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象透视
在低年级的课堂中,许多老师在教学课文时,往往是在导入新课后就让学生读书,圈出生字,自学几分钟以后检查认读情况。教师把生字从课文中抽取出来,孤零零地写在卡片或黑板上,让学生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因为脱离文本,学生只会用分析字形的方法记字,没有自己的独特体验,认记生字效果不理想。这样识字,形式上是刻板、模式化的,时间久了学生将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
理性思考
识字是一、二年级教师的教学重点。传统的识字教学以识字为目的,往往是先识字,后阅读,人为地把识字与阅读割裂开来,既影响识字的质量,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依托文本识字,生字随课文出现,边识字边阅读的学习方式有很多好处:真正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有利于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有利于做到学用结合,发展学生的识记能力,并能随时受到课文中规范语言的熏陶,识字伴随着阅读的进程而展开,所学的生字不容易混淆,容易巩固,也不显得枯燥,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欲望。下面就以人教版《棉花姑娘》一课为例,谈谈我在“随文识字”教学方面的探索。操作策略
1.激情引趣,在揭题中识字。
师(出示棉花图):“今天有一位新朋友要和大家见面,她是谁?美吗?”生:“是棉花姑娘。她长得白白净净的,穿着绿衣裳,真漂亮。”师:“看老师写她的名字——‘棉花’,这两个字是老朋友了,一起读一读。再看老师写‘姑娘’这两个字,它们是我们的新朋友,是生字,仔细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生:“女加古就是姑,女加良就是娘。”“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女字旁。”师:“这就告诉我们,姑娘是一位女子。咱们班上就有二十几位既聪明又漂亮的小姑娘。来,小姑娘们,和老师挥挥手,笑一笑。真可爱。这个字(指着‘娘’字),单独念的时候念成niáng,和姑在一起的时候念轻声:gū niang。多好听的名字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文,让我们一起热情地呼唤她——‘棉花姑娘’!”(学生齐读)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抓住题眼激情引趣,让学生在欣赏精美图片之后夸夸棉花姑娘,使学生情感融入其中,并在随文解题中认识生字。生字教学能充分利用女生这一课程资源并围绕“音、形.义”进行,做到激趣、识字两不误。
2.创设情境,在体情中识字。
师(创设棉花地的场景,出示生病的棉花图):“咦?这棉花姑娘是怎么啦?为什么表情这么难看?”生:“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师:“见过蚜虫吗?谁来介绍一下?想看清蚜虫的样子吗?(点击图片——认识害虫)这么多的蚜虫在叶子上爬来爬去,咬哇,吸呀,如果你就是棉花姑娘,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生:“会很难过。”师:“所以,这是一群——可恶的蚜虫(生齐读)。蚜虫这么可恶,咱们可要认清楚了,谁来说说,怎样记住‘蚜’字?”生:“我用加一加的办法记,‘虫’加‘矛’就是‘蚜’。”“我用换一换的办法记,发芽的‘芽’,去掉草字头,换上虫字旁就是蚜虫的‘蚜’。”师:“带上讨厌的心情一起读一读——可恶的蚜虫(生齐读)。身受蚜虫折磨的棉花姑娘,此时最盼望什么?”生:“棉花姑娘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师:“这句话中有两个生字朋友,‘盼’和‘治’。谁来当小老师教小朋友记住‘盼’和‘治’?”生:“目加分就是‘盼’,三点水加台就是‘治’。”师:“一起读一读这两个词——盼望、治病。棉花姑娘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你盼望什么呢?”生:“我盼望棉花姑娘的病能快点好起来。…我盼望自己长大能当一名警察。”
模拟到棉花地的场景,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用心感受,在移情心理的作用下,学生们深切感受到棉花姑娘被蚜虫折磨的痛苦心情,感受棉花姑娘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的急切心理。有了情感体验,学生们便能在朗读中通过有声语言自然流露出对蚜虫的厌恶之情,对棉花姑娘的同情之心。对生字“蚜、盼、治”的学习,自然而然地带上了感情色彩,因此,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对“盼望”一词的学习,能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运用。
3.借助图画,在观察中识字。
师:“生了病的棉花姑娘请谁为自己治病呢?”生:“棉花姑娘请燕子、啄木鸟、青蛙5位医生为自己治病。”师(板画并板书:燕子、啄木鸟、青蛙):“‘啄’字是生字,可难记了,看看图,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生:“啄木鸟用尖尖的嘴啄害虫,所以有个口字旁。”“啄字右边中间的一点,像一条小虫子,剩下部分很像树杈。”师:“是啊!把啄字和图画对照起来想象,就能牢牢地记住了。”
以上片段,能有效借助图画,让学生通过图文对照学习“啄”字,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在交流中,啄木鸟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变得更加丰满,喜爱之情自然流露。
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依托文本进行识字教学,将学文与识字紧密结合,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符合汉字识字和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符合教材的编排特点。
长期随文识字,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提升识字质量,增进学生对汉字的认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其朗读能力、阅读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语感也日益得到培养。随文识字的方法因文而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努力探寻阅读和识字的最佳结合点,运用识字规律提高识字教学的实效。
