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步穿杨,意为射中百步距离外柳树的叶子。此语的相关人物,便是楚国著名的神射手养由基。“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战国策·西周策》)
或许有人会想,按照成年人一步距离为0.5到0.7米计算,一百步不过50米到70米的距离,养由基能在这个距离上射中柳树的叶子,诚然算厉害,但也不能为此称之为神射手吧。
这种想法看似颇有道理,实则是既不知道射箭与打枪的难度高低之分,又不清楚春秋战国时期的“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百步有多远
打枪,无论是打步枪、手枪,还是机枪,都是利用火药燃烧的强大化学能推动弹丸,射向目标。除了用来发射子弹的枪管、枪膛之外,枪还配有各种瞄准器具,从简单的准星,到精密的光学瞄准镜,再到激光瞄准系统,足以让一个接受过基本射击训练的人,较为准确地射杀数百米内的目标(手枪除外)。至于专用的狙击步枪,在经过高强度训练的狙击手操作下,更是可以达到两千多米外一枪爆头的恐怖程度。
而射箭,那就难得多了。首先,能否成为优秀的弓箭手,必须是注意力、耐性、力量、敏捷度等素质的高度融合统一。千百人中找一群拿大刀片子的人,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要找一两个眼神很好,力量又不错,反应还很快,而且能长时间一动也不动盯着一个东西看的人,就难上加难了。
这些素质之中,力量应该是最难以理解之处,射箭需要那么大的力气吗?
《宋史·岳飞传》称岳飞:“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此处的“斤”,按照宋朝度量衡,约等于今天600克。也就是说,岳飞还未成年时便能拉开360斤的弓。
而据宋朝兵书《翠微北征录》记载,宋朝军队步弓“合用九斗、八斗、七斗”,马弓“合用八斗、七斗、六斗”。彼时一斗约等于现在11斤多,也就是说一般的弓箭手,要射箭的话至少都得使出六七十斤的力气。
而即便某某天赋异禀,集诸多素质于一身,要成为神射手,还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古代诸军,骑兵难度最高,弓箭手稍逊,但神射手的训练难度则是远超骑兵。《荀子》有云:“百发失一,不足善射”——只要有一次没射中,便不能称为“神射手”。
而春秋战国时期的“步”,宽度远非今天一个成年人踏出一步可相提并论。
《春秋·谷梁传》记载称,“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又据《汉书·食货志》记载称,“理民之道,地著为本。故必建步立亩,正其经界。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升,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可知,养由基百步穿杨中一步的距离,至少应该是商周时期一里的三百分之一,而按一步为六尺,尺为汉尺(约为0.231米)计算,则一步当为1.386米左右。
现代军用手枪要做到如此精确,也得在六七十米距离内,而非狙击用步枪的高精度射击,也就是150米上下的样子,而名扬天下的AK47在100米距离上的平均命中精度还不到40%(AK47发明者卡拉什尼科夫回忆录《我和您同路而行》)。
更夸张的是,养由基射箭力度奇大。《左传》记载称:“养由基蹲甲而射之,彻七札焉。”说养由基能射穿七层铠甲。《吕氏春秋》的记载更是骇人:“养由基射兕,中石,矢乃饮羽,诚乎兕。”养由基弯弓去射一种名叫“兕”的动物,没想到未射中,射到石头里面去了。“矢乃饮羽”意为整个箭都射进石头里面了。
汉代飞将军李广也曾有此神技,但那是李将军偶尔一次的超常发挥,“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楚国名将养由基
如此传奇的神射手,自然也不会在表演了几次高超的射箭技艺之后,就从历史中隐退了——他,乃楚国名将,是要上战场的。
关于养由基征战沙场的故事,并不见于正史记载,只是在明朝冯梦龙所著《东周列国志》中有大段大段的描写。
依据冯梦龙的描写,养由基在楚庄王(春秋时期楚国最有能耐的君主之一)时期出山,先是帮楚庄王干掉了权臣斗樾椒,接着又于两军阵前射杀了晋国悍将魏錡(此君亦善射,射伤了楚王)。当晋国大军追击败退的楚军时,养由基一个人断后,只把那弓箭挥了挥,晋国大军就不敢前进了,“却说晋兵追逐楚兵至紧,养由基抽矢控弦,立于阵前,追者辄射杀之,晋兵乃不敢逼”。最后,神箭将军养由基因为误入敌阵,被吴国精心设计的铁叶车困住,然后被万箭射死。
冯梦龙写的是小说,与史实有出入,但颇有意味的是在写到养由基之死后,他说:“楚王曾言其恃艺必死,验于此矣。息桓收拾败军,回报屈建,建叹曰:养叔之死,乃自取也!”颇有艺高人胆大,胆大易送命的警示之意。
而从另一个角度论证养由基乃中国古代神射手的材料,便是自他以后,那一个又一个以他来自诩、他诩的历代神射手了。
唐朝名将薛仁贵,以三箭定天山而闻名天下,唐高宗曾考验其箭术,“将行,高宗内出甲,令仁贵试之。上曰:古之善射,有穿七札者,卿且射五重。仁贵射而洞之,高宗大惊,更取坚甲以赐之。”古之善射,射穿七层铠甲者,便是养由基了,只是唐高宗没说出曹操称赞猛将典韦“古之恶来”一类的话。
陈康肃公,宋朝神射手,那个卖油翁教育“熟能生巧”之道理的故事便是说的他,而此君在当时的名号,便是“小由基”。
《水浒传》中方腊手下那个射杀梁山七条好汉的庞万春,也是被施耐庵冠以“小养由基”的名号。
或许有人会想,按照成年人一步距离为0.5到0.7米计算,一百步不过50米到70米的距离,养由基能在这个距离上射中柳树的叶子,诚然算厉害,但也不能为此称之为神射手吧。
这种想法看似颇有道理,实则是既不知道射箭与打枪的难度高低之分,又不清楚春秋战国时期的“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百步有多远
打枪,无论是打步枪、手枪,还是机枪,都是利用火药燃烧的强大化学能推动弹丸,射向目标。除了用来发射子弹的枪管、枪膛之外,枪还配有各种瞄准器具,从简单的准星,到精密的光学瞄准镜,再到激光瞄准系统,足以让一个接受过基本射击训练的人,较为准确地射杀数百米内的目标(手枪除外)。至于专用的狙击步枪,在经过高强度训练的狙击手操作下,更是可以达到两千多米外一枪爆头的恐怖程度。
而射箭,那就难得多了。首先,能否成为优秀的弓箭手,必须是注意力、耐性、力量、敏捷度等素质的高度融合统一。千百人中找一群拿大刀片子的人,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要找一两个眼神很好,力量又不错,反应还很快,而且能长时间一动也不动盯着一个东西看的人,就难上加难了。
这些素质之中,力量应该是最难以理解之处,射箭需要那么大的力气吗?
