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说明
本课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审定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版教材。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温度计的构造与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制简易温度计,使学生了解常用温度计的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进行科学探究。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
难点:体温计的原理。
四、教学准备
教具:投影仪、投影片、录像片。
学具: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小瓶、细管、色水、冷热水、烧杯。
五、教学方式
讨论式、探究式。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虽然现在还是初夏时节,但天气已逐渐变得热起来了。我在此特别提示,同学们要及时减少衣物,不要在太阳下进行长时间、剧烈的运动。以后地表的温度会越来越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充分利用已有条件,让我们的教室降温。尽管室外有些热,但室内还是有阴冷的感觉,非常凉爽。
今天,教室里放有几个做实验用的开水瓶,里面装有很烫的水。同学们在取用的时候,要小心一些,避免伤着自己和他人。
(边讲边板书重点字:热、烫、冷、凉)
2.进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看黑板上的这些字,这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冷热程度的描述。哪些字反映了热的程度高?
生:烫。
师:我们把能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叫做温度。
师(边说边板书):比如,烫就表示温度很高;冷就表示温度很低。但这些字对温度的描述都不是很具体,只能大致反映温度的高低。大家听过天气预报吗?
生(齐答):听过。
师:请你学着播发一条天气预报。
生甲:今天,晴转多云,北风2级,16到36度。
生乙:枝江,晴,阵风3级,气温18到32摄氏度。
师:天气预报中的气温,能使我们很具体地知道环境的冷热程度。从刚才几个同学演播的天气预报中,我们已经知道了温度的单位。但是,有同学说的是“度”,有同学说的是“摄氏度”,请大家议一议怎样正确表述温度的单位。
生: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
(教师板书:摄氏度℃,如冰水混合物0℃,沸腾的水100℃)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温度?
生甲:我知道我地最低气温零下2摄氏度,最高气温36摄氏度。
生乙:我知道我国最低气温零下50摄氏度。
生丙:我知道人体的温度是37摄氏度。
生丁:我知道锡熔化时的温度是232摄氏度。
师:我们学校有一口千年古井。春夏秋冬,你感觉过井水的温度吗?
生戊:我感受过,井水冬暖夏凉。
师:其实,冬天的井水温度并不比夏天高。这一现象说明人的感觉往往是不可靠的。
师:一些物理量都可以测量,温度也不例外。今天,我们来自制一个简易温度计,同学们有兴趣吗?
生(齐答):有!
3.实验探究
(教师板书:温度计)
师:上次布置大家准备小瓶和细管,今天可要派上用场了,我们要用它来自制一个简易温度计。下面同座位的两人一组,比较一下谁准备的材料好一些,选用一组较好的器材来做实验。
(学生准备的材料有青霉素瓶、饮料吸管、耗尽油墨的圆珠笔芯和中性笔芯、红墨水、蓝墨水等。教师巡回检查学生选择的材料)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选择材料的标准是什么?
