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意识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同时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在初中阶段是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更是关键时期,感恩教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在初中时期顺利实施感恩教育是提升我国国民情商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在初中阶段开展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以此提升学生的情感教育。
关键词:感恩教育;初中班级管理;开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当前的初中教育工作中,教师利用多种方式开展品德教育,希望用品德教育活动将更多积极、优秀的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得到学生的认可。感恩教育,是初中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学会感恩,不仅能够缓和初中生的人际关系,还能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学生成为温暖的人。
一、加强感恩教育重视度,建立感恩意识
首先,每一位班主任都要懂得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利用各种场合向学生渗透感恩观念,灌输感恩思想,让小学生对感恩这一概念有正确认识,引导小学生了解生活中父母的关爱,老师的爱护,社会的帮助,学校的付出都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用多种途径唤醒学生的感恩之心,了解他人为自己付出的精力与时间。逐渐明白自己的个人成长,不只是自身努力的结果,而是社会各方面关爱培养的共同结果。其次。为全面激发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学校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感恩教育内容,营造良好校园氛围,使感恩思想渗透其中。可以设立“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社会”“感恩好友”等不同主题,在校园内以板报、广播、标语、网络等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还可以围绕主题举办各种征文、书画、歌唱比赛,学生根据各自兴趣爱好参与到校园活动中,接受文化熏陶,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接受各种美好的思想品德,体悟感恩的内涵和真谛,落实感恩教育目标。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渲染气氛
现代信息教学技术以图文并茂且丰富多彩的形式出现,其特点是新颖、直观、形象,在真实的影像和教学情境中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因此,教师可在感恩教育过程中以多媒体设备和技术的方式进行气氛的渲染。例如: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20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55岁的陈玉蓉事迹。为了割肝拯救先天肝脏功能不全的儿子,55岁的陈玉蓉在患有脂肪肝的情况下,每天暴走十公里,风雨无阻。7个月下来,陈玉蓉从66公斤减到60公斤,脂肪肝也消失了,医生称“简直是个奇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播放的陈玉蓉事迹联想自己父母在生活中对自己深刻的爱,由此促使学生学会理解父母的艰辛,并且学会关心和体贴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父母的恩惠,逐渐学会感恩。因此,教师对多媒体设备的合理运用可以起到烘托气氛,激发学生真实情感的作用,并且实现小学感恩教育的目标。
三、举行感恩教育活动
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描述自己的父母以及亲戚是怎么样照顾自己的,或者是教师怎么关心自己的一些日常小事,勾起他们对身边人帮助过自己的回忆,让他们在内心深处充分感受父母以及教师对自己的爱。只有学生感受到了身边人对自己的爱,他们才会形成感恩意识。如果学生意识不到他人對自己的爱,很容易对社会形成敌视,认为自己是被社会以及家人遗弃的人。这样学生也就会形成畸形的性格,严重的更是会犯下一些刑事案件。所以,在初中阶段我们要让他们认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经常讲一讲自己的亲人以及教师或者是不认识的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善举等,这样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感恩的品格。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在班会上讲述自己生病的时候家长是怎么关心照顾自己的。只有学生感受到了来自父母的爱,他们才能够产生安全感,在这样的安全感中才能体会到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爱,他们才能学会感恩父母,当以后自己长大了才会照顾年迈的父母,而不出现久病床前无孝子的社会不良现象。
四、重视家校协同,共育感恩之心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带来深远影响。实施感恩教育家长也要参与其中,通过言传身教确保孩子健康成长。开展家校协同育人工作,要求家长和教师保持定期沟通,使双方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教育工作。比如在父亲节到来之际,学校可以提前与父母沟通,在组织学生开展“制作父亲节礼物”时安排父母突然到场,能够形成热烈的现场氛围,增进亲子间的感情,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和家长要把学生的心灵看成是土壤,需要双方共同播种和看护,确保学生能够在不同场合感受亲情、友情、师生情等各种情感,在接受他人帮助时也能懂得回报。通过家校沟通,家长与教师达成共识,转变平时养育孩子的态度,引导学生凡事身体力行,理解父母的辛苦,才能感恩父母的付出。要将日常衣食住行当成是渗透感恩教育的途径,由学生自行体会生活的不易,通过推己及人,懂得体贴和关怀父母。父母作为表率,也应当在节假日带着孩子看望长辈,尝试和孩子一起做贺卡送给教师。这些行为习惯都会逐渐扎根在学生心中,内化为学生的品德。
结束语
现代学生自我意识非常强,期望得到教师、家长和同学的理解和尊重,因此教师在进行感恩教育时首先要以尊重学生为主,进而将感恩教育有效结合至日常学习、生活中,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使学生知恩、感恩。初中教育中的感恩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师应长期对学生施行感恩教育,为在新课改下开展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金龙.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渗透感恩教育的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11):156-157.
