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阻碍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我们要看到学生自身的因素,更应审视我们教师本身。学生个人障碍已成为我们的切身问题了,我们必须分析和认清,分析障碍因素,排除障碍因素,正确的引导,最大的发挥中小学生创新才能,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综合创新人才。
【关键词】教师的障碍个人障碍解决问题障碍
综合素质人才是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我国现代化的建设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和人才的根本要求,就是具有不断创新高素质综合类的人才。国际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依赖于教育,而中小学生创新的教育更显重要。他是形成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要使中小学生成为创造型人才,应开发他们的智慧,最大的发挥他们的潜能,要达到这个目的,其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了解阻碍创造思维发展的因素,并设法加以排除,以下是阻碍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几方面的因素分析:
1.教师的障碍
1.1照本宣科。照本宣科其实为教师再现教材,而不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学生对教师只是简单的模仿,学习被动,教师教学没有新鲜感,同时也体现教师水平低,责任心不强,这样怎能点起学生创造性思维呢?
1.2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方式, 途径和手段。教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生,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法创新,剔除束缚,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开启思维大门,点燃起创造火花。
1.3实践空间少。学生创新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而学生想象能力的发挥,要有实践的空间,如教师不能提供实践的空间,全体学生就没有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动脑、动口、动手做不到,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的思维怎能发展形成。
1.4缺乏针对性的引导。发现学生闪光点,不及时引导,会泯灭学生创意萌芽,教师给予引导,如此一来,就影响到学生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1.5不善鼓励和赏识。鼓励赏识学生,会充分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动力。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才华,而嘲笑学生,固执的态度对待学生,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完全就阻碍了学生创造的才能发展。
1.6教师综合素质低。具有创造型的教师,具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教学中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旺盛求知欲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创造性活动会更多,反之教师缺乏创造性,则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就更少,可以这样说:没有创造型的教师难以造就创造型的学生。
2.个人障碍
2.1缺乏自信心。没有自信心的学生,他们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于是学生在学习态度上就得过且过,学习不积极、不主动,害怕与别人比较,怕显现愚蠢。而大部分有创造力的人都坚信他的理想,坚信他的学习能力,只要有信心,就会有创新的成功。
2.2缺乏钻研上进精神。这些学生只能满足现状,表现为解决问题的态度不积极,缺乏创造力的一般持征。即是学习被动,不积极。他们只是跟过去比,满足现状,不放眼未来,对现有的成绩沾沾自喜。只完成日常的练习和作业,并不去深入思考其内在规律,使自己进入新的情境,而去创造一个新的坏境,发现新的解题方法。
2.3情绪波动大、心态不稳。情绪的变化,心态的不稳定,直接影响学生的创造力。试想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可能做好任何一件事情,更不可能去创新,他们会因小小的失败,不敢再去尝试。他们会固执己见,争功好利,惧上怕下,缺乏挑战性,做事有始无终,对任何事情失去尝试的勇气,以致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而埋没了创造能力。
2.4经受不住一般性挫折。许多研究表明:经过挫折的中小学生。越能锻炼他们的意识和毅力。这对他们创新起着很大的作用,一个人从小经过逆境磨练的人,更有效地适应环境,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创新。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要让中小学生懂得生活中还有逆境、坎坷、困难等字眼,使他们在挫折中磨练出来,提高挫折耐力,也就提高了他们的创新动力。
2.5治学不严谨。养成良好治学严谨的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形中培养了自身的创新思维,创造性的火花不断地展现,越来越多的创新就在我们的眼前。严谨的学习态度,对培养学生独立探求新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6怕别人批评。中小学生,特别是中学生他们对明显或暗示的批评很敏感。作为一名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受到老师、同学的批评。当受到批评,背负压力或打击时,就动摇他们的创新信念。我们不能这样,应接受批评,不怕批评。分析批评中的各种原因,从此来去除自身的弱点,走上创新之路。
2.7害怕失败。有的同学认为失败是耻辱、丢脸、难看。害怕出差错、出丑会惹人笑话。心理只会停留在“安分点好”,“稳当点好”等。害怕自己冒尖,遭到打击,从众心理使人在与别人以致的时候,感到安全,而不一致时,则感到恐慌。有创造性的人,从失败中学习,但不害怕是怕,“失败是成功之母”,总认为自己是一贯正确的人,是创造不出什么东西来的。
4.解决问题障碍
3.1只注重答案。学生在思考题或做练习作业时,就希望赶紧找到答案。事实上,创造力是从各方面去观察思考的,关心问题的答案,更应关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才体现我们的创新性思维。
3.2崇拜教师。有些同学对于教师的判断深信不疑,老师说什么,全部当做真理接受下来,即使对老师说的问题有疑虑,也不敢违背。注重自己形象在其他同学中的维护。事实上,即使是科学上的名人,也不免会有错误。过于相信教师,对教师权威性的崇拜,使学生丧失了自主性和主动性,没有了自己的选择。如此一来,无疑扼杀了同学们的创造力。
3.3过早下结论。对于创造学来说,成功率与设想的数量成正比,即实验的路子越多,成功率就越高。过早下结论。经常会遗漏新的、更快捷的解决方法,相对地也就限制了具有创造性的解答。
3.4钻牛角尖。有些同学喜欢钻牛角尖。在思考做题时,思想固执,越钻越迷惑,以致身心疲惫却未掌握问题的核心。当我们面对问题,百思不解是,不防暂时把问题摆置一旁,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之后,这时可能就会产生一些创造性的方法。 3.5过分表现。有些同学在回答或解答题时,为了过分表现自己,只想很快找到线索解决问题,却轻易地放弃更新更好的方法,不能全盘地思考问题。因而学生创造性思维得不到锻炼,影响创新的发展。
3.6缺乏深思熟虑的能力。具有创造性思考能力的人,在面对问题时,表现具有较强的思考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分析总结经验的能力,还有锲而不舍地追根究底的精神,所以缺乏深思熟虑的人,不会有创造性的发展。
3.7没有目标与计划。我们每一个同学如果没有学习的目标与计划,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缺乏创造性的动机。他们自己认为目标、计划会自动降临,不去争取,不去努力,怎能坐享其来。学习没有方向,不知为谁而学,还可谈得上创新吗?
