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家园

来源 :人民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m12g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寻找家园》是高尔泰撰写的知识分子心灵史。知识分子是时代尊严的象征,是历史的记录者,也是注定孤独的漂泊者。
  【关键词】知识分子;寻找家园;高尔泰
  “我们生活在这样的地方,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鲁迅
  “这是在漂泊中写成的书”,高尔泰在《寻找家园》序言中如是说。十几岁离开家乡高淳县赴苏州学艺,前往兰州,发配夹边沟,经香港离境,最终定居美国。冥冥中,是什么使他注定此生漂泊,离开中国这片“浸透了血与泪的厚土”?他的边缘生涯,他经由无奈感荡涤之后的平静文字,诉说的是知识分子必然的不归之路——漂泊。
  漂泊的状态是什么?流亡、流放、自绝于俗世……似乎都可以是对漂泊二字的具体阐释。高尔泰的漂泊,就是一次具体的示范。与他一同示范这个词的,是屈原、杜甫、曹雪芹,荷马、奥维德、但丁、伏尔泰、卢梭、赫尔岑……漂泊是处于边缘位置的知识分子无法绕开的。这既是命运的安排,也是他们的选择。
  一、站着思考
  在高尔泰所记录的生活里,沉痛的苦难混合着滑稽。也有拔剑四顾心茫然、无处觅知音,有着边陲不易求得的片刻宁静。他似乎有与生俱来的不自觉的不服气,这让他在意识形态中无比煎熬。在一个人人都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时代,这种自觉意识显得特立独行。他并不明白,也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的一生要被那些不爱自己、不理解自己的人们在顷刻之间决定。为什么?他不服气,不论是在劳改或揪斗中,他始终不服气,没有片刻臣服于教条和权威而失去人的尊严。他只想在天地间舒展四肢,大写一个“人”字,获得应有的尊严。这或许也就是为何有人能在铺天盖地的斗争中求得自保,而高尔泰始终被批判斗争的部分原因。他不服气,他渴望生而为人即有尊严。他是一个痴人。一寸山河一寸血,他却痴心一片写剩山。
  当高尔泰追捕受伤的黄羊时,在饥饿中渐渐磨硬了自己的心。正是这种人性中的善良更让人沉痛,他历尽苦难,还对一只垂死的黄羊有情,对同时受苦的人有义,但他身上发生了什么?是一生的追猎和围捕。扭曲的人性,无边的苦难之间,还能容忍人性和良善吗?人们都在为命运奔忙不迭。
  无权者无能为力地被拴在命运的大车后,谁的手一指,就被拖着跑。高尔泰的父亲,一个执着“湖山还是家乡好”的知识分子,因为建设自己的小家成了地主。“三间新屋人见人爱,是一切灾祸的原因。” i在荒谬的年代,私心可以在权力的遮蔽下,显得冠冕堂皇。瞬息万变的形势,混乱的房屋所有权证明,事实的真假黑白可以毫无逻辑地彼此冲突。上访,后门,后门的消失,报社的过问……都夹杂着权力的不纯粹。直至拆迁,房子也没回来。整个过程,受害人似乎是被什么玩弄于股掌之中。“那一场花样繁多的游戏,拖的时间也实在是太长了。” ii
  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近期一件低调而不平常的事。受到梭罗的启发,作家阎连科在北京郊区买下房子,希望在只有人与自然的世界里,做一次沉思,创作中国的《瓦尔登湖》。然而在2011年,也就是在自己53岁这年,阎连科遭遇了强拆。他说,自己亲身感受到了中国法律体系的漏洞百出,亲眼看到了官员对公共财产赤裸裸的掠夺。并且他更清楚地看到,经济改革三十年来,是什么让富起来的人仍在遭受焦虑的折磨。“中国人无所依靠——无论是政府还是法律——因此人们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追求物质上,”阎连科说,“但当他们真有了钱有了房,却仍然看不到未来。”iii无所依靠,便没有未来。
