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对话激荡情感的波澜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479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片段一】引诗歌,开对话之闸门
  师:“友情”是一个多么亲切的字眼,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赞美过它,接下去我们先来欣赏台湾诗人席慕容写的——《友谊》。(师配音朗诵:如果失去你,我的生命会黯然无光的呀!在烈日和暴雨中,你是一把伞,温柔地展开在我的头顶……在黑暗的夜间,你是一盏灯,无声地陪伴着我,照着我向前走……当我寂寞的时候,你是枝头的鸟,唱着欢乐的歌……当我欢乐的时候,你却悄悄地躲开了……如果失去你,我的生命会暗淡无光呀)
  师:听了这首诗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朋友会在黑暗中陪伴我,在寂寞时为我唱歌。
  生:一个人没有了友情,生活就不快乐了。
  生:友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师:对呀,人的友情多么的重要。今天,让我们走进《去年的树》这篇感人的童话故事中,去认识一对情深义重的好朋友。
  【赏析】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对话就会涌动生命的灵性。开课伊始,执教者深情朗诵《友谊》这首小诗来入课,让学生与“友情”对话,为后面课文的学习营造一个情感“场”,教学“未成曲调先有情”,为后面的对话打开了情感的闸门。
  【片段二】找支点,让对话有依托
  师:《去年的树》这篇课文讲了谁和谁之间的友情?
  生:鸟儿和大树。(师板书)
  师:文中用了一个词形容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词呢?
  生:好朋友。
  师:你真聪明!找得很准确。 你有好朋友吗?平时你们在一起是怎样相处的呢?
  生:在伤心的时候可以找好朋友诉苦。
  生:我跟好朋友玩,有困难的时候好朋友可以帮助你。
  师:文中的这对朋友也像你们一样亲密无间,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生: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课件随机出示)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句话,想想这句话哪个词体现了它们之间亲密的关系?
  生:天天。
  师:对啊,大树和鸟儿这对朋友天天在一起,一起分享快乐,一起分担风雨。无论是生机盎然的春天,还是硕果累累的秋天——(师示意,生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无论烈日炎炎,也无论凉风习习——(师示意,生读)
  师:谁的眼前浮现画面了?
  生:我仿佛看到了大树摇摆着翠绿的树枝,伴着鸟儿的歌声在动情地舞蹈。
  生:我仿佛看到了鸟儿唱着动听的歌,时不时亲亲大树的脸颊。大树陶醉了,多么幸福啊!
  生:我仿佛看见了鸟儿在大树周围飞来飞去,为大树捉树上的虫子呢!
  师:是啊,这对好朋友朝夕相处,鸟儿不厌其烦地唱着歌。这是一幅多么和美的画卷啊!
  (师随机走到一学生前)
  师:鸟儿,你为什么要天天唱歌 呀?想表达什么?
  生:因为我一唱歌大树就精神抖擞,眉开眼笑。我想说,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
  生:因为大树总是张开双臂为我遮风挡雨,让我有了一个温暖的家。我想对大树说,你就是我最好的朋友。
  师:那你唱什么歌?
  生:《感恩的心》。
  师:那你把这内心的感受唱给大树听吧!
  (生唱得情意绵绵,师随机拉起该生同桌)
  师:大树呀,大树,小鸟唱的歌好听吗?你想对鸟儿说什么?
  生:好听,小鸟,谢谢你。
  生:鸟儿,你总是在我孤单时给我做伴,在我无聊时给我解闷,谢谢你。
  师:听着鸟儿这娓娓动听的歌声,你们内心感觉到了什么?
  生:我内心感受到了幸福和快乐。
  师:那你把这种感觉送进文中,读出来。(生读,读得声情并茂)
  【赏析】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活动。教师必须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反复与文本对话,学生才能依托文本,穿越词语的密林,感知语言形象,感悟语言内涵,真正触摸到语言的“肌肤”,体会到字词的“冷暖”。教学中,执教者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跟好朋友相处的情境,进行情感迁移。接着,以看似简单的“天天”一词为支点,用那充满诗意的语言营造了一个个情意绵绵的对话情境。学生在一次次与文本的对话中,心随文舞,情随字飞。此时,他们的脑海里浮现的“天天”已不仅仅是单薄、抽象的一个词,而是一幅幅言切切、意浓浓的鲜活画面。接着,再让学生进行情境对话,心中涨满的情感之水自然汩汩流淌。最后,学生再把体会到的幸福和快乐回暖于文本。由此,学生扎扎实实地在文中走了几个来回。
   【片段三】设补白,让对话更深入
  师:最后,这样一只痴情的鸟儿、信守承诺的鸟儿,在林子里、煤油灯旁又和朋友见面了,只是这一切已物是人非。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课件出示)
  师:这三个自然段中,有两个“看”,请同学们认真地品一品,有什么不同?鸟儿会想说什么?请同桌之间议一议,先别急着举手发言。(生思考,交流)
  师:我们先来谈一谈第一个“看”。
  生:我觉得这个“看”是代表鸟儿很诧异,他诧异树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师: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换了谁也会这样想啊!把你的感觉读出来。(生读)
  生:我觉得是说鸟儿很痛心,那么高大的树变成现在这微弱的灯火。
  师:你也把这种感觉读出来。(生读)
  生:我没有违背诺言,终于回来给你唱最后一首歌了。
  师:第一个“看”字,同学们品出了鸟儿的心思,那第二个“看”呢?请同学们拿起笔,写下来。(生动笔写,汇报)
  生:这个“看”,有无限的留恋,鸟儿会说:“大树啊,你还认识我吗?我来找你了,我多想回到我们以前的欢乐日子呀!”
