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为什么存放在美国?

来源 :第一财经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kk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央行准备把存放在美国的部分黄金运回国内,我想知道,德国为什么把黄金存放在美国,其他国家央行为什么也把黄金存放在美国呢?
  —Lily
  德国人这次的计划是2020年之前把存放在美国的300吨黄金运回国,其实他们存在美国的黄金不止这些,总共加起来超过1500吨。德国也准备在2020年之前把存放在巴黎的374吨黄金运回法兰克福。
  德国人这么做,是想平息国内“把黄金带回家”的呼声,虽然德国央行官方的理由是在国内建立信任和信心,增强黄金兑换外币的能力。
  至于各国央行为什么把黄金存放在美国则需要从数十年前说起。
  1944年时,44个国家签订了一个叫做《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协议。签订这个协定的背景是,当时美国经济超过英、德、法三国经济之和,由于未受世界大战拖累,大量黄金流入美国,多到它拥有的货币黄金总量相当于西方世界的3/4。它还承诺,持有美元储备的各国央行,可按35美元/盎司的黄金平价向美国财政部兑换黄金。
  它的签订,意味着美元成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可以以35美元/盎司的价格,向美国兑换黄金。
  协定执行期间,美国先后经历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出现巨额财政赤字。为解决问题,美国人开始利用大家对美元的幻觉而超发货币,超发量超过黄金储备增长的幅度。这个情况被其他国家发现了,他们要求兑换黄金,这次带头的是法国人。
  如果大家都来兑换,那美国就成为了退潮的裸泳者。结果是,美国关闭黄金窗口,《布雷顿森林协定》体系崩溃。在《布雷顿森林协定》体系下,纽约成为了全球最主要的黄金交易中心。因冷战特殊时期基于防范的考虑,德国央行将黄金储备存放在了国外,其中就包括美国。
  大宗黄金的运输和储备是件麻烦事,为省去储备与交易的麻烦,各国干脆将黄金储存于美国。再加上美国央行的黄金储备长期居全球第一,美国和纽约国际金融中心成为黄金储备地的“无风险选择”。
  美国把黄金存储在两个地方,纽约曼哈顿地下24米深岩层中的纽约储备银行金库与诺克斯堡军营。于是,当黄金在银行间交易时,曼哈顿下面的黄金便从A房间秘密搬运到B房间,没人知道房间里存放的究竟是德国,还是法国的黄金。
  《第一财经周刊》记者 朱宝
  微博互动专区
  阿窗阿窗:果断怒了好吗!其他广告就算了,连编读往来都分两页儿还插个碍眼的小广告儿,太让我失望了!
  RE:是编读的忠粉啊!果断么么哒。
  狗头小军师:在特刊的公告栏看到租房广告,要是我下决心去北京了就想租这样的房子。为了将来能租得起4k+的一居,努力努力努力!
  RE:唉,心态怎么能控制得这么好?!
  i哈雷:看完了整整一期周刊。不知不觉到了该看《30岁以后不能做的42件事儿》的年纪,发现有些事还在做着,而有些事几年前就不做了。总结下来就是:年轻时没冲动过,浪费了年少的激情;现在又不够成熟,还在幻想自己依然年轻。这是多悲哀的人生……
  RE:表悲观。所有的事情,都是姑妄言之,姑妄看之,姑妄do之。继续做也没啥关系的。另外,那稿子是个90后写的,这下你踏实多了吧!
  月落长川:《第一财经周刊》是我看过的最好的财经杂志,没有之一。有人说,最能检验杂志好坏的标准,就是当读者内急的时候,看他拿哪本刊物进卫生间。我觉得更好的杂志,不仅让读者带它进卫生间,还要带着它出卫生间,因为可读内容太多,舍不得丢在废纸篓。
  RE:嗯,你说的对。带进去……然后就扔进废纸篓里的……一定是出于恨。
  Marcoss:看了2012年终特刊里面的年度清单,这么多编辑里面居然木有人看《甄嬛传》,这是真的吗?