4.其他阻碍学生创造力因素
(1)基础知识不扎实;
(2)知识系统能力差;
(3)学习资料欠少;(4)缺乏认真和耐心;
(5)对问题分析片面性;
(6)处理问题不够实际;
(7)语言表达贫乏;
(8)敏感度不够;
(9)缺乏自知之明;
(10)强调成功,只求结果;
(11)只停在问题的表面;
(12)找不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从以上的探讨中我们深知,教师在学生创新力发展上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新颖,不善引导赏识等,都是妨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可喜的是,我们认识这些障碍。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上,我们采用多方面的途径,而关键的是教师的引导,重点是学生的体悟,在教的过程中,成为学的过程。在学习中形成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个体与个体解决问题的因素,是阻碍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发展最重要因素之一。狭窄的观念、缺乏自信、压抑、自卑、崇拜、过分表现、沮丧的心情等,都阻碍我们学生去创新。我们能认识这些自身的障碍,则我们消除它。使我们有奔放的创新力,创造出伟大的新成果。
参考文献
[1]当代中学生思考与研究丛书.《中学生与问题行为》.
[2]吴增强主编.《初中生心里辅导指南》.
[3]珠海市教育研究中心汇编.《素质教育读本》.
【关键词】教师的障碍个人障碍解决问题障碍
综合素质人才是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我国现代化的建设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和人才的根本要求,就是具有不断创新高素质综合类的人才。国际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依赖于教育,而中小学生创新的教育更显重要。他是形成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要使中小学生成为创造型人才,应开发他们的智慧,最大的发挥他们的潜能,要达到这个目的,其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了解阻碍创造思维发展的因素,并设法加以排除,以下是阻碍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几方面的因素分析:
1.教师的障碍
1.1照本宣科。照本宣科其实为教师再现教材,而不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学生对教师只是简单的模仿,学习被动,教师教学没有新鲜感,同时也体现教师水平低,责任心不强,这样怎能点起学生创造性思维呢?
1.2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方式, 途径和手段。教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生,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法创新,剔除束缚,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开启思维大门,点燃起创造火花。
1.3实践空间少。学生创新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而学生想象能力的发挥,要有实践的空间,如教师不能提供实践的空间,全体学生就没有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动脑、动口、动手做不到,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的思维怎能发展形成。
1.4缺乏针对性的引导。发现学生闪光点,不及时引导,会泯灭学生创意萌芽,教师给予引导,如此一来,就影响到学生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1.5不善鼓励和赏识。鼓励赏识学生,会充分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动力。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才华,而嘲笑学生,固执的态度对待学生,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完全就阻碍了学生创造的才能发展。
1.6教师综合素质低。具有创造型的教师,具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教学中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旺盛求知欲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创造性活动会更多,反之教师缺乏创造性,则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就更少,可以这样说:没有创造型的教师难以造就创造型的学生。
2.个人障碍
2.1缺乏自信心。没有自信心的学生,他们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于是学生在学习态度上就得过且过,学习不积极、不主动,害怕与别人比较,怕显现愚蠢。而大部分有创造力的人都坚信他的理想,坚信他的学习能力,只要有信心,就会有创新的成功。
2.2缺乏钻研上进精神。这些学生只能满足现状,表现为解决问题的态度不积极,缺乏创造力的一般持征。即是学习被动,不积极。他们只是跟过去比,满足现状,不放眼未来,对现有的成绩沾沾自喜。只完成日常的练习和作业,并不去深入思考其内在规律,使自己进入新的情境,而去创造一个新的坏境,发现新的解题方法。