  梭罗说过:“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公民。”人权是民主的基础。个人权利是与生俱来而不是由政府授予的,因此不能被剥夺,被悬置。而为什么,公民往往无权,成为刀俎上的鱼肉?为什么有时他人可以轻率地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无权者无奈地在权力下低头,是历史的无数次重复。
  正是高尔泰们对生活的体验,对自己和他人内心的关照,才使知识分子对人性有全面的认识和自觉,最终形成对人类独立精神的追求。精神是重要的,爱因斯坦曾说:“要是没有这种内部的光辉,宇宙不过是一堆垃圾而已。”拥有精神,就是拥有与一切对抗的精神。正如俄裔流亡思想家弗兰克描述的:“不要在地上寻找自己的路标,这是一片无边的汪洋,这里进行着无意义的波浪运动和各种潮流的撞击——应当在精神的天空中寻找指路明星,并向着它前进,不要管任何潮流,也许还要逆流而上。”站着思考的知识分子不容于社会与群体,注定这一生是因与世界为敌而漂泊的。他们还有另一个世界。
  二、记录历史
  世界上有许多自觉或不自觉的时代记录者,高尔泰就是其中的一位。《寻找家园》就是他对漂泊一生的书写记录。在平静的叙述中,作者克制而冷峻的目光力透纸背:“宽容和妥协是强者特权,弱者如我辈,一无所有,不是可以学来的。是在无穷的漂泊中所体验倒的无穷尽的无力感,疏离感都让他涤除了历史的亢奋,学会了比较冷静地观察和书写。”iv
  历史是什么?“历史所告诉我们的在表面的确只是过去,但现在与将来也就在这里面了” v存在于史书中的历史只是一部分,我们正在经历的命运也是记忆之外的历史。历史不是宏大叙事,而在于活生生的细节,在于每个个体生命一分一秒的思考。诗人北岛在《证人高尔泰》中说“五十年代,他凭天生的体质,平过百米短跑的全国记录。也许老天给了他这副好身子骨,就是为了让他熬到别人熬不到的那一天,为人间的苦难作证。”在劳教期间始终随身的日记,那本由各色纸片凑成的“秘密文件”,包括《寻找家园》这本举重若轻的书,都是个体对时代与命运的记录,是个体独一无二的心灵史。
  记录是为了对抗遗忘。中国人的健忘表现在,对于某些“集体记忆”,就算国家不使人有意忘记,也会被整个社会无意识地忘记。“权势者和无权者之间有一个长期争夺的地带,就是话语权。”vi对于无权者来说,他们要的只是表达的权利,而权势者则习惯制造沉默,封闭和垄断全部的声音。在言论失去自由的环境里,罪恶往往能够轻易消逝遁逸。文字是那么脆弱,但却总在黑暗中为人们带来顽强的证据:思想曾经存在过。“胡风骨干分子”张中晓的《无梦楼文史随笔》、《狭路集》、《拾荒集》就是灯芯上最后的一点灰烬。   知识分子为何记录时代、记录心灵史?我想,是为了反思。这种反思针对的是历史,更是人本身。萨义德说:“我相信知识分子的重大责任在于明确地把危机普遍化,把特定的种族或国家所蒙受的苦难赋予更伟大的人类范畴,把那个经验连接上其他人的苦难。”历史从不消解任何东西,因此客观可信。历史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无形而囊括一切。拨开历史迷雾,我们能得到规律和真理,分辨真实与虚伪。毫无疑问,历史可以权威地成为知识分子的思考对象与思维基础。从知识分子笔下的苦难,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民族的每一次创伤,受伤的都是无权者。知识分子正是其中的一员。吉姆·麦克奎甘在论及批判知识分子时,相应地使用了一个“不满文化”(culture of dissatisfaction)的概念,并且指出,这种不满的文化以其不间断的对传统力量和现存秩序的反抗,而成为文化监督范围内进步间隔的主要动力,因此,它是所有官方文化政策驱之不散的幽灵。vii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始终都是为权势者所顾忌的。
  知识分子记录历史,对历史和现实有着深刻理解与认识;知识分子记录思想,对心灵在动荡与苦难中时刻牢牢把握。正是这样才使知识分子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类进行反思。而这种真理代言人的身份,往往使知识分子的处境十分危险,也是许多知识分子漂泊一生的复杂动因。
  三、远离人群
