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中小学纷纷在教室里安装了监视器。管理者坐在办公室里,就可对任意一间教室进行监控、监听。有些学校试图以此来规范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监视教学就能提高教学质量吗?非也!
1. 教师的权利没有得到相应的保护
由于管理者通过监视器可以随时监视,无形中扩大了管理者的管理权,课堂上,教师语言行为多有顾忌,甚至连幽默一下都放不开。这种程式化的监视从一定程度上捆绑住了教师的手脚,极大地伤害了教师的创造性。不仅给教师增加了心理压力,也使他们有了强烈的不被信任感,妨碍教与学的顺利进行。
2. 监控者并不完全了解所有监控内容
监控者通常是学校的行政人员,对于教学工作并不一定精通。即便是了解教学,也不可能对校内各种课程都懂,因此这种监视只能按既定条款来套用。这种条款又不可能适用于所有教学情境。教师为了不违反学校的规定,就必然要压缩其创造空间。
3. 浏览式监控难免断章取义
由于校内同时上课的教师很多,一般性的教学监控都是采取浏览式监视,一个教室看几分钟。相对教师的整体性的课堂设计,这种一瞥式监控很难对教学提出什么有价值的指导意见。同时,教师为了避免误会的发生,就会尽量避免在课堂上出现误会情境,这就影响到教师教学设计的自由发挥。
(编辑孙金鑫)
高中学分制是否该些走?
赵守拙
我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正在逐步推进。高中学分制的实验和推行,将从课程管理制度上保证多样化的课程内容,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中学实行学分制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目前在高中阶段实施学分制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欧美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和印度等。自中学学分制诞生以来,各国对它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我国历史上断断续续实行中学学分制的艰难经历,也体现出了它的矛盾性。在现阶段,学分制改革能否顺利推行?综观第一、二批5个实验区的具体情况,以下几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将直接制约学分制的实施效果。
1. 一所普通高中能开设多少门选修课程?
学分制的基础是选课制,选课制的前提是学校必须提供大量的可选课程。为使课程设置具有前瞻性,在高中新课程设置中,不仅出现了全新的课程,而且在原有的每门课程中都增加了不少新颖的模块,这些模块具有较强的前沿性和专业性。每个学校的师资力量都有限,不少模块在现有师资状况下,根本无法开设。
以笔者所在校为例,虽然我校地处经济发达的苏南市区,并且还是江苏省四星级高中,但“通用技术”中的大多数模块,由于没有相应的专业教师,至今还没有开起来。据笔者了解,能够开足新课程设计的120多个模块的学校基本上还没有。如果连开全新课程设计的模块都困难,那么三级课程中的地方性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只能是纸上谈兵。在很多模块无法开设的前提下实行的学分制,只能是有学分制之名而无学分制之实。
同时,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学分制要求学校能够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包括完成相关课程所必需的硬件设施。而这对于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在短时期内是难以实现的,在这种条件下实施的选课制,其结果可想而知。
2.学分制是否能与高考接轨?
高中学分制能否与高校招生实现良好的“对接”,决定着它的前景和命运。目前,我国的绝大部分高校招生仍以几门高考学科考试的总成绩作为选拔学生的惟一标准。因此,即使学校能够提供大量的可选课程,学生最终还是会比较集中地选读那些与高考内容相关的科目。截至2006年9月,最早进入实验区的5个省区中,目前已确定新高考模式的有4个省,还没有哪一种高考模式能直接反映学分制要求的。
以2006年9月底公布的江苏省高考模式为例,2008年江苏省普通高考模式为“3 学业水平测试 综合素质评价”。其中“3”为语文、数学和外语,高校招生按这3门统考成绩确定省最低控制线;“学业水平测试”为历史或物理中的一门,以及生物、化学、政治、地理四门中的一门,两门考试内容均以必修为主,加入少量的选修内容,但并不记入高考总分,仅作为高校录取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更与选修课无关。既然学生所学模块的情况并无高校问津,高中学分制的前途也就不言自明了。
3. 保证学分制实施的制度是否健全?
学分制要达其理想状态,急需相关制度改革作保证。
(1)建立健全保证学分真实性的监督机制。假设高中毕业证的获得真的要靠学分积累,高校也真的把学生在高中学习时的选修情况作为录取的参考因素,那么在学分是由各中学自己填报(按新课程规定)、高考升学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哪个学校会不给自己的学生填上必要的选修课程或选修模块?
