,组成了中国最大的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河北钢铁集团)。
同时,上海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宝钢集团)与广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韶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重组,成立广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9月,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重组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成立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上述并购,都是在中国钢铁企业红红火火的2008年上半年完成的。在需求旺盛、钢材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钢铁企业都无意与他人重组。因此,这一系列重组无一例外都是由政府主导而成,主要形式无外乎为政府资产无偿划拨、并购方增资入股、合作开发新项目等。
进入2008年下半年后,钢铁行业由热转凉,出现行业性亏损。截至2008年11月4日收盘,钢铁行业成为了A股市场中惟一一个整体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下称“破净”)的板块。进入12月,国内钢铁板块中,仍有十余家上市公司处于“破净”状态,就连宝钢股份这样的钢铁巨头,其股价也一直处于“破净”的尴尬境地。根据中信证券的数据,目前上市公司中钢铁板块的平均市盈率不到6倍,接近1995年和2005年低点,处于历史底部区域。
对于2009年的形势,业内普遍不乐观。在房地产和制造业前景黯淡的情形下,基建拉动难以改变需求放缓的趋势,预计2009年钢铁行业将呈现“低供给、低需求,低成本、低钢价、低利润”的“五低”弱平衡格局。
国金证券资深分析师周涛预计,2009年中国钢材市场的年度平均价格下跌幅度为20%-35%,钢铁行业利润同比下滑幅度为11%-32%。
可以预见,盈利能力的下滑,给中国钢铁企业真正的兼并重组创造了良机。与过去几年国资委和地方政府所推动的整合重组不同,未来的钢铁企业并购可称之为“市场化并购”,即在企业盈利能力下降、面临现金流压力、环保要求不达标的情况下,主动寻求与资源有保障、技术装备先进、市场稳固的企业重组。
“2008年11月起,我们就主动去找规模稍微大一点的钢厂寻求并购。”唐山一家民营钢铁企业高管告诉《财经》记者。从9月开始,该公司八个高炉只剩下一个在运转,维持经营很难。
位于江苏张家港的中国最大民营钢铁企业沙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2008年下半年钢价大跌之后,常常有生存困难的中小钢企主动请求其前往收购——他们 开出的价格不及景气时的一半,甚至近乎白送。
在2008年12月22日的宝钢建设30周年纪念大会上,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表示,要进一步积极参与国内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
整合者之难
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进行重组,付出的成本会比较低。2008年9月,在北京的一个行业会议上,谈到目前最头疼的问题,山东钢铁集团董事长邹仲琛直言不讳地说,无论是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还是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王义芳,最头疼的问题应该都是如何整合。
一直以来,中国钢铁企业的重组在“联而不合”的怪圈中行走,真正取得重组企业的规模优势,获得“1+1>2”效果的重组很少。鞍钢与本钢合并历经多年,一直“貌合神离”;山东钢铁集团历经两年终于挂牌,但济钢和莱钢仍然“各自为政”。以采购来说,目前山东钢铁集团还未实行统一采购,济钢和莱钢都有采购部门,分别与铁矿石巨头谈判。
之所以推进实质性重组的企业很少,除了人事和产权问题等障碍,对《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中集中度理解的偏差也是原因之一。许多企业在兼并重组后,只是简单对产量进行统计数字上的相加,以此来完成产量规模和集中度要求。
其实,真正地提高产业集中度需要进行内部整合,以实现发展战略、投资决策、市场营销、产品研发、资本运营和大宗原材料采购等各方面的统一。
在2008年的并购重组中,区域内重组的行为较多,并且规模也很大,这在钢铁生产大省的山东和河北体现得最为充分。由于中国的钢铁行业以国有企业为主,参照河北、山东模式,各地大型钢铁企业最终都会被当地政府整合成一个更大的国有钢铁企业。
由于区域内重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防御性色彩,被重组企业与重组企业之间在产品结构、工艺水平等方面鲜有“强强联合”,难以形成一个更为强势的钢铁企业集团。在地方钢铁集团形成后,要想对这类企业进行跨区域的并购重组,难度会进一步加大。
据《财经》记者了解,此前邯钢集团就有意与比唐钢集团更为强大的宝钢集团重组合并,但是迫于政府主导的压力,不得不放弃。
钢铁业降温,对于一直觊觎中国市场的外资钢铁企业,或许能迎来一个机会。一直以来,中国的政府主管部门将钢铁视为战略性行业,严格限制外资钢铁企业的控股。随着经济形势恶化,一旦出现外资撤离,中国政府在对外资控股钢铁企业的态度上或许会转变。由于体制及利益的关系,国内中小型钢铁企业,尤其是大量的民营钢企,并不排斥与外资钢企合作或者重组。只是民营钢铁企业可供选择的并购标的并不多。■
《财经》记者 张伯玲
盈利能力下滑,给中国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创造了良机。钢铁行业出现了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以“过冬”的迹象
五年多的狂热增长后,中国钢铁企业正经历着记忆中最糟糕的时刻。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11月,中国钢铁企业71家大中型钢厂亏损额达到127.7亿元。其中,亏损企业达到48家,亏损面扩大至67.7%。2009年预期是“更紧的日子”。
减产、降价、节约成本等自我拯救手段之外,钢铁行业也出现了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以“过冬”的迹象。
2008年11月5日,山东省日照市的碧波大酒店里,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东钢铁集团)与民营企业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举行了重组意向书签字仪式。一旦完成,这将是迄今为止国有钢铁与民营钢铁企业间最大规模的整合。
在钢铁第一大省河北,民营钢铁企业主动抱团“取暖”。2008年12月19日,河北唐山市39家地方钢铁、矿山和物流企业,整合重组为唐山渤海钢铁集团及唐山长城钢铁集团。
这是中国最大规模的一次民营钢铁企业整合,两大地方钢铁集团组建完成后,产能总规模将达2800万吨,占唐山市地方钢铁产能的51.7%。
