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宫廷权变、越轨性爱、美感暴力等三个方面探讨《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与当前大众文化消费之关系。
[关键词]权变 性爱 暴力 大众文化 消费
2006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国产片可谓大丰收。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以下称《黄金甲》刷新了自己保持的纪录,再创票房新高:冯小刚导演的《夜宴》也以超过一亿元的票房成为年度票房亚军。这两部影片商业上的巨大成功除了得益于更加熟练的商业操作如巨额投资、明星演员、宣传造势之外,对中国观众文化消费心理的准确拿捏至关重要。有意思的是。透过这两部影片可以看到张艺谋、冯小刚对于当前中国大众文化消费心理有着惊人相似的理解。
一、宫廷权变——熟悉的陌生感
与现代生活题材作品相比,中国人似乎更热衷于看古装片。无论是电影《英雄》、《十面埋伏》的成功。还是电视剧《雍正王朝》、《还珠格格》的热播,都能看出这一点,而真正反映当前社会生活现状的伤口就很难获得巨额票房了。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古装片是东方奇观,在现代的中国人看来,古典的服饰、礼仪及人物的思想行为方式都是能产生距离感的,而这又并不能算是“奇观”,因为在我们的文化符号学里它早已存在。或者说这是一种熟悉的陌生感,现代大众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是复杂的。既新奇又熟悉。
政治阴谋、权力斗争总是能激起中国人强烈的兴趣。对政治的关注、对权力的崇拜与迷恋时至今日仍然占据中国人文化心理的强势。这种文化心理自然构成消费的动机。无论《黄金甲》还是《夜宴》都不约而同地把宫廷权变作为电影叙事的主干,足见其明智之处。前者以边疆带兵的二王子归来,参与母后的宫廷暴动为主线,以三王子的阴谋夺权为辅线展开故事,结果为老谋深算的国王不动声色地——镇压。后者讲述的是一个王子复仇的故事:父亲被叔父阴谋害死。王子一边躲避暗杀,一边寻找复仇机会……
二、越轨性爱——猎奇与窥淫
性爱是个世界性的话题,大胆表现性爱也是无往不胜的票房灵药。性感明星加裸露镜头甚至火爆激情场面绝对是吸引观众眼球的秘器。《黄金甲》里的宫廷女性挤胸装扮无疑具有这方面的考量,观众通过画面第一次认识到作为群体的中国女性竟也这么丰满、性感,一个个肩膀圆润、胸脯高耸。而《夜宴》中在暧昧的光线下葛优给整个背部全裸的章子怡按摩的镜头则具有更强烈的性暗示的意味。导演无疑是将其作为一个卖点来经营。
中国文化似乎具有强大的抗拒诱惑的能力,“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影片中的性爱表现往往会受到道德的谴责。然而,古人早就说过:“食色,性也”,这是人的本性,弗洛伊德更是将性欲解释为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所在,压抑的结果只能导致畸变,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夜宴》、《黄金甲》不约而同地选择非常态的性爱故事而又同时受到欢迎的原因。前者是叔叔爱上嫂嫂,作为王后的母亲又爱上了作为王子的儿子:后者则不仅有母子恋——王后与太子的不正当性关系。还有兄妹恋——太子与蒋蝉为同父异母兄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堕入爱河并发生性关系《夜宴》中殷隼与妹妹青女的关系也比较暧昧)。除了这些混乱的性爱关系外,还有相互交织的多重三角恋爱关系《夜宴》中叔叔、嫂嫂、王子构成一种三角关系,王子又同青女、殷隼构成三角关系《黄金甲》的母本是曹禺先生的《雷雨》,三角关系也基本套用《雷雨》模式:国王(周朴园)、王后(蘩漪)、蒋氏(鲁侍萍)是一组,王后与太子(周萍)、蒋蝉是第二组,国王、蒋氏、蒋太医(鲁贵)是第三组。这些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在西方人看来也许好半天也摸不着头脑,但对中国观众来说却饶有兴味,越轨的乱伦的性爱加上复杂的三角恋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窥淫与猎奇的心理。
