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约翰克里斯多夫》是法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于1904到1912出版的作品,描述了一位德国音乐家的一生。本书的中文译本作者傅雷对这本书有很高的评价,他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不是一部小说,——应当说:不止是一部小说,而是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它所描绘歌咏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险,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界的战迹。它是千万生灵的一面镜子,是古今中外英雄圣哲的一部历险记,是贝多芬式的一阕大交响乐。愿读者以虔敬的心情来打开这部宝典罢!”
关键词:英雄;升华;罗曼·罗兰
《约翰·克里斯朵夫》,作者罗曼·罗兰(1866-1944年),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和评论家,出生于一个小职员家庭。他受家庭氛围熏陶,酷爱音乐,并以一篇关于意大利歌剧起源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这部小说创作于1904年至1912年间,他因这部小说一举成名,并获得1915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这部小说共有十卷,讲述了主人公约翰·克里斯朵夫在充满庸俗、倾轧的社会里的奋斗历程。
一、《约翰·克利斯朵夫》赏析
《约翰·克利斯朵夫》它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写一个人的心理历程,当然不是说没有情节,只是情节在这部小说中显得不那么重要,这跟一些以情节取胜的小说迥然不同。作者有意按照交响曲的形式来写一个音乐家的一生。一部交响曲有四个乐章组成,用以表达复杂的思想情感。
小说写出了克利斯朵夫性格的基本特征:小资产阶级的阶级地位使他对现实不满、反抗,同时却又对统治阶级抱有一定幻想;日趋破产的社会经济地位使他接近、同情人民,而个人英雄主义又使他不相信人民的力量,远离人民;进步的艺术观使他主张艺术接近生活、接近人民、造福人类,而对艺术的偏执的信仰又使他呼出“不能拿艺术去替一个党派服务”;受压迫的阶级地位使他性格坚强,而个人主义偏见又束缚着他,使他软弱无力;小资产阶级的正义感使他与社会对立,反对不平,反抗压迫,而小资阶级的动摇性又使他与现实妥协。小资产阶级的阶级性决定了克利斯朵夫性格的矛盾性和复杂性。这个脑子里充满“大人物”、“英雄”观念而实际上被日益挤向被压迫者行列的小资产阶级飘零子弟,生活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夹缝里,这二者对他都有影响,同时他与这两方面都存在着矛盾。于是克利斯朵夫性格就具有双重性。
克利斯朵夫的性格特征主要通过他的三个生活阶段显示出来。他早年生活在德国,童年和少年时代就表现出出众的音乐天赋,但卑微的出身使他从小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不平,开始形成反抗意识。年轻的音乐家鄙视封建贵族,痛恨资产阶级暴发户,不愿让他们将把艺术当作享受的玩物,但因此他也遭到社会的排斥和打击。后又因仗义救人,造成命案,不得不流亡法国。到了巴黎以后,他目睹巴黎文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堕落,十分失望。为了维护艺术的纯洁和人格尊严,他毅然对法国艺术界进行了激烈抨击。
可是,他的反抗始终是孤独的,唯一理解和支持他的只有好友奥里维。克利斯朵夫的社会地位使他同情下层人民,但他身上的个人英雄主义意识和对艺术作用的错误估计,又使他无法很好地与人民结合在一起,并从中找到精神力量。好友奥里维在“五一”示威斗争中受伤死去,对克利斯朵夫是沉重打击,从此他逃避斗争。晚年的克利斯朵夫反省自己的一生,不再过问世事。他陶醉在爱情之中,向现实妥协,与过去的敌人讲和,同时致力于宗教音乐创作,在追求内心和谐中是王府乐队的指挥,父亲却经常酗酒,以至家境逐步败落。小说通过音乐家约翰克里斯朵夫一生的幻想、追求、奋斗的过程,深刻反映了这个时代广阔的社会风貌和民众的社会心理。克里斯朵夫的个人反抗,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想为人类命运而贡献自己力量的愿望,都彰显着知识分子对“精神自由”的执着追求。对克里斯朵夫而言,最大、最强的渴望就是对艺术、对真理的追求。为此,他所作的一切被当时的社会看成是离经叛道而加以排斥,并且丧失了物质上的依傍,一生历程坎坷。
主人公约翰克里斯朵夫:出身于音乐世家,从小才华横溢,深爱音乐,并立志把一生都献给这种凝聚自己所有喜怒哀乐的艺术。对纯洁音乐的追求、大胆揭露社会上虚伪的一切使他的一生十分坎坷。作为一部特色独具的“音乐小说”,小说在结构上分为序曲、发展、高潮和结尾,具有如交响乐一般气势与华美的效果。特别是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描绘中,音乐与情感交汇相融,音乐想象随处可见。任务的情感活动与音乐感受合二为一,不仅细腻深入地展现了主人公对音乐的敏锐感悟,而且更深刻地刻画了他独特的心灵成长历程——与音乐紧密交织的人生。小说中还有很多类似的将音乐与内心情感、音乐与自然风景交融一体的描绘,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诗意与优美。