  克尔凯郭尔把自己喻为一棵枞树:“私自地自我锁闭,指向天空,不投一丝阴影。”易卜生在《国民之敌》中说:“我告诉你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壮有力的人,就是那孤立的人。”鲁迅的枣树、周敦颐的荷花都告诉我们,知识分子是孤独的,清醒使他们“出淤泥而不染”、“风号大树中天立”。他们孑然一身,立于苍茫宇宙间。不湮没于铁屋子里未曾清醒的人群中,不攀附权贵寻找庇荫苟且一生,更重要的是,他们反抗自我,做到了对孤独最极致的演绎。
  知识分子是远离人群的。高尔泰执拗地说:“集体使我恐惧,我宁肯选择孤独。”viii知识分子远离人群,是出于对物质生活的警惕。他们的思想源自他们的生活,通过对人群行为和反应的分析,思考行动背后的价值判断与思维方式。当知识分子完全融入日常生活,就会丧失对问题的感知能力。物质与精神,有时是互斥的。“随着肉体的复活,我的灵魂已走向死亡。我已经失掉自我,变成了他人手中一件可以随意使用的工具,变成了物。人的物化,无异死亡。”ix同时,与人群论争需要勇气。关于真理的阐释,知识分子往往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此时关于问题的争论往往会带上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色彩。在某种力量驱使之下,集体往往成为一种幌子,真正掩盖在下面的,是人性在无序中的畸变。当代历史中,中国知识分子经历的数次冲击,从个体经历来看,无一不是这种情况。
  知识分子是远离权力的,他们如萨义德所言属于弱者、在无人代表的同一边。在高尔泰的经历中,有许多时候,只要他妥协,就会得到金钱、机会,就可能逃避追捕,获得宝贵的安全。然而他过不了自己的一关。一个人权稀微的社会,一个无权者自保的最好办法,可能就是成为权势者。那么,知识分子可以选择成为权势者吗?答案是否定的。“知识和强有力是冲突的,不能并立的。” x鲁迅这样说。知识分子的自由,源自没有束缚的思想。一旦进入政治中,价值判断将不再纯粹,作为知识分子的思考即刻停止。知识分子不可能发表无私之论,不可能发表客观评价,因为其会有自己所代表的利益团体。胡适曾在《说儒》中,将“儒”的语源考证为“柔”,“实际上是认同知识分子以其柔软可塑的特性,自然进入权力容器内”xi,在我看来,这是伪知识分子的矫饰之辞。进入权力体制中的知识分子,即使有心为自由奋斗,结果也只会是沦为文饰政客的刀笔,或者干脆与政客合污,成为抑制自由的帮凶。鲁迅在《关于知识阶级》里为知识分子指出了三条路:在指挥刀下听令行动、发表倾向民众的意见和爬进象牙塔,不做时评而做艺术家。走第一条路的,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走第三条路的,可以视为一种心灵漂泊,而选择第二条路的,则会面临真真正正的追捕和围堵。后两者,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是对抗自身的。鲁迅的自我批判是著名的,他知道他自己,当他解剖自己时,并不比解剖别人留情面。知识分子审视的目光是投向人类的,当然包括自己这个个体。人谁无过,正视自己的缺失时,往往会有比审视别人多几倍的厌恶。然而真正的知识分子不会逃避自我反省,因为一旦对自己宽容,就失去了属于知识分子那客观、平等的视角。
  知识分子,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一群人,并且并不因为孤独而结为同盟。因为他们与这物质世界的一切为敌。
  四、选择漂泊
  与一切为敌的知识分子,自然地也是主动地选择了漂泊。无论是远离庙堂,还是转身入象牙塔,知识分子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在对抗时代,对抗平庸,甚至对抗自己的。知识分子注定漂泊,漂泊也正是他们在许多时候的主动选择。这是知识分子在历史潮涌中唯一把握命运的时候。
  中国是一个没有知识分子传统的国度。士人选择庙堂,自然成为了权势者;选择山林,只是因为在争取权力的过程中失利之后的下策。而且进入山林之后,士人几乎没有对世事进行过干预,因此也没有了成为知识分子的可能。而在当代中国的国土上,知识分子,或者想成为知识分子的人,可以做的就是漂泊。
