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河南省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区,以应对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带来的发展机遇,短短的几年内,河南各地市(县)产业集聚区发展迅速,产业集聚能力不断增强,各具特色的產业承接地持续增加。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对河南省各地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大作用,有些意料之中,有些始料不及。2010年3月《内黄县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09~2020)》获得审批,对内黄县经济发展和县城城市框架的构建带来了始料不及的影响,需要对内黄县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和对县城发展开展更为全面的专题研究。本文为内黄县城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项目组提出的在产业转移背景下内黄县县城空间规划应对策略。
1.产业转移背景
1.1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背景及特征
产业转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些产业向其他国家或地区转移的现象和过程,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19世纪世界制造业基地从英国转移到美国,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日本向亚洲“四小龙”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服装和食品)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钢铁、化工和家电),20世纪70~80年代,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西方发达国家和日本把粗放型重化工和失去劳动力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四国。目前,世界人力资源密集型制造业正在由发达国家或新型工业化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已经作为建设制造业基地的首选地。据2007年国家统计资料显示:中国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项目和合同外资总额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分别占57.4%和41.4%,在具体行业中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为产业承接转移的主要部分。
近年来,在劳动力和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东部地区的产业面临着升级和转移问题。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三次产业结构状况和变化趋势来看,东部地区未来产业重点培育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主动将一般制造业转移出去。根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产业关联、要素结构与产业扩散》(赵详、郭惠武)对中国产业转移的态势分析:第一类为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和医药制造业,第二类为石油化工、炼焦业、核燃料加工业和电气机械及品才制造业,第三类为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和纺织业,第四类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且表现出较强的转移倾向,主要表现在工艺品及其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木材加工、食品制造业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其中食品加工制造业转移速度又快又好,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陶瓷制品制造业表现出“南陶北移、东陶西移”的倾向明显,中部地区依托地方特色和人力资源,发展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承接地前景一片光明。
1.2内黄县及产业承接发展概况
内黄县地处黄河故道,位于豫北城镇发展区的东部。全县土地北淤、东西沙、中部碱,经过内黄人民多年不懈的改造,内黄县成为国家首批生态林业县和全国绿色小康县。林南高速和鹤濮高速从县域南北部东西穿过,规划国家第二条万吨级货运通道—晋海铁路东西穿过,对外交通便利。县城位于县域中东部,北有林南高速出入口,多条省道加强了县城的对外联系,城内老城历史悠久,于汉代设置,至今有2200年的历史,现状城区建成区面积15.4平方公里,人口约11.2万人,初步以陶瓷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2008年以来,在国内陶瓷产业“南陶北移、东陶西移”的转移背景下,内黄县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发展要求,大力实施“招商引资、项目带动”战略,加大产业集聚力度,积极引进了“日日升”、“中福”等多家陶瓷生产企业、50多条生产线,在县城南部2~3公里处建设陶瓷产业园区。2009年底,内黄县政府进行省级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将县城与陶瓷产业园区捆绑在一块,构建“一轴一心两片四组团”的总体空间格局,以低碳、循环经济和生态可持续为发展理念,形成以陶瓷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其中南部陶瓷产业园区8.8平方公里,力争打造成为“中原瓷都”。目前,陶瓷产业园区占地3.7个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初步完善,进驻企业5家,建设了20多条生产线,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和承接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对产业承接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底,内黄产业集聚区被省发改委认定为“十快”产业集聚区之一,内黄县被河南省工信部确定为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试点县。
2.产业集聚区对内黄县城区域格局的影响
在产业转移背景下,河南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全省范围内要求各地市(县)积极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构建产城融合、三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体系,以应对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1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县城自身实力
