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班级属于学生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dy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着眼于师生同构策略的研究,通过对协同式班级生活中的师生同构的两种类型,即师生直接交往与互动的显性同构和教师通过把握调控学生间接交往与互动的隐性同构的策略研究,让班级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熔炉,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建立班级自主管理新格局,让班级成为有效运作的自组织。
  【关键词】协同式 班级生活 师生同构
  对教师来说,班级是其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实践基地;对学生而言,班级则是他们学习本领,学会生存,不断成长的重要舞台。由此可见,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班级是一个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平台,建立班级自主管理格局,能够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民主环境,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的同时,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协同式班级生活
  从协同学的角度来看,班级属于典型的开放系统,其他组织与班级自主组织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学校是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来建立班级。从这个角度来看,班级是一个“他组织”,其组织结构对班级内的成员均产生了极大的约束效力。与此同时,组成班级的成员在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个性爱好以及学习程度方面也都各不相同且各具特色。而协同学更关注这种“系统内部”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形成有序结构。从这个角度来看,班级属于一个“自组织”,必须充分重视班级整个“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往与互动的协同合作,共同促使班级系统及其要素和谐、健康地向前发展。
  师生同构的研究正是关注到协同学的这一核心,关注了教育中关系的变革。让教师与学生从一种自上而下的关系,转变为平等的伙伴,成为共同的成长者。让教师成为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牵引者、陪伴者、支持者,让学生自主建构班级生活。而这一研究中,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与互动,正是协同式班级生活的着眼点。
  二、基于协同式班级生活的师生同构策略
  班级组织中,根据其交往和互动的主体,可以主要分为师生间互动和学生间互动这两种类型。这两种交往与互动对学生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对学生而言,和教师以及同学相处的情况常常会影响他的班级生活乃至整个学校生活。
  协同式班级生活中的师生同构类型也由此分为两大类,即师生直接交往与互动的显性同构和教师通过把握调控学生间接交往与互动的隐性同构。
  1.师生直接交往与互动的显性同构策略
  对班级组织而言,尽管教师不是其中的一员,但师生间的交往与互动却是班级组织交往与互动的核心,也是班级组织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此外,借助师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班级氛围,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1)“1—1”式的个别化师生同构,即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师生同构。这一类型的师生同构既可以是班主任与班级内成员个体的交往与互动,也可以是任课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交往与互动;既可以是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教与学的互动来往,又可以是在课堂以外的互动交流,如许多班主任教师在发现班级内某位学生的具体问题后,与其相约进行单独的谈话交流。一对一的师生同构可以相对及时、有效地处理教育教学中的个案,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与互动更具针对性,是个别化的同构,预防班级中问题点的面化。
  (2)“1—N”式的辐射型师生同构,原则上应分为两种方式:一个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师生同构和一个学生与教师群体之间的师生同构。一个教师和学生群体进行着不同层次的交往与互动,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也可以是在班级生活中开展。
  (3)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师生同构。如班主任教师和班委会邀请各任课教师参与联欢晚会等大型班级活动。这种多对多的师生同构重在营造班级氛围,拉近教师与学生心灵上的距离。
  在这样的班级活动中,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相互交往与互动。师生间的交往与互动一方面可以使教师在观察、了解学生行为的基础上,认识和理解学生,并对学生形成一定的认识与期待;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教师的行为,从而产生对教师的认识与期待。教师对学生而言,一方面是具有平等地位的对话者,另一方面又是具有权威的影响者,而这一权威的基础则在于其理性的可信赖性。
  关于师生直接交往的显性同构,是许多教师已经迫切关注的。笔者不再举例赘述,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师生直接交往与互动的显性同构中,教师既不能放任也不可专制,应以一定的规则来维持班级秩序,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规则的制定;应给予学生选择自己行为的自由,同时也教导学生,要是选择不良行为,就必须承受该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2.教师把握学生间交往与互动的隐性同构策略
  相比于师生间的互动与交往,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往是基于学生自主需求而产生的,而前者对学生来说常常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对教师而言则有更大的选择性。在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学生间常常以讨论、辩论、竞争、合作甚至冲突等多种方式进行着交往与互动。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更要善于抓住契机,因势利导,使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1)鼓励讨论,学会换位思考。讨论的目的是要在讨论者之间达成共识或解决问题,讨论所关注的是对别人到底想说什么。
  (2)引导辩论,锻炼学生思维。辩论是辩论双方想方设法为自己所持有的观点进行辩护。在辩论过程中,教师应引导辩论者尽可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通过辩论中的互动锻炼学生的思维。
  (3)良性竞争,激发班级正能量。这里所谓的竞争是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
  笔者在班级中成立“议事会”。“议事会”由中队干部组成,他们负责班级内的日常管理。每月“议事会”成员们对管理情况进行汇总,并在班会时向全班学生反馈。而“议事会”的检查对象也有所区分,如班级卫生巡查,以学生个体和卫生小组为单位;午餐秩序管理,以学生个体和座位小组为单位等。教师则主要在“议事会”前期检查内容、评价标准的制定上提供意见,之后在过程中随机根据班级现状调整“议事会”对不同项目的检查力度。这样的“班级议事会”促进了学生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间的良性竞争,激发了班级力争上游的氛围。