  RE:这不是真的。只是看过和推荐是两码事。而且它都不需要推荐了,买了剧的台,恨不能一年重播200回吧。
  家豪仔-sehun:买周刊送的小本子讲的就是海底捞,当时只看了一点,今天餐饮管理的案例分析考,大概意思会写,可惜专业术语用不出来,蛋都碎掉了。
  RE:呃,太惨烈了。下回看细一点。
  读者来信
  表达不满
  当我看完这期的《傲娇地说,再也不用见你们了》这篇文章之后,我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甚至其中应该有一丝愤怒的情感,导致我在看完这篇文章的24小时之后,仍然忍不住要用邮件的方式发泄我的这种不满。作为一本财经类杂志,我一直是很欣赏你们刊登的文章的,知识面很广,语言也比较有可读性,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可是这种纯粹的吐槽是怎么回事?这篇文章给读者们传递了什么有用的信息么?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有无数人为了生活、家庭无奈地挣扎着,做着这些让这位富大人不屑的事情。请尊重这些劳动者的付出,特别是为了生活和家庭,牺牲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迫使自己做那些本不喜欢本不愿做的事,写着自己都觉得恶心的文章,实在是无可奈何。
  我当时在打飞的路上,为了一件我认为很没有意义的事情,可是不得不屈服不得不顺从上级的命令,我已经非常无奈非常愤怒,然后在这样的情况下看到作者的这个笔调是非常愤怒的。
  富大人,你不觉得自己很幼稚么?你这种所谓的傲娇,给我们这些辛苦工作努力赚钱然后购买你们杂志的读者以正能量了么?如果你是发布在自己的博客上,我也不至于有那么强烈的反弹,可是这样堂而皇之刊登在这本比较严肃的杂志上,你是对读者负责了么?
  我也想问一问,为什么主编大人会同意刊登这样的文章?!希望编辑们能够给我一个回复,如果今后的杂志上会继续出现这样幼稚而无聊,没有一点价值甚至给读者带来负面情感的文章,我就不想再继续做你们的读者了。另外,其他的文章都写得不错,请继续加油!   —读者钱小姐
  RE:这位钱小姐息怒。我也从事过一些无聊的工作,好在我运气不错,没有一直这么无聊。所以我支持富大人的观点,如果你现在的工作足以导致情绪失控,我建议认真想一下工作的价值。大多数人实际上都不是很喜欢被虐,我想你也是。退一步说,富大人表达的是她的见解,见解有没有价值本来是可以包容相待的。我还可以替富大人小心地道个歉:很遗憾在你需要正能量的时候看到了这篇文章。(CBN伊险峰)
  一点感想
  我是在书店看到一财的。说实话当时是被封面的设计吸引,封面很赞。
  我只是一名高中生。我买了很多期来看,让自己看起来很异类,毕竟他们都在看教科书。我对商业新闻很感兴趣,可惜的是学校里只有分数。我在看一财的时候有许多看不懂,不过我都自己百度了。但金融那块涉及的内容实在太多了。希望尽可能弄上些注释。
  还有新产品那块弄些科技数码产品,我很喜欢科技数码。还有你们和财经网是兄弟吗?蛮像的。我还以为财经网就是你们。
  暂时就这些。不求有上榜,但求看一眼。我会一直默默支持你们。也希望可以看到更多带有创业信息的文章,特别是互联网。
  谢谢。
  —墨寂
  RE:感觉很熟悉。每所高中都有不一样或者想那么不一样一点的高中生。想鼓励你,但也想说,把教科书党压下去的那种心气,还可以压下去一点。最欣赏你的来信的这一点:看不懂的都自己百度了。你会进步神速的。
  建议
  真的很讨厌雪佛兰和HTC的文字广告。难道碎片化时间就不值钱?试问有几个人会花大量时间去阅读一份广告。
  —无诗自通
  RE:这个建议只能给这两家公司去提了。你可以建议它们投放硬广。
  问一下
  有个疑问想确认,今年第三期的封面故事《冯程程的票根》里提到了观看《人在囧途之泰囧》的观众人数,P48说是3000万观众奉献了12亿的票房,而P52则是3600万观众奉献了12亿的票房。到底哪个是准确数据?谢谢。
  —rivershang
  RE:3600万为较准确数据。
