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是新课改的最新要求,两者相互补充,共同作用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开展教学,两者形式各异,相得益彰,有效推动教学水平的提升。在我国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诉求。
关键词:高中德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5-0170-01
1.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意义
将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有助于学生内在机制的平衡,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对学生自我意识的教育,这种特质要求德育教育工作作为辅助,在学生成长阶段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所提升并达到健康状态之后,其人格也会不断深化,进而其道德思想也会有所提升,反过来又作用于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德育教育是一种外部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能够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在为学生规范意识和行为的同时,也为高中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一方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另一方面也能促使其不断反省,自我激励。
2.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有效策略
(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机制。家庭是学生心理素养和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容小觑。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将两者有机融合。因此,学校应积极与家长配合,建立家校合作机制。此外,学校还要与相关教育部门、社会团体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具体来讲,可以带领学生参加社会道德模范开展的公益演讲活动;在学校设置心理专业组织,为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类型进行辅导;带学生参加社区帮扶项目,比如,保护花草树木、探访孤儿院和敬老院、文明知识普及等等,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深刻领悟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对其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以达到其思想水平提升的目的。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设立家长委员会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其中,使其及时且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也为他们开展家庭教育提供一个更加明确的方向。通过建立家校合作机制,有助于增加家长的德育教育意识和心理健康教育观念,注意到孩子的心理变化,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并与教师共同商议更佳的教育方法,有效促进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
(2)创设实践教学情境,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实践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样能够让学生接触更广阔的天地,增长他们的见识,拓宽他们的视野,更重要的是还能使其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懂得反省自身,自我检测,审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是否端正,然后结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对自身的状态进行调整,并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与心理素質。教师通过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细化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能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深化他们对德育教育核心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树立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未来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3)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融合。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为德育教育提供明确的方向。在高中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状况,并将此为依据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为德育教育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教师可以根据心理学方面的原理和技巧对学生的心理机制进行深入了解,这样能够更具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发现学生身上的不足,进而为其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指导,使得德育教育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其次,德育教育有助于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快速发展。高中教师可以利用德育教育的思想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在教学实践中用德育理念来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最后,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此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是桥梁,能够结合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开展不同层次的德育教学活动,将外在特质转化为内在品德,实现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融合。
3.结束语
总之,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全新要求,也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内在需求。因此,高中教师应深入探究两者结合的有效途径,根据时代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作出教学调整,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两者融合的互补作用,满足学生自身综合素养提升的诉求。
参考文献
[1]许贞信.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64
[2]顾春燕.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融合[J].当代教研论丛,2017(09):87
关键词:高中德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5-0170-01
1.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意义
将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有助于学生内在机制的平衡,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对学生自我意识的教育,这种特质要求德育教育工作作为辅助,在学生成长阶段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所提升并达到健康状态之后,其人格也会不断深化,进而其道德思想也会有所提升,反过来又作用于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德育教育是一种外部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能够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在为学生规范意识和行为的同时,也为高中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一方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另一方面也能促使其不断反省,自我激励。
2.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有效策略
(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机制。家庭是学生心理素养和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容小觑。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将两者有机融合。因此,学校应积极与家长配合,建立家校合作机制。此外,学校还要与相关教育部门、社会团体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具体来讲,可以带领学生参加社会道德模范开展的公益演讲活动;在学校设置心理专业组织,为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类型进行辅导;带学生参加社区帮扶项目,比如,保护花草树木、探访孤儿院和敬老院、文明知识普及等等,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深刻领悟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对其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以达到其思想水平提升的目的。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设立家长委员会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其中,使其及时且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也为他们开展家庭教育提供一个更加明确的方向。通过建立家校合作机制,有助于增加家长的德育教育意识和心理健康教育观念,注意到孩子的心理变化,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并与教师共同商议更佳的教育方法,有效促进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
(2)创设实践教学情境,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实践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样能够让学生接触更广阔的天地,增长他们的见识,拓宽他们的视野,更重要的是还能使其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懂得反省自身,自我检测,审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是否端正,然后结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对自身的状态进行调整,并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与心理素質。教师通过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细化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能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深化他们对德育教育核心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树立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未来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3)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融合。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为德育教育提供明确的方向。在高中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状况,并将此为依据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为德育教育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教师可以根据心理学方面的原理和技巧对学生的心理机制进行深入了解,这样能够更具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发现学生身上的不足,进而为其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指导,使得德育教育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其次,德育教育有助于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快速发展。高中教师可以利用德育教育的思想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在教学实践中用德育理念来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最后,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此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是桥梁,能够结合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开展不同层次的德育教学活动,将外在特质转化为内在品德,实现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融合。
3.结束语
总之,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全新要求,也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内在需求。因此,高中教师应深入探究两者结合的有效途径,根据时代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作出教学调整,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两者融合的互补作用,满足学生自身综合素养提升的诉求。
参考文献
[1]许贞信.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64
[2]顾春燕.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融合[J].当代教研论丛,2017(0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