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对学生的爱,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塑造学生灵魂与人格的教育手段。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身为教师,应多给学生关爱,使他们精神上轻松愉快,在家、在校处处都得到温暖。但真正的关爱,指的是“以生为本”,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并对他们充满关心和爱护。在教师心里,每一个学生都应是有尊严的鲜活的生命体,我们要以此为指导,将这种意识贯穿于教育的全程。
优秀生:换同桌 改短板
与一般学生相比,成绩优秀的学生更容易获得鲜花和掌声,但正由于从小就受到很多褒奖,一旦受挫或者受到批评,优秀生便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要借助具体事件,有目的、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教育,让他们成为一名真正的优秀生。
班上有位徐同学,人很聪明,各门功课学习成绩优异。但由于她常受表扬,形成了泼辣、盛气凌人的性格,对待同学十分粗暴,说话粗声粗气的,同学们大多都不喜欢她。老师也曾对徐同学做了多番教育,但效果不明显。在一次,学校组织秋游,在分组的时候没有同学邀请她。她很伤心,整天都不说话。我借此机会找她详谈,先肯定她的优点,再明确指出她的不良行为,希望她改掉缺点。最后,我把班上最受同学欢迎的文娱委员安排做她的同桌,让她从文娱委员身上学习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方法。经过一学期努力,徐同学成为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后进生:扬优点 促上进
由于种种原因,后进生往往对老师存有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只有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学生紧闭的心扉才可能向老师敞开。要做到这一点,老师除了要给予后进生更多的温暖和关怀,还要善于激发他们的自尊和进取心,引导他们一步步上进。
班上有一个出了名的双差生李同学,经常因为违反学校纪律导致班级被扣分,班干部管他,他不仅不听还用粗口骂人,所以全班同学都不喜欢他。在一次课间活动中,我找到李同学,与他推心置腹地聊天。谈话中,我发现他其实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所在,我首先对此给予了肯定,但也明确表示,重要的是要有改掉这些缺点的能力。最后,我用鼓励的眼神及温和的态度,表达了老师对他的信任,也希望他不会辜负老师的期望。
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我和同学们都感受到李同学的变化,我特意在班会课上大大表扬他的点滴进步,并且颁给他小红花。但多年班主任的经验告诉我,他一定还会犯错,要让李同学彻底改掉所有的坏习惯,不仅需要老师更多的宽容与耐心,还需要老师引导全班学生对他进行帮助与支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位曾经的双差生变了,变成了同学们和老师们喜欢的好学生。
单亲生:勤沟通 解心结
随着社会婚姻观念的转变,老师遇到的单亲家庭学生也越来越多。单亲家庭的学生很多在性格上存在缺陷,有些甚至成为了双差生。作为老师,要充分了解这些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家长和监护人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并对学生出现的过激行为进行及时心理干预,以及提供必要的身心帮助。
上学期,我班来了一名转校生小成,挺聪明伶俐的。可是一周下来,我便发现他上课经常走神,课后沉默寡言。我以为他对新环境不习惯,便想办法帮他尽快适应,但随即又发现他越来越不爱与同学交流,眼里还不时流露出嫉妒的神情。在一节语文课上,我引导学生談谈自己的妈妈是怎样关心、爱护自己的。正当同学们兴致勃勃讨论着的时候,小成猛地站起了来,愤怒地说“我讨厌妈妈!”声音很大,还夹着些抽泣。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都把好奇的目光投向了他,小成也倔强地回瞪着同学们。
眼前这个刚满十岁、正是沐浴在母爱之中的学生,怎么会“讨厌”妈妈呢?经过家访了解,原来小成父母离异了,由父亲抚养。虽然父亲和爷爷奶奶非常疼爱小成,但他还是对妈妈的离开耿耿于怀。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地怨恨起自己的妈妈来。妈妈的电话不接,妈妈的礼物不要,妈妈来了也不见,甚至不愿意谈论和妈妈有关的事情。
从那以后,我对小成多了几分关注,并以一位母亲的角色关心他、爱护他。我常带着他在校园里散步,在大树下聊天,还常常在作业本里夹上交流的小纸条,假日里也经常通过电话聊天。慢慢地,小成变了,不但小孩子的天真稚气回来了,还变得懂事了,也逐渐放下对妈妈的怨恨。
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但如果一视同仁地关爱学生,这种爱就会变得公式化,索然无味。真正的关爱,应当体现因人制宜、体现个性的原则。
关爱学生是容易的,但对学生真正的关爱,是一种境界,更是表现教育上的一种远见卓识。
