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如农民不能拔苗助长而只能依靠庄稼自身的茁壮成长获得收成,教练不能越俎代庖而只能倚赖运动员自主的拼搏创造佳绩,教师也不能取学生而代之,而只能创造各种条件促使学生自己能动地发展。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也不是输入了某种程序去应考的“机器人”,而是具有独立人格和认识潜能的学习活动的主体。在作为“各门学科之母”的语文科教学中,这一理念早已成为全体教育者的共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主体性地位被忽视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尤其令人忧虑的是:虽然一味讲解而不顾学生参与的“满堂灌”式教学已遭冷遇,但表面活跃而学生仍被“牵着鼻子走”的“满堂问”式教学往往大受赞赏。语文教学仍囿于“教师中心”的怪圈之中,教学效能依旧是“少、慢、差、费”。
鉴于上述忧虑,在总结二十余年语文教学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不在于教师的深讲细导,而在于学生主体性真正的充分发挥。但并不是所有处于学习活动中的学生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只有当他们具备了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并且能够进行冷静、客观的自我评价的时候,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主动参与意识的激发
(一)语文学习目的的再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动机产生于需要。著名语文教育专家魏书生也说过:“说千道万,思想转变。”目前语文学习中学生主体性不能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乃是认识不足。
为此,应当使学生认识到在校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日后能够独立地解决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在于能够灵活而有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策略和道德规范,成为一个能适应社会需求和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思想教育之余,笔者还经常利用语文活动课、模拟生活小品演出、社会小调查、情景作文等方式,创设语文实际运用的各种情景,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应用无处不在”“语文素养是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语文的意识,逐步培养学生远大而持久的学习动机。
(二)语文学习组织和测评方式的改进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主体性的双翼只有在兴趣的广阔天空中才能得以充分舒展。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地改进教学组织形式,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实践活动,促进他们的语文学习由知识向能力迁移,让他们在不断成功的喜悦中逐步形成积极的语文学习态度。实践证明,下列语文学习活动历来深受学生的喜爱:“在老师指导下分组讨论解读课文”“教师指导下互批作文”“自由抢答的语文知识比赛”“师生集体备课并由学生主讲或答记者问”“模拟社会生活情景表演”“对新近播出的某电视节目你有何看法”“你最近耳闻目睹的重大社会新闻发布会”“师生相互出对联对对子”“耳听笔记并复述老师提供的语言材料”等等。这些语文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走出一味听讲的狭窄模式,在灵动的学习方式中兴致勃勃地探求知识,从作为社会一员的生活需要出发,激发活学活用语文的强烈愿望,使他们觉得非说不可,非写不可,能够放胆想,放心说,使语文学习成为他们放飞思维的蓝天。
课程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但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倾向和学业评价标准的误用,致使师生的教与学缺乏活力,严重地扼制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因此,语文学习测评方式的改进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正如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所言:“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坚决摒弃“以分数论优劣”的片面做法,将过程和结果并重,从课堂活动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典型试卷分析、兴趣潜能剖析和自评、互评情况等多角度评价学生的进步与不足,想方设法保护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期待和正面激励的测评方式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二、能动的参与能力的培养
光有“我要学”的参与热情,还不足以保证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还得使学生逐渐习得能动的参与能力,否则学生就只能成为语文学习的旁观者。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能力不同于行为习惯和操作技能,而是一种合乎法则的心智技能,必须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才能逐渐获得。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教授将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1)原型定向;(2)原型操作;(3)原型内化。这里讲的“原型”即语文学习中各种技能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以初中生作文生成的心智技能训练为例,作文生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如下图所示:
定向阶段,注重操作步骤的简洁而准确的说明,并辅以示范性习作操作,一般可将上图以卡片或电脑显示等方式逐步呈现;操作阶段,让学生按老师的示范边排列卡片边想,及时说出自己的感悟;内化阶段,让学生放下卡片,独立地去写作一篇作文。如此由陌生到熟练,反复训练,逐步掌握听、说、读、写各种技能。
