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STEM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门学科的英文单词首字母缩写。STEM教育强调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整合起来,在真实情景里开展探究与运用,让幼儿以科学的方法、探究的精神,通过迁移已有经验、建构新经验来认识世界。这与主题活动中感知、操作、探究、体验的特点不谋而合。因此主题活动可融合STEM教育理念,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科学精神、学习品质等的发展。基于此,本篇文章对STEM教育中科学活动对幼儿学习品质的促进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STEM教育;科学活动;幼儿学习品质;促进策略
引言
STEM教育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是在原有分科教学的基础上,以解决一个真实世界的问题为导向,通过单独创设一门课程,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及其相关领域进行融合的教育。当前,技术创新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在这一背景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被提至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意味着我国STEM教育开始被纳入国家战略发展政策中。与此相应,全国各地开始积极探索基础教育阶段STEM教育的推进方式,江苏、四川等地发布专门的文件,大力推进STEM课程,开展了包括幼儿园和小学在内的试点学校申报和STEM教师培训工作。
一、幼儿学习品质的内容
在日常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高度关注幼儿六大学习品质的培养,为促进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其一,主动性。所谓主动性学习品质,是指幼儿在探索这个世界时的表现是自己主动去进行的,他们渴望学习,在面对陌生的事物会变现出强烈的好奇心,且在行动上具有独立性和自我导向性。其二,创造性。所谓创造性学习品质,是指幼儿在参与科学教育活动时,采取新的学习方式和能力参与活动中,以创新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在这一过程中使得自身的创造力、想象力等更加丰富。其三,专注性。专注,指的是一种集中的注意状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幼儿的专注性学习品质,是说幼儿在参与科学教育活动时,可以经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将注意力完全放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并一直保持这种专注的状态。其四,问题解决。所谓幼儿问题解决学习品质,指的就是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可以发现问题,然后尝试着利用自身能力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经历试错、与他人讨论、寻求帮助等,让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其五,资源利用。所谓幼儿的资源利用学习品质,指的是幼儿在参与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收集信息并形成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幼儿通过利用自身的感官以及周围的工具等对周围世界的信息进行探索和收集,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对所遇到的事物产生自的认知和看法。其六,反思。所谓反思幼儿学习品质指导是幼儿对自己的经验进行反思。也就是幼儿对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进行再现、描述和演示,从中寻求自身的不足,并合理归纳和总结其中的原因。
二、存在的问题
(一)科学教育定位不明确幼儿科学习惯与素养缺乏
幼儿自主探究能力指的是幼儿主动自愿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初步探索所需要的手段和方法,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萌发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的能力通过调查研究分析现阶段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发现,教师缺乏对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形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教师对科学教育理念存在错误的认知。在幼儿园阶段,开展的科学教育主要是科学原理的认知,这其中只涉及物质层面,而缺少了科学素养这种精神层面的渗透。物质与意识,缺一不可。第二,由于缺先例,目前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对科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准确,普遍认为幼儿阶段的科学教育应该开设大量的课程供幼儿学习,且为了让幼儿达成课程目标,直接告诉其科学原理,不断加强科学教育内容的难度,不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园科学教育在上述错误认知的指导下,成为教条的科学原理性教育,不仅不能实现对幼儿科学素养的养,还会使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荡然无存。
(二)“高控制”的指导方式教师指导过度
在当今的幼儿园科学教育中,许多教师对幼儿的指导方式是存在缺陷的。一方面,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幼儿动手的机会不多,大部分是教师操作,幼儿远距离观察,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为了幼儿的安全考虑。另一方面,没有给幼儿充足的时间。教学方式大部分是说教式的,教师更关注幼儿是否达成此次活动的目标,当幼儿不能准确概括出原理时,就会直接将答案告知幼儿。这样“高控制”的指导方式,使幼儿在科学活动中体验不到自主探究的快乐。
三、策略