三、美感暴力——美意的残酷
一向擅长拍摄生活片、平民喜剧片的冯小刚今年小试牛刀,开始涉足武打片领域,并且有较高水准的表现,的确难能可贵。《夜宴》开场不足五分钟即出现搏杀场面:一片密密的竹林,翠绿的枝叶随风摇曳,一列黑衣黑甲的骑兵纵马入画,骑兵张弓射箭。慢镜头清晰展示这枝箭挟带的凌厉气势,利箭穿透随风飘落的轻盈的竹叶(不可思议!)射进一棵竹子,喀嚓一声,竹子从中裂开。接着,第二枝、第三枝箭射中了太子的卫兵。再接下来,在造型独特的太子习舞场黑甲袭击者攻击一群素衣舞者,舞者以优雅的舞姿迎接攻击。在观众熟悉的“扑哧”、“扑哧”响声中,舞者被锋利的钢刀刺中,鲜血溅出。白衣的舞者大都不堪一击,犹如待宰的羔羊。很快。最后一名舞者被从竹林中飞来的刺客用刀架住了脖子,一副带面具的头颅被活生生地砍下。堕到深水里,殷红的血缓缓融入水中……尽管场面不大,但导演巧妙运用特技、色彩与声响使画面富有诗意的美。给观众带来一种美妙的惊悚感。
相比较而言,《黄金甲》的场面显得大气得多,尤其是元杰带兵夺宫的那一场戏。张艺谋有非常好的驾驭宏大场面的能力,这在影片《英雄》中已经有了突出表现。同样是攻城战,如果同本年度上映的另一部影片《墨攻》旧比的话,《黄金甲》可能在攻守的策略、人物性格的塑造上稍逊一筹,但画面的美感绝对远在《墨攻》之上。锃亮的铠甲,闪亮的兵器。整饬的阵形,万箭齐发的场面。成千上万士兵踏碎满地菊花,殷红的鲜血洒在灿烂的黄花上……这一切构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血腥的杀戮变成一场美妙的视觉享受,《黄金甲》要的就是这个,观众也在一次性消费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一方面寻得了感官的刺激,另一方面又获得了审美愉悦。
[关键词]权变 性爱 暴力 大众文化 消费
2006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国产片可谓大丰收。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以下称《黄金甲》刷新了自己保持的纪录,再创票房新高:冯小刚导演的《夜宴》也以超过一亿元的票房成为年度票房亚军。这两部影片商业上的巨大成功除了得益于更加熟练的商业操作如巨额投资、明星演员、宣传造势之外,对中国观众文化消费心理的准确拿捏至关重要。有意思的是。透过这两部影片可以看到张艺谋、冯小刚对于当前中国大众文化消费心理有着惊人相似的理解。
一、宫廷权变——熟悉的陌生感
与现代生活题材作品相比,中国人似乎更热衷于看古装片。无论是电影《英雄》、《十面埋伏》的成功。还是电视剧《雍正王朝》、《还珠格格》的热播,都能看出这一点,而真正反映当前社会生活现状的伤口就很难获得巨额票房了。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古装片是东方奇观,在现代的中国人看来,古典的服饰、礼仪及人物的思想行为方式都是能产生距离感的,而这又并不能算是“奇观”,因为在我们的文化符号学里它早已存在。或者说这是一种熟悉的陌生感,现代大众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是复杂的。既新奇又熟悉。
政治阴谋、权力斗争总是能激起中国人强烈的兴趣。对政治的关注、对权力的崇拜与迷恋时至今日仍然占据中国人文化心理的强势。这种文化心理自然构成消费的动机。无论《黄金甲》还是《夜宴》都不约而同地把宫廷权变作为电影叙事的主干,足见其明智之处。前者以边疆带兵的二王子归来,参与母后的宫廷暴动为主线,以三王子的阴谋夺权为辅线展开故事,结果为老谋深算的国王不动声色地——镇压。后者讲述的是一个王子复仇的故事:父亲被叔父阴谋害死。王子一边躲避暗杀,一边寻找复仇机会……
