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几年前,上海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室,阳光穿越窗户,照得方寸之地金黄透亮。一名清纯、沉静的大学毕业生为求职而来,面带几分羞涩。她,就是谭轶斌。对话三言两语,简单又平常,我欣然应允,她嘴角微动,含而不露地笑了。
我并无相面的本领,不过是因为心中早就有了谱。她就读大学的班主任是我带教了一年的徒弟。这名徒弟品学兼优,大学毕业留校任中文系助教,教务长要她先住到我校,跟班听课一年,进行培养。一年朝夕相处,她为人的厚重、诚信、谦虚令我感动,她的话,我信。时隔几年,有次会上巧遇,谈到师资问题,我向她求助有发展潜力的优秀毕业生,她脱口而出:“我们的班长。”接着,就如数家珍般地介绍这个班长的优点。我素来认为:学校教育的质量说到底就是教师的质量,学校明日的辉煌靠今日青年教师的成长、成熟来创造,来支撑。锁定了这名青年语文教师,我满心欢喜。
我这个人对行政工作无兴趣,当一校之长是不得已而为之。我身上除了一把简陋的校长室的钥匙外,钱财物一律由副校长管,我只抓两件大事:一是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二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后者抓不出成效,前者也就于无形中消解。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宝贝,创造条件,精心培养,让他们在教坛上闪现光彩,惠及莘莘学子,是我的愿望,更是我的责任。对他们,尤其是优秀的苗子身上的朝气、锐气、追求、向往不珍惜,听任它们在教育岁月中消磨,那简直是一种罪过,作为老教师,作为校长,是不可饶恕的。
钢要靠百炼,工作的特殊性能要靠淬火,优秀教师的出类拔萃要靠多种场合多种任务的锻造、敲打、锤炼。谭轶斌聪慧,有悟性,我不理这个词儿,把它搁在一边,下笨劲儿磋磨。青年教师培养是各国教育界普遍重视的问题。“关于向老教师学习的研究”是美国教师学习研究中心的科研课题,密歇根州立大学邀请英国牛津大学和我们第二师范合作研究。为此,我们在几所中小学校选择了不同学科的青年教师开展职初“师带徒”培训模式的跨国比较研究,谭轶斌作为研究对象之一。研究的内容、程序、实际操作、材料积累等均有严格要求,研究对象及带教老师均十分辛苦。每天要写一篇日记,每两周要接受一次录音访谈,每月要上一节公开录像课,从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人格、发展潜能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在研究对象的个案中,谭轶斌不仅是进步最显著的,而且炼就了平凡中的坚持不懈,炼就了热爱专业热爱学生的敬业精神。不说别的,单是研究活动的日程表就要每天填写,填写一年,认认真真,一丝不苟。
谭轶斌身上的灵气来自于她的好学不倦与学有成效。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每天都可看到她的身影,离学校不远的复旦大学门外一条街上的鹿鸣书店,她是常去的顾客。腹有诗书气自华,她虽年纪轻,却深知其中意味。师范学校对语文教师普通话的要求高,学校送她到国家语委办的培训班学习,六门课得了六个满分。回校后她一句没说,是我到北京开会,遇见有关同志,他告诉我:从来没见到过这样认真学习的老师。我欣喜的心情难以言说。上海市青年语文教师7项基本功大赛,她荣获全能第一及5个单项第一。返校后仍然是一句不说。低调不仅是她的作风,而且是她平和心态的真实写照。不张扬,不吹嘘,不敲锣打鼓做广告,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向着心仪已久的真正的教师目标攀登。
教师须有一支灵动的笔表达对教育教学事业的追求,表达对学生对学科的挚爱;而笔的灵动靠持续不断地实践,年青时代正是实践的大好时光。谭轶斌这方面的锻炼必不可少。于是发挥她的特长,在“现代教师自我发展”丛书中写《教师的语言修养》这一本。未作任何提示,不作丝毫帮助,她按时按质完成,又长进了一大步。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熔炉,冶炼出青年教师的功力、智慧、才学,冶炼出对学生的满腔热情满腔爱。无志者温度冷却,光阴虚抛;有志者锲而不舍,全身心投入,追求卓越,创造佳绩。谭轶斌孜孜以求,刻苦钻研,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佼佼者。且不说她的公开课、展示课总有她独特的见地、清晰的思路和行云流水般的教学语言,获得同辈的高度认同,就是她的教学效果也同样令人佩服。我一名老三届的学生来看我时,他的爱人对我激动地说:“我这儿子最不喜欢语文,语文水平差,现在像变了个人,对语文大有兴趣,作文也大有进步,这个年轻教师真行,真行!”其实,何止是个别学生?她带的班级起点时是年级组最后进的,到毕业时,大为改观,是年级组里最头挑的优秀集体,其中艰辛真难以言表。那种对学生的挚爱、赤诚,那种亲和力很值得赞颂,而教学魅力的支撑,让学生心服口服同样是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追求卓越的优秀教师必须有胸怀和眼界,要有敏锐的目光发现同行身上的长处、特点,要容纳和学习别人教学上的进步、成绩、成功,要宽容别人工作的不足与缺陷,并倾力相助,共同进步。人的亲和力不是一时一地的粉饰、做作,而是事业为先,自我加强修养的自然流露。谭轶斌对此很珍视,担任上海青年语文教师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能团结数百名会员,开展语文教学研究,举办不同主题的论坛,让会员充分展现才能,生气勃勃,热气腾腾,令人欣慰。
十几年的岁月不寻常,每年365天不停歇地前进,攀登,从一名大学优秀毕业生成长为一名肩挑重担的年轻的特级教师,以自己的思想言行书写着直面现在、憧憬未来的语文教学华章。执著进取,坚韧不拔,为了母语教学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学生受到高质量的母语教育,期望这位勇者满怀激情,继续攀登,吮吸天地万物之灵气,品尝凌绝顶的欢乐。