  一些问题
  很喜欢一财,2013年周刊好像在排版上做了较大的调整,有几点小建议想提一下:1. 为什么专栏要用灰白的作者照片呢?以前那种彩色的或者画像配上点彩色插图还好,现在会不会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呢?2. 为啥要用十问来压轴呢?杂志的最后几页不应该放点轻松的什么吗?驻外记者的专栏不挺好吗,如果说要把专栏弄成一起,那新产品放在最后也行啊。因为书摘和十问之间还隔了2页广告嘛,很容易把十问忽略掉的,现在几乎都不怎么看十问了……3. 我记得以前有读者觉得“商业就是这样”这个栏目中最后一句话总是“商业就是这样”不好,这我觉得没什么,但是我看今年第一二期的时候,这个栏目的结尾变得很生硬啊,貌似是文章写完了,直接句号,然后商业就是这样。还是觉得前面有些铺垫再回到“商业就是这样”比较好吧。很吹毛求疵的一些建议,呵呵,祝一财越办越好!
  —某K
  RE:谢谢你的意见,十问因为刚刚调整,所以你可能会遗漏它,再过一阵,你就会牢记它的片尾曲地位了。
  疑问
  一财君好,想问一下2013年1月7日话题,后面有个您了解安利吗?但是下面讲的是保险呀,这个没啥关系呀?
  —宋海利
  RE:“您了解安利吗?”基本已经固化为所有推销用语的代称了。
  啥时候能给电子版加个note?
  你好!我看杂志有个习惯,喜欢写写画画,标注重点,特别是对于信息量这么丰富的一财。所以,啥时候能让我们实现在电子版上面做注释呢?
  —Laurie
  RE:这个可能一时半会加不了。我们跟iBook用的不是一类技术,实现它还有难度。
  本周我推荐


  帝都的雾霾天
  过去一周,帝都空气处在严重污染中。空气质量指数爆表(500微克/立方米是上限),有些地方PM2.5浓度瞬间值甚至已超过了1000微克/立方米。这么险恶的生存环境下,人民采取了戴口罩、憋家里,紧密门窗等一系列悲哀型防护措施。图为北京几大新老景点,各大景点面目基本雷同。反正都看不清。有网友评论道: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都看不到自己遗体。模糊程度,可想而知。
  上榜理由:同呼吸 共命运
  推荐人:can’t 自强不吸
其他文献
Q&A:请问你一般会为了显得好相处,而吞掉很多真实的想法吗?你觉得自己是好合作的人吗?  我创业初期,自有资金不足,找了一些投资人共同参与,除了亲朋好友之外,也包括一些企业家。  我永远记得,有一位知名企业人士,当我找他投资时,他一口答应,还告诉我,他百分之百地相信与支持我,让我放手去做,不要担心。  有这样的股东,我十分感激及庆幸。  可是日后的演变,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当我创业遇到困难、要继续增
期刊
“格林童话里有个‘汉赛尔和格莱特’的故事,讲的是两个小孩儿要去森林深处,所以他们一边走一边撒面包屑,希望能找到回程的路。”面包旅行联合创始人彭韬说,“面包旅行就是这样帮你记录旅行的轨迹。”  彭韬是一个曾走过30多个国家的旅行爱好者。在墨尔本大学读完数据处理专业的博士后,他曾在数据分析领域创业,也曾在麦肯锡做战略咨询,最后还是把目光投向了自己最大的兴趣—旅行。  “其实旅行目前体验还是不太好,你或
期刊
对全世界各地的企业来说,现在正是反思过往、展望新年的时刻。记得奖励员工们在过去一年的辛勤工作,给他们时间休假,让他们能够与亲朋好友一起好好放松一下。  在我写这篇文章时,我的家人们正陆续抵达内克岛,我们将一起庆祝节日。在我的一生中,我的家人从未停止过对我付出爱与支持,给我的商业之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帮助我在困难时期能够充满信心地大胆冒险。也正由于此,在维珍,我总是试着把商业当做家事来对待。  为
期刊
4月20日,上海国际车展在小雨中开幕。  第一次在中国车展上亮相的底特律电动汽车公司(Detroit Electric)带来了它的首款产品—轻量化电动跑车SP01。这是一家创立于1907年的公司,当时电动车可以与蒸汽、内燃机汽车平分秋色,亨利·福特的妻子甚至还买了一辆它们生产的电动车。但在那之后,汽油车占据主导,这家公司随之沉寂了70年,2008年重组之后开发出了这款世界上最快的电动跑车,每小时0