  漂泊分三种:摆脱心为形役、逃离思想压抑和主动投入荒野。
  进入象牙塔中的知识分子,并未停止对世事人生的思索。象牙塔是他们安身立命之所,也是其自由思想的掩护。在大学课堂,不乏这样的学者。他们对现实和历史,常有理性的思考。在条件和环境允许下,可能会发表言论。保证肉体的自由,无奈成为精神自由的客观条件,是对历史清醒分析之后的选择。然而正是这些人,会为处于半蒙蔽中的世界,保存思想的星星之火。当代大陆知识分子,主要会以此种方式继续思考。只要思想
  流亡海外的知识分子,逃离了思想的压抑。尽管背井离乡是中国人最不愿面对的人生际遇,然而若为自由故,家山皆可抛。是在笼子中成为困兽,还是在荒野上自由呼吸?这是条艰难的道路。有一首诗,可以描写这笼中的情景:“这四周巍峨的屏障/本是祖国/值得骄傲的关隘/而今,却成了/幽闭真理的城堡。”xii人们在其中,只会感受到赤裸的灵魂被无形的手扼住喉咙,被权威的声音锁住一切希望。高尔泰在敦煌期间写作时,“写起来就有了一种复活的喜悦。但同时,也就失去了安全感。写时总要把房门从里面闩住。有时风吹门嘎嘎一响,就会吃一惊,猛回头,一阵心跳。”xiii而今,他可以呼吸自由的空气。然而他仍然在寻求着意义。高尔泰在写作《寻找家园》时,又一次感受到了自由与宣泄,“又像是在墙上挖洞”xiv。
  于是知识分子最终殊途同归,他们将心灵抛在了荒野,主动地隔离周围的一切,寻找真正的意义世界。可以说,知识分子是一群失去家园的人,他们否定了肉体所在世界的一切,包括自己;也可以说是一群寻找家园的人,他们在荒野中不停地奔跑,是被夸父逐日般的信仰支撑着。他们远离权贵,远离俗众,永远处在流浪的途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知识分子,是一种不是职业的职业,这份职业使他们命定地成为终身的漂泊者。漂泊着去寻找另一个世界——纯粹,自由,平等与崇高。
  注释:
  i高尔泰.寻找家园[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85.
  ii高尔泰.寻找家园[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90.
  iii译言网:http://article.yeeyan.org/view/260630/227942/?bsh_bid=31701618
  iv高尔泰.寻找家园[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5.
  v周作人.闭户读书论[A].周作人散文选[C].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36.
  vi林贤治.沉思与反抗[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05.
  vii林贤治.鲁迅的最后十年[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6.
  viii高尔泰.寻找家园[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4.
  ix高尔泰.寻找家园[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185.
  x鲁迅.关于知识阶级[A].《集外集拾遗补编》,鲁迅全集第8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23.
  xi 林贤治.沉思与反抗[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34.
  xii李晓伟.流放大西北[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65.
  xiii高尔泰.寻找家园[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206.
  xiv高尔泰.寻找家园[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3.
