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一直在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新课程标准下对于小学语文的要求是通过扎实的语文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进而为其更好地写作奠定基础。所以在当下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成为重要层面,而要实现这一层面的目标,需要从作文能力抓起。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2-329
引言
语文科目的作文作为语文学科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对学生的影响也最为重要,但是语文作文也一直是教师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部分。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本身没有形成一定的习作思维,因此既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引导。
1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情况
1.1 写作教学模式固定,灵活变通性差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对于写作早已经形成自己的一整套思路,比较常见的一种就是通过每天写一则日记的形式来锻炼学生的写作熟悉度和写作能力,让学生通过长时间的练习,以达到从数量转变为质变的效果。但是这种教学观念并不是很好,如果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如果不进行及时修正,随着写作次数的增多就会把这些没有修正的错误形成写作习惯,一旦形成习惯后很难改正,这是一个层面的问题,还有一个层面就是学生再练习更多同类型文章,即使积累再多的词句,不进行写作技巧的培养,也仅仅是在同一个层面上徘徊,不能够很好地提高其本身的写作技巧。而且对于小学生来讲,过度的重复一件同样的事情可能会让他们产生烦闷的心理,从而失去对写作的好奇和兴趣,降低他们对于学好习作的信心。
1.2 作文教授方法单一
对于这个层面来讲,就源于我国应试教育的体制了,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语文学科被作为国学理论的重要考核课程有着一整套严格的出题制度和判题体系,作文也被纳入到其中,因此,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在应试教育试卷中能够得到一定的高分,会通过给学生讲授各类型的写作套路和作文格式模板,并且让学生对这些模板进行记忆,在作文考试的过程中将这些模板运用进去。虽然这样做能够让学生很容易的拿到高的作文分数,但是从长久角度看是弊大于利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正在处于想象力极为丰富的时期,同时这个时期也是他们逻辑思维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过度传授写作的模式会让学生形成一种定性的思维模式,阻碍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长久以后也会对其的自信力产生不利影响。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是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让他们进行相对自由的习作表达对于他们本身而言是很珍贵的一种抒发方式,教师要把这一个特点相对应用起来。
1.3 外界信息对写作信息的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学生在寻找这些素材的过程中,会很容易对网络上的一些文章的写作感兴趣,并且将之模仿,但是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所以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没有一定高度,过度模仿形成的写作风格很多情况下是不适合他们自己的,再加上网络技术的发达,一般文章都能够在网络上搜到,这就催生了他们的懒惰心理,不进行自我创作而去抄袭,也就失去了锻炼的意义。
2如何提高小学写作水平
2.1在生活中寻找素材
灵感有时候是来源于生活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掘一些写作的素材,对于写作来讲,发挥出真实情感的重要方式就是实实在在经历过的事情,从这些事情里你所感受到的东西,教师在进行写作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指定一些主题,学生通过指定的主题联系实际的生活进行小组讨论,从这些过程中开拓学生的思维。就比如教师可以指定的主题是有关于大自然,寻找大自然等的主题,就可以给学生一定时间寻找学生自身眼中的大自然,然后随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分享心得,最后学生确定自身的写作思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范文来让学生思考,在作文写好后可以开展作文互评机制,通过开展作文互评让学生多层次的明确自身的写作情况,对于他们吸收和借鉴别人写作的优点和长处改良自身的写作水平等都是很有帮助的。
2.2多多积累素材
要实现素材的积累,就要从提高学生自身的阅读量开始做起,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将一些印象深刻的句子或者段落摘抄下来,在其写作过程中进行运用,实现从知识积累到知识应用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做的就是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一些专门阅读的时间,还可以在班级内设置一个图书角,把一些好的图书或者对于学生有益的图书放置在上面,让学生可以自由取阅。同时教师在教学课堂的开展过程中还可以经常性的为学生推荐各类名家作品陶冶学生的文学素养,学生在阅读完一些名家名作时,要及时进行阅读笔记的撰写,养成一个良好的读写习惯,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2.3从情感入手
写作重在抒发情感,将自己对于某一件事情的情感态度运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各种写作手法的运用,将情感融入到文字中。所以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及时进行情感教育。就比如对于亲情的主题写作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有关于亲情的各类视频,让学生从视频中体会亲情,还可以设置一定的生活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尽自己所能给父母一件礼物等这些方式来让学生具备感恩的思想,通过这样正向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后将写作技巧进行讲解,在作文中将技巧应用。
2.4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自由构思
要尊重学生的想法,教师可以通过某一个主题来让学生能够实现自由创作和自由构思的想法。就比如对于未来的生活主题写作进行构思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讨论联想自己对未来生活的看法,再进行创作,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教師可以指导学生先不必拘泥于写作格式等要求,自由发挥创作,通过这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写作也有了一定的喜爱,由此抵消了原本对写作的畏惧心理,大胆地展开创作与联想。教师在各个过程中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及时对学生不解的地方进行指导,对学生的积极想法表示肯定和赞扬。
3结束语
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仅需要教师的教学方式创新引导,还需要学生自身形成良好的积累习惯和阅读习惯。写作是从生活中挖掘素材,从文章以及图书中搜集构思,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积累和尝试。
参考文献
[1]娄艳池.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析[J].考试周刊,2019(38).