(一)幼儿园STEM教育中教師的指导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引导儿童经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儿童建构相应经验。如,通过引导和帮助儿童观察现象、发现问题、使用工具、识别材料、相互协作,从而培养儿童的观察、预测、动手操作、设计、沟通、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在美国早期儿童的STEM教育活动中,也倡导教师的指导除确定主题外,主要是对儿童的探究多加鼓励与支持。如,根据儿童的特点确定各领域的主题,为儿童创设真实的教育情境,围绕问题开展探究活动,引发儿童思考,帮助儿童获得一定的STEM经验。在活动形式上,选择适合儿童的学习方式,即鼓励儿童通过观察、倾听、触摸、闻、品尝等感官途径直接感知和体验材料。可以说,只要能准确把握STEM教育的核心特征与关键经验,在幼儿园STEM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方式与传统的科学教育并无本质区别。
(二)实施方案,开展探究
主题活动以幼儿为学习主体。在以往的主题活动中,我们注重让幼儿积累主题相关的经验,容易忽略幼儿的学习品质。结合STEM教育理念开展主题活动,我们则更加尊重幼儿的思维,注重以环境为媒介,自然地丰富幼儿的经验,注重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主动学习、敢于质疑、尝试探究、乐于想象创造的学习品质。由此,主题活动中教师的身份发生了转变,只在关键环节充“指引员”,其他时候则与幼儿组成“学习共同体”,支持幼儿活动。如在“小木偶”的主题活动过程中,作为与幼儿互助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教师积极进行关于各类木偶的团队学习、小组合作。在幼儿探索了解各类木偶的同时,教师围绕幼儿的问题、兴趣线索,有所准备地提供环境、资料,支持幼儿自主学习。在整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也并非“单打独斗”,而是多名教师组成教师共同体,再与幼儿共同组成学习共同体,并根据需要有时分组开展活动,以更准确地回应幼儿,更好地做到面向全体,适时推进幼儿在现有水平上不断向前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教学理论当中提出了环境的重要性。它是教育资源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给幼儿的成长学习带来了重大影响。故此,在幼儿教学过程中,要想充分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幼儿教师通常采取在科学活动当中合理运用STEM教育的方法,进而完善幼儿自主学习环境的创设,丰富教学的多样性,在丰富多彩的科学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活动,跟进幼儿教师的教学节奏,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娟.STEM理念下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2]王欣.STEAM理念下大班幼儿探究性活动个案研究[D].青岛大学,2019.
[3]魏凯琴.科学探究,快乐学习——以科学活动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思考与实践[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5):20.
[4]张晓红,李锦漫.科学活动对幼儿学习品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9,35(05):7-12.
[5]王春林.基于项目活动的幼儿STEM课程实施的行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作者单位:四川天府新区新兴幼儿园)
【关键词】STEM教育;科学活动;幼儿学习品质;促进策略
引言
STEM教育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是在原有分科教学的基础上,以解决一个真实世界的问题为导向,通过单独创设一门课程,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及其相关领域进行融合的教育。当前,技术创新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在这一背景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被提至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意味着我国STEM教育开始被纳入国家战略发展政策中。与此相应,全国各地开始积极探索基础教育阶段STEM教育的推进方式,江苏、四川等地发布专门的文件,大力推进STEM课程,开展了包括幼儿园和小学在内的试点学校申报和STEM教师培训工作。
一、幼儿学习品质的内容
在日常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高度关注幼儿六大学习品质的培养,为促进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其一,主动性。所谓主动性学习品质,是指幼儿在探索这个世界时的表现是自己主动去进行的,他们渴望学习,在面对陌生的事物会变现出强烈的好奇心,且在行动上具有独立性和自我导向性。其二,创造性。所谓创造性学习品质,是指幼儿在参与科学教育活动时,采取新的学习方式和能力参与活动中,以创新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在这一过程中使得自身的创造力、想象力等更加丰富。其三,专注性。专注,指的是一种集中的注意状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幼儿的专注性学习品质,是说幼儿在参与科学教育活动时,可以经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将注意力完全放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并一直保持这种专注的状态。其四,问题解决。所谓幼儿问题解决学习品质,指的就是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可以发现问题,然后尝试着利用自身能力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经历试错、与他人讨论、寻求帮助等,让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其五,资源利用。所谓幼儿的资源利用学习品质,指的是幼儿在参与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收集信息并形成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幼儿通过利用自身的感官以及周围的工具等对周围世界的信息进行探索和收集,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对所遇到的事物产生自的认知和看法。其六,反思。所谓反思幼儿学习品质指导是幼儿对自己的经验进行反思。也就是幼儿对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进行再现、描述和演示,从中寻求自身的不足,并合理归纳和总结其中的原因。
