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B928 文献标识码:A
摘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拥有独特、神秘的原始宗教文化,其丰富的宗教仪式、节日、祭祀等活动长久以来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令众多学者和摄影爱好者乐此不疲地奔走于田野。然而,对于其本身的研究却并没不热闹,本文通过对西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研究的梳理,发现一些新的研究视角,并呼吁学者们投入到西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中一些极有价值的特殊现象和仪式活动的研究中来。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新视角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发展等原因,许多少数民族仍然保留着较为原始和传统的信仰和生活方式。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相差各异,却又有许多共同点。无论哪个民族,他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仍然对超自然的、神秘的,甚至科学还无法解释的力量,保持着依赖和敬畏,并试图求助于这种力量,为自己消除危险、病痛,带来安宁、幸福。吕大吉先生曾说,文明时代各种高雅精致的文化形式尽管各有自己植根的社会土壤,但在其发育的初期,几乎无不脱胎寄养于原始宗教的腹中。可见,原始宗教是一个神秘、令人惊叹和好奇的领域,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
一、新视角的提出
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活动的主持者是其民族宗教文化的传承者,其身上承载了丰富、神秘的民族宗教文化,他们还具有许多令人咂舌的本领。他们身上那些神秘、科学仍无法解释的现象,诸如仪式治疗、类萨满现象等,还尚未有学者深入研究。但这些仪式在人们的生活中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国外甚至已经将其引入心理咨询和医疗领域,大力发挥其作用了。今天,人们对传统宗教文化的认识更加理性、客观、全面。传统宗教依然能为社会服务,并在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方面起较大作用。①笔者冒昧地认为,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原始宗教研究应该开辟新的路径,将研究与现实联系起来,发掘出于人们生活有利的东西,而不是一味地贬为封建迷信。
本文所指的特殊的宗教现象,是指宗教主持者在其宗教行为中,能与超自然的生命沟通,并能够驾驭所谓的“神灵”,为其服务,多在治病、驱鬼、捉鬼、招魂等为目的的仪式中所特有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仪式的主持者能与“鬼神”交流、沟通,能够请神,也能赶鬼,一般是通过唱诵、舞蹈的方式。仍有两种情况,即是所请的保护神降临到仪式主持的身上,神人合为一体;或者仪式主持者的灵魂离体外游,进入另一个世界,与鬼神、祖灵、精灵沟通。当仪式主持者处于这种状态时,他的身份是变换的,还会施展一些特技,如舔铧口、上刀山、跑火池子等等。这种特殊现象依托于原始宗教仪式,是仪式高潮和成功的标志,被其信众当作获得神启和治病驱邪、祈福攘灾的有效途径。
这种现象是宗教行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区和各历史阶段的宗教现象。但长久以来,关于西南少数民族这种独特的宗教现象和行为,学界研究较少。大多学者仅限于描述性的研究,对个别民族做了深入的考查,但其中也很少将这一特别的现象单独拿出来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宗教文化形态,原始宗教具有世界性。原始宗教产生于人类早期社会,是特定群体的精神核心,也是一种社会化、全民化的意识形态。时至近代,原始宗教在其信众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学界对原始宗教的研究,将在原始宗教活动中具这种有特殊能力的人,即所谓的能用宗教仪式给人治病、驱邪、招魂的人称为“shaman”,并将其它世界各地的类萨满宗教文化纳入到“shamanism”来研究。
国外萨满教研究起源于17世纪对西伯利亚地区通古斯语族土著居民的宗教民俗研究。20世纪上半期,萨满教研究开始在欧美学界普及,范围逐渐扩大到世界各地类似的宗教文化现象。根据郭淑云的研究,200多年以来国外萨满研究主要有三个阶段,早期重在萨满教的现象描述,中期研究其社会作用为主;近半个世纪以来,主要围绕萨满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及其所体现的萨满特征展开。
