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外孙刘建、刘敏、刘武:并不遥远的朱德家风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l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让外孙喊“姥爷”
  朱敏共有五个儿子,一个女儿:刘建(1953年出生,1970年参军入伍。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副院长,少将军衔)、刘康、刘进、刘敏(1959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刘武(1976年当兵,现任解放军某研究所大队长)、刘丽。其中长子刘建在朱德身边生活的时间最长。“我是1953年出生,但我从小是在爷爷身边长大的。”刘建说,这一年,母亲从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毕业回国后,被分配到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任教。
  “为了让母亲专心工作,爷爷决定把我留在身边抚养,他说‘孩子就放在我这里,你安心地去工作好了!’”朱敏两个月的产假刚满,朱德就催女儿去上班。随后,“又让母亲搬出中南海的家,到北师大的集体宿舍住,父母亲有好几年住在各自单位的宿舍里,这样,我便开始了与母亲分离的日子。”
  朱敏搬出中南海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单位与家相距较远。“爷爷嘱咐她要做一名人民教师。经常回家,就不能全身心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好好工作,搬出来是让母亲专心工作,并且要求妈妈周日才能回家看孩子,平时不准回去。这是一条‘硬规定’。”刘建说。
  “在战争年代,形势险恶,戎马倥偬,爷爷和亲生女儿饱经长期分离之苦,在那时,爷爷把对女儿的私爱化作对祖国人民的挚爱。因此,爷爷把我和弟弟留在身边,我想大概是想弥补对母亲关心抚养不夠的情感。”刘建说。
  至今,刘建还一直称呼朱德“爷爷”。
  朱德认为孩子都是亲孙儿,孙儿们没有内外之别,所以孙子、外孙都一样,“让我们都叫他‘爷爷’”。过去曾有人让小刘建叫朱德“姥爷”,朱德说,“我不是‘老爷’,地主老财才叫‘老爷’”。
  “你们要接班不要接官”
  然而,“文革”期间,孩子们陆续从朱德家里搬走了,“爷爷身边的人变得越来越少,最少的时候就他们老两口。”刘建说。
  1969年10月,在中苏关系紧张的局势中,林彪发布“一号命令”,朱德被疏散到广东从化。1970年,朱德从广东回京后就搬出了中南海。“爷爷为了能见到自己的亲属,要求搬家。1970年就搬到万寿路新六所,住在五号楼,直到他去世”。
  刘武动情地说:“从北京师范大学到万寿路,爷爷要求我们必须走着去,或者乘公交车去,不准用公车接。老人家最经典的话就是‘你们在人民之中是最安全的’。”
  除此之外,朱德生活中既不向家属子女讲党内和工作上的事情,也从不夸耀自己的过去。“他老人家的保密观念极强,有些密级很高的事情他连与他一起战斗一生的奶奶都不讲。很多事情我们也是从解密的资料中了解到的。”
  “爷爷经常说:‘我不要孝子贤孙,要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你们要接班不要接官。”朱德直到临终前,还谆谆嘱咐女儿一家“要做无产阶级”。
  1969年,刘建初中毕业。响应当时毛泽东提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和同学们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临行前同学问刘建:“你爷爷是三军总司令,为什么不去当兵,哪个部队能不要你?”当刘建征求爷爷的意见时,朱德非常支持孙子到农村插队的选择,他说:“中国是个农业大国,7亿人口中,6亿是农民,不了解农村,不了解农民,就不懂得革命。”
  在黑龙江双鸭山农场,刘建被分配去养猪。那时刘建只有16岁,挑不动猪食,经常把泔水洒在身上。“喂猪条件比较艰苦,特别是冬天很冷,早晨很早就要起来给猪喂食,还要打扫猪舍。”
  艰苦的生活条件,使他产生了动摇。于是,刘建就给家里写信,希望调回北京。朱德并没有因孙子“受苦”心疼,而是回信说:“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就想打退堂鼓,正说明你非常需要艰苦生活的磨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起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与大哥刘建不同的是,朱德最小的外孙刘武入伍的时候,爷爷已经去世了。他从普通的士兵做起,经常深入到边境、海防、深山、哨卡,长期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有时道路不通,我们就靠人拉肩扛把设备送到工作站,有时连续几个月在潮湿、阴冷的坑道里工作,连喝水都很困难……”刘武略显兴奋地回忆以前的工作。
  刘武在基层部队一干就是33年,他所在的单位被总参谋部赞誉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模范集体。
  2006年11月16日,中央军委和解放军四总部在北京举行授奖大会,刘武被授予“全军优秀基层指挥官”光荣称号,刘武说,“2006年12月1日是爷爷的120周年诞辰,这枚军功章让爷爷看到对我的谆谆教诲没有白费。”2009年9月,刘武又光荣当选为总参谋部英雄模范代表大会代表。
  朱德临终调侃唯一的遗憾是没吃饱过
  朱德晚年长期患有糖尿病。
  “爷爷因为糖尿病要少食多餐。冬天我们经常和厨师把馒头切成片放在暖气上焙干。爷爷饿了的时候就拿点干馒头片吃。有的时候爷爷跟我们讲话,教我们学东西饿了,就会边吃边谈。”刘建回忆说。
  刘建说,爷爷喜欢吃四川泡菜和回锅肉,但是后来医生对他的饮食控制得很严格,每顿基本上都是保健菜,过瘾的菜都不让他吃,爷爷这个简单的要求也就被“剥夺”了。朱德临终时还对康克清调侃说,“我这辈子没有什么遗憾的,就是没吃饱过。”
  1976年7月6日下午3时,朱德逝世,享年90岁。
