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反转”的概念本是小说和电影中常用的叙事技巧——通过前一阶段的叙事,为下文展开做好蓄势,并在后一阶段呈现出与读者或观众预想迥然不同的情节或结果,随之带来巨大的心理反差,从而产生体验上的快感。这种“反转”的叙事技巧可以为课堂所借鉴,成为一种有效推进课堂,强化知识吸收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反转 体验 教学策略
“反转”的概念本是小说和电影中常用的叙事技巧——通过前一阶段的叙事,为下文展开做好蓄势,并在后一阶段呈现出与读者或观众预想迥然不同的情节或结果,随之带来巨大的心理反差,从而产生体验上的快感。
笔者通过对中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后发现,在教师们认为学生游戏成瘾的今天,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利用手机阅读小说,并且单次持续阅读的时间都在2小时以上。学生表示对小说中精彩的情节非常专注,阅读时不容易被游戏或社交软件所干扰。
精彩,往往意味着“猜不透”,意味着“反转”,意味着“丰富的体验感”。
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学生在有丰富体验的课堂中,参与度与积极性会有较大提升。通过研究与实践,从关注学生体验入手,把“反转”的技术运用于课堂,借鉴于教学策略,可取得良好效果。
一、利用“反转”策略解决课堂推荐艰涩问题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环环相扣又层层深入的过程。很多课堂的教学铺开,是由浅入深,是需要先掌握一个内容,再以此为基础进行下一个内容的学习。从一个环节过渡到下一个环节前,教师应该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巩固所学,才进行后续内容的开展。
但是,学生往往因为各种原因,游离于课堂之外,教师常常无法得到广泛回应。很多时候流为教师的自问自答,自找台阶,或者只是个别优秀学生呼应教师,课堂变成了一小撮同学的秀场。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如果授课教师调整现有的较沉闷的授课方式,会放下手机回归课堂。在访问调查中,学生表示喜欢幽默风趣的老师,喜欢跟学生互动的老师;不喜欢上课方式单一、照本宣科的老师。换个角度思考,学生不喜欢老师的单调乏味,实则是不喜欢自己在课堂中体验的单调乏味感。
在教学研究开展过程中,听各级各类公开课及评课的时候,教师们经常把“高效”作为一个重要评价标准。“高效”就意味着宝贵的课堂时间里,不能有与达到教学目标相关度低的内容,要步步有实效。笔者在12年的教学工作中发现,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设计,加上学生的积极配合,课堂非常高效。但问题常常出现在,学生不愿配合,甚至呈现疲态,教师成为无米巧婦。
广东省特级、特支名师楚云老师在指导笔者授课时,非常强调要注意环节之间的衔接过渡。初时,笔者只认为这种要求只是为了课堂看起来比较流畅。但随着教学阅历的增加,越发体会到大大小小环节之间的衔接,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是温故和小结,对下是开启新知。实践中我们发现,环节之间的过渡做得好,可以很好地保持听课的队形,不易让学生掉队。
文似看山不喜平,教学过程应该有起伏,学生在课堂中的情绪情感体验也应该有起伏,如此才不易产生疲惫之感,如此才不易让课堂艰涩难以推进。如何制造“起伏”呢?我们发现可以在过渡衔接的环节下功夫、做文章。
如何营造课堂的“起伏”之感呢?除了教学内容的丰富,还需要关注内容要给学生带来体验的丰富感和起伏感,让学生时而紧张,时而放松,时而欢笑,时而伤心,时而惊讶,时而愤怒,时而遗憾……
在《应用口才》绪论的授课中,教师归纳了口才对生活与工作的重要性,学生有的开始抄PPT上归纳的文字,有的开始偷偷打开手机。教师的教学设想是,让学生在意识到口才的重要性后,更加重视后续的练习。但课堂到此,明显呈现出疲态,此刻直接进行练习,学生参与度不高。
在另一个授课班级,教师在做课堂训练之前,抛出了这样一个思考题:“好兄弟第一次带女友介绍给你认识,你该如何赞美这位女生呢?”