我国学界很早就开始关注这一特殊的宗教现象。改革开放以来,关于这一话题的讨论更为活跃,国内外学者对中国萨满教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和总结也逐渐得到重视。我国萨满教研究既与国际学界的讨论密切相关,又有自己的特色。目前中国学界的萨满教研究主要集中在东北、北部、西北等干燥、高原地区少数民族群体,而中原汉族及西南、东南沿海少数民族地区则相对比较薄弱。
我国学界对于原始宗教的研究,南北方明显地不均衡,尤其是关于这种特殊的宗教现象的研究。据王建新所言,主要是由于学界在编著《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时,在学界造成了一种武断类推的理论导向,即北方民族的萨满教接近或等于制度化宗教,而南方民族中与其高度类似的宗教现象则不能直接作为萨满教来讨论。②
三、西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特殊现象研究概况
国内已有学者将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纳入广义的萨满教内加以研究。如色音对北方萨满教与西南少数民族宗教做了比较,认为藏族苯教巫师、彝族苏尼、纳西桑尼及羌族端公等巫师和北方萨满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珞巴、哈尼、傈僳、拉祜、景颇、独龙、基诺等民族的巫师都与萨满极为相似。这些独特的宗教现象都可以归入广义的萨满教范围之内。
针对西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研究,有白兴发、宋蜀华等学者做过一些整体研究。其它学者则大多针对单个民族,一般侧重描述巫师的表现形式,后侧重其社会作用。如蔡华《凉山彝族嫫尼现状调查》、游珍海《贵州少数民族通灵巫师简论——以迷纳为例》、周永健《苗族巫师考论》,彭晓青《土家族巫师—梯玛及其传承》。也有比较研究,如蔡富莲《四川凉山彝族的“尼”与我国北方萨满的传承比较研究》、王薇《彝族“毕摩”与纳西族“东巴” 的比较研究》,张洁《浅议彝族苏尼与汉族神汉神婆》等。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全面丰富的论著和生动的田野调查报告。如关于彝族的宗教研究中,19世纪初在西方人中开始了,如法国保禄·维亚尔,80年代以来则有美国学者郝瑞、法国魏明德等人。
在国内,有刘尧汉《我在神鬼之间── 一个彝族祭司的自述》;马学良《彝族原始宗教调查报告》,记述了彝族宗教各种祭祀和巫术活动的道场、仪式与程序。巴莫阿依《彝族祖灵信仰研究》。何耀华主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为彝族宗教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张纯德《彝族原始宗教研究》梳理了彝族宗教的各种仪式、祭仪。马长寿《凉山罗彝考察报告》对凉山彝族的巫术、毕摩、招魂与祈禳、诅咒、解毁与修餐、占卜、苏尼等内容做了详细记录和讨论。蔡华《当代彝区农村与基层社区宗教发展调查研究》中,对当代苏尼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记录了许多生动的巫师活动案例。
这些研究多从整体上描述和梳理,对本文所指的特殊的宗教现象及其成因这一课题,仍少有学者单独提出。其他西南少数民族,情况也大概相似。
四、总结
综上所述,对西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中一些特殊现象及其成因的研究,至今未有学者单独提出,这是一个极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希望学者们能够参与到这一充满趣味和挑战的课题中来。将西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特殊现象放在一起研究,还可发现它们的异同,寻找其联系。如能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和理性阐释,就揭开了人们对它的猜测和迷信。从而,我们可以深入挖掘、探索其蕴含的科学和智慧,利用其有益成分滋养人类。
参考文献:
[1]郭淑云:《中国北方民族萨满出神现象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2][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 宗教 科学与神话》,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96年。
注解:
①禄开辉,《在禁毒工作中引入宗教积极因素的探索 ——以彝族盟誓禁毒仪式为例》,《青春岁月》,2013年11月上
②王建新:《南方民族萨满教研究再议——从宗教学之功过谈起》,《思想战线》2012年第3期
作者简介: 禄开辉(1991—),女,彝族,云南昭通人,硕士研究生,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宗教学专业,研究方向:宗教与文化。