在語文学习中,我们可以依次将学生语文学习的心智技能水平划分为四个阶段,或称为四个等级:(1)全依赖阶段;(2)半依赖阶段;(3)基本自主阶段;(4)完全自主阶段。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应鉴于不同学生发展水平客观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正确估量的基础上,采取与学生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法,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向高一级水平发展,并在良性循环中逐步形成参与语文学习的能力。
三、良好的反馈机制的建立
(一)自我评价
教育实验研究告诉我们:渴望成功,尝试成功进而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必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自我评价的反馈信息会促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新一轮的学习活动之中。
例如:在进行《范进中举》一文的思路梳理训练时,先让学生审题,预测文中写了些什么情节,应当如何安排。再限时初读全文,再次预测全文思路条理。接着按操作程序“初读文意——切分段层——赏析画面——领悟情理——揣摩技法”,最后“阐明思路”。此时,要求学生对自己最初的两次预测作出评价。有的学生说:“我的预测忽视了范进的出身贫寒,看不到前后的对比。”有的说:“我将范进卖鸡划到中举之后,还不全面。”也有学生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说:“我的预测基本准确。”课堂上时而鸦雀无声,时而人声鼎沸,学生参与的意识强烈,参与能力明显增强。
此外,作文之后来一段“习作得失自我分析”,阅读之后说一番“自我评估”,书写之后作一个“自评等级”,登台表演之后谈一些“改进体会”,诸如此类的自我评价,不仅能极大地增加教学活力,改善学习进程,还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主角的地位,在课堂这个特殊舞台上尽情表演。
(二)教师与同学的评价
心理学研究表明: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肯定是人的共性,青少年学生尤其如此。教师鼓励性的评价对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教师一方面要在尊重学生主动精神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潜能得到自由而充分的释放;另一方面要注意引导的“难而有度”,使学生不断看到自己努力的结果,并不断受到成功的反馈信息的激励。
在教师公平、宽容而客观的评价方式的熏陶下,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也十分重要。学生间相互欣赏,有利于共同进步;如果互相贬低,很可能造成自我评价标准的迷失。因而教师在指导学生之间互评时,必须强调评价要着眼于帮助同学改进,既客观地指出其不足,又热情地期待进步,注意语言的分寸和礼貌。
教育实验研究和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一旦学生渴望参与语文学习,逐渐形成了较强的参与能力,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自评、互评技能,语文教学效果势必得到极大的改进。愿所有的语文教师彻底走出漠视学生主体性的误区,以充分发挥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性为着眼点,努力开创语文教育更壮美的新天地!
鉴于上述忧虑,在总结二十余年语文教学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不在于教师的深讲细导,而在于学生主体性真正的充分发挥。但并不是所有处于学习活动中的学生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只有当他们具备了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并且能够进行冷静、客观的自我评价的时候,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主动参与意识的激发
(一)语文学习目的的再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动机产生于需要。著名语文教育专家魏书生也说过:“说千道万,思想转变。”目前语文学习中学生主体性不能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乃是认识不足。
为此,应当使学生认识到在校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日后能够独立地解决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在于能够灵活而有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策略和道德规范,成为一个能适应社会需求和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思想教育之余,笔者还经常利用语文活动课、模拟生活小品演出、社会小调查、情景作文等方式,创设语文实际运用的各种情景,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应用无处不在”“语文素养是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语文的意识,逐步培养学生远大而持久的学习动机。
(二)语文学习组织和测评方式的改进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主体性的双翼只有在兴趣的广阔天空中才能得以充分舒展。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地改进教学组织形式,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实践活动,促进他们的语文学习由知识向能力迁移,让他们在不断成功的喜悦中逐步形成积极的语文学习态度。实践证明,下列语文学习活动历来深受学生的喜爱:“在老师指导下分组讨论解读课文”“教师指导下互批作文”“自由抢答的语文知识比赛”“师生集体备课并由学生主讲或答记者问”“模拟社会生活情景表演”“对新近播出的某电视节目你有何看法”“你最近耳闻目睹的重大社会新闻发布会”“师生相互出对联对对子”“耳听笔记并复述老师提供的语言材料”等等。这些语文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走出一味听讲的狭窄模式,在灵动的学习方式中兴致勃勃地探求知识,从作为社会一员的生活需要出发,激发活学活用语文的强烈愿望,使他们觉得非说不可,非写不可,能够放胆想,放心说,使语文学习成为他们放飞思维的蓝天。