生:你好漂亮!好美!
师:这样似乎有点轻薄之意,如果再加上垂涎欲滴的样子,估计兄弟都没得做。
生:那就不赞美!什么都不说!
师:天龙八部里,马夫人只因乔峰对她的美貌不关注,就狠下杀心。女人最喜欢自己的美貌得到肯定。什么都不说,女生可能会不愉快哦。
生:那就说女生很贤惠。
师:第一次见面,你怎么就知道人家贤惠呢?言不由衷,显得自己虚伪呢。
学生发现自己想的应对,不是得罪朋友就是得罪女生、贬低自己。越是猜不出正解,越是不服气,越是兴奋,班级气氛热烈。此时,教师给出最佳解决方案——“兄弟你真有眼光!真有福气!”一石二鸟,一句话赞美两个人,又不会显得自己轻薄。
学生恍然大悟,哈哈哈笑成一片。教师以此为契机,要求学生要重视口才课的学习与训练。在热烈的气氛中,推出教学下一个环节“课堂训练”。学生参与度明显高于没有设置此思考环节的授课班级。看似非常浪费时间的“脑筋急转弯”式的问题,一经抛出,课堂马上被唤醒。
关注学生体验的视野下,有时候“浪费时间”就是“提高效率”。
二、利用“反转”策略强化知识吸收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记不住”或“反复错”的情况,“反转”策略的使用有助于加深印象,强化知识吸收。
学生在毕业多年后,共同谈论起校园生活与课堂片段的时候,总是会想起那些曾给他们带来特别体验的瞬间,和那个瞬间老师所讲的知识。
学生陈咏欣回忆起物理老师,会记得在讲直流电和交流电的课堂上,老师出了一道题,问哪盏灯先亮。同学们反映不是很热烈,继而老师换了一个题:“十二生肖,谁先亮?”
同学们乐了,纷纷脑洞大开。最后老师公布答案——“羊”。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年级长的名字叫“杨鲜亮”(羊先亮)。一个冷笑话之后,学生摆脱疲态,积极思考。特别的体验,让许多学生多年后仍记忆犹新,仍记得物理老师这节课所讲的内容。 多年前,在数学课堂上,笔者的数学老师讲授圆柱体和圆锥体——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1/3。同学们从视觉感受上,无法接受这个体积上的巨大差距,认为1/2才合理。后来数学老师讲了一个知青下乡的故事——
粮食有限的年代,饭堂只提供稀饭,每顿每人分得一大勺稀拉拉的稀饭。舀粥的师傅动作很大,一勺粥盛到碗里,一半溅到碗外面了。条件好一点的知青,就拿海碗来打粥,尽量减少溅出。最穷的知青,只能拿一个旧奶粉罐当饭碗。
“请问谁打的粥会比较多?说说理由。”教师提问。
每个人都认为海碗装得多,因为碗口够大,溅出较少。但老师的答案却让我们大跌眼镜——奶粉罐装得比较多。因为师傅每次舀了一勺进罐子里,因为圆柱体体积远大于圆锥体的碗,看着觉得太少了,就又加了半勺。所以,每次穷知青都可以多吃半勺的稀饭。
20多年前,关于圆柱体和圆锥体的比例问题,我们班的同学就再也没有错过。 20多年过去,同学们都还能记得老师的故事,还能记得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1/3。
上述的两个例子,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工作与学习中都可能有过类似的经历。印象之所以被强化,那是因为有了强烈或特别的体验。这种强烈感和特别感,是因为与上一阶段的情感体验完全不同,实现了“体验的反转”。因此在教授过程中,针对重点内容,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制造“体验”的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强化理解和记忆。
三、“反转”教学策略的多样化呈现
在课堂中为学生带来“体验的反转”有多种手段,课题组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归纳了以下一些方法。
(一)设置含“反转”因素的问题
具备“反转”因素的问题,即答案并不是采用定势思维得出的,而是与学生心中所想有较大出入,让学生心理形成较大落差的问题。在解答的时候,造成学生内心情感或情绪的起伏,从而生成“体验的反转”。
案例一:“男性与女性上下楼梯时,谁走前面?”
