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生活化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活动中,从而有效提升了教学实用性。然而,纵观整体,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尚且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主要问题包括教学目标定位模糊,教学方法不当,考核模式较为单一等,本文将在简析这三种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实践方案,希望能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教师;学生
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不仅符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而且有助于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生活实用性。本文将简单论述初中道德与法治化教学现状问题,并从提升教师素养,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完善教学体系等三个方面分层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实践方案。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现状
目前,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活动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有助于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树立学生的法治信仰,引导学生结合课本中的知识点来严格要求自己,从而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法治修养。然而,从总体结构来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化教学过程中尚且存在三种问题:第一,教学目标缺乏明确性。部分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理念缺乏应有的了解,在开展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过程中并未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忽视了知识讲解与生活元素的联系,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第二,教学方式不当。在信息时代,部分教师会将重点知识上传于多媒体课件中,为学生一一呈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效果,可是长期持续下去,必然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部分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仅仅通过展现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解析课程内容,忽视了知识点与实践生活的有机融合,难以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实践教学效果。第三,考核方法过于简单。目前,大多数学校是通过期中考试、月考与期末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受此影响,教师和学生大多只重视卷面成绩,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仅注重背诵知识点,很容易割裂教学活动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且,卷面成绩并不能有效检验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生活运用能力。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有效途径
(一)提升教师素养
全面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途径,首先要着重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学校应重视做好代课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引导教师深度理解生活化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正确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制定最佳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应重视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改革文案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大纲,编撰更完善的教学方案,在教学活动中,立足于新课改教学目标,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解读与生活元素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现实生活中。例如在讲解《人际交往》时,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导入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案例,让学生从中总结经验,分析案例中用到的理论知识。然后,让学生回想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故事,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入小组表演活动,让学生分角色扮人际交往故事中的人物,以此进一步获得体验。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广交益友,结交挚友,不交损友,从而教导学生掌握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经验,学会真诚待人,逐步提高交际能力,形成高尚的品德与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
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教师应努力促进道德与法治知识和生活元素的紧密融合,全面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资源,合理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引入多种生活素材,逐步消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习活动与学生的心理隔阂,不断提升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生活化与亲和力。例如在讲解《做情绪的主人》这一节课时,先提问学生:“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小情绪?”等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告诉学生:“情绪不同,结果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保持乐观、积极、高雅的情绪,摒除消极情绪。”然后,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导入微视频“半瓶水”,小芳和小兰去公园玩,她们各带了一瓶水,随着温度的上升,她们感到口渴,于是不断喝水,到了中午,小芳从包里拿出水瓶一看,高兴地说:“还有半瓶水!”小兰却长叹一声说:“哎,只剩下半瓶水了!”显然,小芳和小兰的情绪不同,小芳保持一种乐观、积极情绪,因而会感到高兴,小兰抱有悲观消极情绪,如果她的情绪影响到他人,其他人也会感到悲观。最后,教师应教导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应保持积极情绪,调整好心态,保持乐观的态度,以此培养学生高雅的情绪和健康的心态。在解析《违法要受法律处罚》这一课时,教师应适当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的法律条文以及生活化案例,从而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塑造学生的法治信仰,教导学生遵纪守法,学会依法维护个人合法权益。
(三)完善教学体系
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课生活化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活用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师应重视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教导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恪守道德准则,学会用法治知识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其次,教师应促进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在开展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生活实践课程,紧密融合生活化因素,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认知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传递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法制观念,从而全面提高道德修养与法治素养。再次,教师应处理好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的关系,一般来讲,教学任务是为了帮助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教学目标的实现也离不开教学任务的实现。因而,教师应该对教学任务进行充分解读,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与日常生活的有机结合,这样方能顺利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目标。教师应秉承因材施教的方针,科学制定教学任务。每个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因此,教师需要在结合学生基础知识能力上进行教学方案跟教学策略的制定,促进整体教学效果得以提升,通过制定针对性教学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理论跟实践结合下对学生们的基础知识水平进行了解。此外,教师们对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掌握也决定了教学内容能否跟学生原本的知识结构进行结合,为了促进教学效率进一步提升,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与掌握能力,从而制定针对性教学方案的制定,这样方能满足学生们的认知水平跟学习需求,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师应重视改善道德与法治课程考核体系,通过实践考核来强化学生的知识功底与理论知识应用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与法治信仰,教师应深度理解生活化教学理念,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在教学活动中努力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解读与生活元素的有机结合,正确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资源,合理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郭晓芳.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 华夏教师,2018(09).
[2] 李庆平.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 学周刊,2019(01).