[2]陈清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感恩教育的融入[J].教书育人,2021(07):72-73.
[3]周金香.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思路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07):104-105.
关键词:感恩教育;初中班级管理;开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当前的初中教育工作中,教师利用多种方式开展品德教育,希望用品德教育活动将更多积极、优秀的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得到学生的认可。感恩教育,是初中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学会感恩,不仅能够缓和初中生的人际关系,还能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学生成为温暖的人。
一、加强感恩教育重视度,建立感恩意识
首先,每一位班主任都要懂得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利用各种场合向学生渗透感恩观念,灌输感恩思想,让小学生对感恩这一概念有正确认识,引导小学生了解生活中父母的关爱,老师的爱护,社会的帮助,学校的付出都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用多种途径唤醒学生的感恩之心,了解他人为自己付出的精力与时间。逐渐明白自己的个人成长,不只是自身努力的结果,而是社会各方面关爱培养的共同结果。其次。为全面激发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学校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感恩教育内容,营造良好校园氛围,使感恩思想渗透其中。可以设立“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社会”“感恩好友”等不同主题,在校园内以板报、广播、标语、网络等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还可以围绕主题举办各种征文、书画、歌唱比赛,学生根据各自兴趣爱好参与到校园活动中,接受文化熏陶,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接受各种美好的思想品德,体悟感恩的内涵和真谛,落实感恩教育目标。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渲染气氛
现代信息教学技术以图文并茂且丰富多彩的形式出现,其特点是新颖、直观、形象,在真实的影像和教学情境中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因此,教师可在感恩教育过程中以多媒体设备和技术的方式进行气氛的渲染。例如: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20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55岁的陈玉蓉事迹。为了割肝拯救先天肝脏功能不全的儿子,55岁的陈玉蓉在患有脂肪肝的情况下,每天暴走十公里,风雨无阻。7个月下来,陈玉蓉从66公斤减到60公斤,脂肪肝也消失了,医生称“简直是个奇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播放的陈玉蓉事迹联想自己父母在生活中对自己深刻的爱,由此促使学生学会理解父母的艰辛,并且学会关心和体贴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父母的恩惠,逐渐学会感恩。因此,教师对多媒体设备的合理运用可以起到烘托气氛,激发学生真实情感的作用,并且实现小学感恩教育的目标。
三、举行感恩教育活动
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描述自己的父母以及亲戚是怎么样照顾自己的,或者是教师怎么关心自己的一些日常小事,勾起他们对身边人帮助过自己的回忆,让他们在内心深处充分感受父母以及教师对自己的爱。只有学生感受到了身边人对自己的爱,他们才会形成感恩意识。如果学生意识不到他人對自己的爱,很容易对社会形成敌视,认为自己是被社会以及家人遗弃的人。这样学生也就会形成畸形的性格,严重的更是会犯下一些刑事案件。所以,在初中阶段我们要让他们认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经常讲一讲自己的亲人以及教师或者是不认识的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善举等,这样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感恩的品格。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在班会上讲述自己生病的时候家长是怎么关心照顾自己的。只有学生感受到了来自父母的爱,他们才能够产生安全感,在这样的安全感中才能体会到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爱,他们才能学会感恩父母,当以后自己长大了才会照顾年迈的父母,而不出现久病床前无孝子的社会不良现象。
四、重视家校协同,共育感恩之心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带来深远影响。实施感恩教育家长也要参与其中,通过言传身教确保孩子健康成长。开展家校协同育人工作,要求家长和教师保持定期沟通,使双方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教育工作。比如在父亲节到来之际,学校可以提前与父母沟通,在组织学生开展“制作父亲节礼物”时安排父母突然到场,能够形成热烈的现场氛围,增进亲子间的感情,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和家长要把学生的心灵看成是土壤,需要双方共同播种和看护,确保学生能够在不同场合感受亲情、友情、师生情等各种情感,在接受他人帮助时也能懂得回报。通过家校沟通,家长与教师达成共识,转变平时养育孩子的态度,引导学生凡事身体力行,理解父母的辛苦,才能感恩父母的付出。要将日常衣食住行当成是渗透感恩教育的途径,由学生自行体会生活的不易,通过推己及人,懂得体贴和关怀父母。父母作为表率,也应当在节假日带着孩子看望长辈,尝试和孩子一起做贺卡送给教师。这些行为习惯都会逐渐扎根在学生心中,内化为学生的品德。
结束语
现代学生自我意识非常强,期望得到教师、家长和同学的理解和尊重,因此教师在进行感恩教育时首先要以尊重学生为主,进而将感恩教育有效结合至日常学习、生活中,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使学生知恩、感恩。初中教育中的感恩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师应长期对学生施行感恩教育,为在新课改下开展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金龙.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渗透感恩教育的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11):156-157.
[2]陈清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感恩教育的融入[J].教书育人,2021(07):72-73.
[3]周金香.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思路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07):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