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Ston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要,自主学习应运而生。问题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问题是思维、创新的起点。在教育过程中要以问题组织教学,鼓励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充分发挥驱动力的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关键词】自主学习 问题 创新
  课程改革要求学习方式的变革,自主学习应运而生。问题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自主学习的驱动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创新的动力,没有问题就谈不上创新。苹果落地的现象司空见惯,但牛顿强烈的问题意识,促使他思考苹果为什么落地,从而才有了“万有引力定律”的伟大发现。问题是创新的起点,有了疑问,才能唤起认知的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勇于创新,掌握终生受益的基本技能技巧,终生学习的能力。
  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是教师侃侃而谈,学生昏昏欲睡,教学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里,而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马赫穆特认为:这种教学结构“不能保证对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实行控制”,也不能“保证学生的发展”。它只能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习过程成为不求甚解,死记硬背的过程,学习的意义也只在于分数的高低。我们要改变这种死气沉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除了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外,还要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用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以问题组织教学,要更新课程观,鼓励学生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质疑。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课程是规范性的学科知识,不少教师、学生把课程当成“圣经”,不敢有一丝怀疑。而现代课程认为,教学过程是课程创新的过程,教师、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是主体。尤其思想政治教材本身具有滞后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鼓励学生对书本知识提出质疑,通过查找资料、请教教师、讨论等方式对质疑的知识进行论证,形成科学认识。对课程结构进行重组,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但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提醒学生要具有“健康”的怀疑精神,提问题要有理、有节,不能因为要创新而毫无根据的质疑,怀疑一切,不能因为要标新立异而哗众取宠。
  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需要教师给予方法上的指导。毛泽东曾经形象地指出:“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的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质疑,更好的创新,需要教师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让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指导:
  1、要让学生搞清课本中的疑难,这些疑难,是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找出的知识的难点、模糊点,是凭借学生的已有知识不能理解的地方。此时需要设疑,以备教师讲解时重点听、记,提高听课的效率。
  2、借鉴课本中“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等问题栏目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后进一步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对比不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3、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精神。要求学生关注社会的焦点、热点,思考教材与这些焦点、热点的联系,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分析焦点、热点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4、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提出质疑。在传统的教学中,都是教师问,学生答,一切问题都在意料之中。现在是学生问,教师答,会有许多出乎意料的问题,有可能把教师置于尴尬境地。这就需要教师有很好的修养和渊博的知识,有对学生健康质疑的正确认识,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不要认为学生在与自己为难,有碍自己的“师道尊严”。当然,光有良好的修养还远远不够,更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扩大知识视野,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达到教学相长。
  在自主学习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并非否认教师的主导地位,只是这里所说的主导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主导,而要变成教学过程中的“导演”,即教师导、学生演。
  总之,如果教师在教學的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对课程和教师大胆质疑,并教给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使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发挥问题驱动力的作用,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主体,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目标就一定能尽快实现。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技能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有其特殊性,表现在:它要求学校要有一定数量的计算机和专门的教室,以便于教学管理;它是一门重理论更重实际操作的学科;它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课时安排少,间隔周期长。目前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是1节/周,这就对教师的课堂组织教学提出了很高要求:构建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把计算机知识既深入又活泼生动地教给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一理念,对教材进行调整、充实,让现行教材亮出绚丽的“风采”。    一、让教材充满生活的气息    现行非课改实验教材,有不少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而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事例却未能及时进入课本。因此我在教学目的不变的前提下,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例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往往采用先提问,再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方法。这只是一种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方法。但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成为了知识获得过程中的被动者。课程改革以来我改变了这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操作、去实践、去交流和分享探索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    一、动手实践,
期刊
提高教学质量,贵在得法。而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须设法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如何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呢?    一、授课时,不机械地忙于教案讲课    课始的一两分钟,学生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因此,教师一上课就要设法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或目光扫视教室,或让学生朗诵课文,或复习提问,或讲一个简洁而又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故事、典故、笑话……学生注意力被唤起后,再转入课题。    二、察言观色,注意信息反馈    课中
期刊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对学生的毕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作为一种手段,它是实现教育效率和效果的捷径。今天,在新课改中强调自主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终身教育和构建学习化社会的需要,也是学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随着基础教育课改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可。要真正把自主学习落到实处,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就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讨论、去操作、去质疑,从
期刊
参与新的课程改革以来,我努力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指导教学,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下面谈谈我在实践中的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就要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
期刊
【摘要】加强中小学学生的质量管理,提高教育的有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质量管理 条例管理 减负  发展教育既要重视数量,也要重视质量。加强学生的质量管理,是保障学生德才兼备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加强学生的质量管理能够保证教育的有效率,加强学生的质量管理能够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我国现在的中小学教育在学生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教育投入的回报效率不高,尤其在农村
期刊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重过程,重体验,重实践,主要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从而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最后解决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学生可以到社会上做调查,可以请教访问,也可以进行实验观察,在课堂上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与同学和老师交流、讨论,最终解决问题。探究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了许多活动空间,当学生被神奇的自然世界、社会现象和科学理论引入殿堂时,就自然地开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中生物自主学习与实施创新教育和执行《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关系,开展自主学习策略和途径,以及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  【关键词】自主学习创新教育课程标准 生物教学    一、开展自主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1、顺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期刊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对学生不仅要加强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加强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做个真正的人,并在平时对青少年学生不断渗透正确思想、良好品德,培养他们的分辨和抵御力,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上的是、非、善、恶、美、丑。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因此,教书育人,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何教好书、育好人呢?下面浅谈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