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建构学习的主体活动

来源 :科学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ng22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建构一些既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学生主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关键词】初中生物 生物教学 方法探讨 活动情境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方法的探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从而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同时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快乐中学。这样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生物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对于培养生物学学习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课利用的好,可使学生热爱生物学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细心钻研,反之,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信心和勇气。
  每当学生在某一实验中取得成功时,他的表情可以代表他此时的心情,就好象完成一件精美的作品一样兴奋。初一上学期“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这一实验,做起来很复杂,首先需要将天竺葵避光处理遮盖叶片,光照及室内处理才能得出结果,尽管这样学生的兴趣仍然很高,当他们亲手捧着自己制作的印有各种图案的叶片时,也许在想:生物实在很奇妙!尤其班里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也许在课本知识中获得不了成功,但他们往往能从实验课中获取知识增强信心。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将这种兴趣转变成学习的动力,他们也许就会从此热爱这门课。在“探究种子的成分”这一实验中,我通过引导学生边观察,边实验,边思考,既有听的,又有看的,还可以亲自动手,他们既能认真地去实验,又能积极思考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2.训练学生的思维操作技能
  首先,是对要研究的事物进行分析。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任何一个生命体或一种生命现象都是由部分、层次、要素组成的开放的有序整体。对于这样一个整体如果囫囵吞枣地研究是无法进行的。只有将其分解,才能一部分一部分地研究,深入其内部,发现其本质。所有的科学实验都离不开分析。综合在头脑中把生命体的各部分,把生命现象的各个方面和属性联合起来,形成对生命体和生命现象整体的认识,这就是综合。比如在了解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等构造之后,再把它们联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活的细胞的概念。分析和综合是相反相成、紧密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是思维活动的基础。比较是把生物各部分构造、功能和某些属性加以对比,并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这就为进一步认识生 命的本质和规律、进行抽象和概括打下基础。
  抽象和概括是找出各种生物体或各种生命现象中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或找出各部分构造之间,功能与构造之间,生物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抛开次要的、非本质属性和非因果的偶然联系。并且把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必然联系加以综合形成概念和判断,达到对生物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比如,在研究了植物的各种花之后,舍去颜色,形状等次要属性而抽取出都有“花蕊”及担负“有性繁殖”功能这两个最本质的特征,形成花的一般概念,这就是对花的抽象和概括。
  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在同一次思维活动中都是共同参与,紧密结合。一般说来,分析、比较、综合是抽象和概括的基础,而抽象和概括是思维的核心。只有通过抽象和概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形成概念和原理,从而达到对事物理性的认识。
  3. 利用插图,培养观察力
  插图中常隐含有某些知识,教师应指导学生观察,引起学生的注意,培养其观察力。如:生物第二册彩图(五)中,心房与心室、左心室与右心室壁的厚薄是学生观察插图时最容易忽视的,教师要给予引导。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尿的形成示意图”中血管中流着的是何种血液、“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中上下伸缩泡与收集管的变化规律等。有些如“蛔虫”雌雄虫的区别、“有荚膜的细菌的结构”与“酵母菌的结构”等,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观察。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已准备好的书中彩图的复制图发给学生,在作简要的知识介绍之后,便让学生边剪边记住图中的结构和名称,再让学生自己进行拼接或让学生上黑板完成拼接。或教师事先将已剪好插图的各结构分发给学生,然后教师分别说出插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让拿着该结构图的同学站起来,最后站起来的同学一起将各结构图拼接成一幅完整的插图。生物教材中教师可运用此法进行教学的插图还有很多,运用这种游戏式的教学法,可将死板的插图教学变得既轻松又活泼。
  4. 探讨活动教学法
  活动教学就是让学生用“动”的方法学习,在“动”中学,解放学生头脑、双手、眼睛、思维、空间,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体的课堂。那么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关键是: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一定要抓住活动中的“动点”,设计好“动法”,“激活”学生。
  4.1 创设生动的教学活动情景,激发“动点” 。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们能在活动的起始阶段多着笔墨,多动脑筋,使创设的教学活动情景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创造性,活动中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每节课,我会更改电脑桌面背景,将生物科技成果与生物科学家作为桌面,通过猜一猜、听一听、讲一讲,动一动活动,极大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发很多疑问,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也真正活起来。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媒体资源,教师课前收集大量科技录象片:如基因、克隆人、病毒、试管婴儿、吸烟、吸毒的危害、人体奥秘等等,穿插在相关的课堂教学中,也为生物活动教学开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了条件。