(2)学校内部管理方式要改变。由于与以前的学年制管理有很大不同,所以学校要改变原有习惯进行新的操作。如要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及时填写学生成长档案;教务处每学期都要将有关资料输入计算机;如果学生最终不合格,还要制定学生补修的操作细节等。
(3)深化高考改革。改变“一考定终生”的高考制度,使其能够与学分制改革相适应、相配套。
(4)加强职业培训教育,使大学不再是高中生的惟一出口。
(5)教育主管部门要用促进课改的新标准来评价学校,引导教师和学生顺利走向学分制。
(6)国家要给予落后地区教育更多的财政支持。缩小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的差距,学分制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4. 学分制的落实是否偏离了它的本义?
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要求,除必修课外,学生选修什么课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生何时修完必需的学分也是灵活的。完全实行这种学分制,在现阶段肯定是不可能的。为了让学分制适应我国国情,专家们发明了学年学分制,即只能在规定的时间里选修完某些课程。这种办法避免了学生跨年级选课带来的麻烦,各年级相对好管理。但是,即使在同一个年级中,选课制也必将打破传统的班级概念,学生的德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又将如何实施?还有,如果让学生自由选课,会不会造成英语、计算机等热门课人满为患,而其他冷门课更受冷落的局面?在大多数学校都是大班教学的现实情况下,如果选修某几门课的学生每门只有三四十人,这门课还开不开?前两批实验区的学校都出现过这个问题。为此,江苏、山东等省又发明了新办法:以大的地区为单位,每个地区由各个教研员选定课程,本地区内的各校学生只能“选修”规定好的选修课。
学分制的精髓是让学生真正做到“我选择,我喜欢”。但是,从美好的理想,到要符合国情,到要符合各地区实情,到具体落实到各个学校,学分制被层层修改,到最后执行的时候已面目全非,与以前的学年制教学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这种“学分制”,不用也罢。
参考文献:
[1] 孙鹤香.学分制改革的思考[J]. 合作与经济,2005,(5).
[2] 钟启泉.高中学分制在国内如何“生长”[N]. 中国教育报,2004-5-13.
[3] 岳龙.高中学分制作用不应盲目夸大[J]. 探索与争鸣,2003,(6).
[4] 刘保超.华南师大附中高中新课程实验调研报告[J].广东教育,2006,(3).
(编辑孙金鑫)
1. 教师的权利没有得到相应的保护
由于管理者通过监视器可以随时监视,无形中扩大了管理者的管理权,课堂上,教师语言行为多有顾忌,甚至连幽默一下都放不开。这种程式化的监视从一定程度上捆绑住了教师的手脚,极大地伤害了教师的创造性。不仅给教师增加了心理压力,也使他们有了强烈的不被信任感,妨碍教与学的顺利进行。
2. 监控者并不完全了解所有监控内容
监控者通常是学校的行政人员,对于教学工作并不一定精通。即便是了解教学,也不可能对校内各种课程都懂,因此这种监视只能按既定条款来套用。这种条款又不可能适用于所有教学情境。教师为了不违反学校的规定,就必然要压缩其创造空间。
3. 浏览式监控难免断章取义
由于校内同时上课的教师很多,一般性的教学监控都是采取浏览式监视,一个教室看几分钟。相对教师的整体性的课堂设计,这种一瞥式监控很难对教学提出什么有价值的指导意见。同时,教师为了避免误会的发生,就会尽量避免在课堂上出现误会情境,这就影响到教师教学设计的自由发挥。
(编辑孙金鑫)
高中学分制是否该些走?
赵守拙
我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正在逐步推进。高中学分制的实验和推行,将从课程管理制度上保证多样化的课程内容,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中学实行学分制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目前在高中阶段实施学分制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欧美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和印度等。自中学学分制诞生以来,各国对它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我国历史上断断续续实行中学学分制的艰难经历,也体现出了它的矛盾性。在现阶段,学分制改革能否顺利推行?综观第一、二批5个实验区的具体情况,以下几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将直接制约学分制的实施效果。
1. 一所普通高中能开设多少门选修课程?