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乘数效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城市自身实力。首先,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意味着集聚区内企业数量的增加,进而促进了专业化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其次,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的联合以及由联合而产生的更大的需求又会带动生产要素市场、邮电通讯业、交通运输业等其他行业的发展;再次,行业部门的增加和扩大必然产生对人口的拉力,又会带动当地的房地产、餐饮、商业、旅馆、金融、娱乐、教育培训等第三产业的发展。随着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壮大,以陶瓷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将会引导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增强县城的规模效益,极大提升了城市的自身实力。
2.2强化产业转型,增强内黄城乡统筹能力
内黄县产业集聚区以本地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和引入的陶瓷产业为主,其旨在加快推进本地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一方面,在产业集聚的初始阶段,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促使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流向集聚区寻找就业和发展机会,周边和其他地区资金和技术流向集聚区寻找增值机会;同时随着一系列相关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产业集聚初步形成,就会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促进本地的产业转型。另一方面,投资的增加和企业的进一步积聚不仅使集聚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备,交通网络进一步扩大,公路末梢向农村进一步延伸,为农村获得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从而实现了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2.3拓展辐射区域,提升区域整体实力
产业集聚区建设所形成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既是内黄更小阻力地接受东部发达地区辐射、增强自身实力的重要媒介,同时也是内黄县城产业效应对周边乡镇和地区延伸扩散,进一步融入豫北城镇区乃至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媒介。
内黄县产业集聚区以其特有的积聚力量,会吸引区外的技术、资本和劳动等经济资源向产业集聚区集中,进而吸引集聚区外的众多企业向该地区迁移,扩大该地区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同时其内部企业通过分享共同的劳动力市场,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不同行业之间的前向联系效应与后向联系效应带动了集聚区获得更大范围内的规模效益。产业集聚区的壮大不仅能够促进内黄县地区的经济增长,而且能够增强内黄的辐射区域,提升区域整体实力,成为豫北城镇区乃至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重要一份子。
3.内黄县城空间规划应对策略
国内外案例表明,产业集聚区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增长引擎”的作用,如果不加以利用和引导,则对城市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全国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政策下,内黄县城发展仍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只有在县城总体规划阶段做充分研究及行动准备,才有可能把握住这一机遇。
3.1引入城乡统筹理念,强化县城规划区次区域属性
图1 县城规划区总平面图
当前,随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发展理念,县域经济逐步承担起城乡统筹发展的重任。《城乡规划法》颁布之后,介于县城和县域之间的县城规划区理应成为承担城乡统筹发展重任的中坚力量。
结合内黄县城及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分布现状,产业集聚区在现状城区南部呈跨跃式发展,县城原有的规划区满足不了产业的快速增长需求,产业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建设的行政制约形成了强烈的冲突。该总体规划修编突破原来以县城城市建设用地为规划区的做法,依托县城和产业集聚区,协调周边与县城交往关系密切的乡镇和村庄,组成了具备次区域规划属性的新的县城规划区,在该规划区内建议统一县城规划区内规划管理权限,引导县域主体经济功能向县城规划区集中,重点安排内黄县的城镇建设区、主导产业区以及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严格规划区内的空间管制措施,主动控制该区内生态绿地和基本农田,构建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新型城乡发展格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中坚力量和承上启下的作用(图1)。
3.2利用产业集聚区发展和建设,完善县城内外交通网络
内黄县城南部产业集聚区以陶瓷产业为主,其对外货物、信息物流量较大,内黄要想打造“中原瓷都”,连通内外交通网络,更便捷的把自己的陶瓷产品运输出去。结合国家新建中南部万吨级铁路运输通道——晋海铁路在内黄井店镇设有的货运站,规划建议从井店镇向产业集聚区引入铁路专线,打通内黄货运物流对外通道。
其次,规划县城城区建设用地向北拓展,加强与林南高速公路的衔接;引导省道S215、S213以及S302从县城区周边通过,完善相关交通配套设施;同时结合城区局部用地混合布局建设公交换乘枢纽设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城区内部形成以大型公共交通为主、以自行车、电动车和电瓶车为辅的公共交通网。通过衔接各类交通线路和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形成货运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客运以高速公路为主、公路为辅的对外综合交通体系,内部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自行车和电瓶车为辅的交通网络,逐步形成内黄县城完善的内外交通网络。
3.3挖掘老城历史文脉,培育城郊生态区和防护林,优化县城生态历史景观特色