二、越轨性爱——猎奇与窥淫
性爱是个世界性的话题,大胆表现性爱也是无往不胜的票房灵药。性感明星加裸露镜头甚至火爆激情场面绝对是吸引观众眼球的秘器。《黄金甲》里的宫廷女性挤胸装扮无疑具有这方面的考量,观众通过画面第一次认识到作为群体的中国女性竟也这么丰满、性感,一个个肩膀圆润、胸脯高耸。而《夜宴》中在暧昧的光线下葛优给整个背部全裸的章子怡按摩的镜头则具有更强烈的性暗示的意味。导演无疑是将其作为一个卖点来经营。
中国文化似乎具有强大的抗拒诱惑的能力,“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影片中的性爱表现往往会受到道德的谴责。然而,古人早就说过:“食色,性也”,这是人的本性,弗洛伊德更是将性欲解释为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所在,压抑的结果只能导致畸变,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夜宴》、《黄金甲》不约而同地选择非常态的性爱故事而又同时受到欢迎的原因。前者是叔叔爱上嫂嫂,作为王后的母亲又爱上了作为王子的儿子:后者则不仅有母子恋——王后与太子的不正当性关系。还有兄妹恋——太子与蒋蝉为同父异母兄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堕入爱河并发生性关系《夜宴》中殷隼与妹妹青女的关系也比较暧昧)。除了这些混乱的性爱关系外,还有相互交织的多重三角恋爱关系《夜宴》中叔叔、嫂嫂、王子构成一种三角关系,王子又同青女、殷隼构成三角关系《黄金甲》的母本是曹禺先生的《雷雨》,三角关系也基本套用《雷雨》模式:国王(周朴园)、王后(蘩漪)、蒋氏(鲁侍萍)是一组,王后与太子(周萍)、蒋蝉是第二组,国王、蒋氏、蒋太医(鲁贵)是第三组。这些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在西方人看来也许好半天也摸不着头脑,但对中国观众来说却饶有兴味,越轨的乱伦的性爱加上复杂的三角恋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窥淫与猎奇的心理。
三、美感暴力——美意的残酷
一向擅长拍摄生活片、平民喜剧片的冯小刚今年小试牛刀,开始涉足武打片领域,并且有较高水准的表现,的确难能可贵。《夜宴》开场不足五分钟即出现搏杀场面:一片密密的竹林,翠绿的枝叶随风摇曳,一列黑衣黑甲的骑兵纵马入画,骑兵张弓射箭。慢镜头清晰展示这枝箭挟带的凌厉气势,利箭穿透随风飘落的轻盈的竹叶(不可思议!)射进一棵竹子,喀嚓一声,竹子从中裂开。接着,第二枝、第三枝箭射中了太子的卫兵。再接下来,在造型独特的太子习舞场黑甲袭击者攻击一群素衣舞者,舞者以优雅的舞姿迎接攻击。在观众熟悉的“扑哧”、“扑哧”响声中,舞者被锋利的钢刀刺中,鲜血溅出。白衣的舞者大都不堪一击,犹如待宰的羔羊。很快。最后一名舞者被从竹林中飞来的刺客用刀架住了脖子,一副带面具的头颅被活生生地砍下。堕到深水里,殷红的血缓缓融入水中……尽管场面不大,但导演巧妙运用特技、色彩与声响使画面富有诗意的美。给观众带来一种美妙的惊悚感。
相比较而言,《黄金甲》的场面显得大气得多,尤其是元杰带兵夺宫的那一场戏。张艺谋有非常好的驾驭宏大场面的能力,这在影片《英雄》中已经有了突出表现。同样是攻城战,如果同本年度上映的另一部影片《墨攻》旧比的话,《黄金甲》可能在攻守的策略、人物性格的塑造上稍逊一筹,但画面的美感绝对远在《墨攻》之上。锃亮的铠甲,闪亮的兵器。整饬的阵形,万箭齐发的场面。成千上万士兵踏碎满地菊花,殷红的鲜血洒在灿烂的黄花上……这一切构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血腥的杀戮变成一场美妙的视觉享受,《黄金甲》要的就是这个,观众也在一次性消费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一方面寻得了感官的刺激,另一方面又获得了审美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