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eeq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数学教育最重要的环节,是最常见、最基本的教学形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合理地设置问题情景,尽可能多地把课堂上宝贵时间留给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思考,敢于讨论,乐于发表不同见解,激发学生的潜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问题教学理论的创始人之一,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马赫穆托夫提出:“人经常面临活动的条件与要求之间发生冲突的情景,即人需要解决问题,但现有的所知条件没有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过去也没有已经接受过检验的解决方案作为参考。要摆脱困境,人们必须拟出以前未有过的新的解决方案以解决现有问题,这个解决问题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就需要创新思维。”问题教学理论认为,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组织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积极、有效的。合理地设置问题,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需要。有不少专家甚至认为:数学的起源和发展是由问题引起的。问题是思维的源头,问题对学生的思考角度起着有效的指向作用。问题也可以说是数学思维的心脏。因此,在组织课堂数学教学中,应积极使用问题教学理论,合理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及时而有效地鼓励指导学生自主思考,灵活运用,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达到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课堂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合理设置,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认为:“问题式教育使学生成为批判性的思考者,问题式教育建立在创造性的基础之上,通过激励的方式,对现实进行真正反思与行动。因此,问题式教育能够使人的思维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造性思考。”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情景的设置,应按照数学本身所特有的内涵,或者以循序渐进的层次展开,不断深入挖掘问题的内在联系;或者以跳跃性的、间断式的层次进行铺设,留给学生无尽的联想和思考,刺激学生的思维兴奋点,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1.以复习为目的设置问题情景
  复习旧知识,能加深学生对数学思维的认识,并能使学生系统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激活旧知识,以旧知识的堆积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入阶段,既能达到巩固旧知识,强化记忆,又能为学生有所超越做好铺垫。数学知识固有的序列性的特征,使得数学的教学活动总是有一些旧知识作为相应的基础。作为职业中专的数学活动,基本上都是在一些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复习相应旧知识能够确保学生在进入新知识时没有学习障碍。以复习为目的的问题情景的设置,既复习了旧知识,又推导出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师生互相交流,学生思维活跃,思路不断延伸,所以一直以来,为大多数教师所喜爱。
  2.以“探究式”方法设置问题情景
  训练数学思维的一个很主要方法是,对一个问题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向去思考,从而提出多种假设方案的思维过程,进而将演绎与归纳,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等逻辑思维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设置“探究式”的问题情景,学生兴趣浓,回答问题是充满信心,敢于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学生们很容易参与其中,在随心所欲过程中,又通过总结归纳,紧扣数学内涵。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分类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又能培养思维的严密性,以及多种逻辑思维方法,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究式”问题情景的设置及“探究式”教学,是近年来备受好评的课堂教学组织方法。
  三、在教学中通过设置问题扩张思维视角,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设置问题时,注意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相结合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们常是按照例题的模式来解题,按照教师所给的步骤按部就班来解答,进而使思维规范,使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最佳,此过程具有很强的模仿示范性。作为数学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思想——化归思想,是通过将一个问题转化为另一个问题,方便于解决问题。这个思想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实也是求同思维的过程,就是把未知化为已知,陌生化为熟悉的过程。通过合理地设置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思索,可达到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的目的。
  在数学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不受一种思路限制,可以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开放型题目或是采取探究式学习模式。其中,一题多解无穷的魅力,深受广大师生喜欢,甚至有些老师一提到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直接就喜欢创造出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让学生完成。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想得越多,思考的范围越广,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在求异思维的培养过程中,教师们往往引导学生探求问题的本质,而问题的本质当然离不开求异思维所具有的特殊性,但往往也涉及问题的共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适当进行求同思维训练,寻求事物内在的共性;多角度思考问题,避免思维定式,进行求异思维训练,寻求事物内在的特性,两者结合,能更好地了解问题的内在本质特征,使学生既善于把一类问题概括出基本规律,又善于联想创新,在同类问题中找出不同之处,进而推广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设置问题时,注意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大胆猜想,积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而对于数学知识的大胆猜想、大胆假设又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瞬间迸发的灵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直觉天赋,抓住直觉思维的突发性及跳跃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善于联想,开阔思路,大胆创新,不断增强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当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直觉判断的开阔性的同时,也要养成及时逻辑推理验证的习惯,使学生能够在大胆的猜想、假设、联想、想象的同时,积极地分析总结、归纳概括、抽象,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学科,蕴涵着丰富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内容。因此,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创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合理设置问题情景,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毕淑芝、王义高,《当代外国教育思想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李伟健,《学校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3] 毕淑芝、王义高,《当今世界教育思潮》[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 盛群力,《五星教学过程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9
其他文献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急性缺血性卒中是成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动物脑缺血模型的研究对探索大脑缺血的发病机制必不可缺。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2],是造成供血区
目的观察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短中期复发情况,并对影响动脉瘤复发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DSA对2005年6月—2009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应用弹簧圈栓塞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于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创新性是现代社会对于人才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这一需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一下在高中化学课堂中一些创新教学的策略,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情感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策略,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们普遍侧重认知
近年来,长葛市动物检疫站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畜牧业和动物检疫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立足本地实际,以"三项制度创新"为重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动物检疫工作的新路子,在全市
由于静脉溶栓受时间窗窄、血管再通率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故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动脉途径血流重建越来越受到重视[1-2]。我们对近年来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动脉溶栓和其他动脉途
我们知道,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和生活密不可分。因而,学习数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在于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我们过去的数学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技巧的培养,以至于出现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将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上,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机会,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和初步的应用能力,真正做到在学中用,在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