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一门与学生生活紧密关联的学科。开展语文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也在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可以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发展。现代教育思想的转变,大程度改变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在课堂上打造生活化情境,利用生活化教学手段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生活化教学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教学对策
前言:生活化教学,简单来说,就是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相互交织,在生活中体验知识,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加深学生理解的一种教学手段。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分析来看,很多教师都习惯于采取填鸭式教学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极大程度上消耗了学生的精力,也导致学生对于语文学习产生了较为强烈的抵触心理。现行语文教材中涉及的每一篇文章与学生的生活或多或少都会产生联系,所以教师完全可以立足于生活,引出教学内容,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
一、充分挖掘生活化教学资源,做好教学铺垫
丰富的生活化资源是支持生活化教學稳步推进的核心动力。而在挖掘生活化资源时,教师可以不局限于课本,而是可以适当的做好拓展创新。
首先,可以开发校园生活资源。小学生的一日生活大部分要在校园里度过,并且校园对于学生会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现代小学教育工作中,小学院校十分注重文化建设,也经常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校园性质的活动。例如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书画比赛,或者带领学生参加学农活动、红色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均可以作为宝贵的生活资源,用于阅读教学以及写作教学。
其次,可以开发家庭生活资源,鼓励家长为学生采购一些适合企业阅读的书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在工作之余,家长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开展一些亲子类的活动,在丰富孩子生活化学习资源的基本上,也可拉近亲子之间的关系。
最后,可以开发社会生活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避免不了跟人事物的接触,每天都会接收到新的信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促使学生能够主动的观察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并主动的记录,充实学生的语言储备,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二、创新语文生活化教学体系,优化教学途径
(一)识字生活化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自身的生活经验并不丰富,学习基础也并不稳固,教师需要将抽象的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建问题。
小学生大多具有较为强烈的表现欲望,所以教师要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多多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强化自身的课堂参与感,在自主探索知识与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内涵。
例如,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讲解到金木水火土一类的汉字时,便可为学生提供相对应的图片。这些汉字大多为象形文字,经历过长期的发展,最终演变成如今的结构。教师可以提供图片,引导学生猜想图片中包含哪些物品,这些图片中物品的结构与这些汉字如何对应,循序渐进深化学生理解[1]。再比如在讲解《四季》这篇文章时,教师也可立足于学生的生活,鼓励学生回想自己所经历过的春夏秋冬,并在相对应的情境中联系到相关的汉字,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
(二)阅读生活化
情境教学是现代教育领域教师惯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利用情境教学法打造生活化的情境,带领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可以深化学生的感受,增强学生的熟悉感,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例如,在讲解《父爱之舟》时,教师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想一想自己和父亲之间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父亲是如何疼爱自己,关爱自己的;和文章中的父亲相比,自己的父亲的爱与其之间有何不同。让学生基于生活的角度深化对于父爱的理解,引发学生对于文章的思考,在生活化情境中,提高教学有效性。
(三)写作生活化
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也要高于生活,而写作恰好是一门别样的艺术,在文学领域以生活为背景衍生出的文学著作数不胜数。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并且,在写作训练中,教师也要适当的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写作氛围,便于学生在文章中更好的传递真实情感。例如在撰写以景色为主题的文章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亲自感受太阳的温暖,感受微风的吹拂,感受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在撰写以人物为主题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到操场上,观察操场上不同人的状态。例如奔跑的同学,打电话的老师,拿着扫帚清扫校园的保洁阿姨。让学生在真实观察的状态下,更加细腻的描写。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辅助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交际生活化
借助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也是当代语文教育工作者应重点开展的一项教学任务。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会发现,当学生面临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时,所产生的学习主动性会相对较高。所以教师可以基于生活化教学手段,营造富有生活性、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引发学生的交际意识。例如,在讲解《找春天》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提前借助网络技术,下载一些与春天有关的图片,引导学生给予图片与其他同学交流。例如在图片中,看到了哪些与春天有关的景色,在看图片的时候内心产生了什么样的想法。
在综合训练中,教师也可为学生创建不同的情境,要求学生把自己融入到情境中,思考如果自己处于主人公的角色,在面对不同的情况时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会说出什么样的话。比如,在过马路的时候,身边一位大姐姐带着自己过了马路,此时应该如何道谢?当家里来了长辈,爸爸妈妈不在家,只能由自己接待时,应该如何做[2]?将情境与生活相互联系,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结论:综上所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语文时有体现。并且,在生活中的很多场景里,学生也必须要应用的语文知识,无法被其他知识所替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正确看待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能够充分挖掘学校、家庭、社会中的生活化资源,做好教学铺垫。同时,也应注意重构教学手段及教学体系,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交际教学中,纷纷渗透生活化教学要素,便于学生更好掌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丽红.让“生活化教学”走进小学语文课堂[J].华夏教师,2018(17):9-10.