生:为了实验效果更明显、便于观察,准备的细管直径越细越好,红墨水比蓝墨水好。
师:同学们已经准备好了实验材料,一个简易温度计即将产生。
(师出示投影,并指导学生在细管中生成一段液柱。注:这个实验设计与教材有些不同)
师:大家已经注意到细管中有一段液柱,液柱的产生有三种方法。
(1)把细管放到红墨水中,当管中充入适量的墨水后,用食指按住上端管口,将细管插入小瓶的橡皮塞中(废青霉素瓶盖有针眼)。
(2)用注射器把红墨水注入细管。
(3)用嘴把红墨水吸入细管。
(学生开始组装简易温度计,并用它来测热水和冷水的温度。教师巡回指导)
4.讨论交流
师: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被测水的温度越高,细管中的水柱上升得就越高。
师(板书):常用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师:请同学们把自制温度计和常用温度计对比一下,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甲:自制温度计没有刻度。
生乙:常用温度计的细管很细。
生丙:常用温度计下端的小容器比小瓶要小。
师:同学们说得对,我们还要给自制温度计来设计一些刻度。今天我们室内的气温是20摄氏度,热水瓶里装的是开水。现在,请你们来设计一下自制温度计的刻度,并用它来测量温水的温度。
(同学们根据冷水和开水的温度来绘制刻度,并测热水的温度)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说一说刚才的实验过程。
生:我先把自制温度计放在冷水中,在液柱的液面作一个记号,表明这里就是20℃。然后再把它放入开水中,等液柱上升稳定后,在液面再作一记号,并标上表明这是100℃。从开水中取出温度计,把数值20和100之间的部分平均分成4等份,这五个刻度值分别就是20℃、40℃、60℃、80℃和100℃。然后,我测了热水的温度,是50℃。
师:温度计的种类有很多。现在,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看看谁说的温度计的种类最多。
生甲:温度计的种类有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生乙:我还看到过测高温用的电热偶温度计、“非典”时期常用的红外线温度计。
生丙:还有电子体温计、指针式寒暑表。
师:我们今天主要来研究三种常用的液体温度计,请每组同学观察你们桌上放着的三只不同的温度计,你能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学生边出示温度计边回答教师的提问)
生(全体):是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教师出示投影——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的图片,并播放视频。视频内容为实验室里,学生正在测量液体的温度;家庭里,墙壁上挂着一只精美的寒暑表;“非典”时期,同学们在测量体温)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种温度计和自制温度计后讨论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生甲:它们的下方都有一个小容器(玻璃泡),上方都有一段液柱。
生乙:自制温度计液柱较粗,分度值较大。
生丙:体温计有缩口,量程小、分度值小。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请认真观察一下三种常用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谁观察好了就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生:实验用温度计的量程是-20℃~110℃,分度值是1℃;寒暑表的量程是-30℃~50℃,分度值为1℃;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
师:我们从刚才播放的录像和教材第77页的内容可以知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请同学们在讨论后回答各种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生甲: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充分接触。
生乙: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接触容器壁。
生丙:测量时,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生丁: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在读数时不要离开被测物。
生戊:被测物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生己:体温计在进行测量前要用力甩一甩。
5.课后小结
师:这一节课,同学们发言积极、探究认真。下面请大家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生甲:我知道了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生乙:我探究了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生丙:我学到了温度计正确的使用方法。
生丁:我了解到除液体温度计外,还有固体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等。
(对于重点内容,教师又进一步作了一些补充和强调)
6.答疑解惑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面的知识。如果你还有其他不知道而想要了解的问题,可以说出来让我们大家听一听。
生:常用温度计里面的液体也是红水吗?
师:常用温度计里面的液体不是水,而是染色的酒精、煤油等液体。因为水有反常膨胀现象,在0℃~4℃时,是冷胀热缩。如果要想知道更多的东西,大家可以上网查阅更多的资料。
7.课堂练习
根据科学研究,最低温度只能达到-273℃,下面对于温度的读法正确的是()
A.负273度
B.零下273摄氏度
C.摄氏负273度
D.摄氏零下273度
答案:B
8.家庭实验
找一个废旧日光灯启辉器,拆去外壳,用火焰烤一烤,观察U形双金属片的形状变化。以此为线索,尝试设计一个固体温度计。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进一步思考,能否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简易的自动温度控制装置。
七、教学后记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们过去曾有耳闻,也对温度计有一些初步的接触,但大多属于浅尝辄止。课堂上只要稍加引导,学生们自己就能掌握很多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了便于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学设计时简化了实验器材,尽量利用身边的物品来做实验,并在课前布置学生们去做准备。
课堂上,各人持有的实验物品不尽相同。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让他们自己来评价各种实验物品的优劣,尽量选择好的材料以提高实验效果。
课本上的实验器材过于正规(广口瓶、橡胶塞、玻璃管),学生不易自行寻找。本课的实验设计材料易得、组装简单,且实验过程与结论能达到一致,因此作为案例提供给大家,供大家在教学中选择、使用。
本课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审定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版教材。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温度计的构造与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制简易温度计,使学生了解常用温度计的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进行科学探究。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
难点:体温计的原理。
四、教学准备
教具:投影仪、投影片、录像片。
学具: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小瓶、细管、色水、冷热水、烧杯。
五、教学方式
讨论式、探究式。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虽然现在还是初夏时节,但天气已逐渐变得热起来了。我在此特别提示,同学们要及时减少衣物,不要在太阳下进行长时间、剧烈的运动。以后地表的温度会越来越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充分利用已有条件,让我们的教室降温。尽管室外有些热,但室内还是有阴冷的感觉,非常凉爽。
今天,教室里放有几个做实验用的开水瓶,里面装有很烫的水。同学们在取用的时候,要小心一些,避免伤着自己和他人。
(边讲边板书重点字:热、烫、冷、凉)
2.进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看黑板上的这些字,这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冷热程度的描述。哪些字反映了热的程度高?
