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中文言文教学智趣性课堂摭谈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_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劝学(节选)》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的第一板块“求学之道”中的第一篇文言文,也是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接触的首篇文言文。如何让高一新生在初中文言学习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有所延伸,有所突破,在思维方式和方法上得到进一步提升等方面以及做好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衔接是高一语文老师必然面对的课题。
  那么,初中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和高中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有什么不同呢?在初中学段,对文言文的学习要求较为浅易,能通读文言文大意即可,并不注重实词、虚词、句式及语法的梳理与积累。相比而言,高中文言文的学习则要求学生掌握具体的实词、虚词、句式及语法等文言知识,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并学会迁移与运用。另外,就考试而言,中考文言文考查的文本基本来自教材,“死记硬背”便成为考好文言文的最佳途径。因此,初中的“强记”学法在高一新生身上亦暴露无遗。而高考文言所考查的文本均出自于我国古代经典文化典籍,鉴于学生的阅读面,绝大多数学生从来没有读过、见也没见过,甚至连听都没听过。所以,这种停留在初中阶段浅显通读的要求肯定不符合学生的心智特点和成长需求,也不符合高中文言文的教学要求。当然,如果高中学生的文言知识积累、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在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中得不到相应的提升,必然也不能适应高考选拔人才所需要的能力水平和考查要求。因此,在高中的文言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使得其在原先基础上向前再迈进一步,甚或几步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高中学段的学生思维呈现出由形象逐步转向抽象、由感性渐渐走向理性、在线性中又蕴含散性思维这一特点,以及这一阶段也是学生良好思维习惯培育和养成的优异阶段的实际情况,打造具有智趣性的文言文的学习课堂,对做好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衔接也就具有了一定的积极意义。所谓“智趣性”课堂,即老师在课堂上通过恰当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其重要的特征是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的培育和训练,在充满趣味性的基础上又有理性思维的渗透,以教学之智激发学生学习之智,以生活之智让学生去感受体悟文本言语的蕴涵之智,以理性思维之智培养学生的智力之智,努力做到“以一棵树摇到另一棵树”,从而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和能力。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用好、教好《劝学(节选)》这一文本,让学生对高中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有更高更明确的认识,以及有更多更高层次的变化和了解有不可小觑的作用。于是,我试图通过这篇告诉我们“求学之道”的《劝学(节选)》这一文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整理、归类、比较、分析、迁移、联想等多个关于高中文言文学习的思维习惯、能力习惯,从而为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学好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迁移联想之智,让课堂充满生活之趣。
  教学中,我利用文本言语中所蕴含的内容和知识,抓住时机培育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并有意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和迁移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脑力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充满趣味性,还可以达到让学生脑洞大开的出奇效果。如:课堂上,讲到《劝学(节选)》中“学不可以已”这句话时,我试探着提问:“在我们所熟知的俗语中含有类似意思的句子还有哪些?”自然而然,同学们很快就能够调动知识的积累,联想到“学海无涯”“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等等类似的俗语,这样学生既明白了“学不可以已”的意思又达到了以文解文的目的。这个问题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和联想的思维能力,以及网状知识结构初步的构建和编织的能力。