在礼仪课上,有关于上下楼梯需要注意的礼仪。男性与女性同行,上楼梯时,女性在前;下楼梯时,男性在前。为了强化记忆,帮助学生分辨清楚,教师设置以上问题。这种问题看起来简单,却能给课堂带来辩论的气氛,男人走前面一派与女人走前面一派争执不休,互不相让。辩论的气氛让学生从平静的情绪进入了一种亢奋的情绪体验,学生积极性瞬间提高。
教师给出的答案是——女性走上面,男性走下面,因为男性要防止女性在楼梯上摔倒滚落,在后面可以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得知答案的学生们大喊“上当”,抱怨老师“挖坑”。这时,学生又从兴奋的情绪体验进入这种幡然醒悟的情感体验。很多学生会继续讨论这个问题答案,甚至抱怨老师做错误引导,导致自己回答失误。这种愤怒的情绪,也是为课堂增加起伏感的元素。学生对课堂内容感兴趣,还会在课下讨论,或者去考考其他不曾学过此课的同学,课堂内容得到了很好的延伸。
案例二:“陪领导同行,使用电梯时,谁走前面?”
迎送礼仪一章中,有关于如何陪同领导或客户同行的内容,学生们都能够理解行走时引导人员应走在客人的前方一两步远的地方。但在使用电梯时,这个常理就不适用。为了让学生更好更牢地掌握这个知识点,教师设置了上述问题。
陪同客户使用电梯时,应该先由引导人员进入电梯,一手按住开门键,一手扶住电梯门,再请客户进入电梯。出电梯时,引导人员依然是一手按住开门键,一手扶住电梯门,请客户先出电梯。电梯礼仪的要点是——引导陪同人员永远要先按住电梯开门键服务客户使用电梯。
案例三:“《药》的主角是谁?说说理由。”
這个问题的设置,按常理思考,一般是根据作者对谁用笔墨最多最细来分析。学生有的回答是华老栓夫妇,有的说是刽子手康大叔,有的说是华小栓。偶尔也会有学生说是死去的革命者(秋瑾)。然而,研究鲁迅的人会知道,先生真正想要写的是——看客。主角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一群冷漠愚昧的人。回顾梳理一下先生的小说,许多作品其实都在写看客。
问题并不难,回答时学生都有话可说,有理有据。在得知这个与自己所想完全不同的答案后,都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此刻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前一阶段的体验是有较大反差的,这就形成了体验上的起伏,即“体验的反转”。在强烈的体验中,学生对“主角是看客”的观点印象深刻。
(二)深入细节体验“表”与“里”之反转
案例一:刘禹锡《陋室铭》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慕富贵高洁清峻的品格。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刘禹锡的生平,再去品味一些句子,让学生发现另一种理解——《陋室铭》表现出一种文人之“酸”。
课后,学生纷纷笑话作者的“酸”,还与家长分享。课堂留给孩子们的印象非常深刻。
案例二:文学社第二课堂讲到鲁迅的《伤逝》,这是鲁迅先生少见的写爱情的小说,文中讲述了知识分子涓生与大家闺秀子君的爱情故事。子君不顾家庭反对,毅然离家与涓生同居。但随着生活的拮据,日子的逝去,涓生很快便对子君失去了爱意。子君最后回到娘家,自杀身亡。
初读,全篇文章充满了第一人称涓生的悲伤与忏悔。对作品不了解的学生,或者缺乏一定审美与分析能力的学生,可能就这样误读了。经典作品被学生误读,然后再带着这种误读走向社会,是教师的失职。
因此,教师告诉学生,涓生其实是一个自私的“负心汉”,即现在网络所说的“渣男”。文章中所有的悲伤与悔恨都是虚伪的,请学生找出相关细节和叙述来证明涓生是个“渣男”。
中职学生对“渣男”“渣女”“劈腿”等网络词语自带天然关注,纷纷寻找文中线索。经过课堂的分析学习,学生对涓生的虚伪假面有了较深入的认识,还结合生活经验,大谈涓生这个形象非常符合现实生活中的“渣男”特质——表面很好,内心很坏。 案三:陶渊明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大诗人,恬淡闲适的作品风格,塑造了诗人豁达、乐观、高洁的形象。关于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学生自然是烂熟于胸。加之陶诗平实的语言风格,读来不如李白诗歌那样有诵读之快感,学生在学习陶诗的过程中是呈现疲态的。