  (摘自《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第46期)
其他文献
百团大战开始后,陈赓一直在前线指挥作战,屡立战功。1940年攻打榆社城,陈赓又担负起主攻任务。榆社是日军自正太路经平辽公路、辽榆大道向白晋公路各据点转运粮草弹药的主要枢纽之一。日军为了牢牢掌握这条公路的主动权,在榆社周围修筑了以东门外榆社中学为核心据点的堡垒群,并将周围修成绝壁,设置数道铁丝网,火力配置十分严密。  根据事前侦察的情况,陈赓与参谋长周希汉决定趁夜近敌作战。夜里,攻击部队按部署朝榆社
期刊
1967年,时任广州军区作战部作战科长的张万年突然从同事们的视线中消失了。他的妻子只知道他去执行绝密任务了,但并不知道他去了哪里。这一年的神秘时光,他是在越南度过的……  在异国越南的特殊使命  张万年,1928年出生,1944年8月入伍,194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12月,张万年调任广州军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负责作战、国防工程、海边防、抗美援越出国部队等工作。1967年,张万年任广州
期刊
假和平中正弄假成真真胆色润之深入虎穴  1945年8月14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当天,蒋介石给身在延安的毛泽东发来一封电报,邀请他来重庆“共商大计”。  蒋介石选择这个时候邀请毛泽东赴渝谈判,大有深意。  德国投降后,美苏为争夺欧洲已成剑拔弩张之势。为了集中力量确保在欧洲的利益,美苏双方都希望能在亚洲保持某种平衡。看似对立的两大集团都不希望中国发生内战。
期刊
肯定环境立法的必要性:建设美丽中国  知青出身,留学朝鲜。曾任吉浙粤三省书记。2012年临危受命,主政重庆。他是利比亚撤侨“国家行动”总指挥,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外交为民”的崇高理念。他的名言为“心里要时刻装着老百姓”。  2013年3月14日,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00多天后,66岁的张德江当选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执掌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履行13亿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  在更加注重依法
期刊
从严治党,从严治吏  李源潮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并较早地在江苏将其化为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四优先”政策。  “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要敬畏历史、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此前任中央组织部部长时,李源潮铁腕治吏,引发民众的强烈关注。  李源潮多次对选人、用人、治吏等做出的经典论述,受到网友的热烈追捧,称其“够狠、够劲道”。2010年,针对干部管理问题,李源潮说
期刊
1969年初一个寒冷的冬日,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迎来了一群北京知青。为响应毛主席“上山下乡”的号召,这些正值青春年华的学生,远离首都和亲人,怀抱理想奔赴这个偏僻山村。他们和村民们一起住窑洞、干农活,挑粪拉煤、拦河打坝,一干就是好几年。后来,这些青年里有人落地生根当了工人,有人几经周折回到北京打拼事业,有人成为作家记录那火红的年代……还有人历经锤炼成为国家主席———当然,在那时,他
期刊
攻坚克难,勇做改革探路人  從中国农村最基层到中国著名高校北京大学,到共青团中央;从主政全国人口最多的农业大省河南到“共和国长子”工业大省辽宁,到进入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层,一路走来,李克强的统筹、决策能力不断提升,积累了丰富的从政阅历和理政经验。  在公众面前,李克强自信、睿智、谈吐博雅却掷地有声;而在熟悉他的人眼中,他平实、亲切,紧要关头能雷厉风行、勇于担当。从法学学士到经济学博士,10年燕园的浸
期刊
破指血书赴荒原  1963年,小学毕业的王光亚,考入赫赫有名的上海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从这所学校曾走出过中国大批优秀外交官。上海外院附中是住读,实行封闭式管理。王光亚当年的舍友正是杨洁篪(2007- 2013年任外交部部长),两人正好住上下铺。  王光亚初中还未毕业,“文革”就爆发。与去当电工的杨洁篪不同,被打成“白专”典型的王光亚一发狠,决定报名去北大荒当知青。年少激昂的他甚至划破手指,写下血书
期刊
毛泽东思想的忠实信仰者  王伟光,哲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正部长级)。曾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第十六次、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1987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做出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王伟光是“文革”期间第一批自愿报名“上山下乡”的北京知识青年。196
期刊
亲情:恋亲不为亲徇私  毛泽东诞生在湖南湘潭韶山冲的一个普通农家,毛泽东与父母的情感一言难尽。  毛泽东很爱母亲。他的母亲是一个慈祥的妇人,慷慨而仁爱。母亲的优秀品德给了毛泽东深刻的良好影响。母亲支持他帮助乡邻、周济同学,支持他读新式学校。于是毛泽东走出了韶山冲,然后投入到了革命洪流之中。1919年初,毛泽东从北京回到长沙当教员。这时他想起了病中的母亲,并让两个弟弟护送母亲到长沙诊治。可不幸的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