我并无相面的本领,不过是因为心中早就有了谱。她就读大学的班主任是我带教了一年的徒弟。这名徒弟品学兼优,大学毕业留校任中文系助教,教务长要她先住到我校,跟班听课一年,进行培养。一年朝夕相处,她为人的厚重、诚信、谦虚令我感动,她的话,我信。时隔几年,有次会上巧遇,谈到师资问题,我向她求助有发展潜力的优秀毕业生,她脱口而出:“我们的班长。”接着,就如数家珍般地介绍这个班长的优点。我素来认为:学校教育的质量说到底就是教师的质量,学校明日的辉煌靠今日青年教师的成长、成熟来创造,来支撑。锁定了这名青年语文教师,我满心欢喜。
我这个人对行政工作无兴趣,当一校之长是不得已而为之。我身上除了一把简陋的校长室的钥匙外,钱财物一律由副校长管,我只抓两件大事:一是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二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后者抓不出成效,前者也就于无形中消解。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宝贝,创造条件,精心培养,让他们在教坛上闪现光彩,惠及莘莘学子,是我的愿望,更是我的责任。对他们,尤其是优秀的苗子身上的朝气、锐气、追求、向往不珍惜,听任它们在教育岁月中消磨,那简直是一种罪过,作为老教师,作为校长,是不可饶恕的。
钢要靠百炼,工作的特殊性能要靠淬火,优秀教师的出类拔萃要靠多种场合多种任务的锻造、敲打、锤炼。谭轶斌聪慧,有悟性,我不理这个词儿,把它搁在一边,下笨劲儿磋磨。青年教师培养是各国教育界普遍重视的问题。“关于向老教师学习的研究”是美国教师学习研究中心的科研课题,密歇根州立大学邀请英国牛津大学和我们第二师范合作研究。为此,我们在几所中小学校选择了不同学科的青年教师开展职初“师带徒”培训模式的跨国比较研究,谭轶斌作为研究对象之一。研究的内容、程序、实际操作、材料积累等均有严格要求,研究对象及带教老师均十分辛苦。每天要写一篇日记,每两周要接受一次录音访谈,每月要上一节公开录像课,从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人格、发展潜能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在研究对象的个案中,谭轶斌不仅是进步最显著的,而且炼就了平凡中的坚持不懈,炼就了热爱专业热爱学生的敬业精神。不说别的,单是研究活动的日程表就要每天填写,填写一年,认认真真,一丝不苟。
谭轶斌身上的灵气来自于她的好学不倦与学有成效。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每天都可看到她的身影,离学校不远的复旦大学门外一条街上的鹿鸣书店,她是常去的顾客。腹有诗书气自华,她虽年纪轻,却深知其中意味。师范学校对语文教师普通话的要求高,学校送她到国家语委办的培训班学习,六门课得了六个满分。回校后她一句没说,是我到北京开会,遇见有关同志,他告诉我:从来没见到过这样认真学习的老师。我欣喜的心情难以言说。上海市青年语文教师7项基本功大赛,她荣获全能第一及5个单项第一。返校后仍然是一句不说。低调不仅是她的作风,而且是她平和心态的真实写照。不张扬,不吹嘘,不敲锣打鼓做广告,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向着心仪已久的真正的教师目标攀登。
教师须有一支灵动的笔表达对教育教学事业的追求,表达对学生对学科的挚爱;而笔的灵动靠持续不断地实践,年青时代正是实践的大好时光。谭轶斌这方面的锻炼必不可少。于是发挥她的特长,在“现代教师自我发展”丛书中写《教师的语言修养》这一本。未作任何提示,不作丝毫帮助,她按时按质完成,又长进了一大步。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熔炉,冶炼出青年教师的功力、智慧、才学,冶炼出对学生的满腔热情满腔爱。无志者温度冷却,光阴虚抛;有志者锲而不舍,全身心投入,追求卓越,创造佳绩。谭轶斌孜孜以求,刻苦钻研,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佼佼者。且不说她的公开课、展示课总有她独特的见地、清晰的思路和行云流水般的教学语言,获得同辈的高度认同,就是她的教学效果也同样令人佩服。我一名老三届的学生来看我时,他的爱人对我激动地说:“我这儿子最不喜欢语文,语文水平差,现在像变了个人,对语文大有兴趣,作文也大有进步,这个年轻教师真行,真行!”其实,何止是个别学生?她带的班级起点时是年级组最后进的,到毕业时,大为改观,是年级组里最头挑的优秀集体,其中艰辛真难以言表。那种对学生的挚爱、赤诚,那种亲和力很值得赞颂,而教学魅力的支撑,让学生心服口服同样是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追求卓越的优秀教师必须有胸怀和眼界,要有敏锐的目光发现同行身上的长处、特点,要容纳和学习别人教学上的进步、成绩、成功,要宽容别人工作的不足与缺陷,并倾力相助,共同进步。人的亲和力不是一时一地的粉饰、做作,而是事业为先,自我加强修养的自然流露。谭轶斌对此很珍视,担任上海青年语文教师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能团结数百名会员,开展语文教学研究,举办不同主题的论坛,让会员充分展现才能,生气勃勃,热气腾腾,令人欣慰。
十几年的岁月不寻常,每年365天不停歇地前进,攀登,从一名大学优秀毕业生成长为一名肩挑重担的年轻的特级教师,以自己的思想言行书写着直面现在、憧憬未来的语文教学华章。执著进取,坚韧不拔,为了母语教学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学生受到高质量的母语教育,期望这位勇者满怀激情,继续攀登,吮吸天地万物之灵气,品尝凌绝顶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