教师在语文课讲《归田园居》的时候,落实完字词句的翻译后,部分学生已经开始游离。于是教师提出一个观点——“陶渊明其实是一个段子手,《归田园居》这里面就有一个段子”。继而请同学们找出这个段子在哪里。
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却换来“草盛豆苗稀”,这种自嘲的表达符合现代人关于幽默和笑的研究理论。
通过“找段子”和发现诗人的幽默品质,学生们从疲惫的翻译环节进入头脑风暴般的思考环节,助力的就是兴奋的情绪体验。
(三)讲一个带“反转”的例子或故事实现“体验的反转”
增加课外内容,也是丰富课堂、丰富学生体验的重要手段。这种课外内容,可以是理论,可以是感受,可以是见解,也可以是案例或故事。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具有故事性的课外内容,或者把知识类的内容辅以案例,学生的专注程度会有所提高。
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发达,教师也学会了在课上插入信息化的内容,最为常用的就是播放短视频。原来需要教师加工并复述给学生的内容,今天更多是是被播放视频的形式代替了。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课外知识”比“视频播放” 更能够显著地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多融入“课外知识”,能够更好地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
“反转”策略的使用需要教师学会讲精彩的故事,“精彩”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剧情的反转。
案例一:在《应用文写作·简历》中有撰写“实践经历”内容。讲授完写作要点后,下一步就是撰写练习。学生兴奋度并不高,有些学生似乎不打算撰写。教师此时讲了一个关于派传单的故事——
一天清早,我去上班,因为时间比较早,路上人很少。这时,我感觉到有一双灼热的眼睛盯着我。抬头一看,是一个清秀的男青年,不仅心跳快了一些。他就站在我前方不远的路口,就这样一直盯着我看,等待我走近。那个路口也是我要转弯的路口,我心跳愈发快了。
走近了,男青年带着笑容跟我说“早上好”,我点头回应。男青年递给我一张纸,我接过来,继续赶路上班了。我边走边看纸上的内容:
“你想减肥吗?减肥请用××牌营养代餐粉!”
故事讲完了,学生们热切期待的“搭訕”与“恋爱”环节没有到来,巨大的心理落差,让课堂笑成一片。教师抓住契机,及时回归课程——派传单的工作也是具有技术含量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接减肥传单。因此,应该梳理总结自己的实践经历,提炼出“技术点”呈现在简历中。
在讲完这个故事后,学生完成课堂撰写练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
(四)教学方式的变化引发“体验的反转”
教学中有许多教学法、教学策略可供选择,但由于有些教师为减轻备课负担,没有注意在教学设计上更多地变换教学方式,使整堂课按同一套路出牌,学生容易疲惫。有些老师注意了方式上的多样,却又忽略了方式切换要注意给学生体验上带来起伏感,一个方式过渡到另一个方式,并没有引起体验上的变化,学生依然是难以被调动。
我们从课堂观摩的过程中发现,按照从讲授到分组合作,从思考到辩论,从练习到上台展示,从观看视频到抢答……这种差异较大的方式之间切换,可以较好地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课堂积极性。
当今社会,体验为王。那些文中显得拖沓无用的“反转”策略,都因关注到了“体验”,从而帮助提升教师教学的效率。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参考文献:
[1]陈雯,许鸿文,江立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注意力与教学模式改革的有效性研究——基于图像识别跟踪技术的Cox回归生存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9):84-89.