生:烫。
师:我们把能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叫做温度。
师(边说边板书):比如,烫就表示温度很高;冷就表示温度很低。但这些字对温度的描述都不是很具体,只能大致反映温度的高低。大家听过天气预报吗?
生(齐答):听过。
师:请你学着播发一条天气预报。
生甲:今天,晴转多云,北风2级,16到36度。
生乙:枝江,晴,阵风3级,气温18到32摄氏度。
师:天气预报中的气温,能使我们很具体地知道环境的冷热程度。从刚才几个同学演播的天气预报中,我们已经知道了温度的单位。但是,有同学说的是“度”,有同学说的是“摄氏度”,请大家议一议怎样正确表述温度的单位。
生: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
(教师板书:摄氏度℃,如冰水混合物0℃,沸腾的水100℃)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温度?
生甲:我知道我地最低气温零下2摄氏度,最高气温36摄氏度。
生乙:我知道我国最低气温零下50摄氏度。
生丙:我知道人体的温度是37摄氏度。
生丁:我知道锡熔化时的温度是232摄氏度。
师:我们学校有一口千年古井。春夏秋冬,你感觉过井水的温度吗?
生戊:我感受过,井水冬暖夏凉。
师:其实,冬天的井水温度并不比夏天高。这一现象说明人的感觉往往是不可靠的。
师:一些物理量都可以测量,温度也不例外。今天,我们来自制一个简易温度计,同学们有兴趣吗?
生(齐答):有!
3.实验探究
(教师板书:温度计)
师:上次布置大家准备小瓶和细管,今天可要派上用场了,我们要用它来自制一个简易温度计。下面同座位的两人一组,比较一下谁准备的材料好一些,选用一组较好的器材来做实验。
(学生准备的材料有青霉素瓶、饮料吸管、耗尽油墨的圆珠笔芯和中性笔芯、红墨水、蓝墨水等。教师巡回检查学生选择的材料)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选择材料的标准是什么?