二、存在的问题
(一)科学教育定位不明确幼儿科学习惯与素养缺乏
幼儿自主探究能力指的是幼儿主动自愿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初步探索所需要的手段和方法,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萌发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的能力通过调查研究分析现阶段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发现,教师缺乏对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形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教师对科学教育理念存在错误的认知。在幼儿园阶段,开展的科学教育主要是科学原理的认知,这其中只涉及物质层面,而缺少了科学素养这种精神层面的渗透。物质与意识,缺一不可。第二,由于缺先例,目前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对科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准确,普遍认为幼儿阶段的科学教育应该开设大量的课程供幼儿学习,且为了让幼儿达成课程目标,直接告诉其科学原理,不断加强科学教育内容的难度,不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园科学教育在上述错误认知的指导下,成为教条的科学原理性教育,不仅不能实现对幼儿科学素养的养,还会使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荡然无存。
(二)“高控制”的指导方式教师指导过度
在当今的幼儿园科学教育中,许多教师对幼儿的指导方式是存在缺陷的。一方面,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幼儿动手的机会不多,大部分是教师操作,幼儿远距离观察,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为了幼儿的安全考虑。另一方面,没有给幼儿充足的时间。教学方式大部分是说教式的,教师更关注幼儿是否达成此次活动的目标,当幼儿不能准确概括出原理时,就会直接将答案告知幼儿。这样“高控制”的指导方式,使幼儿在科学活动中体验不到自主探究的快乐。
三、策略
(一)幼儿园STEM教育中教師的指导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引导儿童经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儿童建构相应经验。如,通过引导和帮助儿童观察现象、发现问题、使用工具、识别材料、相互协作,从而培养儿童的观察、预测、动手操作、设计、沟通、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在美国早期儿童的STEM教育活动中,也倡导教师的指导除确定主题外,主要是对儿童的探究多加鼓励与支持。如,根据儿童的特点确定各领域的主题,为儿童创设真实的教育情境,围绕问题开展探究活动,引发儿童思考,帮助儿童获得一定的STEM经验。在活动形式上,选择适合儿童的学习方式,即鼓励儿童通过观察、倾听、触摸、闻、品尝等感官途径直接感知和体验材料。可以说,只要能准确把握STEM教育的核心特征与关键经验,在幼儿园STEM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方式与传统的科学教育并无本质区别。
(二)实施方案,开展探究
主题活动以幼儿为学习主体。在以往的主题活动中,我们注重让幼儿积累主题相关的经验,容易忽略幼儿的学习品质。结合STEM教育理念开展主题活动,我们则更加尊重幼儿的思维,注重以环境为媒介,自然地丰富幼儿的经验,注重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主动学习、敢于质疑、尝试探究、乐于想象创造的学习品质。由此,主题活动中教师的身份发生了转变,只在关键环节充“指引员”,其他时候则与幼儿组成“学习共同体”,支持幼儿活动。如在“小木偶”的主题活动过程中,作为与幼儿互助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教师积极进行关于各类木偶的团队学习、小组合作。在幼儿探索了解各类木偶的同时,教师围绕幼儿的问题、兴趣线索,有所准备地提供环境、资料,支持幼儿自主学习。在整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也并非“单打独斗”,而是多名教师组成教师共同体,再与幼儿共同组成学习共同体,并根据需要有时分组开展活动,以更准确地回应幼儿,更好地做到面向全体,适时推进幼儿在现有水平上不断向前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教学理论当中提出了环境的重要性。它是教育资源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给幼儿的成长学习带来了重大影响。故此,在幼儿教学过程中,要想充分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幼儿教师通常采取在科学活动当中合理运用STEM教育的方法,进而完善幼儿自主学习环境的创设,丰富教学的多样性,在丰富多彩的科学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活动,跟进幼儿教师的教学节奏,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娟.STEM理念下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2]王欣.STEAM理念下大班幼儿探究性活动个案研究[D].青岛大学,2019.
[3]魏凯琴.科学探究,快乐学习——以科学活动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思考与实践[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5):20.
[4]张晓红,李锦漫.科学活动对幼儿学习品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9,35(05):7-12.
[5]王春林.基于项目活动的幼儿STEM课程实施的行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作者单位:四川天府新区新兴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