内黄地处黄河故道,素有“红枣之乡”和 “帝王之乡”的美称。内黄县城于汉代设置,隋于故城东南十九里重置,明正统四年重修,历时2200余年,目前内黄老城“硝河三面抱城、城内有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路网格局仍存,但是上版总体规划对内黄老城保护没有提及。本次规划深入挖掘内黄悠久文化底蕴和老城的原来格局,试图使老城的格局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和延续,并结合北部城区和南部产业园区中间设置代表内黄特色的二帝湖和红枣林、桃林,培育城郊生态隔离区和防护林,体现了内黄国家生态林业县的称号,为内黄建设低碳城市、循环经济体系以及生态宜居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逐步形成北部新城—老城—特色枣林(红枣之乡)、帝湖公园(颛顼、帝喾二帝之乡)—陶瓷产业等系列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总体结构和生态历史文化景观。
3.4推进清洁能源集中供应,助推内黄可持续发展
内黄现状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建设起点低。规划结合城市发展目标和主导产业—陶瓷产业的生产、销售等工艺流程,提出由内黄县政府进行统一运作,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集中度”设置市政基础设施,推进清洁能源的集中供应。规划在城区和南部产业园区设置相对应的大型供热设施、供气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推行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理,并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在公共交通、居民生活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实现内黄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低碳对应,助推内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内黄县及其产业集聚区发展是国内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的县城发展的一个缩影,它映射出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县城发展的一个剖面。不断接受发达地区的产业辐射和转移与承担本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任务是当前中部地区县城发展的必然面对的阶段。本文通过分析内黄县现状特征以及产业转移对其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全国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政策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从县城规划区、区域交通网络整合、生态历史景观构建和推进清洁能源集中供应等方面探索适合内黄历史和生态环境的县城空间结构,以期对河南省及中部地区在产业转移背景下总体规划阶段县城空间结构构建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内黄县人民政府,安阳市规划设计院.内黄县县城总体规划(2010~2030).2011.
[2] 内黄县人民政府,安阳市规划设计院.内黄县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09~2020).2010.
[3]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主编.试论县城总体规划中规划区的次區域属性.2010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10.
[4]中国芜湖市委党校科研处.构建芜湖承接产业转移核心城市研究,www.wuhudx.gov.cn,2010.
[5]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主编.产业转移背景下“环珠地区”城镇“二次创新”发展之路.2010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申艳宾,工程师,注册规划师,现任职于安阳市规划设计院规划研究所。
黄飞飞,硕士,现任职于安阳市规划设计院规划研究所。
常茂生,工程师,现任职于安阳市规划设计院研究所。
1.产业转移背景
1.1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背景及特征
产业转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些产业向其他国家或地区转移的现象和过程,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19世纪世界制造业基地从英国转移到美国,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日本向亚洲“四小龙”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服装和食品)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钢铁、化工和家电),20世纪70~80年代,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西方发达国家和日本把粗放型重化工和失去劳动力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四国。目前,世界人力资源密集型制造业正在由发达国家或新型工业化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已经作为建设制造业基地的首选地。据2007年国家统计资料显示:中国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项目和合同外资总额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分别占57.4%和41.4%,在具体行业中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为产业承接转移的主要部分。
近年来,在劳动力和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东部地区的产业面临着升级和转移问题。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三次产业结构状况和变化趋势来看,东部地区未来产业重点培育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主动将一般制造业转移出去。根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产业关联、要素结构与产业扩散》(赵详、郭惠武)对中国产业转移的态势分析:第一类为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和医药制造业,第二类为石油化工、炼焦业、核燃料加工业和电气机械及品才制造业,第三类为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和纺织业,第四类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且表现出较强的转移倾向,主要表现在工艺品及其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木材加工、食品制造业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其中食品加工制造业转移速度又快又好,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陶瓷制品制造业表现出“南陶北移、东陶西移”的倾向明显,中部地区依托地方特色和人力资源,发展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承接地前景一片光明。