二、结束语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能给予我心灵上深深的震憾,《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我爱文学,不论是托尔斯泰的凝重,或是徐志摩的醉情,都无法改变我对罗曼·罗兰的那份衷情。他使我第一次听到了文字的声音,感受到苍白的文字,犹如化成一阵阵氲氤的水汽,拂过我的耳畔;一串串音符,冲撞着我的心灵。我仿佛清晰地听见了书中的文字正在呐喊;听见了作者笔下英雄心脏永不停歇的跳动声。克利斯朵夫是幸运的。因为他有着奥利维埃这样的知己,使他因为饱受生活坎坷而疲乏的心灵沐浴到友谊的滋润。当克利斯朵夫获悉自己有了一个朋友,是那么的激动,以至于忘记了身边发生的一切,忘记了这个世界的存在。克利斯朵夫又是不幸的,在他正需要朋友的关怀时,奥利维埃却为了反抗统治、获得自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虽然生活布满了荆棘,但克利斯朵夫用他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点燃了横在前进路上的阻碍,开辟了通往自由的路,读后感《《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
《约翰·克利斯朵夫》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份崇高真挚的友情,更告诉我们人活着就要为了自由与权利而奋斗。我爱克利斯朵夫。因为作者把他的人物形象塑造得那么真实:少年时的善良单纯,青年时为了真理“桀骜不驯”地不懈奋斗,老年时成熟清醒地认识这个世界及一生为之奉献的事业。作者流畅地叙述了主人公一生的奋斗史,而又总能在不知不觉间让读者的心灵与主人公的命运紧密相连。文字华丽而不失真实,情节曲折但可以给读者充分思考与回味的空间。一本好书就是在读者掩卷瞑思时才发觉自己已欲罢不能,萌发再次阅读的兴趣,点燃重新品书的热情。在我眼中,《约翰·克利斯朵夫》就是如此。
读《约翰·克利斯朵夫》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真谛——奋斗的目标,不屈的意志——是人通往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克利斯朵夫的一生是成功、伟大的,正如其作者的一生。约翰·克利斯朵夫将在我心中永存。也许正如其死后最后那声满怀期望的呐喊:“有一天,为了新的斗争,我还会再生。”这篇读后感紧紧抓住了作品跳动的音符,播弄读者的心弦,滋润读者的心田。从作品人物的精神、信念、意志中产生共鸣,借题发挥,生发出了作者深切动人的感触。语言精练而不失文采,结构清晰而意蕴。
参考文献:
[1]翻译文学与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关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2]宋学智;许钧;试论傅雷的翻译观[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宋学智;现代翻译研究视野下傅译罗曼 罗兰——纪念傅雷先生诞辰100周年
摘要:《约翰克里斯多夫》是法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于1904到1912出版的作品,描述了一位德国音乐家的一生。本书的中文译本作者傅雷对这本书有很高的评价,他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不是一部小说,——应当说:不止是一部小说,而是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它所描绘歌咏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险,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界的战迹。它是千万生灵的一面镜子,是古今中外英雄圣哲的一部历险记,是贝多芬式的一阕大交响乐。愿读者以虔敬的心情来打开这部宝典罢!”
关键词:英雄;升华;罗曼·罗兰
《约翰·克里斯朵夫》,作者罗曼·罗兰(1866-1944年),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和评论家,出生于一个小职员家庭。他受家庭氛围熏陶,酷爱音乐,并以一篇关于意大利歌剧起源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这部小说创作于1904年至1912年间,他因这部小说一举成名,并获得1915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这部小说共有十卷,讲述了主人公约翰·克里斯朵夫在充满庸俗、倾轧的社会里的奋斗历程。
一、《约翰·克利斯朵夫》赏析
《约翰·克利斯朵夫》它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写一个人的心理历程,当然不是说没有情节,只是情节在这部小说中显得不那么重要,这跟一些以情节取胜的小说迥然不同。作者有意按照交响曲的形式来写一个音乐家的一生。一部交响曲有四个乐章组成,用以表达复杂的思想情感。
小说写出了克利斯朵夫性格的基本特征:小资产阶级的阶级地位使他对现实不满、反抗,同时却又对统治阶级抱有一定幻想;日趋破产的社会经济地位使他接近、同情人民,而个人英雄主义又使他不相信人民的力量,远离人民;进步的艺术观使他主张艺术接近生活、接近人民、造福人类,而对艺术的偏执的信仰又使他呼出“不能拿艺术去替一个党派服务”;受压迫的阶级地位使他性格坚强,而个人主义偏见又束缚着他,使他软弱无力;小资产阶级的正义感使他与社会对立,反对不平,反抗压迫,而小资阶级的动摇性又使他与现实妥协。小资产阶级的阶级性决定了克利斯朵夫性格的矛盾性和复杂性。这个脑子里充满“大人物”、“英雄”观念而实际上被日益挤向被压迫者行列的小资产阶级飘零子弟,生活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夹缝里,这二者对他都有影响,同时他与这两方面都存在着矛盾。于是克利斯朵夫性格就具有双重性。