  教学《劝学》第一段时,不少学生没有注意到“已”和“己”的区别。确实有不少学生在默写的考查中也经常会出现错误,出现“已”、“己”不能区分的现象。乍看似乎是笔误,其实质是不能区分“已经”的“已”那小小的出头和“自己”的“己”的不出头的区别。为了区分这一点点不同,我在引导学生区分时,结合生活经验带着生活的味道充满趣味性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甚至不可磨灭的印象。课堂上,我饶有兴趣地随着“已”、“己”的笔画边示范边描述:已经过去的东西就让它过去吧,所以“已经”的“已”出头;自己的东西不要给别人,所以“自己”的“己”不出头。学生在会心一笑中,牢牢记住了这两个曾经长期萦绕在脑中的但是又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这样的教学既充满生活的趣味,也充分证明了语文即生活的论断。当然,也有老师编制了一个帮助识记的口诀:已出巳满己不出。这毕竟只是死记口诀,自然没有结合生活经验的描述来得有味。
  人类总是能够从自然、生活、社会现实中汲取智慧的养分。通常借助大自然的四季轮回和自然法则以及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归纳总结出关乎人生的、生活的、生命的、社会的种种道理。在教学《劝学(节选)》中作者采用比喻论证手法的相关内容时,文章第一节中写到了木、轮经过受绳(用墨绳量过)、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的动作或变化过程,木如果要“直”得需要“中绳(符合拉直的墨绳)”、“曲”也要“中规(合乎圆规)”。那么,问题来了,文中写“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与本文写学习有何关系呢?到此为止,我们往往停留在使用比喻论证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的层面上。如此贴标签式的答案延续很久。其实我们只要把文本想要表达的观点和生活中的工匠艺人的工作流程结合起来思考,问题便会迎刃而解。所以,我启发学生说:学习需要不需要一个标尺?学习的过程需要不需要打造和磨砺?此时学生恍然大悟,当然初读文本学生不可能得出这样具有生活趣味又带有一些哲学意味的智慧性的结论,但是通过引导将从生活中汲取智慧的思维方式渗透其中,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自然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养成学生质疑分析之智,激发学生探究之趣。
  本专题是“获得教养的途径”,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对“获得教养途径”这个问题的积极探讨。随着探讨的深入,诸多问题均会迎刃而解。我认为对一个问题如何深入地进行探讨,其解决的方式正是在于不断地质疑、质疑、还是质疑。在质疑、分析、解疑中获得探究成功的乐趣,从而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品质在肯定、否定的认识、辨析和思考中获得提升。   因此,教学中,我试着引导学生不断思考,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提问,哪怕是自问自答,哪怕起初是浅显的,但是通过逐步训练,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智慧。如:《劝学(节选)》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读了文章之后对学习这样的问题,你有何感想,以后的学习中你将怎么做?当然,对这样宽泛的问题,对初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回答肯定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是,我想只有引导学生进入这样的分析和思考的维度,才算领会教材编者安排这一板块的意图,否则,对这一专题的学习无疑是失败的、无效的。所以,我引导学生读文章、思文章、写批注,不断引导学生质疑并试图自己分析自己解决疑难问题,能问多少是多少。唯一要求的是积极思考、不断提问、不断分析、不断寻找答案。总之,你要提出问题来,哪怕只有一个也好,这是文内提问,此其一。其二:文外拓展提问,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和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质疑,比如:你在学习中有哪些困惑?读荀子的这篇文章你有哪些启发?等等。这样,学生的话匣子容易打开,同时也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有话的固然有话,没话的也能想出自己的话。这样就能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质疑中都能或多或少获得解疑的乐趣。人生的快乐就是在迷茫的时候能够看到远方的一盏明灯。无论是学习的还是生活的。学生的学习也同样如此。
  课堂上,学生提出了不算有创意却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很实在的学习困惑。如:为什么要学习?这不是苦死累死的活?通过对《劝学(节选)》中论述学习的意义和作用的学习和讨论可以给学生以启发。当然,还可以结合当下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延伸阅读和适当思考,坚定学生“学不可以已”的思想认识,使得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又具有了现实的意义。
  明确了为什么学的问题,当然接下来学生提出的就是怎样学和学什么的问题了。所以,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文本的研讨中让学生再受启发,获得新的认知,从而解决学生关于学习价值的认识问题、学习方法问题和学习态度问题。甚至于有学生认识到在当今信息、网络、wifi遍地爆炸的时代,别被丰富的生活眩晕了双眼,面对生活需要思考、甄别、筛选从而得出要以批判、发展的眼光看待当今世界的良好认知,这当然是具有思考性和价值性的思维火花。无疑,对这篇文章的教学已经超越了文本本身所蕴含的价值,其带来的思考更具有了时代性。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质疑和分析,充分调动了学生思考的兴趣和积极探讨的欲望,使得学生在质疑、讨论、分析、解疑中提升了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培育学生比较整理之智,让学生感受获得之趣。
