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是以数学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的价值判断。它对课堂教学起着激励、导向和监控的作用,是师生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也不例外。《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定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评定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科学评价观。即“评价要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赞美学生的一切结果,保持和激励学生的一切创造的欲望。”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要以素质化的要求,注重评价标准的个性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1 注重评价标准的个性化,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过分强调统一标准,出于严格要求,教师经常以尖子生的回答作为评价参照,以自己的标准答案作为最终的评价,这样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削弱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力,最终遏制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因此,在课堂评价的标准上,新的课程改革强化“自我参照”,就是以学生个体原有水平为标准,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法和过程”这三个角度入手,综合的去评价学生。评价标准因人而异,学生的表现不要求完美,只要有进步,就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具有个体性特征的灵活评价,才能促进学生增强自信,发挥其创造潜能。
  
  2 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的评价主体是比较单一的,一般都是由教师评价学生。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和权威,是学生学习表现的唯一评定者。这样的评价模式,一方面由于评价信息来源单一,评价结论很容易出现片面、主观等问题,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是课堂评价的主宰,所以课堂上缺乏了学生的积极参与,缺乏了生气和乐趣,缺乏了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以致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消极和被动的状态。因此,新的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实施多主体评价,教师在“以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中要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断引导学生评价自己,评价同伴,而且还可以评价教师。把评价的过程当作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自我调控和自我塑造的过程,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正确看待他人,正确看待自己。这种师生互评,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的多元化评价方式,使课堂上充满了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使教学过程真正变成了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学生的主体意识不但得到了增强,同时也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要,使评价各方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技巧得以提升。
  
  3 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数学教学大多停留在数学学科层面上,教师往往比较重视学生学习知识的结果的评价,而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却很少。尽管教师知道要教什么,为什么教和怎么教,而学生却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学生的学习缺少方向和方法,不能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知识的应用价值,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因此,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教学评价是不全面的,这样会导致人的片面发展和被动发展,这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人的全面、主动地发展是相背离的。因此,《数学课程标准》在评价方面就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根据这一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
  首先,树立知识掌握与知识应用并重的评价观。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和应用意识,真正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
  其次,树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观。使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主体性得到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
  第三,树立数学外在表现与数学内在情感并重的评价观。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使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更加客观和公正,教学中应采取多种评价方式,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既包括对学生书面作业情况的评价,又要包括通过观察、提问、交谈等方式对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同时还应经常用无声鼓励,即用表示赞许和喜欢的体态语言进行评价,以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和荣誉感,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只有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科学评价观,学生才能大胆地想,自信地说,尽情地体验,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开辟一个积极、民主、创新的天地,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成为师生的真正乐园,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我们的数学教育也就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其他文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的契机,常可以表现数学的魅力和艺术感。本文将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谈实际教学中悬念的设置方法。    1 设“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要使学生生“疑”,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激“疑”,可激“疑”比较好的办法就是设“疑”。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先出示题:小明今
期刊
“复习课最难上。”这是许多数学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到目前为止,复习课还不像新授课有一个基本公认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因为有了这个课堂教学结构,就等于有了可供操作的教学程序。大家知道,结构的优劣决定功能的大小,井然有序的课堂教学结构就像阶梯一样使教者能胸有成竹地带领学生拾阶而上,进而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经过实验研究,目前我们采用如下
期刊
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必须靠教师的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有先天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但这种能力具有自发性、先天性,且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教师必须因势利导,充分保护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此为前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1 营造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必须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往往倾向于重结果而忽视过程,这样的课堂往往
期刊
快乐是孩子的特点,愉快的学习知识是学生发展的情感动力。因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课堂作为师生快乐交流的场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中孩子会感到快乐。所以在教学中,笔者努力给孩子创设一种“玩”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在活动中运用知识。孩子对知识的学习与他对知识的兴趣有着很大的关系。孩子有了
期刊
学生在校学习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了,可以使学生的成绩全面提高,素质全面加强,而且也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和压力,让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取得学习上的进步与成功。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1)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2)课堂上积极发言、认真思考的习惯;(3)作业不流于形式、大胆创新的习惯;(4)做好各种课堂笔记的习惯。  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教学模式,最主要的是课堂教学。尤其在广
期刊
课堂点评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师指导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手段之一。  同时课堂点评对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调节教学节奏、优化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做好课堂点评呢?笔者认为课堂点评应注重鼓励性、情感性、全面性、多样性。    1 注重点评的鼓励性    由于问题本身的难易程度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学生的答案也会参差不齐,有的甚至风马牛不相
期刊
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应注意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来抓。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创造性的思考、主动参与。下面就数学教学的几个具体环节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应针对教学内
期刊
课堂教学时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制造氛围,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乐中学,同时体会到学中乐。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体会到“乐”是引导学生成功的灯塔。    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以亲切感    “师爱”是实施愉快教育的前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愉快教育的首要条件。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乐中教”。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副亲切的面孔,一颗爱学生的心
期刊
现今我国的职教热的迅速升温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从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投入,到基层民众的认可,可以说形成了一定的气候。在全国都把职教摆在优先发展位置上的时候,我们感到中等职业教育遇到难得的发展机会,同时许多的问题已经摆到每一个职教人面前:如何整合资源?如何做大做强?如何持续发展?等等。在众多的问题中,一线新教师的成长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持续性问题。其中新教师的困惑更多,那么新教师需要什么呢?又有
期刊
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教学.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这是启发一词的来源。《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阐明了教师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启发,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强迫和代替学生学习。在西方,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重视启发,他善于用启发方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去寻找正确答案,即著名的“产婆术”,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过程中起着助产的作用。第斯多惠也有一句名言“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