作者单位: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
关键词:反转 体验 教学策略
“反转”的概念本是小说和电影中常用的叙事技巧——通过前一阶段的叙事,为下文展开做好蓄势,并在后一阶段呈现出与读者或观众预想迥然不同的情节或结果,随之带来巨大的心理反差,从而产生体验上的快感。
笔者通过对中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后发现,在教师们认为学生游戏成瘾的今天,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利用手机阅读小说,并且单次持续阅读的时间都在2小时以上。学生表示对小说中精彩的情节非常专注,阅读时不容易被游戏或社交软件所干扰。
精彩,往往意味着“猜不透”,意味着“反转”,意味着“丰富的体验感”。
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学生在有丰富体验的课堂中,参与度与积极性会有较大提升。通过研究与实践,从关注学生体验入手,把“反转”的技术运用于课堂,借鉴于教学策略,可取得良好效果。
一、利用“反转”策略解决课堂推荐艰涩问题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环环相扣又层层深入的过程。很多课堂的教学铺开,是由浅入深,是需要先掌握一个内容,再以此为基础进行下一个内容的学习。从一个环节过渡到下一个环节前,教师应该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巩固所学,才进行后续内容的开展。
但是,学生往往因为各种原因,游离于课堂之外,教师常常无法得到广泛回应。很多时候流为教师的自问自答,自找台阶,或者只是个别优秀学生呼应教师,课堂变成了一小撮同学的秀场。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如果授课教师调整现有的较沉闷的授课方式,会放下手机回归课堂。在访问调查中,学生表示喜欢幽默风趣的老师,喜欢跟学生互动的老师;不喜欢上课方式单一、照本宣科的老师。换个角度思考,学生不喜欢老师的单调乏味,实则是不喜欢自己在课堂中体验的单调乏味感。
在教学研究开展过程中,听各级各类公开课及评课的时候,教师们经常把“高效”作为一个重要评价标准。“高效”就意味着宝贵的课堂时间里,不能有与达到教学目标相关度低的内容,要步步有实效。笔者在12年的教学工作中发现,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设计,加上学生的积极配合,课堂非常高效。但问题常常出现在,学生不愿配合,甚至呈现疲态,教师成为无米巧婦。
广东省特级、特支名师楚云老师在指导笔者授课时,非常强调要注意环节之间的衔接过渡。初时,笔者只认为这种要求只是为了课堂看起来比较流畅。但随着教学阅历的增加,越发体会到大大小小环节之间的衔接,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是温故和小结,对下是开启新知。实践中我们发现,环节之间的过渡做得好,可以很好地保持听课的队形,不易让学生掉队。
文似看山不喜平,教学过程应该有起伏,学生在课堂中的情绪情感体验也应该有起伏,如此才不易产生疲惫之感,如此才不易让课堂艰涩难以推进。如何制造“起伏”呢?我们发现可以在过渡衔接的环节下功夫、做文章。
如何营造课堂的“起伏”之感呢?除了教学内容的丰富,还需要关注内容要给学生带来体验的丰富感和起伏感,让学生时而紧张,时而放松,时而欢笑,时而伤心,时而惊讶,时而愤怒,时而遗憾……
在《应用口才》绪论的授课中,教师归纳了口才对生活与工作的重要性,学生有的开始抄PPT上归纳的文字,有的开始偷偷打开手机。教师的教学设想是,让学生在意识到口才的重要性后,更加重视后续的练习。但课堂到此,明显呈现出疲态,此刻直接进行练习,学生参与度不高。
在另一个授课班级,教师在做课堂训练之前,抛出了这样一个思考题:“好兄弟第一次带女友介绍给你认识,你该如何赞美这位女生呢?”
生:你好漂亮!好美!
