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作指导应回归生命本质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iayou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生作文中“无我”的现状
  小学作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而自己从来没放松过作文教学的探索,教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不论年级高低,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编——编那些不切实际,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仿——几乎是把别人的作文只是改变人物,变成自己的;抄——抄袭网络和作文选上的作文;背——背优秀作文用来应付考试。
  我常常面对这样的作文无语,如写到三月份开学的天气就是“春暖花开,燕子飞回”,我就写下这样的评语:北方的春天,依旧春寒料峭……写到父母,一定有冒雨送我上医院,完全被淋湿等这样的情节,我在想:你父亲怎么不开车了……诸如此类,学生的作文出现了千人一面、万人一腔;不真实,说假话;不具体,说空话;缺真情,说套话的现象。缺乏自我,没有个性,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学生的作文中得不到体现。
  二、用“生命教育”的理念审视作文教学
  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把握这样的理念:
  1.“作文即做人”理念
  作文即做人,正是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在作文教学中的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作文教学必须把指导学生作文与铸造学生人格联结在一起。“为做人而作文,以作文促做人”,这就是作文教学的价值观,是摆在第一位的价值取向。
  2.“生活本源”理念
  学生的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正像叶圣陶所指出的:“生活充实,才会表达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即“为学生的自我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条件越有利,空间越广阔,生活就越充实,就更利于产生写作的内驱力,使写作变成自主自觉的学习活动。
  3.个性化表达理念
  “课标”要求学生写作“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个性化理念意味着:观念和行为的个性化,要体现出个体生命本位。个性是与共性相对而言的,任何人的写作都必然会有普遍性、一般性的因素。学生的写作只能在普遍中反映出特殊,在共性中表达出个性,因此,即使只有一点点个人感受和体验,也应给予肯定乃至鼓励。
  三、作文“生命化”指导策略
  1.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克服为文而文的倾向
  学生习作的本质应该是对日常生活感悟后的自然产物,这样的习作才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并能体现自我的创造性,它没有时间的限制,学生的习作冲动绝不会只等到上作文课时才产生。如果把学生的习作都框定在作文课上,学生也许因为缺乏习作的兴趣而走上为文而文的歧途。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作文的时间放在平时,让学生有了感触及时地记录下来。作文课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素材进行加工、整理、润色和提炼,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2.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积累和感悟
  动手实践能够开放学生的多种器官,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如绘画、实验、制作、表演,在这些活动中,画面与习作互补,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促进了学生个性张扬;实验和制作,学生能更好地体验制作的过程,容易激发切身感受,并有独到的发现;而好动、好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在学生表演中提高创新能力,在表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表演的内容、感受和发现写下来。
  3.充分挖掘生活中的习作资源,引导学生真实创作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主要生活空间,他们的创作素材应该源于此处,但是学生却不会收集身边的素材。因此,要引导学生就学校、班级和家庭发生的小事发表三言两语的看法,其目的是为学生创设一块说理、议论、积累、感悟的氛围,让学生们以“生活”为本质,以“真实”为基础,去描绘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喜怒哀乐的家庭故事,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从而达到让学生“我手写我心”、“我笔诉真情”。
其他文献
一、关注学生已有识字的基础  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关注学生已有识字的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长春版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识字量特别大。平均每课要识记11~12个生字。如果平均分配力量的话,一节课恐怕难以完成识字任务。所以教学中要有侧重,倾向于那些学生陌生的、难记的字,对于学生能独立识记或已经通过其他途径认识的生字,可以不必花费太多时间与精力。  二、引导学生总结汉字的构字规律  
期刊
我在2010《语文建设》(增刊)中拜读了唐书杰同志撰写的《耙字读音辨析》一文。我觉得作者把“当你扛着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一句中的“耙”字读音定为“bà”,不够准确。  在文中,作者列举了许多关于“耙”字的释义,最后得出结论:“耙”bà是一种重型农具,“耙”pá是一种轻型农具。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这方面确实经过了多方求证且下了颇深的功夫。然而在定位“耙”字读音时,作者明显忽略了“犁耙”前面的动词“扛
期刊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执行者,教师队伍的优略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及教改实施。我认为,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一、高深的文化科学知识  教师要具有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必须要坚持学习,做到终身学习。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内容和知识结构,使自己知识渊博,广而精深,其主要途径有:  1进修。进修又分为函授和离职进修两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进修方
期刊
我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分析原因  我对他们普遍存在不良习惯的心理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有的学生成绩一般或不好,生活邋里邋遢,还有爱调皮的学生,他们受尽了老师的冷眼和训斥,成了教师的“出气筒”。在生理方面,有的有明显的缺陷,引起自惭形秽的心理。在智能方面,他们的智能水平低于常人,在学习与集体活动中经常处于落后地位,在家庭方面,他们的家庭有的社会地位低下,经济状况困窘或残缺,容
期刊
一、创设故事情景  创设故事情境是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数学课堂犹如一部电影,剧情围绕着一条主线进行,以扑朔迷离的情节吸引观众眼球,数学课堂亦如此,主线即为教学目标,情节就是课堂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带有感情色彩的故事,能够打动人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故事中领悟知识的内涵。  如在一次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统计》单元“众数”这一节“一课多讲”的活动中,一位老师以漫画形式创设
期刊
课堂作业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独立,及时反馈对新知识掌握情况的作业,它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首先有利于教师针对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应用。其次,有利于教师针对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存在的不足而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所以应寻找应对课堂作业的策略。  一、着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在进行必要的铺垫之后,尽快进入探究阶段,使学生从课的开始就振奋起来,投入到紧张愉快的学习活动中去。要充分利用一节课的第5
期刊
一、营造和谐、平等、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于提问1要求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营造融洽、轻松、平等、合作的民主平台,以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以微笑,多站在学生中间讲课,多用一些幽默的语言,多讲一些鼓励
期刊
一、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意义  所谓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它的作用就是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数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完成相应教学任务的一种新教学方式,能够从多角度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需要。  二、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一些优势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
期刊
一、小教让学生走进生活,丰富生活积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土壤。引导学生步入生活,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具体做法:1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与人的交往中认真观察、善于发现,对周围的人、事、景、物等处处留心,发现并积累写作素材,学生写起作文来才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在带学生春游、秋游或外出活动时,优美的田园风光,浓厚的乡土气息,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
期刊
传统的数学课堂把丰富复杂、动态变化的教学过程简约化为“明算理、重练习”的特殊认识活动,导致数学课堂变得沉闷、死气、机械化、缺乏乐趣,使学生没有好奇心,缺乏对知识的探索性,缺乏“学以致用”的思想。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展示激情、智慧和个性的大舞台,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自由呼吸的乐园。在小学数学中,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识特点,从而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