1.2内黄县及产业承接发展概况
内黄县地处黄河故道,位于豫北城镇发展区的东部。全县土地北淤、东西沙、中部碱,经过内黄人民多年不懈的改造,内黄县成为国家首批生态林业县和全国绿色小康县。林南高速和鹤濮高速从县域南北部东西穿过,规划国家第二条万吨级货运通道—晋海铁路东西穿过,对外交通便利。县城位于县域中东部,北有林南高速出入口,多条省道加强了县城的对外联系,城内老城历史悠久,于汉代设置,至今有2200年的历史,现状城区建成区面积15.4平方公里,人口约11.2万人,初步以陶瓷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2008年以来,在国内陶瓷产业“南陶北移、东陶西移”的转移背景下,内黄县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发展要求,大力实施“招商引资、项目带动”战略,加大产业集聚力度,积极引进了“日日升”、“中福”等多家陶瓷生产企业、50多条生产线,在县城南部2~3公里处建设陶瓷产业园区。2009年底,内黄县政府进行省级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将县城与陶瓷产业园区捆绑在一块,构建“一轴一心两片四组团”的总体空间格局,以低碳、循环经济和生态可持续为发展理念,形成以陶瓷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其中南部陶瓷产业园区8.8平方公里,力争打造成为“中原瓷都”。目前,陶瓷产业园区占地3.7个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初步完善,进驻企业5家,建设了20多条生产线,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和承接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对产业承接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底,内黄产业集聚区被省发改委认定为“十快”产业集聚区之一,内黄县被河南省工信部确定为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试点县。
2.产业集聚区对内黄县城区域格局的影响
在产业转移背景下,河南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全省范围内要求各地市(县)积极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构建产城融合、三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体系,以应对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1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县城自身实力
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乘数效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城市自身实力。首先,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意味着集聚区内企业数量的增加,进而促进了专业化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其次,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的联合以及由联合而产生的更大的需求又会带动生产要素市场、邮电通讯业、交通运输业等其他行业的发展;再次,行业部门的增加和扩大必然产生对人口的拉力,又会带动当地的房地产、餐饮、商业、旅馆、金融、娱乐、教育培训等第三产业的发展。随着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壮大,以陶瓷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将会引导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增强县城的规模效益,极大提升了城市的自身实力。
2.2强化产业转型,增强内黄城乡统筹能力
内黄县产业集聚区以本地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和引入的陶瓷产业为主,其旨在加快推进本地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一方面,在产业集聚的初始阶段,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促使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流向集聚区寻找就业和发展机会,周边和其他地区资金和技术流向集聚区寻找增值机会;同时随着一系列相关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产业集聚初步形成,就会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促进本地的产业转型。另一方面,投资的增加和企业的进一步积聚不仅使集聚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备,交通网络进一步扩大,公路末梢向农村进一步延伸,为农村获得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从而实现了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2.3拓展辐射区域,提升区域整体实力
产业集聚区建设所形成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既是内黄更小阻力地接受东部发达地区辐射、增强自身实力的重要媒介,同时也是内黄县城产业效应对周边乡镇和地区延伸扩散,进一步融入豫北城镇区乃至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媒介。
内黄县产业集聚区以其特有的积聚力量,会吸引区外的技术、资本和劳动等经济资源向产业集聚区集中,进而吸引集聚区外的众多企业向该地区迁移,扩大该地区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同时其内部企业通过分享共同的劳动力市场,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不同行业之间的前向联系效应与后向联系效应带动了集聚区获得更大范围内的规模效益。产业集聚区的壮大不仅能够促进内黄县地区的经济增长,而且能够增强内黄的辐射区域,提升区域整体实力,成为豫北城镇区乃至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重要一份子。
3.内黄县城空间规划应对策略
国内外案例表明,产业集聚区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增长引擎”的作用,如果不加以利用和引导,则对城市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全国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政策下,内黄县城发展仍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只有在县城总体规划阶段做充分研究及行动准备,才有可能把握住这一机遇。