  (4)彼此合作,培养社交情商。合作是与竞争关系密切的互动方式,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实现共同目标,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每周三下午的班队会和每天下午的夕会,都由学生在开学初由个人或小组各自选择、承担并组织开展。教师在学生确定主题后,对一些不适宜的主题进行微调,指导他们自主设计环节,排演时给予恳切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在学生合作出现瓶颈时进行协调。一年下来,许多学生已经能够通过相互合作,完成从筹备到展示的所有环节,而无须教师“插手”。教师由原来的“占位”到“让位”,再到最后的“退位”,这样的展示平台真正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班级生活。
  (5)转化冲突,深化彼此理解。学生在相互交际中隐含着一定的冲突与摩擦,在班级生活中要尽量避免冲突,而一旦发生冲突,教师则应妥善解决。并且,从某种角度来说,冲突和摩擦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东西,教师应把这些冲突与摩擦化作深化学生彼此间的理解。
  对教师而言,要让学生构建自己的学习生活,教师自己首先要学会构建与学生的交往与互动的关系。在师生同构研究的视野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将学生作为一个需要平等对待的生命,不把学生视为“物”一般加以改造;其次要与学生平等地进行交往与互动,才能真正了解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班級建设,自主设计与管理学习及课余生活,激发学生自主构建班级生活的热情。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今社会,阅读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英语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试图阐述:在核心素养目标下如何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培养其阅读能力;小学英语特别是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有什么行之有效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 阅读能力 知识 兴趣 策略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认为,语言学习过程是输入(阅读、视听)一吸收(思维处理)一输出(说、写)的过程。所有成功的语言习得
【摘要】融合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理念,融合凝聚了力量,诞生新的希望。科学课程向我们提出了多元化的教育目标,为实现多元教育目标,我们不能将科学学科孤立起来,而要跨越学科界限,开展课程融合,使“一个教学活动同时达到多个目标”。  【关键词】课程融合 目标多元 思维教育  小学科学课程总目标提出:“知道浅显的科学知识,……形成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
【摘要】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体,现行小学语文中寓言故事的安排不仅让学生体验与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更担当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本体作用。现行教材中,共收录寓言15篇,其中作为课文的8篇寓言分布在第一学段3篇,第二学段5篇,加之语文园地中收录的7篇寓言故事,编排上更侧重于第二学段,主要是因为寓言故事往往篇幅不长,且故事性、趣味性、言语性更适合于这一学段的学生学习。寓言教学,需要立足语用,关注核心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情感态度是综合能力中的一个基本素养,它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学不仅仅是师生教与学的关系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的过程。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实现知与情的和谐统一。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情感教学依然是小学英语教师一直追寻的教育理想。本人就自
[摘要]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在研究过程中我深入钻研教材,抓住不同学生心理,创设活动,鼓励学生参与体验,让学生在课堂上闪现出智慧的火花,成为课堂的精彩。  [关键词]语文教学 动态生成 预设问题 关注学生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我认为最好的是利用
【摘要】音乐欣赏是指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音乐审美体验,是对音乐自身的把握,是感受音乐的形式美,是通过联觉和想象引起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受。  【关键词】音乐欣赏 音乐审美体验 图形谱 律动 乐器  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音乐审美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音响感知,获得音乐经验,而音乐经验只有与学生自身的认知和经验相结合,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丰
[内容摘要] 教学《用字母表示数》,多数教师都会采用“青蛙歌”的素材,但是效果都不理想。本文在列举教学片段的基础上对“要不要采用青蛙歌这一素材”“如果用,怎样用好这一素材”两个问题作了深入探讨,最后回归课堂,借助青蛙歌这一素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实质及价值。  [关键词] 《用字母表示数》 “青蛙歌” 学习素材 符号意识  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许多教师都会采用青蛙歌这一素材。在一次同
小学数学涉及许多非常基本、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方面。概念教学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体会数学思想、形成正确数学观的重要载体。那么,在数学教学中,该如何进行概念的有效建构呢?笔者在进行二年级下册《倍的认识》一课的磨课中,作了一些探索与思考。  一、第一次教学:概念在模仿中机械建构  (教师出示2只鸡和8只鸭)  师:开心牧场里养了2只鸡和8只鸭。如果把2只鸡看作一份,那么鸭有这样的几份? 
[导语]书籍承载的是世界文明和与之相应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即可以获得各种知识,又能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在“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本期《特别关注》栏目推出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语文教员王文丽老师的阅读史——《我的语文,我的路》,相信大家读后对阅读会有些许感悟……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朱永新  (一)少女时代的虫草阅读  大概与我这个年龄的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略,也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的课堂中师生单向交流、教师垄断课堂而学生十分被动的局面,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也能提升学生的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协作功能,提高个人的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