[2]杨伟强.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J].才智,2017(12):117.
长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立项编号为JKBLX2019137。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教学对策
前言:生活化教学,简单来说,就是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相互交织,在生活中体验知识,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加深学生理解的一种教学手段。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分析来看,很多教师都习惯于采取填鸭式教学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极大程度上消耗了学生的精力,也导致学生对于语文学习产生了较为强烈的抵触心理。现行语文教材中涉及的每一篇文章与学生的生活或多或少都会产生联系,所以教师完全可以立足于生活,引出教学内容,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
一、充分挖掘生活化教学资源,做好教学铺垫
丰富的生活化资源是支持生活化教學稳步推进的核心动力。而在挖掘生活化资源时,教师可以不局限于课本,而是可以适当的做好拓展创新。
首先,可以开发校园生活资源。小学生的一日生活大部分要在校园里度过,并且校园对于学生会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现代小学教育工作中,小学院校十分注重文化建设,也经常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校园性质的活动。例如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书画比赛,或者带领学生参加学农活动、红色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均可以作为宝贵的生活资源,用于阅读教学以及写作教学。
其次,可以开发家庭生活资源,鼓励家长为学生采购一些适合企业阅读的书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在工作之余,家长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开展一些亲子类的活动,在丰富孩子生活化学习资源的基本上,也可拉近亲子之间的关系。
最后,可以开发社会生活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避免不了跟人事物的接触,每天都会接收到新的信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促使学生能够主动的观察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并主动的记录,充实学生的语言储备,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二、创新语文生活化教学体系,优化教学途径
(一)识字生活化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自身的生活经验并不丰富,学习基础也并不稳固,教师需要将抽象的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建问题。
小学生大多具有较为强烈的表现欲望,所以教师要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多多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强化自身的课堂参与感,在自主探索知识与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内涵。
例如,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讲解到金木水火土一类的汉字时,便可为学生提供相对应的图片。这些汉字大多为象形文字,经历过长期的发展,最终演变成如今的结构。教师可以提供图片,引导学生猜想图片中包含哪些物品,这些图片中物品的结构与这些汉字如何对应,循序渐进深化学生理解[1]。再比如在讲解《四季》这篇文章时,教师也可立足于学生的生活,鼓励学生回想自己所经历过的春夏秋冬,并在相对应的情境中联系到相关的汉字,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
(二)阅读生活化
情境教学是现代教育领域教师惯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利用情境教学法打造生活化的情境,带领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可以深化学生的感受,增强学生的熟悉感,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例如,在讲解《父爱之舟》时,教师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想一想自己和父亲之间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父亲是如何疼爱自己,关爱自己的;和文章中的父亲相比,自己的父亲的爱与其之间有何不同。让学生基于生活的角度深化对于父爱的理解,引发学生对于文章的思考,在生活化情境中,提高教学有效性。
(三)写作生活化
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也要高于生活,而写作恰好是一门别样的艺术,在文学领域以生活为背景衍生出的文学著作数不胜数。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并且,在写作训练中,教师也要适当的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写作氛围,便于学生在文章中更好的传递真实情感。例如在撰写以景色为主题的文章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亲自感受太阳的温暖,感受微风的吹拂,感受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在撰写以人物为主题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到操场上,观察操场上不同人的状态。例如奔跑的同学,打电话的老师,拿着扫帚清扫校园的保洁阿姨。让学生在真实观察的状态下,更加细腻的描写。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辅助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交际生活化
借助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也是当代语文教育工作者应重点开展的一项教学任务。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会发现,当学生面临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时,所产生的学习主动性会相对较高。所以教师可以基于生活化教学手段,营造富有生活性、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引发学生的交际意识。例如,在讲解《找春天》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提前借助网络技术,下载一些与春天有关的图片,引导学生给予图片与其他同学交流。例如在图片中,看到了哪些与春天有关的景色,在看图片的时候内心产生了什么样的想法。
在综合训练中,教师也可为学生创建不同的情境,要求学生把自己融入到情境中,思考如果自己处于主人公的角色,在面对不同的情况时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会说出什么样的话。比如,在过马路的时候,身边一位大姐姐带着自己过了马路,此时应该如何道谢?当家里来了长辈,爸爸妈妈不在家,只能由自己接待时,应该如何做[2]?将情境与生活相互联系,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结论:综上所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语文时有体现。并且,在生活中的很多场景里,学生也必须要应用的语文知识,无法被其他知识所替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正确看待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能够充分挖掘学校、家庭、社会中的生活化资源,做好教学铺垫。同时,也应注意重构教学手段及教学体系,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交际教学中,纷纷渗透生活化教学要素,便于学生更好掌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丽红.让“生活化教学”走进小学语文课堂[J].华夏教师,2018(17):9-10.
[2]杨伟强.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J].才智,2017(12):117.
长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立项编号为JKBLX2019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