[3]夏文儒.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J]. 中国校外教育,2019(01).
[4] 苏雪. 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 [J]. 课程教育研究,2018(11).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教师;学生
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不仅符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而且有助于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生活实用性。本文将简单论述初中道德与法治化教学现状问题,并从提升教师素养,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完善教学体系等三个方面分层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实践方案。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现状
目前,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活动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有助于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树立学生的法治信仰,引导学生结合课本中的知识点来严格要求自己,从而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法治修养。然而,从总体结构来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化教学过程中尚且存在三种问题:第一,教学目标缺乏明确性。部分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理念缺乏应有的了解,在开展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过程中并未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忽视了知识讲解与生活元素的联系,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第二,教学方式不当。在信息时代,部分教师会将重点知识上传于多媒体课件中,为学生一一呈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效果,可是长期持续下去,必然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部分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仅仅通过展现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解析课程内容,忽视了知识点与实践生活的有机融合,难以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实践教学效果。第三,考核方法过于简单。目前,大多数学校是通过期中考试、月考与期末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受此影响,教师和学生大多只重视卷面成绩,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仅注重背诵知识点,很容易割裂教学活动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且,卷面成绩并不能有效检验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生活运用能力。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有效途径
(一)提升教师素养
全面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途径,首先要着重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学校应重视做好代课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引导教师深度理解生活化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正确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制定最佳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应重视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改革文案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大纲,编撰更完善的教学方案,在教学活动中,立足于新课改教学目标,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解读与生活元素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现实生活中。例如在讲解《人际交往》时,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导入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案例,让学生从中总结经验,分析案例中用到的理论知识。然后,让学生回想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故事,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入小组表演活动,让学生分角色扮人际交往故事中的人物,以此进一步获得体验。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广交益友,结交挚友,不交损友,从而教导学生掌握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经验,学会真诚待人,逐步提高交际能力,形成高尚的品德与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
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教师应努力促进道德与法治知识和生活元素的紧密融合,全面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资源,合理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引入多种生活素材,逐步消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习活动与学生的心理隔阂,不断提升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生活化与亲和力。例如在讲解《做情绪的主人》这一节课时,先提问学生:“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小情绪?”等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告诉学生:“情绪不同,结果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保持乐观、积极、高雅的情绪,摒除消极情绪。”然后,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导入微视频“半瓶水”,小芳和小兰去公园玩,她们各带了一瓶水,随着温度的上升,她们感到口渴,于是不断喝水,到了中午,小芳从包里拿出水瓶一看,高兴地说:“还有半瓶水!”小兰却长叹一声说:“哎,只剩下半瓶水了!”显然,小芳和小兰的情绪不同,小芳保持一种乐观、积极情绪,因而会感到高兴,小兰抱有悲观消极情绪,如果她的情绪影响到他人,其他人也会感到悲观。最后,教师应教导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应保持积极情绪,调整好心态,保持乐观的态度,以此培养学生高雅的情绪和健康的心态。在解析《违法要受法律处罚》这一课时,教师应适当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的法律条文以及生活化案例,从而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塑造学生的法治信仰,教导学生遵纪守法,学会依法维护个人合法权益。
(三)完善教学体系
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课生活化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活用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师应重视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教导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恪守道德准则,学会用法治知识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其次,教师应促进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在开展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生活实践课程,紧密融合生活化因素,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认知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传递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法制观念,从而全面提高道德修养与法治素养。再次,教师应处理好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的关系,一般来讲,教学任务是为了帮助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教学目标的实现也离不开教学任务的实现。因而,教师应该对教学任务进行充分解读,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与日常生活的有机结合,这样方能顺利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目标。教师应秉承因材施教的方针,科学制定教学任务。每个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因此,教师需要在结合学生基础知识能力上进行教学方案跟教学策略的制定,促进整体教学效果得以提升,通过制定针对性教学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理论跟实践结合下对学生们的基础知识水平进行了解。此外,教师们对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掌握也决定了教学内容能否跟学生原本的知识结构进行结合,为了促进教学效率进一步提升,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与掌握能力,从而制定针对性教学方案的制定,这样方能满足学生们的认知水平跟学习需求,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师应重视改善道德与法治课程考核体系,通过实践考核来强化学生的知识功底与理论知识应用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与法治信仰,教师应深度理解生活化教学理念,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在教学活动中努力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解读与生活元素的有机结合,正确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资源,合理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郭晓芳.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 华夏教师,2018(09).
[2] 李庆平.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 学周刊,2019(01).
[3]夏文儒.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J]. 中国校外教育,2019(01).
[4] 苏雪. 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 [J]. 课程教育研究,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