师:这样似乎有点轻薄之意,如果再加上垂涎欲滴的样子,估计兄弟都没得做。
生:那就不赞美!什么都不说!
师:天龙八部里,马夫人只因乔峰对她的美貌不关注,就狠下杀心。女人最喜欢自己的美貌得到肯定。什么都不说,女生可能会不愉快哦。
生:那就说女生很贤惠。
师:第一次见面,你怎么就知道人家贤惠呢?言不由衷,显得自己虚伪呢。
学生发现自己想的应对,不是得罪朋友就是得罪女生、贬低自己。越是猜不出正解,越是不服气,越是兴奋,班级气氛热烈。此时,教师给出最佳解决方案——“兄弟你真有眼光!真有福气!”一石二鸟,一句话赞美两个人,又不会显得自己轻薄。
学生恍然大悟,哈哈哈笑成一片。教师以此为契机,要求学生要重视口才课的学习与训练。在热烈的气氛中,推出教学下一个环节“课堂训练”。学生参与度明显高于没有设置此思考环节的授课班级。看似非常浪费时间的“脑筋急转弯”式的问题,一经抛出,课堂马上被唤醒。
关注学生体验的视野下,有时候“浪费时间”就是“提高效率”。
二、利用“反转”策略强化知识吸收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记不住”或“反复错”的情况,“反转”策略的使用有助于加深印象,强化知识吸收。
学生在毕业多年后,共同谈论起校园生活与课堂片段的时候,总是会想起那些曾给他们带来特别体验的瞬间,和那个瞬间老师所讲的知识。
学生陈咏欣回忆起物理老师,会记得在讲直流电和交流电的课堂上,老师出了一道题,问哪盏灯先亮。同学们反映不是很热烈,继而老师换了一个题:“十二生肖,谁先亮?”
同学们乐了,纷纷脑洞大开。最后老师公布答案——“羊”。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年级长的名字叫“杨鲜亮”(羊先亮)。一个冷笑话之后,学生摆脱疲态,积极思考。特别的体验,让许多学生多年后仍记忆犹新,仍记得物理老师这节课所讲的内容。 多年前,在数学课堂上,笔者的数学老师讲授圆柱体和圆锥体——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1/3。同学们从视觉感受上,无法接受这个体积上的巨大差距,认为1/2才合理。后来数学老师讲了一个知青下乡的故事——
粮食有限的年代,饭堂只提供稀饭,每顿每人分得一大勺稀拉拉的稀饭。舀粥的师傅动作很大,一勺粥盛到碗里,一半溅到碗外面了。条件好一点的知青,就拿海碗来打粥,尽量减少溅出。最穷的知青,只能拿一个旧奶粉罐当饭碗。
“请问谁打的粥会比较多?说说理由。”教师提问。
每个人都认为海碗装得多,因为碗口够大,溅出较少。但老师的答案却让我们大跌眼镜——奶粉罐装得比较多。因为师傅每次舀了一勺进罐子里,因为圆柱体体积远大于圆锥体的碗,看着觉得太少了,就又加了半勺。所以,每次穷知青都可以多吃半勺的稀饭。
20多年前,关于圆柱体和圆锥体的比例问题,我们班的同学就再也没有错过。 20多年过去,同学们都还能记得老师的故事,还能记得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1/3。
上述的两个例子,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工作与学习中都可能有过类似的经历。印象之所以被强化,那是因为有了强烈或特别的体验。这种强烈感和特别感,是因为与上一阶段的情感体验完全不同,实现了“体验的反转”。因此在教授过程中,针对重点内容,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制造“体验”的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强化理解和记忆。
三、“反转”教学策略的多样化呈现
在课堂中为学生带来“体验的反转”有多种手段,课题组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归纳了以下一些方法。
(一)设置含“反转”因素的问题
具备“反转”因素的问题,即答案并不是采用定势思维得出的,而是与学生心中所想有较大出入,让学生心理形成较大落差的问题。在解答的时候,造成学生内心情感或情绪的起伏,从而生成“体验的反转”。
案例一:“男性与女性上下楼梯时,谁走前面?”