2.3情绪波动大、心态不稳。情绪的变化,心态的不稳定,直接影响学生的创造力。试想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可能做好任何一件事情,更不可能去创新,他们会因小小的失败,不敢再去尝试。他们会固执己见,争功好利,惧上怕下,缺乏挑战性,做事有始无终,对任何事情失去尝试的勇气,以致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而埋没了创造能力。
2.4经受不住一般性挫折。许多研究表明:经过挫折的中小学生。越能锻炼他们的意识和毅力。这对他们创新起着很大的作用,一个人从小经过逆境磨练的人,更有效地适应环境,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创新。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要让中小学生懂得生活中还有逆境、坎坷、困难等字眼,使他们在挫折中磨练出来,提高挫折耐力,也就提高了他们的创新动力。
2.5治学不严谨。养成良好治学严谨的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形中培养了自身的创新思维,创造性的火花不断地展现,越来越多的创新就在我们的眼前。严谨的学习态度,对培养学生独立探求新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6怕别人批评。中小学生,特别是中学生他们对明显或暗示的批评很敏感。作为一名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受到老师、同学的批评。当受到批评,背负压力或打击时,就动摇他们的创新信念。我们不能这样,应接受批评,不怕批评。分析批评中的各种原因,从此来去除自身的弱点,走上创新之路。
2.7害怕失败。有的同学认为失败是耻辱、丢脸、难看。害怕出差错、出丑会惹人笑话。心理只会停留在“安分点好”,“稳当点好”等。害怕自己冒尖,遭到打击,从众心理使人在与别人以致的时候,感到安全,而不一致时,则感到恐慌。有创造性的人,从失败中学习,但不害怕是怕,“失败是成功之母”,总认为自己是一贯正确的人,是创造不出什么东西来的。
4.解决问题障碍
3.1只注重答案。学生在思考题或做练习作业时,就希望赶紧找到答案。事实上,创造力是从各方面去观察思考的,关心问题的答案,更应关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才体现我们的创新性思维。
3.2崇拜教师。有些同学对于教师的判断深信不疑,老师说什么,全部当做真理接受下来,即使对老师说的问题有疑虑,也不敢违背。注重自己形象在其他同学中的维护。事实上,即使是科学上的名人,也不免会有错误。过于相信教师,对教师权威性的崇拜,使学生丧失了自主性和主动性,没有了自己的选择。如此一来,无疑扼杀了同学们的创造力。
3.3过早下结论。对于创造学来说,成功率与设想的数量成正比,即实验的路子越多,成功率就越高。过早下结论。经常会遗漏新的、更快捷的解决方法,相对地也就限制了具有创造性的解答。
3.4钻牛角尖。有些同学喜欢钻牛角尖。在思考做题时,思想固执,越钻越迷惑,以致身心疲惫却未掌握问题的核心。当我们面对问题,百思不解是,不防暂时把问题摆置一旁,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之后,这时可能就会产生一些创造性的方法。 3.5过分表现。有些同学在回答或解答题时,为了过分表现自己,只想很快找到线索解决问题,却轻易地放弃更新更好的方法,不能全盘地思考问题。因而学生创造性思维得不到锻炼,影响创新的发展。
3.6缺乏深思熟虑的能力。具有创造性思考能力的人,在面对问题时,表现具有较强的思考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分析总结经验的能力,还有锲而不舍地追根究底的精神,所以缺乏深思熟虑的人,不会有创造性的发展。
3.7没有目标与计划。我们每一个同学如果没有学习的目标与计划,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缺乏创造性的动机。他们自己认为目标、计划会自动降临,不去争取,不去努力,怎能坐享其来。学习没有方向,不知为谁而学,还可谈得上创新吗?
4.其他阻碍学生创造力因素
(1)基础知识不扎实;
(2)知识系统能力差;
(3)学习资料欠少;(4)缺乏认真和耐心;
(5)对问题分析片面性;
(6)处理问题不够实际;
(7)语言表达贫乏;
(8)敏感度不够;
(9)缺乏自知之明;
(10)强调成功,只求结果;
(11)只停在问题的表面;
(12)找不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从以上的探讨中我们深知,教师在学生创新力发展上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新颖,不善引导赏识等,都是妨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可喜的是,我们认识这些障碍。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上,我们采用多方面的途径,而关键的是教师的引导,重点是学生的体悟,在教的过程中,成为学的过程。在学习中形成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个体与个体解决问题的因素,是阻碍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发展最重要因素之一。狭窄的观念、缺乏自信、压抑、自卑、崇拜、过分表现、沮丧的心情等,都阻碍我们学生去创新。我们能认识这些自身的障碍,则我们消除它。使我们有奔放的创新力,创造出伟大的新成果。
参考文献
[1]当代中学生思考与研究丛书.《中学生与问题行为》.
[2]吴增强主编.《初中生心里辅导指南》.
[3]珠海市教育研究中心汇编.《素质教育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