  师:真情自然流露。
  生:大树啊,虽然我们今世不能相见,但我会天天想你的。
  师:我们能感受到这份牵挂。
  生:你虽然离开了,但我们的友谊是永恒的。
  师:虽已物是人非,但友谊永恒,多感人啊!一起读出你心中的体会。(生齐读)
  师:大树会怎么说呢?
  生:啊!亲爱的小鸟,多日不见,你过得怎么样?这一生能有你这样的朋友,我死而无憾了。如果还有来世,我希望我们能再做朋友。
  师:大树觉得死而无憾了,获得了这么真挚的友情。
   【赏析】不少课文留有召唤读者参与的空白,教师要巧设课堂补白,利用这些训练点,让学生心中蓄积的情感自然流泻,让对话向更深处漫溯。在此环节中,执教者善于利用文本的空白点,抓住文中鸟儿两个“看”,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最后用小练笔的形式,让学生深入小鸟、大树的的心里,设想文中小鸟和大树之间的心灵对话。这样的补白训练,既让学生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也是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培养了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与此同时,“做人要信守承诺”这一精神,已慢慢延及学生内心,并将成为伴随他们一生成长的一块厚重底色,真正达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这深刻反映了当今时代发展的特征,深刻反映了教育的本质特征,强化了教育培养人的重要使命。   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的竞争焦点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或者是人力资源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第一战略资源。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国能
期刊
教学不是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文本知识的传授,更需要进行有效的拓展延伸。有效的教学拓展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激发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学会正确搜集和处理信息,逐步形成理解和运用文字的能力,具备不断求知、敢于探索的精神。如何很好地处理和运用拓展知识,恰到好处地把握文本教学资源开发的度,让学生从教材走向无限延伸的宽阔大道落实大教学观呢?  一、学科渗透拓展  教学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
期刊
自实施新课改以来,坐落在千里赣江第一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市的省级重点中学——赣州市第三中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果。  回顾一年来学校的发展和变化,我们不止一次感叹新课改带给学校的新活力,不止一次被课堂上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景所感染。高一(12)班的学生分为五人一组,有的在掷飞镖,有的在转动沾有红墨水的瓶盖,有的让不锈钢球从水管里滚出来。奇怪的是这不是课间活动
期刊
概况:万年县地处赣东北部的鄱阳湖畔,全县辖6镇6乡,总人口40万。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09所,在校中小学生70 239人,在职教职工4 193人,幼儿园170所(含学前班),入园幼儿15 296人。该县历史悠久,是世界稻作文化的发源地。  理念:育人为本 质量为先  感言:传承稻作文化,力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万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大源仙人洞和吊桶环古文化遗址名闻遐迩,出土了目前世界最
期刊
中学教材中的“鲁迅大撤退”, 其实并不令人意外。一方面,关于鲁迅先生用词生僻且晦涩难懂的诟病一直以来不绝于耳,在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尝试减少鲁迅作品比重的做法无可厚非;另一方面,随着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和教材编写主体的多元化,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的数量有所减少并为新作品所更替,实属情理之中。语文课终归不是鲁迅作品欣赏课,语文教材容纳更多、更广的作者与多种元素,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因此,“鲁迅作品该撤
期刊
《槐乡五月》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以及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针对文本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特级教师周婷巧妙运用角色转换,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置身于美丽的槐乡,切身体会并与之融为一体。  【片段】  ……  师:小蜜蜂,小蜜蜂,你怎么来了?  生:我被香气扑鼻的槐花吸引来
期刊
【课堂回顾】  师: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们一起来研究探讨。尽管是公开课,但咱们也不刻意追求高潮和热闹,我们追求的关键是每一个人的心是不是走进了课文。那就是:第一,读出自己;第二,读出问题。“读出自己”就是从课文中读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或场景,读出和自己思想感情相通的某一个情节或人物形象,甚至读出触动自己心灵的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也就是要与作品产生所谓的“共鸣”。“读出问题”就是在欣赏课文的基础上以研
期刊
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充分地阅读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与文本产生对话,形成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也就是说,阅读教学有效、高效的前提,必须是学生自我的阅读实践。特级教师薛法根《这条小鱼在乎》的教学片段堪称让学生自主阅读、自我感悟的典范。  【片段一】读而生疑,读而有感,读而促议  (复习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后)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读一遍课文,根据你的预习和上
期刊
【片段】  师:问大家几个问题:卖鱼的人叫什么名字?  生:文中没介绍。  师:多大年龄?  生:文中没介绍。  师:长什么样?  生:文中也没有介绍。  师:性格特点、爱好等,什么都不知道,就告诉我们他是一个卖鱼的人。(在课题周围画上许多小问号)大家看第2自然段,谁来读一读。(指学生读,评价)  师:这一段有几句话?你看一看哪些地方奇怪?平日我们是怎样的,而卖鱼的人又是怎样的呢?  生:如果我们
期刊
“六年的日子眨眼就过去了,如同轻烟一般,被微风吹散了。但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是那份母校情。难忘母校,是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是您严谨的学纪、优良的学风和紧张不失活泼的学习方式,伴随我们走过每一天,使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超越了自我。六年来,我们遇到过很多困难和挫折,对于其中的酸、甜、苦、辣我们深有体会,但我们都挺过来了,我们成功了!”  这是网名“恋☆雨泪”的六年级毕业生在6月20日给母校——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