在礼仪课上,有关于上下楼梯需要注意的礼仪。男性与女性同行,上楼梯时,女性在前;下楼梯时,男性在前。为了强化记忆,帮助学生分辨清楚,教师设置以上问题。这种问题看起来简单,却能给课堂带来辩论的气氛,男人走前面一派与女人走前面一派争执不休,互不相让。辩论的气氛让学生从平静的情绪进入了一种亢奋的情绪体验,学生积极性瞬间提高。
教师给出的答案是——女性走上面,男性走下面,因为男性要防止女性在楼梯上摔倒滚落,在后面可以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得知答案的学生们大喊“上当”,抱怨老师“挖坑”。这时,学生又从兴奋的情绪体验进入这种幡然醒悟的情感体验。很多学生会继续讨论这个问题答案,甚至抱怨老师做错误引导,导致自己回答失误。这种愤怒的情绪,也是为课堂增加起伏感的元素。学生对课堂内容感兴趣,还会在课下讨论,或者去考考其他不曾学过此课的同学,课堂内容得到了很好的延伸。
案例二:“陪领导同行,使用电梯时,谁走前面?”
迎送礼仪一章中,有关于如何陪同领导或客户同行的内容,学生们都能够理解行走时引导人员应走在客人的前方一两步远的地方。但在使用电梯时,这个常理就不适用。为了让学生更好更牢地掌握这个知识点,教师设置了上述问题。
陪同客户使用电梯时,应该先由引导人员进入电梯,一手按住开门键,一手扶住电梯门,再请客户进入电梯。出电梯时,引导人员依然是一手按住开门键,一手扶住电梯门,请客户先出电梯。电梯礼仪的要点是——引导陪同人员永远要先按住电梯开门键服务客户使用电梯。
案例三:“《药》的主角是谁?说说理由。”
這个问题的设置,按常理思考,一般是根据作者对谁用笔墨最多最细来分析。学生有的回答是华老栓夫妇,有的说是刽子手康大叔,有的说是华小栓。偶尔也会有学生说是死去的革命者(秋瑾)。然而,研究鲁迅的人会知道,先生真正想要写的是——看客。主角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一群冷漠愚昧的人。回顾梳理一下先生的小说,许多作品其实都在写看客。
问题并不难,回答时学生都有话可说,有理有据。在得知这个与自己所想完全不同的答案后,都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此刻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前一阶段的体验是有较大反差的,这就形成了体验上的起伏,即“体验的反转”。在强烈的体验中,学生对“主角是看客”的观点印象深刻。
(二)深入细节体验“表”与“里”之反转
案例一:刘禹锡《陋室铭》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慕富贵高洁清峻的品格。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刘禹锡的生平,再去品味一些句子,让学生发现另一种理解——《陋室铭》表现出一种文人之“酸”。
课后,学生纷纷笑话作者的“酸”,还与家长分享。课堂留给孩子们的印象非常深刻。
案例二:文学社第二课堂讲到鲁迅的《伤逝》,这是鲁迅先生少见的写爱情的小说,文中讲述了知识分子涓生与大家闺秀子君的爱情故事。子君不顾家庭反对,毅然离家与涓生同居。但随着生活的拮据,日子的逝去,涓生很快便对子君失去了爱意。子君最后回到娘家,自杀身亡。
初读,全篇文章充满了第一人称涓生的悲伤与忏悔。对作品不了解的学生,或者缺乏一定审美与分析能力的学生,可能就这样误读了。经典作品被学生误读,然后再带着这种误读走向社会,是教师的失职。
因此,教师告诉学生,涓生其实是一个自私的“负心汉”,即现在网络所说的“渣男”。文章中所有的悲伤与悔恨都是虚伪的,请学生找出相关细节和叙述来证明涓生是个“渣男”。
中职学生对“渣男”“渣女”“劈腿”等网络词语自带天然关注,纷纷寻找文中线索。经过课堂的分析学习,学生对涓生的虚伪假面有了较深入的认识,还结合生活经验,大谈涓生这个形象非常符合现实生活中的“渣男”特质——表面很好,内心很坏。 案三:陶渊明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大诗人,恬淡闲适的作品风格,塑造了诗人豁达、乐观、高洁的形象。关于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学生自然是烂熟于胸。加之陶诗平实的语言风格,读来不如李白诗歌那样有诵读之快感,学生在学习陶诗的过程中是呈现疲态的。