克利斯朵夫的性格特征主要通过他的三个生活阶段显示出来。他早年生活在德国,童年和少年时代就表现出出众的音乐天赋,但卑微的出身使他从小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不平,开始形成反抗意识。年轻的音乐家鄙视封建贵族,痛恨资产阶级暴发户,不愿让他们将把艺术当作享受的玩物,但因此他也遭到社会的排斥和打击。后又因仗义救人,造成命案,不得不流亡法国。到了巴黎以后,他目睹巴黎文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堕落,十分失望。为了维护艺术的纯洁和人格尊严,他毅然对法国艺术界进行了激烈抨击。
可是,他的反抗始终是孤独的,唯一理解和支持他的只有好友奥里维。克利斯朵夫的社会地位使他同情下层人民,但他身上的个人英雄主义意识和对艺术作用的错误估计,又使他无法很好地与人民结合在一起,并从中找到精神力量。好友奥里维在“五一”示威斗争中受伤死去,对克利斯朵夫是沉重打击,从此他逃避斗争。晚年的克利斯朵夫反省自己的一生,不再过问世事。他陶醉在爱情之中,向现实妥协,与过去的敌人讲和,同时致力于宗教音乐创作,在追求内心和谐中是王府乐队的指挥,父亲却经常酗酒,以至家境逐步败落。小说通过音乐家约翰克里斯朵夫一生的幻想、追求、奋斗的过程,深刻反映了这个时代广阔的社会风貌和民众的社会心理。克里斯朵夫的个人反抗,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想为人类命运而贡献自己力量的愿望,都彰显着知识分子对“精神自由”的执着追求。对克里斯朵夫而言,最大、最强的渴望就是对艺术、对真理的追求。为此,他所作的一切被当时的社会看成是离经叛道而加以排斥,并且丧失了物质上的依傍,一生历程坎坷。
主人公约翰克里斯朵夫:出身于音乐世家,从小才华横溢,深爱音乐,并立志把一生都献给这种凝聚自己所有喜怒哀乐的艺术。对纯洁音乐的追求、大胆揭露社会上虚伪的一切使他的一生十分坎坷。作为一部特色独具的“音乐小说”,小说在结构上分为序曲、发展、高潮和结尾,具有如交响乐一般气势与华美的效果。特别是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描绘中,音乐与情感交汇相融,音乐想象随处可见。任务的情感活动与音乐感受合二为一,不仅细腻深入地展现了主人公对音乐的敏锐感悟,而且更深刻地刻画了他独特的心灵成长历程——与音乐紧密交织的人生。小说中还有很多类似的将音乐与内心情感、音乐与自然风景交融一体的描绘,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诗意与优美。
二、结束语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能给予我心灵上深深的震憾,《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我爱文学,不论是托尔斯泰的凝重,或是徐志摩的醉情,都无法改变我对罗曼·罗兰的那份衷情。他使我第一次听到了文字的声音,感受到苍白的文字,犹如化成一阵阵氲氤的水汽,拂过我的耳畔;一串串音符,冲撞着我的心灵。我仿佛清晰地听见了书中的文字正在呐喊;听见了作者笔下英雄心脏永不停歇的跳动声。克利斯朵夫是幸运的。因为他有着奥利维埃这样的知己,使他因为饱受生活坎坷而疲乏的心灵沐浴到友谊的滋润。当克利斯朵夫获悉自己有了一个朋友,是那么的激动,以至于忘记了身边发生的一切,忘记了这个世界的存在。克利斯朵夫又是不幸的,在他正需要朋友的关怀时,奥利维埃却为了反抗统治、获得自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虽然生活布满了荆棘,但克利斯朵夫用他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点燃了横在前进路上的阻碍,开辟了通往自由的路,读后感《《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
《约翰·克利斯朵夫》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份崇高真挚的友情,更告诉我们人活着就要为了自由与权利而奋斗。我爱克利斯朵夫。因为作者把他的人物形象塑造得那么真实:少年时的善良单纯,青年时为了真理“桀骜不驯”地不懈奋斗,老年时成熟清醒地认识这个世界及一生为之奉献的事业。作者流畅地叙述了主人公一生的奋斗史,而又总能在不知不觉间让读者的心灵与主人公的命运紧密相连。文字华丽而不失真实,情节曲折但可以给读者充分思考与回味的空间。一本好书就是在读者掩卷瞑思时才发觉自己已欲罢不能,萌发再次阅读的兴趣,点燃重新品书的热情。在我眼中,《约翰·克利斯朵夫》就是如此。
读《约翰·克利斯朵夫》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真谛——奋斗的目标,不屈的意志——是人通往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克利斯朵夫的一生是成功、伟大的,正如其作者的一生。约翰·克利斯朵夫将在我心中永存。也许正如其死后最后那声满怀期望的呐喊:“有一天,为了新的斗争,我还会再生。”这篇读后感紧紧抓住了作品跳动的音符,播弄读者的心弦,滋润读者的心田。从作品人物的精神、信念、意志中产生共鸣,借题发挥,生发出了作者深切动人的感触。语言精练而不失文采,结构清晰而意蕴。
参考文献:
[1]翻译文学与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关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2]宋学智;许钧;试论傅雷的翻译观[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宋学智;现代翻译研究视野下傅译罗曼 罗兰——纪念傅雷先生诞辰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