  4.2 “科学、人文”的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动点”。
  “科学、人文”的学习氛围即民主、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是主体发展的前提。让学生享受到学习快乐,从而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激发学生“动点”。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手段在基础教育中被广泛的利用和开发,正逐步走入了中学英语课堂,它让学生眼观其行,耳闻其声,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想象力,使教学直观形象化,多元立体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大大刺激了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有了质的飞跃,同时增加了课堂语言实践的机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听说能力也同步提高。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英语听
期刊
【摘要】初中物理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定性的知识多,在课本安排的练习题中,问答题占有很大的比例。这样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说理、分析能力和书面文字叙述、总结能力。这类习题大多是针对生活实际中某个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有关物理定律,以“为什么,是什么”、“试说明,请解释”等方式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回答。本文所列举的几种问答题型,是师生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最常见的形式。学生掌握了解问答题的基本要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云南高原湖泊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构造了三个层次23个指标框架体系,在有关专家打分的基础上确定指标权重;开展以滇中地区某人工湿地的实证研究,采用隶属函数对指标进行模糊处理,构造判断矩阵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云南高原湖泊人工湿地 健康评价  湿地因具有巨大的水文和元素循环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因具有巨大的食物网、支持多样性的生物而被
期刊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把培养学生的情感列入课程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关键词】英语课堂 情感教育  1.情感与语言学习相关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所以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因为情感态度与语言学习和学生本身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1.1 语言具有情感功能。  语言是人类交流
期刊
【摘要】历史课文内容多样、具有选择性,鼓励学生从多种途径解决历史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历史教学也必将为中国基础教育迎来一个明媚的春天,素质教育也必将成为灿烂春天里的一朵奇葩。让我们的历史课更贴近学生,更能走进历史!  【关键词】历史课 素质教育 创新学习  素质教育是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 面向全体学生。在老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要把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参与教学活
期刊
【摘要】语文的教学如果流于原理和概念,走了题海战术的路子,那么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就会大大降低,教学目的则难以达到。从语文学科的性质来说,应首先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再通过老师教法方面的改进,加强感情渗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导入 学习兴趣 课堂氛围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无论从工具性还是从情感性来讲,都应该是备受学生欢迎的。但是目前在中学生
期刊
【摘要】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最具有生命力的教育是创新教育。在英语教育中,我认为小学英语教学应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采用活动任务型教学途径,给学生提供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发展他们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 探究学习 兴趣 能力  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信息时代的发展使人们对外语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也有了新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小学英语教学在各地
期刊
【摘要】思想品德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学科,更是初中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前提,引导学生善于从实践中探究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训练,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及时总结,勤于肯定。  【关键词】兴趣 实践 探究知识 自身素质 总结  思想品德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学科,更是初中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现在新课标实施后,对思想品德学科进行全方
期刊
【摘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部分高中生来说,学习数学学科的兴趣并不浓厚,对数学课堂缺乏热情。尤其是对数学公式的记忆更有抵触情绪;其实,数学学科的学习并不枯燥乏味,细心观察,就会找到数学中的趣味,这样我们学习数学就相对容易和有趣。  【关键词】高中数学 公式 方法  数学源于生活,而又用于生活,我们可以把数学公式,方法与现实生活或以前所学知识联系在一起,使得学习数学变得简单有趣,
期刊
【摘要】要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就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的思维融入课文的意境中去。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持之以恒,用心去体验,从中受到真、善、美的感染熏陶,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教学 阅读方法 阅读习惯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