  我这里所谈的比较整理之智,是基于学生在疏通文本的基础上,对于字词句的分析、比较、整理和归纳。是学生在学好一篇文章之后的梳理、总结和归类,从而让学生收获学得知识和获得成功的乐趣。
  获得成功的乐趣能够促进人不断追求,从而让人成长和进步。这是人在精神层面上的自我肯定和激励,因为它具有期待性。而人要拥有更大的乐趣是在亲自体验的过程中获得的。对于文言文教学而言,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终点。如何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我也思考了很久,针对学生的心智和心理上的成长要求和特点,我着重对学生思维进行逻辑上的开发和激活,试图从死记的老路上开辟出一条新路来。比如:教学第一段,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异同。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两个“于”用法的句内比较。“知明而行无过矣”和“吾尝终日而思矣”中“而”的句外比较。再如:之、焉的用法比较。在教学中,当某些词涉及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意动用法、被动等特殊用法时,把它在文中的用法和现代语言习惯中的用法进行比较。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假舟辑者,非能水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中的“日”“水”“上”的等的用法;又如:特殊句式与现代语法句式的比较,从而了解特殊句式的发展变迁及来源,并初步了解文言翻译需要达到“信、雅、达”的要求。比如:通过“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子的翻译与现代句子的翻译的比较分析从而了解倒装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的情况。
  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法,提升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让学生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中找寻答案从而获得理解和悟出之后的乐趣。有了以上分析比较的基础,那么,让学生进一步学会归纳整理就成为一件简单的事情,不再显得神秘而不可亲近。于是,我告知学生对一篇文言文的整理可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倒装句、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等。当然,学习一篇文言,整理不光包括文言现象的整理,我以为这还是较浅层次的,但是,学生如果能够在高中阶段能够坚持下去,有了相当多的积累,那么读懂并理解大多数的文言文不再是什么难事了。
  我想,更高层次的整理应该是学生学习思绪的整理和能力的整合,这就会关乎到写作技巧、语言、文本结构、主题表达的拓展与运用等知识的迁移和整理,而且学生能够做到的,又能提升语文能力的便是结合文本内容谈自身在学习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反思和自觉纠偏。比如:我在教学中,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本篇文章的学习,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在学习方法和思路上可以做出怎样的调整?通过这样的提问,把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使学有所得,学为我所用,让文本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并最大化地被利用。从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思考能力和行为纠偏水平。当然,也可以从写作技巧的角度,让学生模仿本文的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手法,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片段训练,让学生从知识的认知、理解逐步落实到实际运用,这样也更有利于获得写作技巧的实际应用能力,因为学有所用,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作出的各项整理和归纳,教师还要适时作恰当指导和合理评价,指出学生在整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和一些不科学的问题,更要指出其亮点和可持续点,让学生能够较为持久地体验到获得知识整理归纳后的满足感、幸福感。当然,对文言文本的处理,还可以从文本结构方式、文内名句的迁移引用、思想的表达等等方面作出较为详细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知识链条,并且通过有效的训练和指导、帮助学生把这些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去,跟着课文学写作。
  事实证明,教学《劝学(节选)》这篇文言文,虽然耗时较多,但对初高中的文言教学要求的异同具有很高的区分度,对初高中的文言教学的衔接具有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为以后进一步学好文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文言教学追求智趣性起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最近一直思考的问题是课改十多年来,为什么总觉得改来改去并没有达到人们的期待。身兼语文教师与学校管理者,我在观察中发现这些年来我们的教学研究近乎走火入魔,总是想独树一帜,创立门派,急于见效,就是很少愿意在教学设计上动脑筋。  为什么是设计,不是备课,备课跟设计,究竟有什么区别?备课本往往是学校统一印制的,一般来讲,备课本上往往设置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小结、课后作业等栏目,备课时将这些