[2]靳素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
[3]陈玉花.试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9(1):15-15.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2-329
引言
语文科目的作文作为语文学科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对学生的影响也最为重要,但是语文作文也一直是教师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部分。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本身没有形成一定的习作思维,因此既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引导。
1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情况
1.1 写作教学模式固定,灵活变通性差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对于写作早已经形成自己的一整套思路,比较常见的一种就是通过每天写一则日记的形式来锻炼学生的写作熟悉度和写作能力,让学生通过长时间的练习,以达到从数量转变为质变的效果。但是这种教学观念并不是很好,如果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如果不进行及时修正,随着写作次数的增多就会把这些没有修正的错误形成写作习惯,一旦形成习惯后很难改正,这是一个层面的问题,还有一个层面就是学生再练习更多同类型文章,即使积累再多的词句,不进行写作技巧的培养,也仅仅是在同一个层面上徘徊,不能够很好地提高其本身的写作技巧。而且对于小学生来讲,过度的重复一件同样的事情可能会让他们产生烦闷的心理,从而失去对写作的好奇和兴趣,降低他们对于学好习作的信心。
1.2 作文教授方法单一
对于这个层面来讲,就源于我国应试教育的体制了,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语文学科被作为国学理论的重要考核课程有着一整套严格的出题制度和判题体系,作文也被纳入到其中,因此,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在应试教育试卷中能够得到一定的高分,会通过给学生讲授各类型的写作套路和作文格式模板,并且让学生对这些模板进行记忆,在作文考试的过程中将这些模板运用进去。虽然这样做能够让学生很容易的拿到高的作文分数,但是从长久角度看是弊大于利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正在处于想象力极为丰富的时期,同时这个时期也是他们逻辑思维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过度传授写作的模式会让学生形成一种定性的思维模式,阻碍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长久以后也会对其的自信力产生不利影响。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是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让他们进行相对自由的习作表达对于他们本身而言是很珍贵的一种抒发方式,教师要把这一个特点相对应用起来。
1.3 外界信息对写作信息的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学生在寻找这些素材的过程中,会很容易对网络上的一些文章的写作感兴趣,并且将之模仿,但是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所以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没有一定高度,过度模仿形成的写作风格很多情况下是不适合他们自己的,再加上网络技术的发达,一般文章都能够在网络上搜到,这就催生了他们的懒惰心理,不进行自我创作而去抄袭,也就失去了锻炼的意义。
2如何提高小学写作水平
2.1在生活中寻找素材
灵感有时候是来源于生活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掘一些写作的素材,对于写作来讲,发挥出真实情感的重要方式就是实实在在经历过的事情,从这些事情里你所感受到的东西,教师在进行写作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指定一些主题,学生通过指定的主题联系实际的生活进行小组讨论,从这些过程中开拓学生的思维。就比如教师可以指定的主题是有关于大自然,寻找大自然等的主题,就可以给学生一定时间寻找学生自身眼中的大自然,然后随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分享心得,最后学生确定自身的写作思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范文来让学生思考,在作文写好后可以开展作文互评机制,通过开展作文互评让学生多层次的明确自身的写作情况,对于他们吸收和借鉴别人写作的优点和长处改良自身的写作水平等都是很有帮助的。
2.2多多积累素材
要实现素材的积累,就要从提高学生自身的阅读量开始做起,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将一些印象深刻的句子或者段落摘抄下来,在其写作过程中进行运用,实现从知识积累到知识应用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做的就是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一些专门阅读的时间,还可以在班级内设置一个图书角,把一些好的图书或者对于学生有益的图书放置在上面,让学生可以自由取阅。同时教师在教学课堂的开展过程中还可以经常性的为学生推荐各类名家作品陶冶学生的文学素养,学生在阅读完一些名家名作时,要及时进行阅读笔记的撰写,养成一个良好的读写习惯,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2.3从情感入手
写作重在抒发情感,将自己对于某一件事情的情感态度运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各种写作手法的运用,将情感融入到文字中。所以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及时进行情感教育。就比如对于亲情的主题写作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有关于亲情的各类视频,让学生从视频中体会亲情,还可以设置一定的生活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尽自己所能给父母一件礼物等这些方式来让学生具备感恩的思想,通过这样正向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后将写作技巧进行讲解,在作文中将技巧应用。
2.4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自由构思
要尊重学生的想法,教师可以通过某一个主题来让学生能够实现自由创作和自由构思的想法。就比如对于未来的生活主题写作进行构思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讨论联想自己对未来生活的看法,再进行创作,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教師可以指导学生先不必拘泥于写作格式等要求,自由发挥创作,通过这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写作也有了一定的喜爱,由此抵消了原本对写作的畏惧心理,大胆地展开创作与联想。教师在各个过程中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及时对学生不解的地方进行指导,对学生的积极想法表示肯定和赞扬。
3结束语
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仅需要教师的教学方式创新引导,还需要学生自身形成良好的积累习惯和阅读习惯。写作是从生活中挖掘素材,从文章以及图书中搜集构思,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积累和尝试。
参考文献
[1]娄艳池.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析[J].考试周刊,2019(38).
[2]靳素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
[3]陈玉花.试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9(1):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