期刊
C=CBNweekly I=Enrico Krog Iversen   C: 目前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开发趋势是怎样的?这些趋势分别针对哪些行业和使用上的需求?  I: 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整体开发趋势是小型机器人和更加安全的机器人。目前机器人能应用的领域已经涵盖了整个制造业,从简单的搬运摆放类到复杂一些的加工处理类,再到特殊环境的应用。只从数量上来说,汽车及其附属行业一直是机器人供应的传统行业,它们的需
期刊
C=CBNweekly L=Jos Linkens   C: 高端巧克力市场有何其自有的特点?  L: 这就得先谈谈高端巧克力和普通巧克力之间的区别。高端巧克力首先毫无疑问必须有高品质来支撑。接下来则是高质量的制造工艺,例如拥有一定数量的巧克力手工大师来进行手工制作。最后就是包装,很多高端巧克力会采用皮质的包装。尽管就经济大环境方面而言,无论中国还是欧美并不是特别理想,但是事实上,高端巧克力发展速
期刊
杨洪涛喜欢把“不想太多”挂在嘴边,这既是他的口头禅,也是他认为自己做事的原则。  2003年,杨洪涛还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读硕士,就进入搜狐刚成立的研发中心兼职。 一开始,他负责的项目是搜索。当时谷歌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用杨洪涛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帮人带着一腔热情来做搜索”。但坚持了两年之后,百度在2005年的上市让杨洪涛和他的同事们明白搜索的难度,“即便技术品质做到了,品牌和市场效应也很难追上。
期刊
C=CBNweekly O=ystein Olsen   C: 很多银行家和经济学家认为欧债危机比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要严重得多,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O: 美国的公共债务状况其实比欧元区更糟糕,但欧元区现在的问题是不像美国那样可以进行联邦协调。各成员国之间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但没有共同的财政政策。欧盟有类似美联储的欧洲中央银行,但并没有统一的财政部。欧盟预算约占欧盟总体GDP的1%,在美
期刊
1月6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在大马士革公开发表电视讲话,提出召开民族和解大会与制定新宪法等和平倡议,呼吁全国对话结束21个月的国内冲突。但他强调不会与武力对抗政府和听命于外国势力的人对话,对于反对派提出的下台以及放弃2014年大选的条件也没有回应。这是巴沙尔自2012年6月以来的首次公开露面。  埃里克·施密特  1月5日,美国前新墨西哥州州长比尔·理查德森办公室发表声明称,理查德森和谷歌董
期刊
对所有LinkedIn的国内模仿者来说,如何成功复制这个模式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加拿大人Dominic Panaloza如今也同样受到了打击。  作为一个LinkedIn的忠实用户,私募出身的Dominic Panaloza发现中国市场上并没有一款成熟的商务社交网站时,他感到有些不可思议—由于工作的原因,他当时已经在中国生活了7年。就在LinkedIn开始盈利的2010年,他创办了LinkedI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