其他文献
【摘 要】《洛丽塔》是美籍俄裔作家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情人》则是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代表作,这两本书都在它们各自的时代掀起过一番热潮,并且都是20世纪现代小说的典范之作。本文拟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这两部著作中的乱伦母题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它们在同属于情爱型乱伦下各自显现的区别特征,并最后揭示乱伦背后显现的人性之光。  【关键词】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弗拉迪米尔·纳
期刊
【摘 要】《雪国》描绘了人物最真实的一面及其向往、追求梦幻世界的一系列故事,从中可看出日本美的意识。作家川端康成用他敏锐的触觉对日本传统文学进行独特的理解,将日本平安朝“物哀”美表露无遗。《雪国》中对空寂的追求和全文带有的概叹、惨恻、凄切与寂寥等都体现了日本传统文学的美。在阅读《雪国》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这种“物哀”精神美,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领略美的真谛,同时也体会到日本传统文学特有的震撼美
期刊
【摘 要】杜丽娘是汤显祖《牡丹亭》中倾力塑造的女性人物。有关杜丽娘的形象分析,前人多在故事高潮部分着力下笔,往往突出其反抗性的一面。但人物形象的研究不能过于片面化、简单化,杜丽娘在《牡丹亭》中自始至终地呈现一种潜流成长态势,在与封建礼教的过程中,除了抗争外,也时时表现出顺从、主动妥协,乃至迎合。而这一切正是个体发展的需要,是个人与社会环境的融合。  【关键词】《牡丹亭》;杜丽娘;整体视角;潜流成长
期刊
【摘 要】吉国地区语言文字的形成与沙俄政策息息相关。自沙俄时期开始推行语言俄罗斯化政策,后至苏联时期因领导人更迭而产生不同的语言政策。本文主要以回顾沙俄时期吉国语言政策为基础,重点分析苏联不同时期语言政策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吉国;语言政策;苏联  语言是民族文化中最客观、最大众化、最独立的一种现象。沙俄和苏联时期中亚地区语言发展进程与沙俄统治、苏联政权巩固密不可分。苏联时期,俄语作为“国语”
期刊
【摘 要】本文从“葫芦”的命名、洪水神话、生殖崇拜、道教四个方面探究了“葫芦”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从“葫芦”的形状和功能角度分析了文化意义形成的内在机制,以期更全面、深刻地解读“葫芦”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葫芦;文化意义;成因机制;表现形式  “葫芦”作为人类生活中常见的植物之一,不仅具有多种实用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可以说,中国的“葫芦”文化,已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
期刊
【摘 要】本文用“她”叙事的角度来分析乔叶的小说《黄金时间》,透过“她”叙事来展现了女性隐秘的心理需求,女性的生存困境及婚姻的异化扭曲,得出物质的丰富和精致并不能填补女性对精神交流的需求,她们渴望着能有一份熨帖的感情,能够引起精神上的共鸣,从而给现代人以启发。  【关键词】“她”叙事;黄金时间;困境;婚姻  一、小说概述  《黄金时间》讲述了一个对婚姻、家庭及丈夫失望的妻子,纵容丈夫纵情声色暴饮暴
期刊
【摘 要】“中国梦”是一个美好的社会理想,“中国梦”的提出,并非空穴来风,并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本文就从孔子大同思想延伸到《礼记》勾勒出的“大同梦”,继而对儒家“大同梦”的影响及其评价进行阐述,来探寻儒家“大同”思想对“中国梦”的文化启示。  【关键词】儒家;大同梦;中国梦  大同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思想,两千多年来,它植根于我们民族的灵魂深处,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
期刊
【摘 要】作为一部宗教题材的神魔小说,《西游记》通过九九八十一难讲述了一个从“放心”到“定心”再到“修心”的完整过程,充满了求取真经的庄严使命感和修身养性的严肃精神,与此同时,亦有人将其定义为“滑稽小说”、“游戏之作”甚至“童话奇书”。毫无疑问,这二者都言中了《西游记》某一方面的特征,关于二者如何共存以及为何如此严肃的宗教主旨却反而出以滑稽的笔墨,本文具体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即成书过程中对杂剧中谐
期刊
【摘 要】我国具有几千年的文化和历史,而一些历史物件可以很好的反应人们社会生活以及历史文化的见证。笔者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中国;历史文化;价值  一切具有历史背景的物品,都有着不可小看的历史文化价值,笔者下面从几个历史物品出发名,对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  1、从隋唐墓志看北部湾宁氏姓氏起源  北部湾隋代宁赞正议大夫墓志被学界誉为“岭南第一墓志”,其是唐
期刊
【摘 要】《荆楚岁时记》是由南朝梁代宗懔撰写的一部记载魏晋时期风俗的文集,它是中国第一部岁时民俗志,也是我国保存至今最早的一部专门记载岁时节令的专著。全书以岁时节令为线索,较为全面的记载和还原了荆楚地区民众的生活画卷。其中对于春节节俗的介绍十分详尽,包含了那个时代民众在春节期间的饮食、娱乐、信仰,以及祭祀占卜等方面的习俗。  【关键词】《荆楚岁时记》;春节;节俗;饮食;娱乐;信仰;祭祀占卜  《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