3.1引入城乡统筹理念,强化县城规划区次区域属性
图1 县城规划区总平面图
当前,随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发展理念,县域经济逐步承担起城乡统筹发展的重任。《城乡规划法》颁布之后,介于县城和县域之间的县城规划区理应成为承担城乡统筹发展重任的中坚力量。
结合内黄县城及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分布现状,产业集聚区在现状城区南部呈跨跃式发展,县城原有的规划区满足不了产业的快速增长需求,产业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建设的行政制约形成了强烈的冲突。该总体规划修编突破原来以县城城市建设用地为规划区的做法,依托县城和产业集聚区,协调周边与县城交往关系密切的乡镇和村庄,组成了具备次区域规划属性的新的县城规划区,在该规划区内建议统一县城规划区内规划管理权限,引导县域主体经济功能向县城规划区集中,重点安排内黄县的城镇建设区、主导产业区以及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严格规划区内的空间管制措施,主动控制该区内生态绿地和基本农田,构建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新型城乡发展格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中坚力量和承上启下的作用(图1)。
3.2利用产业集聚区发展和建设,完善县城内外交通网络
内黄县城南部产业集聚区以陶瓷产业为主,其对外货物、信息物流量较大,内黄要想打造“中原瓷都”,连通内外交通网络,更便捷的把自己的陶瓷产品运输出去。结合国家新建中南部万吨级铁路运输通道——晋海铁路在内黄井店镇设有的货运站,规划建议从井店镇向产业集聚区引入铁路专线,打通内黄货运物流对外通道。
其次,规划县城城区建设用地向北拓展,加强与林南高速公路的衔接;引导省道S215、S213以及S302从县城区周边通过,完善相关交通配套设施;同时结合城区局部用地混合布局建设公交换乘枢纽设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城区内部形成以大型公共交通为主、以自行车、电动车和电瓶车为辅的公共交通网。通过衔接各类交通线路和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形成货运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客运以高速公路为主、公路为辅的对外综合交通体系,内部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自行车和电瓶车为辅的交通网络,逐步形成内黄县城完善的内外交通网络。
3.3挖掘老城历史文脉,培育城郊生态区和防护林,优化县城生态历史景观特色
内黄地处黄河故道,素有“红枣之乡”和 “帝王之乡”的美称。内黄县城于汉代设置,隋于故城东南十九里重置,明正统四年重修,历时2200余年,目前内黄老城“硝河三面抱城、城内有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路网格局仍存,但是上版总体规划对内黄老城保护没有提及。本次规划深入挖掘内黄悠久文化底蕴和老城的原来格局,试图使老城的格局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和延续,并结合北部城区和南部产业园区中间设置代表内黄特色的二帝湖和红枣林、桃林,培育城郊生态隔离区和防护林,体现了内黄国家生态林业县的称号,为内黄建设低碳城市、循环经济体系以及生态宜居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逐步形成北部新城—老城—特色枣林(红枣之乡)、帝湖公园(颛顼、帝喾二帝之乡)—陶瓷产业等系列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总体结构和生态历史文化景观。
3.4推进清洁能源集中供应,助推内黄可持续发展
内黄现状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建设起点低。规划结合城市发展目标和主导产业—陶瓷产业的生产、销售等工艺流程,提出由内黄县政府进行统一运作,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集中度”设置市政基础设施,推进清洁能源的集中供应。规划在城区和南部产业园区设置相对应的大型供热设施、供气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推行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理,并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在公共交通、居民生活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实现内黄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低碳对应,助推内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内黄县及其产业集聚区发展是国内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的县城发展的一个缩影,它映射出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县城发展的一个剖面。不断接受发达地区的产业辐射和转移与承担本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任务是当前中部地区县城发展的必然面对的阶段。本文通过分析内黄县现状特征以及产业转移对其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全国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政策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从县城规划区、区域交通网络整合、生态历史景观构建和推进清洁能源集中供应等方面探索适合内黄历史和生态环境的县城空间结构,以期对河南省及中部地区在产业转移背景下总体规划阶段县城空间结构构建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内黄县人民政府,安阳市规划设计院.内黄县县城总体规划(2010~2030).2011.
[2] 内黄县人民政府,安阳市规划设计院.内黄县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09~2020).2010.
[3]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主编.试论县城总体规划中规划区的次區域属性.2010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10.
[4]中国芜湖市委党校科研处.构建芜湖承接产业转移核心城市研究,www.wuhudx.gov.cn,2010.
[5]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主编.产业转移背景下“环珠地区”城镇“二次创新”发展之路.2010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申艳宾,工程师,注册规划师,现任职于安阳市规划设计院规划研究所。
黄飞飞,硕士,现任职于安阳市规划设计院规划研究所。
常茂生,工程师,现任职于安阳市规划设计院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