学分制的基础是选课制,选课制的前提是学校必须提供大量的可选课程。为使课程设置具有前瞻性,在高中新课程设置中,不仅出现了全新的课程,而且在原有的每门课程中都增加了不少新颖的模块,这些模块具有较强的前沿性和专业性。每个学校的师资力量都有限,不少模块在现有师资状况下,根本无法开设。
以笔者所在校为例,虽然我校地处经济发达的苏南市区,并且还是江苏省四星级高中,但“通用技术”中的大多数模块,由于没有相应的专业教师,至今还没有开起来。据笔者了解,能够开足新课程设计的120多个模块的学校基本上还没有。如果连开全新课程设计的模块都困难,那么三级课程中的地方性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只能是纸上谈兵。在很多模块无法开设的前提下实行的学分制,只能是有学分制之名而无学分制之实。
同时,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学分制要求学校能够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包括完成相关课程所必需的硬件设施。而这对于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在短时期内是难以实现的,在这种条件下实施的选课制,其结果可想而知。
2.学分制是否能与高考接轨?
高中学分制能否与高校招生实现良好的“对接”,决定着它的前景和命运。目前,我国的绝大部分高校招生仍以几门高考学科考试的总成绩作为选拔学生的惟一标准。因此,即使学校能够提供大量的可选课程,学生最终还是会比较集中地选读那些与高考内容相关的科目。截至2006年9月,最早进入实验区的5个省区中,目前已确定新高考模式的有4个省,还没有哪一种高考模式能直接反映学分制要求的。
以2006年9月底公布的江苏省高考模式为例,2008年江苏省普通高考模式为“3 学业水平测试 综合素质评价”。其中“3”为语文、数学和外语,高校招生按这3门统考成绩确定省最低控制线;“学业水平测试”为历史或物理中的一门,以及生物、化学、政治、地理四门中的一门,两门考试内容均以必修为主,加入少量的选修内容,但并不记入高考总分,仅作为高校录取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更与选修课无关。既然学生所学模块的情况并无高校问津,高中学分制的前途也就不言自明了。
3. 保证学分制实施的制度是否健全?
学分制要达其理想状态,急需相关制度改革作保证。
(1)建立健全保证学分真实性的监督机制。假设高中毕业证的获得真的要靠学分积累,高校也真的把学生在高中学习时的选修情况作为录取的参考因素,那么在学分是由各中学自己填报(按新课程规定)、高考升学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哪个学校会不给自己的学生填上必要的选修课程或选修模块?
(2)学校内部管理方式要改变。由于与以前的学年制管理有很大不同,所以学校要改变原有习惯进行新的操作。如要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及时填写学生成长档案;教务处每学期都要将有关资料输入计算机;如果学生最终不合格,还要制定学生补修的操作细节等。
(3)深化高考改革。改变“一考定终生”的高考制度,使其能够与学分制改革相适应、相配套。
(4)加强职业培训教育,使大学不再是高中生的惟一出口。
(5)教育主管部门要用促进课改的新标准来评价学校,引导教师和学生顺利走向学分制。
(6)国家要给予落后地区教育更多的财政支持。缩小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的差距,学分制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4. 学分制的落实是否偏离了它的本义?
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要求,除必修课外,学生选修什么课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生何时修完必需的学分也是灵活的。完全实行这种学分制,在现阶段肯定是不可能的。为了让学分制适应我国国情,专家们发明了学年学分制,即只能在规定的时间里选修完某些课程。这种办法避免了学生跨年级选课带来的麻烦,各年级相对好管理。但是,即使在同一个年级中,选课制也必将打破传统的班级概念,学生的德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又将如何实施?还有,如果让学生自由选课,会不会造成英语、计算机等热门课人满为患,而其他冷门课更受冷落的局面?在大多数学校都是大班教学的现实情况下,如果选修某几门课的学生每门只有三四十人,这门课还开不开?前两批实验区的学校都出现过这个问题。为此,江苏、山东等省又发明了新办法:以大的地区为单位,每个地区由各个教研员选定课程,本地区内的各校学生只能“选修”规定好的选修课。
学分制的精髓是让学生真正做到“我选择,我喜欢”。但是,从美好的理想,到要符合国情,到要符合各地区实情,到具体落实到各个学校,学分制被层层修改,到最后执行的时候已面目全非,与以前的学年制教学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这种“学分制”,不用也罢。
参考文献:
[1] 孙鹤香.学分制改革的思考[J]. 合作与经济,2005,(5).
[2] 钟启泉.高中学分制在国内如何“生长”[N]. 中国教育报,2004-5-13.
[3] 岳龙.高中学分制作用不应盲目夸大[J]. 探索与争鸣,2003,(6).
[4] 刘保超.华南师大附中高中新课程实验调研报告[J].广东教育,2006,(3).
(编辑孙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