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走”进美术课堂

来源 :教育探索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6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一门艺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尤其美术课更是多样化,讲求的是生动活泼的教学,很难有一定的法则与模式,若是一成不变,会减低学生上课的兴趣,也容易僵化,更无法把生活上多彩多姿的一面表现出来。
  在课堂中,很多孩子在构图时,形与内容都很好,可着色以后就惨不忍睹了;在做立体作品时,构想也不错,可是因为动手能力太差,做出来的作品就无法精细,表达出来的与心中所想的相差甚远。针对这种情况,美术教师就应该多给学生做一些基本练习,打下浓厚的基础,如形、色、空间、美感、想象力等。这样一来,在正式创作的时候就可以派得上用场,很容易进入状况,增加作品发挥的空间,否则学生老是做不好,对美术课就越来越没兴趣了。因此,美术教师应注意挖掘视觉、造型中的外在美与内在美,并借助于生动形象的教学形式,去吸引感染学生。
  
  一、培养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心理学认为学生获取知识,除了上课认真听讲外,更重要的是观察和试验。人们从听觉获取知识只占15%,而从视觉和触觉获取知识约占83.5%,而且所学得的知识记得牢,用得上。因此,美术课上,首先要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出发,培养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然后把发现的美表达出来。要想做到这一点,课外活动不可少,经常带领孩子们开展户外课,让孩子们自己去观察发现,比课堂上教师谆谆教导有用得多。如,新教材一年级美术下册中,有《春天的色彩》、《用春天的色彩装扮自己》等课,我们可利用这“春”的大好课堂,让学生走进春的环境中,自己去探索发现,孩子们在这种环境中,很快会被吸引,自然而然地被其熏陶,所以印象会很深。在学校美术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周围环境来引导学生表现美的欲望,如我们生活的地方深处大山,而我们县城素有“青山、绿水、蓝天、红城”的称谓,环境美是小有名气的旅游县城,教师完全可以把这种自己美融入贯穿到任何美术课堂,还可以把学生带出去写生,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用多彩的画笔描绘出来。
  
  二、学会如何表现美
  
  美术课堂中,引导学生把心中的美表现出来不是一件易事,针对学生的年龄、个性、能力等各方面的特点,让学生大胆的表现所见之美,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想办法拓展学生思维空间,除欣赏、示范、临摹外,教师可以留给学生“灵感”空间,闭上眼睛去回味,让那一瞬间的美定格在某一点上,对学生作画有一定的帮助。其次,手工制作作业,则要拓展学生的创新表现空间,手工制作除了要求学生有一定动手能力外,还要把看到的想到的把空间立体感制作表现出来(低年级儿童主要表现为平面制作,越到高年级越要表现空间、立体感)。美术教师平日里除了要求学生大胆创新,还要多善于让学生在生活中汲取经验,如老一辈遗留的传统工艺美术制作方法等。教学中还应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的高低,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自己的起跑线上前进,相信自己学习绘画的能力,加强学画的原动力,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儿童在幼儿园长时间接受简笔画的绘画训练,在初学绘画时,常常是画圆形、方形组合成的,面对这种现象,我引导学生: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景象大致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我们可以先在画纸上点、线、面涂鸦,然后仔细观察涂的鸦像什么,让学生初步形成绘画影像。儿童喜欢色彩,因为它能唤起他们的热情、幻想和表现的欲望。学生在绘画中喜欢用大红大紫的颜色,不同性质的颜色一起用,教学中我让学生大胆的用色,特别是学习中国画,我让学生用色彩与水墨调和,点染出生动的形象,体验色墨变化之中产生不同深浅、不同纯度、不同冷暖的色彩感受,伴随着水的流动、笔触的变化,一幅幅令人惊喜的画面跃然纸上。
  中国的美术工具具有强烈的文化色彩,它不同于普通的、纯粹的学习工具。油画棒和水彩笔是流行于全世界的儿童美术学习用品。一个儿童用它画的作品不看内容可能与外国儿童的作品没有区别,但是我们中国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学习中国画的文房四宝,如果利用好这些传统,就有非同一般的文化色彩了,所以,作为中国儿童教师的我们应该让他们还没有使用它的时候就开始接受文化对他们的熏陶。
  美术学习实质上就是文化学习,学会利用由中国特色文化的文房四宝作画,可谓对中国儿童的美术教育功不可没。由于儿童年龄小,指导他们掌握运用绘画的工具与材料时,要“务实”。不可过多地介绍笔的历史、制作原理,让学生似懂非懂。学生迫切需要知道的是怎样利用手中的绘画工具与材料画出他想画的东西。
  美术教育的精神应该是以能发挥孩子的特性与本能为重点,但要有源源不断的创作力,仍然必须有坚定的基础训练。总之,在绘画教学中,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适时进行调节引导,使学生感到舒适、愉快才是教学的前提与根本。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09-05-17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 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 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中学美育的任务。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有形式美感、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审美教育应当成为中学美术教育的一条主线
期刊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本文就创造思维及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谈谈自已的一些看法。    一、创造思维及其特征    思维就是平常所说的思考,创造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
期刊
摘要: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所决定的,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审美,使学生全面增长能力的基础。  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其它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促使学生智力、体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起到特殊作用;但学校体育同样面临“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节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恰当的提问为课堂教学提供极大的帮助,但是提问还是很讲究的,提问不当反而适得其反。本文主要从物理课堂教学的角度来阐述有关提问以及提问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物理课堂; 提问; 注意的问题    The physics classroom lift to ask of function with lift to ask to want attention o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应注重兴趣的培养,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浓厚的兴趣,是发展思维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能够唤起学生积极主动的角度去设置教案,利用“实验、教具、语言”的直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强烈探索欲。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以便使学生学有所用,活跃思维,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关键词: 培养兴趣; 开拓思维; 促进教学     孔子曰:
期刊
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我们老师常常遇到一些后进学生学习英语不够好。但是他们其他学科都不错,唯有英语不够理想。因此老师们在教学中,都要找出一些可行,有效的方法来帮助他们。    一、从整体上提高后进生的英语水平    1.培养后进生说英语的习惯  每个学生都想尽量在老师面前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这是就为什么刚接手一个新班时学生会乖一些。这时,教师就要利用这一优势,养成学生积极开口发言的好习惯。英语是一定
期刊
教材分析:《缝香袋》是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的《劳动与技术》五年级上册第十课。主要由缝香袋的工具和材料,探讨香袋缝制的针法和缝制普通香袋的方法,交流香袋的作用、缝制的心得和作品展示三部分组成。本课教学旨在通过学习香袋的缝制,掌握方法,了解作用,传承和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香袋的文化内涵及寓意,它既能正气驱虫,又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有利于健康,和药
期刊
摘要: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教师作为园丁不仅要做做修剪工作,更在于用现代教育观指导工作实践——那就是赏识每位学生,用高度的责任心来赏花、识花。赏识从发现亮点开始到谅解缺点结束。赏识请从微笑开始。赏识就是好样的。赏识更是学生的自我展示。  关键词: 赏识; 微笑; 好样; 展示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我有幸成为花园中一名平凡的园丁。在现代教育的花园里,园丁不仅是做做修剪工作,更在于用现代教育观指导工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要关注数学学习水平,更要关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肋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应将教学评价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既要发挥教学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更要突出教学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因此数学教学评价应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数
期刊
英语教学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工具,培养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特别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培养全面发展的开放型、竞争型的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素质已成为英语教学工作者的共识。作为从事语言学科教学的英语教师,更应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清醒的认识,要积极利用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的机会,在“扶持”和“放手”上多研究,多探索。在英语学习中,情绪这一非智力因素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