教师在语文课讲《归田园居》的时候,落实完字词句的翻译后,部分学生已经开始游离。于是教师提出一个观点——“陶渊明其实是一个段子手,《归田园居》这里面就有一个段子”。继而请同学们找出这个段子在哪里。
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却换来“草盛豆苗稀”,这种自嘲的表达符合现代人关于幽默和笑的研究理论。
通过“找段子”和发现诗人的幽默品质,学生们从疲惫的翻译环节进入头脑风暴般的思考环节,助力的就是兴奋的情绪体验。
(三)讲一个带“反转”的例子或故事实现“体验的反转”
增加课外内容,也是丰富课堂、丰富学生体验的重要手段。这种课外内容,可以是理论,可以是感受,可以是见解,也可以是案例或故事。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具有故事性的课外内容,或者把知识类的内容辅以案例,学生的专注程度会有所提高。
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发达,教师也学会了在课上插入信息化的内容,最为常用的就是播放短视频。原来需要教师加工并复述给学生的内容,今天更多是是被播放视频的形式代替了。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课外知识”比“视频播放” 更能够显著地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多融入“课外知识”,能够更好地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
“反转”策略的使用需要教师学会讲精彩的故事,“精彩”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剧情的反转。
案例一:在《应用文写作·简历》中有撰写“实践经历”内容。讲授完写作要点后,下一步就是撰写练习。学生兴奋度并不高,有些学生似乎不打算撰写。教师此时讲了一个关于派传单的故事——
一天清早,我去上班,因为时间比较早,路上人很少。这时,我感觉到有一双灼热的眼睛盯着我。抬头一看,是一个清秀的男青年,不仅心跳快了一些。他就站在我前方不远的路口,就这样一直盯着我看,等待我走近。那个路口也是我要转弯的路口,我心跳愈发快了。
走近了,男青年带着笑容跟我说“早上好”,我点头回应。男青年递给我一张纸,我接过来,继续赶路上班了。我边走边看纸上的内容:
“你想减肥吗?减肥请用××牌营养代餐粉!”
故事讲完了,学生们热切期待的“搭訕”与“恋爱”环节没有到来,巨大的心理落差,让课堂笑成一片。教师抓住契机,及时回归课程——派传单的工作也是具有技术含量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接减肥传单。因此,应该梳理总结自己的实践经历,提炼出“技术点”呈现在简历中。
在讲完这个故事后,学生完成课堂撰写练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
(四)教学方式的变化引发“体验的反转”
教学中有许多教学法、教学策略可供选择,但由于有些教师为减轻备课负担,没有注意在教学设计上更多地变换教学方式,使整堂课按同一套路出牌,学生容易疲惫。有些老师注意了方式上的多样,却又忽略了方式切换要注意给学生体验上带来起伏感,一个方式过渡到另一个方式,并没有引起体验上的变化,学生依然是难以被调动。
我们从课堂观摩的过程中发现,按照从讲授到分组合作,从思考到辩论,从练习到上台展示,从观看视频到抢答……这种差异较大的方式之间切换,可以较好地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课堂积极性。
当今社会,体验为王。那些文中显得拖沓无用的“反转”策略,都因关注到了“体验”,从而帮助提升教师教学的效率。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参考文献:
[1]陈雯,许鸿文,江立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注意力与教学模式改革的有效性研究——基于图像识别跟踪技术的Cox回归生存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9):84-89.
作者单位: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