(作者单位均系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第二小学)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身为教师,应多给学生关爱,使他们精神上轻松愉快,在家、在校处处都得到温暖。但真正的关爱,指的是“以生为本”,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并对他们充满关心和爱护。在教师心里,每一个学生都应是有尊严的鲜活的生命体,我们要以此为指导,将这种意识贯穿于教育的全程。
优秀生:换同桌 改短板
与一般学生相比,成绩优秀的学生更容易获得鲜花和掌声,但正由于从小就受到很多褒奖,一旦受挫或者受到批评,优秀生便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要借助具体事件,有目的、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教育,让他们成为一名真正的优秀生。
班上有位徐同学,人很聪明,各门功课学习成绩优异。但由于她常受表扬,形成了泼辣、盛气凌人的性格,对待同学十分粗暴,说话粗声粗气的,同学们大多都不喜欢她。老师也曾对徐同学做了多番教育,但效果不明显。在一次,学校组织秋游,在分组的时候没有同学邀请她。她很伤心,整天都不说话。我借此机会找她详谈,先肯定她的优点,再明确指出她的不良行为,希望她改掉缺点。最后,我把班上最受同学欢迎的文娱委员安排做她的同桌,让她从文娱委员身上学习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方法。经过一学期努力,徐同学成为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后进生:扬优点 促上进
由于种种原因,后进生往往对老师存有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只有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学生紧闭的心扉才可能向老师敞开。要做到这一点,老师除了要给予后进生更多的温暖和关怀,还要善于激发他们的自尊和进取心,引导他们一步步上进。
班上有一个出了名的双差生李同学,经常因为违反学校纪律导致班级被扣分,班干部管他,他不仅不听还用粗口骂人,所以全班同学都不喜欢他。在一次课间活动中,我找到李同学,与他推心置腹地聊天。谈话中,我发现他其实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所在,我首先对此给予了肯定,但也明确表示,重要的是要有改掉这些缺点的能力。最后,我用鼓励的眼神及温和的态度,表达了老师对他的信任,也希望他不会辜负老师的期望。
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我和同学们都感受到李同学的变化,我特意在班会课上大大表扬他的点滴进步,并且颁给他小红花。但多年班主任的经验告诉我,他一定还会犯错,要让李同学彻底改掉所有的坏习惯,不仅需要老师更多的宽容与耐心,还需要老师引导全班学生对他进行帮助与支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位曾经的双差生变了,变成了同学们和老师们喜欢的好学生。
单亲生:勤沟通 解心结
随着社会婚姻观念的转变,老师遇到的单亲家庭学生也越来越多。单亲家庭的学生很多在性格上存在缺陷,有些甚至成为了双差生。作为老师,要充分了解这些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家长和监护人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并对学生出现的过激行为进行及时心理干预,以及提供必要的身心帮助。
上学期,我班来了一名转校生小成,挺聪明伶俐的。可是一周下来,我便发现他上课经常走神,课后沉默寡言。我以为他对新环境不习惯,便想办法帮他尽快适应,但随即又发现他越来越不爱与同学交流,眼里还不时流露出嫉妒的神情。在一节语文课上,我引导学生談谈自己的妈妈是怎样关心、爱护自己的。正当同学们兴致勃勃讨论着的时候,小成猛地站起了来,愤怒地说“我讨厌妈妈!”声音很大,还夹着些抽泣。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都把好奇的目光投向了他,小成也倔强地回瞪着同学们。
眼前这个刚满十岁、正是沐浴在母爱之中的学生,怎么会“讨厌”妈妈呢?经过家访了解,原来小成父母离异了,由父亲抚养。虽然父亲和爷爷奶奶非常疼爱小成,但他还是对妈妈的离开耿耿于怀。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地怨恨起自己的妈妈来。妈妈的电话不接,妈妈的礼物不要,妈妈来了也不见,甚至不愿意谈论和妈妈有关的事情。
从那以后,我对小成多了几分关注,并以一位母亲的角色关心他、爱护他。我常带着他在校园里散步,在大树下聊天,还常常在作业本里夹上交流的小纸条,假日里也经常通过电话聊天。慢慢地,小成变了,不但小孩子的天真稚气回来了,还变得懂事了,也逐渐放下对妈妈的怨恨。
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但如果一视同仁地关爱学生,这种爱就会变得公式化,索然无味。真正的关爱,应当体现因人制宜、体现个性的原则。
关爱学生是容易的,但对学生真正的关爱,是一种境界,更是表现教育上的一种远见卓识。
(作者单位均系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