在低年级的课堂中,许多老师在教学课文时,往往是在导入新课后就让学生读书,圈出生字,自学几分钟以后检查认读情况。教师把生字从课文中抽取出来,孤零零地写在卡片或黑板上,让学生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因为脱离文本,学生只会用分析字形的方法记字,没有自己的独特体验,认记生字效果不理想。这样识字,形式上是刻板、模式化的,时间久了学生将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
理性思考
识字是一、二年级教师的教学重点。传统的识字教学以识字为目的,往往是先识字,后阅读,人为地把识字与阅读割裂开来,既影响识字的质量,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依托文本识字,生字随课文出现,边识字边阅读的学习方式有很多好处:真正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有利于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有利于做到学用结合,发展学生的识记能力,并能随时受到课文中规范语言的熏陶,识字伴随着阅读的进程而展开,所学的生字不容易混淆,容易巩固,也不显得枯燥,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欲望。下面就以人教版《棉花姑娘》一课为例,谈谈我在“随文识字”教学方面的探索。操作策略
1.激情引趣,在揭题中识字。
师(出示棉花图):“今天有一位新朋友要和大家见面,她是谁?美吗?”生:“是棉花姑娘。她长得白白净净的,穿着绿衣裳,真漂亮。”师:“看老师写她的名字——‘棉花’,这两个字是老朋友了,一起读一读。再看老师写‘姑娘’这两个字,它们是我们的新朋友,是生字,仔细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生:“女加古就是姑,女加良就是娘。”“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女字旁。”师:“这就告诉我们,姑娘是一位女子。咱们班上就有二十几位既聪明又漂亮的小姑娘。来,小姑娘们,和老师挥挥手,笑一笑。真可爱。这个字(指着‘娘’字),单独念的时候念成niáng,和姑在一起的时候念轻声:gū niang。多好听的名字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文,让我们一起热情地呼唤她——‘棉花姑娘’!”(学生齐读)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抓住题眼激情引趣,让学生在欣赏精美图片之后夸夸棉花姑娘,使学生情感融入其中,并在随文解题中认识生字。生字教学能充分利用女生这一课程资源并围绕“音、形.义”进行,做到激趣、识字两不误。
2.创设情境,在体情中识字。
师(创设棉花地的场景,出示生病的棉花图):“咦?这棉花姑娘是怎么啦?为什么表情这么难看?”生:“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师:“见过蚜虫吗?谁来介绍一下?想看清蚜虫的样子吗?(点击图片——认识害虫)这么多的蚜虫在叶子上爬来爬去,咬哇,吸呀,如果你就是棉花姑娘,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生:“会很难过。”师:“所以,这是一群——可恶的蚜虫(生齐读)。蚜虫这么可恶,咱们可要认清楚了,谁来说说,怎样记住‘蚜’字?”生:“我用加一加的办法记,‘虫’加‘矛’就是‘蚜’。”“我用换一换的办法记,发芽的‘芽’,去掉草字头,换上虫字旁就是蚜虫的‘蚜’。”师:“带上讨厌的心情一起读一读——可恶的蚜虫(生齐读)。身受蚜虫折磨的棉花姑娘,此时最盼望什么?”生:“棉花姑娘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师:“这句话中有两个生字朋友,‘盼’和‘治’。谁来当小老师教小朋友记住‘盼’和‘治’?”生:“目加分就是‘盼’,三点水加台就是‘治’。”师:“一起读一读这两个词——盼望、治病。棉花姑娘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你盼望什么呢?”生:“我盼望棉花姑娘的病能快点好起来。…我盼望自己长大能当一名警察。”
模拟到棉花地的场景,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用心感受,在移情心理的作用下,学生们深切感受到棉花姑娘被蚜虫折磨的痛苦心情,感受棉花姑娘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的急切心理。有了情感体验,学生们便能在朗读中通过有声语言自然流露出对蚜虫的厌恶之情,对棉花姑娘的同情之心。对生字“蚜、盼、治”的学习,自然而然地带上了感情色彩,因此,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对“盼望”一词的学习,能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运用。
3.借助图画,在观察中识字。
师:“生了病的棉花姑娘请谁为自己治病呢?”生:“棉花姑娘请燕子、啄木鸟、青蛙5位医生为自己治病。”师(板画并板书:燕子、啄木鸟、青蛙):“‘啄’字是生字,可难记了,看看图,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生:“啄木鸟用尖尖的嘴啄害虫,所以有个口字旁。”“啄字右边中间的一点,像一条小虫子,剩下部分很像树杈。”师:“是啊!把啄字和图画对照起来想象,就能牢牢地记住了。”
以上片段,能有效借助图画,让学生通过图文对照学习“啄”字,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在交流中,啄木鸟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变得更加丰满,喜爱之情自然流露。
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依托文本进行识字教学,将学文与识字紧密结合,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符合汉字识字和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符合教材的编排特点。
长期随文识字,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提升识字质量,增进学生对汉字的认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其朗读能力、阅读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语感也日益得到培养。随文识字的方法因文而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努力探寻阅读和识字的最佳结合点,运用识字规律提高识字教学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