摘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拥有独特、神秘的原始宗教文化,其丰富的宗教仪式、节日、祭祀等活动长久以来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令众多学者和摄影爱好者乐此不疲地奔走于田野。然而,对于其本身的研究却并没不热闹,本文通过对西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研究的梳理,发现一些新的研究视角,并呼吁学者们投入到西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中一些极有价值的特殊现象和仪式活动的研究中来。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新视角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发展等原因,许多少数民族仍然保留着较为原始和传统的信仰和生活方式。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相差各异,却又有许多共同点。无论哪个民族,他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仍然对超自然的、神秘的,甚至科学还无法解释的力量,保持着依赖和敬畏,并试图求助于这种力量,为自己消除危险、病痛,带来安宁、幸福。吕大吉先生曾说,文明时代各种高雅精致的文化形式尽管各有自己植根的社会土壤,但在其发育的初期,几乎无不脱胎寄养于原始宗教的腹中。可见,原始宗教是一个神秘、令人惊叹和好奇的领域,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
一、新视角的提出
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活动的主持者是其民族宗教文化的传承者,其身上承载了丰富、神秘的民族宗教文化,他们还具有许多令人咂舌的本领。他们身上那些神秘、科学仍无法解释的现象,诸如仪式治疗、类萨满现象等,还尚未有学者深入研究。但这些仪式在人们的生活中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国外甚至已经将其引入心理咨询和医疗领域,大力发挥其作用了。今天,人们对传统宗教文化的认识更加理性、客观、全面。传统宗教依然能为社会服务,并在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方面起较大作用。①笔者冒昧地认为,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原始宗教研究应该开辟新的路径,将研究与现实联系起来,发掘出于人们生活有利的东西,而不是一味地贬为封建迷信。
本文所指的特殊的宗教现象,是指宗教主持者在其宗教行为中,能与超自然的生命沟通,并能够驾驭所谓的“神灵”,为其服务,多在治病、驱鬼、捉鬼、招魂等为目的的仪式中所特有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仪式的主持者能与“鬼神”交流、沟通,能够请神,也能赶鬼,一般是通过唱诵、舞蹈的方式。仍有两种情况,即是所请的保护神降临到仪式主持的身上,神人合为一体;或者仪式主持者的灵魂离体外游,进入另一个世界,与鬼神、祖灵、精灵沟通。当仪式主持者处于这种状态时,他的身份是变换的,还会施展一些特技,如舔铧口、上刀山、跑火池子等等。这种特殊现象依托于原始宗教仪式,是仪式高潮和成功的标志,被其信众当作获得神启和治病驱邪、祈福攘灾的有效途径。
这种现象是宗教行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区和各历史阶段的宗教现象。但长久以来,关于西南少数民族这种独特的宗教现象和行为,学界研究较少。大多学者仅限于描述性的研究,对个别民族做了深入的考查,但其中也很少将这一特别的现象单独拿出来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宗教文化形态,原始宗教具有世界性。原始宗教产生于人类早期社会,是特定群体的精神核心,也是一种社会化、全民化的意识形态。时至近代,原始宗教在其信众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学界对原始宗教的研究,将在原始宗教活动中具这种有特殊能力的人,即所谓的能用宗教仪式给人治病、驱邪、招魂的人称为“shaman”,并将其它世界各地的类萨满宗教文化纳入到“shamanism”来研究。
国外萨满教研究起源于17世纪对西伯利亚地区通古斯语族土著居民的宗教民俗研究。20世纪上半期,萨满教研究开始在欧美学界普及,范围逐渐扩大到世界各地类似的宗教文化现象。根据郭淑云的研究,200多年以来国外萨满研究主要有三个阶段,早期重在萨满教的现象描述,中期研究其社会作用为主;近半个世纪以来,主要围绕萨满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及其所体现的萨满特征展开。