《宋史·岳飞传》称岳飞:“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此处的“斤”,按照宋朝度量衡,约等于今天600克。也就是说,岳飞还未成年时便能拉开360斤的弓。
而据宋朝兵书《翠微北征录》记载,宋朝军队步弓“合用九斗、八斗、七斗”,马弓“合用八斗、七斗、六斗”。彼时一斗约等于现在11斤多,也就是说一般的弓箭手,要射箭的话至少都得使出六七十斤的力气。
而即便某某天赋异禀,集诸多素质于一身,要成为神射手,还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古代诸军,骑兵难度最高,弓箭手稍逊,但神射手的训练难度则是远超骑兵。《荀子》有云:“百发失一,不足善射”——只要有一次没射中,便不能称为“神射手”。
而春秋战国时期的“步”,宽度远非今天一个成年人踏出一步可相提并论。
《春秋·谷梁传》记载称,“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又据《汉书·食货志》记载称,“理民之道,地著为本。故必建步立亩,正其经界。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升,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可知,养由基百步穿杨中一步的距离,至少应该是商周时期一里的三百分之一,而按一步为六尺,尺为汉尺(约为0.231米)计算,则一步当为1.386米左右。
现代军用手枪要做到如此精确,也得在六七十米距离内,而非狙击用步枪的高精度射击,也就是150米上下的样子,而名扬天下的AK47在100米距离上的平均命中精度还不到40%(AK47发明者卡拉什尼科夫回忆录《我和您同路而行》)。
更夸张的是,养由基射箭力度奇大。《左传》记载称:“养由基蹲甲而射之,彻七札焉。”说养由基能射穿七层铠甲。《吕氏春秋》的记载更是骇人:“养由基射兕,中石,矢乃饮羽,诚乎兕。”养由基弯弓去射一种名叫“兕”的动物,没想到未射中,射到石头里面去了。“矢乃饮羽”意为整个箭都射进石头里面了。
汉代飞将军李广也曾有此神技,但那是李将军偶尔一次的超常发挥,“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楚国名将养由基
如此传奇的神射手,自然也不会在表演了几次高超的射箭技艺之后,就从历史中隐退了——他,乃楚国名将,是要上战场的。
关于养由基征战沙场的故事,并不见于正史记载,只是在明朝冯梦龙所著《东周列国志》中有大段大段的描写。
依据冯梦龙的描写,养由基在楚庄王(春秋时期楚国最有能耐的君主之一)时期出山,先是帮楚庄王干掉了权臣斗樾椒,接着又于两军阵前射杀了晋国悍将魏錡(此君亦善射,射伤了楚王)。当晋国大军追击败退的楚军时,养由基一个人断后,只把那弓箭挥了挥,晋国大军就不敢前进了,“却说晋兵追逐楚兵至紧,养由基抽矢控弦,立于阵前,追者辄射杀之,晋兵乃不敢逼”。最后,神箭将军养由基因为误入敌阵,被吴国精心设计的铁叶车困住,然后被万箭射死。
冯梦龙写的是小说,与史实有出入,但颇有意味的是在写到养由基之死后,他说:“楚王曾言其恃艺必死,验于此矣。息桓收拾败军,回报屈建,建叹曰:养叔之死,乃自取也!”颇有艺高人胆大,胆大易送命的警示之意。
而从另一个角度论证养由基乃中国古代神射手的材料,便是自他以后,那一个又一个以他来自诩、他诩的历代神射手了。
唐朝名将薛仁贵,以三箭定天山而闻名天下,唐高宗曾考验其箭术,“将行,高宗内出甲,令仁贵试之。上曰:古之善射,有穿七札者,卿且射五重。仁贵射而洞之,高宗大惊,更取坚甲以赐之。”古之善射,射穿七层铠甲者,便是养由基了,只是唐高宗没说出曹操称赞猛将典韦“古之恶来”一类的话。
陈康肃公,宋朝神射手,那个卖油翁教育“熟能生巧”之道理的故事便是说的他,而此君在当时的名号,便是“小由基”。
《水浒传》中方腊手下那个射杀梁山七条好汉的庞万春,也是被施耐庵冠以“小养由基”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