课程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但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倾向和学业评价标准的误用,致使师生的教与学缺乏活力,严重地扼制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因此,语文学习测评方式的改进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正如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所言:“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坚决摒弃“以分数论优劣”的片面做法,将过程和结果并重,从课堂活动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典型试卷分析、兴趣潜能剖析和自评、互评情况等多角度评价学生的进步与不足,想方设法保护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期待和正面激励的测评方式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二、能动的参与能力的培养
光有“我要学”的参与热情,还不足以保证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还得使学生逐渐习得能动的参与能力,否则学生就只能成为语文学习的旁观者。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能力不同于行为习惯和操作技能,而是一种合乎法则的心智技能,必须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才能逐渐获得。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教授将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1)原型定向;(2)原型操作;(3)原型内化。这里讲的“原型”即语文学习中各种技能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以初中生作文生成的心智技能训练为例,作文生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如下图所示:
定向阶段,注重操作步骤的简洁而准确的说明,并辅以示范性习作操作,一般可将上图以卡片或电脑显示等方式逐步呈现;操作阶段,让学生按老师的示范边排列卡片边想,及时说出自己的感悟;内化阶段,让学生放下卡片,独立地去写作一篇作文。如此由陌生到熟练,反复训练,逐步掌握听、说、读、写各种技能。
在語文学习中,我们可以依次将学生语文学习的心智技能水平划分为四个阶段,或称为四个等级:(1)全依赖阶段;(2)半依赖阶段;(3)基本自主阶段;(4)完全自主阶段。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应鉴于不同学生发展水平客观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正确估量的基础上,采取与学生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法,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向高一级水平发展,并在良性循环中逐步形成参与语文学习的能力。
三、良好的反馈机制的建立
(一)自我评价
教育实验研究告诉我们:渴望成功,尝试成功进而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必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自我评价的反馈信息会促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新一轮的学习活动之中。
例如:在进行《范进中举》一文的思路梳理训练时,先让学生审题,预测文中写了些什么情节,应当如何安排。再限时初读全文,再次预测全文思路条理。接着按操作程序“初读文意——切分段层——赏析画面——领悟情理——揣摩技法”,最后“阐明思路”。此时,要求学生对自己最初的两次预测作出评价。有的学生说:“我的预测忽视了范进的出身贫寒,看不到前后的对比。”有的说:“我将范进卖鸡划到中举之后,还不全面。”也有学生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说:“我的预测基本准确。”课堂上时而鸦雀无声,时而人声鼎沸,学生参与的意识强烈,参与能力明显增强。
此外,作文之后来一段“习作得失自我分析”,阅读之后说一番“自我评估”,书写之后作一个“自评等级”,登台表演之后谈一些“改进体会”,诸如此类的自我评价,不仅能极大地增加教学活力,改善学习进程,还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主角的地位,在课堂这个特殊舞台上尽情表演。
(二)教师与同学的评价
心理学研究表明: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肯定是人的共性,青少年学生尤其如此。教师鼓励性的评价对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教师一方面要在尊重学生主动精神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潜能得到自由而充分的释放;另一方面要注意引导的“难而有度”,使学生不断看到自己努力的结果,并不断受到成功的反馈信息的激励。
在教师公平、宽容而客观的评价方式的熏陶下,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也十分重要。学生间相互欣赏,有利于共同进步;如果互相贬低,很可能造成自我评价标准的迷失。因而教师在指导学生之间互评时,必须强调评价要着眼于帮助同学改进,既客观地指出其不足,又热情地期待进步,注意语言的分寸和礼貌。
教育实验研究和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一旦学生渴望参与语文学习,逐渐形成了较强的参与能力,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自评、互评技能,语文教学效果势必得到极大的改进。愿所有的语文教师彻底走出漠视学生主体性的误区,以充分发挥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性为着眼点,努力开创语文教育更壮美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