我国学界很早就开始关注这一特殊的宗教现象。改革开放以来,关于这一话题的讨论更为活跃,国内外学者对中国萨满教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和总结也逐渐得到重视。我国萨满教研究既与国际学界的讨论密切相关,又有自己的特色。目前中国学界的萨满教研究主要集中在东北、北部、西北等干燥、高原地区少数民族群体,而中原汉族及西南、东南沿海少数民族地区则相对比较薄弱。
我国学界对于原始宗教的研究,南北方明显地不均衡,尤其是关于这种特殊的宗教现象的研究。据王建新所言,主要是由于学界在编著《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时,在学界造成了一种武断类推的理论导向,即北方民族的萨满教接近或等于制度化宗教,而南方民族中与其高度类似的宗教现象则不能直接作为萨满教来讨论。②
三、西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特殊现象研究概况
国内已有学者将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纳入广义的萨满教内加以研究。如色音对北方萨满教与西南少数民族宗教做了比较,认为藏族苯教巫师、彝族苏尼、纳西桑尼及羌族端公等巫师和北方萨满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珞巴、哈尼、傈僳、拉祜、景颇、独龙、基诺等民族的巫师都与萨满极为相似。这些独特的宗教现象都可以归入广义的萨满教范围之内。
针对西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研究,有白兴发、宋蜀华等学者做过一些整体研究。其它学者则大多针对单个民族,一般侧重描述巫师的表现形式,后侧重其社会作用。如蔡华《凉山彝族嫫尼现状调查》、游珍海《贵州少数民族通灵巫师简论——以迷纳为例》、周永健《苗族巫师考论》,彭晓青《土家族巫师—梯玛及其传承》。也有比较研究,如蔡富莲《四川凉山彝族的“尼”与我国北方萨满的传承比较研究》、王薇《彝族“毕摩”与纳西族“东巴” 的比较研究》,张洁《浅议彝族苏尼与汉族神汉神婆》等。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全面丰富的论著和生动的田野调查报告。如关于彝族的宗教研究中,19世纪初在西方人中开始了,如法国保禄·维亚尔,80年代以来则有美国学者郝瑞、法国魏明德等人。
在国内,有刘尧汉《我在神鬼之间── 一个彝族祭司的自述》;马学良《彝族原始宗教调查报告》,记述了彝族宗教各种祭祀和巫术活动的道场、仪式与程序。巴莫阿依《彝族祖灵信仰研究》。何耀华主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为彝族宗教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张纯德《彝族原始宗教研究》梳理了彝族宗教的各种仪式、祭仪。马长寿《凉山罗彝考察报告》对凉山彝族的巫术、毕摩、招魂与祈禳、诅咒、解毁与修餐、占卜、苏尼等内容做了详细记录和讨论。蔡华《当代彝区农村与基层社区宗教发展调查研究》中,对当代苏尼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记录了许多生动的巫师活动案例。
这些研究多从整体上描述和梳理,对本文所指的特殊的宗教现象及其成因这一课题,仍少有学者单独提出。其他西南少数民族,情况也大概相似。
四、总结
综上所述,对西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中一些特殊现象及其成因的研究,至今未有学者单独提出,这是一个极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希望学者们能够参与到这一充满趣味和挑战的课题中来。将西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特殊现象放在一起研究,还可发现它们的异同,寻找其联系。如能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和理性阐释,就揭开了人们对它的猜测和迷信。从而,我们可以深入挖掘、探索其蕴含的科学和智慧,利用其有益成分滋养人类。
参考文献:
[1]郭淑云:《中国北方民族萨满出神现象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2][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 宗教 科学与神话》,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96年。
注解:
①禄开辉,《在禁毒工作中引入宗教积极因素的探索 ——以彝族盟誓禁毒仪式为例》,《青春岁月》,2013年11月上
②王建新:《南方民族萨满教研究再议——从宗教学之功过谈起》,《思想战线》2012年第3期
作者简介: 禄开辉(1991—),女,彝族,云南昭通人,硕士研究生,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宗教学专业,研究方向:宗教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