生:为了实验效果更明显、便于观察,准备的细管直径越细越好,红墨水比蓝墨水好。
师:同学们已经准备好了实验材料,一个简易温度计即将产生。
(师出示投影,并指导学生在细管中生成一段液柱。注:这个实验设计与教材有些不同)
师:大家已经注意到细管中有一段液柱,液柱的产生有三种方法。
(1)把细管放到红墨水中,当管中充入适量的墨水后,用食指按住上端管口,将细管插入小瓶的橡皮塞中(废青霉素瓶盖有针眼)。
(2)用注射器把红墨水注入细管。
(3)用嘴把红墨水吸入细管。
(学生开始组装简易温度计,并用它来测热水和冷水的温度。教师巡回指导)
4.讨论交流
师: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被测水的温度越高,细管中的水柱上升得就越高。
师(板书):常用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师:请同学们把自制温度计和常用温度计对比一下,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甲:自制温度计没有刻度。
生乙:常用温度计的细管很细。
生丙:常用温度计下端的小容器比小瓶要小。
师:同学们说得对,我们还要给自制温度计来设计一些刻度。今天我们室内的气温是20摄氏度,热水瓶里装的是开水。现在,请你们来设计一下自制温度计的刻度,并用它来测量温水的温度。
(同学们根据冷水和开水的温度来绘制刻度,并测热水的温度)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说一说刚才的实验过程。
生:我先把自制温度计放在冷水中,在液柱的液面作一个记号,表明这里就是20℃。然后再把它放入开水中,等液柱上升稳定后,在液面再作一记号,并标上表明这是100℃。从开水中取出温度计,把数值20和100之间的部分平均分成4等份,这五个刻度值分别就是20℃、40℃、60℃、80℃和100℃。然后,我测了热水的温度,是50℃。
师:温度计的种类有很多。现在,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看看谁说的温度计的种类最多。
生甲:温度计的种类有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生乙:我还看到过测高温用的电热偶温度计、“非典”时期常用的红外线温度计。
生丙:还有电子体温计、指针式寒暑表。
师:我们今天主要来研究三种常用的液体温度计,请每组同学观察你们桌上放着的三只不同的温度计,你能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学生边出示温度计边回答教师的提问)
生(全体):是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教师出示投影——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的图片,并播放视频。视频内容为实验室里,学生正在测量液体的温度;家庭里,墙壁上挂着一只精美的寒暑表;“非典”时期,同学们在测量体温)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种温度计和自制温度计后讨论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生甲:它们的下方都有一个小容器(玻璃泡),上方都有一段液柱。
生乙:自制温度计液柱较粗,分度值较大。
生丙:体温计有缩口,量程小、分度值小。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请认真观察一下三种常用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谁观察好了就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生:实验用温度计的量程是-20℃~110℃,分度值是1℃;寒暑表的量程是-30℃~50℃,分度值为1℃;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
师:我们从刚才播放的录像和教材第77页的内容可以知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请同学们在讨论后回答各种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生甲: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充分接触。
生乙: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接触容器壁。
生丙:测量时,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生丁: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在读数时不要离开被测物。
生戊:被测物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生己:体温计在进行测量前要用力甩一甩。
5.课后小结
师:这一节课,同学们发言积极、探究认真。下面请大家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生甲:我知道了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生乙:我探究了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生丙:我学到了温度计正确的使用方法。
生丁:我了解到除液体温度计外,还有固体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等。
(对于重点内容,教师又进一步作了一些补充和强调)
6.答疑解惑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面的知识。如果你还有其他不知道而想要了解的问题,可以说出来让我们大家听一听。
生:常用温度计里面的液体也是红水吗?
师:常用温度计里面的液体不是水,而是染色的酒精、煤油等液体。因为水有反常膨胀现象,在0℃~4℃时,是冷胀热缩。如果要想知道更多的东西,大家可以上网查阅更多的资料。
7.课堂练习
根据科学研究,最低温度只能达到-273℃,下面对于温度的读法正确的是()
A.负273度
B.零下273摄氏度
C.摄氏负273度
D.摄氏零下273度
答案:B
8.家庭实验
找一个废旧日光灯启辉器,拆去外壳,用火焰烤一烤,观察U形双金属片的形状变化。以此为线索,尝试设计一个固体温度计。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进一步思考,能否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简易的自动温度控制装置。
七、教学后记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们过去曾有耳闻,也对温度计有一些初步的接触,但大多属于浅尝辄止。课堂上只要稍加引导,学生们自己就能掌握很多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了便于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学设计时简化了实验器材,尽量利用身边的物品来做实验,并在课前布置学生们去做准备。
课堂上,各人持有的实验物品不尽相同。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让他们自己来评价各种实验物品的优劣,尽量选择好的材料以提高实验效果。
课本上的实验器材过于正规(广口瓶、橡胶塞、玻璃管),学生不易自行寻找。本课的实验设计材料易得、组装简单,且实验过程与结论能达到一致,因此作为案例提供给大家,供大家在教学中选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