对于钢铁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政府表示了一如既往的支持。2008年12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将积极推动重点行业的企业兼并重组,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在其列举的行业中,钢铁排在首位。
在上有政府推动、下有市场需要的合力下,2009年钢铁行业或许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兼并重组浪潮。然而,兼并重组的效果究竟如何,则是中国钢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行业低迷危与机
钢铁企业的重组序幕,在2008年初就已拉开。
当年3月,由山东济钢集团有限公司和莱钢集团有限公司合并组建的山东钢铁集团正式挂牌成立。随后,中国几大钢铁集团都加入到重组并购行列中。
2008年6月,河北一北一南的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唐钢集团)和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邯钢集团)在河北省政府的“撮合”下,闪电合并,组成了中国最大的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河北钢铁集团)。
同时,上海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宝钢集团)与广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韶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重组,成立广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9月,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重组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成立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上述并购,都是在中国钢铁企业红红火火的2008年上半年完成的。在需求旺盛、钢材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钢铁企业都无意与他人重组。因此,这一系列重组无一例外都是由政府主导而成,主要形式无外乎为政府资产无偿划拨、并购方增资入股、合作开发新项目等。
进入2008年下半年后,钢铁行业由热转凉,出现行业性亏损。截至2008年11月4日收盘,钢铁行业成为了A股市场中惟一一个整体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下称“破净”)的板块。进入12月,国内钢铁板块中,仍有十余家上市公司处于“破净”状态,就连宝钢股份这样的钢铁巨头,其股价也一直处于“破净”的尴尬境地。根据中信证券的数据,目前上市公司中钢铁板块的平均市盈率不到6倍,接近1995年和2005年低点,处于历史底部区域。
对于2009年的形势,业内普遍不乐观。在房地产和制造业前景黯淡的情形下,基建拉动难以改变需求放缓的趋势,预计2009年钢铁行业将呈现“低供给、低需求,低成本、低钢价、低利润”的“五低”弱平衡格局。
国金证券资深分析师周涛预计,2009年中国钢材市场的年度平均价格下跌幅度为20%-35%,钢铁行业利润同比下滑幅度为11%-32%。
可以预见,盈利能力的下滑,给中国钢铁企业真正的兼并重组创造了良机。与过去几年国资委和地方政府所推动的整合重组不同,未来的钢铁企业并购可称之为“市场化并购”,即在企业盈利能力下降、面临现金流压力、环保要求不达标的情况下,主动寻求与资源有保障、技术装备先进、市场稳固的企业重组。
“2008年11月起,我们就主动去找规模稍微大一点的钢厂寻求并购。”唐山一家民营钢铁企业高管告诉《财经》记者。从9月开始,该公司八个高炉只剩下一个在运转,维持经营很难。
位于江苏张家港的中国最大民营钢铁企业沙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2008年下半年钢价大跌之后,常常有生存困难的中小钢企主动请求其前往收购——他们 开出的价格不及景气时的一半,甚至近乎白送。
在2008年12月22日的宝钢建设30周年纪念大会上,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表示,要进一步积极参与国内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
整合者之难
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进行重组,付出的成本会比较低。2008年9月,在北京的一个行业会议上,谈到目前最头疼的问题,山东钢铁集团董事长邹仲琛直言不讳地说,无论是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还是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王义芳,最头疼的问题应该都是如何整合。
一直以来,中国钢铁企业的重组在“联而不合”的怪圈中行走,真正取得重组企业的规模优势,获得“1+1>2”效果的重组很少。鞍钢与本钢合并历经多年,一直“貌合神离”;山东钢铁集团历经两年终于挂牌,但济钢和莱钢仍然“各自为政”。以采购来说,目前山东钢铁集团还未实行统一采购,济钢和莱钢都有采购部门,分别与铁矿石巨头谈判。
之所以推进实质性重组的企业很少,除了人事和产权问题等障碍,对《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中集中度理解的偏差也是原因之一。许多企业在兼并重组后,只是简单对产量进行统计数字上的相加,以此来完成产量规模和集中度要求。
其实,真正地提高产业集中度需要进行内部整合,以实现发展战略、投资决策、市场营销、产品研发、资本运营和大宗原材料采购等各方面的统一。
在2008年的并购重组中,区域内重组的行为较多,并且规模也很大,这在钢铁生产大省的山东和河北体现得最为充分。由于中国的钢铁行业以国有企业为主,参照河北、山东模式,各地大型钢铁企业最终都会被当地政府整合成一个更大的国有钢铁企业。
由于区域内重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防御性色彩,被重组企业与重组企业之间在产品结构、工艺水平等方面鲜有“强强联合”,难以形成一个更为强势的钢铁企业集团。在地方钢铁集团形成后,要想对这类企业进行跨区域的并购重组,难度会进一步加大。
据《财经》记者了解,此前邯钢集团就有意与比唐钢集团更为强大的宝钢集团重组合并,但是迫于政府主导的压力,不得不放弃。
钢铁业降温,对于一直觊觎中国市场的外资钢铁企业,或许能迎来一个机会。一直以来,中国的政府主管部门将钢铁视为战略性行业,严格限制外资钢铁企业的控股。随着经济形势恶化,一旦出现外资撤离,中国政府在对外资控股钢铁企业的态度上或许会转变。由于体制及利益的关系,国内中小型钢铁企业,尤其是大量的民营钢企,并不排斥与外资钢企合作或者重组。只是民营钢铁企业可供选择的并购标的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