【学情、教情分析】  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诗歌部分”共计五个单元,《井》处在“生命的律动”这个起始单元,与之相配合的单元知识是“走进诗的世界”。问卷调查显示,刚刚“走进诗的世界”的学生一旦大量接触中国现当代诗歌的经典,真有些“乱花渐欲迷人眼”,手忙脚乱:无论是心理上或者知识储备上他们都显得准备不足。因为他们只懵懵懂懂只知皮毛地了解了一些关于中国现代诗歌的知识。而且部分教师自
现实教学中,由于学生们缺少对生活的体验,致使作文成为了令他们最为头疼的常规作业。学生们的习作常常是无病呻吟、各种材料的简单堆砌。那么如何改变学生写作的这种常态,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还能言之有物?体验式教学应该是改变这一现状的便捷而有效的途径。  体验是生活的、感性的、活跃的、剧烈的。而没有体验,就不会有情感的冲动、精神的觉醒和智慧的发现。所以说,让学生学会体验,从体验中感受生活,感悟社会,就成了
张若虚传世作品仅存《春江花月夜》和一首泯而不闻的《代答闺梦还》,但这并不影响张若虚崇高的文学史地位,更不能泯灭《春江花月夜》难以逾越的艺术价值。  《春江花月夜》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是毫无疑问的,闻一多甚至不吝言辞地称它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向前替宫体诗赎清了百年的罪,向后……清除了盛唐的路”[1]。如水般诗意流淌的词句,如水般轻灵跃动的意象,如临目前的意境营造……这些足以摇荡人心,但这些
一、问题缘起  散文是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最多的文体,散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览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百余篇课文,现代文学性散文多达三十余篇,占比约四分一,足见散文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而散文的有效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课熏陶感染的作用,形成学生的独特学习体验。因此,笔者希望通过达成散文的有效教学来达成对学生表达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1.散文文体本身的难以把握。只看
语文独立设科已逾110年,从百余年的语文教育发展史角度来看,语文教育有过挣扎与挫折,也有过觉醒与兴盛。尤其是从新课改后的十余年发展情况来看,语文教育呈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之象,无论是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实践研究层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十年前有学者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研究“缺乏学术的积累,缺乏学术的规范、准则,乃至缺乏起码的学术平台,乃至缺乏起码的学术意识。”(王荣生语)今日反观这一总结时,我们应当有所欣慰,
汤见光,浙江省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教师。  高中课改已经实施多年,学生自主探究作为一种全新学习方式,其理念可谓深入人心,但是,观察他人的日常课堂教学,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总是深感困惑:教师在备课、说课时都有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考虑与言说,但是在现实的课堂实施过程中,自主学习的理念往往只是飘在空中,没有真正“落地”,常常只有走过场的形式,没有真正的探究,更没有真正的自主。  典型的例子如,高中语文必修
一、导语设计  四季轮回,秋天和其他季节一样,静静地来又终将悄悄地去,但凭倚文学这扇神奇的窗口,我们能永远地观望秋天享受秋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以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而照亮现代文坛的江浙才子郁达夫的文字世界,去观望去享受他用高雅情趣滋养和守护的秋天——《故都的秋》。  二、引出焦点“欣赏和热爱悲凉”  1.一生朗读幻灯片呈现的文章首尾两段文字(文段略)。  2.师:作者不远千里来欣赏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师  苏教版高中选修教材《短篇小说选读》中有一篇汪曾祺晚年追怀故土的小说《鉴赏家》,作品塑造了鉴赏家“叶三”和画家“季匋民”的人物形象。通过记叙两人的交往轶事,特别是叶三因赏鉴季匋民的画作而终生收藏、至死不卖的情节,赞颂了重情义、真性情、高雅清逸的美好品质。但对于叶三为何将画作带入棺材这一结尾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耐人寻味的结尾。  季匋民生前便是全县第一个大画家,他
张爱玲曾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魏天真和魏天无这部主要谈论诗歌的著作《真无观:与他者比邻而居》,即是对当下诗歌和社会人伦的一份“懂得”,一份“慈悲”。他们谈的既是诗歌本身,也关乎存于当世的社会人伦,其中蕴含着作者作为知识分子和生命个体的崇高理想。   这本书分为三辑,第一辑《真有意思》为魏天真著,第二辑《无所遁形》为魏天无著,第三辑《观世之音》为二人的对话录。对话录的话题有些就是前面两辑文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