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成。英汉成语文化内涵具有一定共性,更显其个性。成语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翻译成语时,不仅要重视体现原语成语的涵义,还要准确传达原语中蕴含的文化色彩,最大程度体现原语的“神”。
关键词:成语;文化内涵比较;翻译对策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12-0076-3
Abstract: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have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diom translation is not only lingual translation but also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connotation and cuture of idiom must be exactly conveyed in translation.
Key words: idiom, comparison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translation methods
1. 引言
传统上翻译活动一直被看作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翻译研究一直以语言分析和文本对照为主要任务,但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翻译研究领域内引起了一场变革,即翻译研究领域内的“文化转向”。的确,翻译绝不能只着眼于语言转换,而是透过语言表层,了解其深层内涵和文化涵义。成语是语言和文化的重要部分,是千百年来千锤百炼创造出来的,具有浓厚的民族、历史和地方色彩,因而英汉成语具有一定的共性,更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译者必须深谙所要交流的民族语言与文化的异同,准确地翻译出原文的“神”。“指明事物的异同所在不难,追究它们何以有此异同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而这恰恰是对比研究的最终目的。”(陈定安,2002:267)本文通过英汉成语文化内涵对比分析,以求具体回答英汉成语“何以有此异同”,并针对些异同,给予相应翻译策略。
2. 英语成语的跨文化共性
由于人类的生活模式、思想感情和思维方式基本相同,不同民族的人们在观察事物及表达思想感情方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甚至有些是不约而同的巧合。(李欣,段燕红,2003:21)如:burn one’s boat与破釜沉舟,前者出自古罗马凯撒大帝出征作战时为了使士兵下定决心,决一死战,使士兵无退路,烧毁战船。原语是:“Cross the Rubicon and burn one’s boats”;后者出自楚霸王项羽,他“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甄,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生还。”这样的成语可谓形似、意似乃至神似,这种现象是文化重合(cultural overlaps)。(吴海英,2004:60)即两种文化共性的东西。
3. 英汉成语的跨文化差异
每种语言在形成、发展和使用的过程中,无不打上了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烙印,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语言上的烙印使得英汉成语表现出较大的跨文化差异。
3.1 风俗习惯的不同
风俗习惯是各民族世代相传、逐渐形成的传统,风俗习惯的差异是英汉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点在两种语言的成语形成中有较多的反映,特别是表现在动物形象上。
传统中国文化中,龙是象征吉利的动物,在封建社会,龙代表帝王、权威和高贵,因此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都含有褒义,如“乘龙快婿”、“望子成龙”等;但在西方文化中,龙是一种凶残肆虐的能喷火的怪物(公元700年左右,在被誉为“苏格兰的民族史诗”——Song of Beowulf中,就有关于Beowult与恶龙大战三天三夜,最后杀死恶龙的故事),是邪恶的象征:a dragon——形容飞扬跋扈的人。
3.2 地理环境的不同
中国地处亚欧大陆,地域辽阔,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因此汉语中相当一部分与农业和土地有关的成语,如“斩草除根”、“面如土色”、“风调雨顺”等。英国则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水,构成英国领土主体的不列颠岛面积共229800平方公里,占英国总面积的94%,岛上任何一地距海边都不超过120公里。英语中也就有了许多与水、鱼以及航海有关的成语,如as weak as water(弱不禁风),to miss the boat(错失良机)。
3.3 历史典故的不同
历史典故言简意赅,能使语言形象生动、含蓄幽默,然而典故都具有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英语成语大多出自《圣经》、《伊索寓言》和希腊罗马神话等。
如:Eye for eye, tooth for tooth(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出自《圣经》)
Blot hot and cold(反复无常,出自《伊索寓言》)
汉语中的成语主要来源于浩海如烟的中国经传典籍、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例如“守株待兔”、“叶公好龙”、“愚公移山”、“刻舟求剑”等源于寓言故事。
3.4 宗教信仰的不同
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它对人们语言表达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宗教信仰的差异在成语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影响最大的是基督教,在西方人心中,God具有至高无上的法力。因而英语成语中有许多与God有关的成语: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基督教的教义《圣经》一直被奉为西方文化的经典,内容有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许多成语也正是出于此 :finger on the wall(不祥之兆),cast one’s bread up the waters(真心行善,不望回报)。
相比之下,佛教对我国的影响最大,因此有不少成语出于此:1)“现身说法”原系佛教用语,现表示以亲身经历和体验说明一种道理 ;2)“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原是佛教改恶从善的话。
3.5 联想比喻的不同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思想是客观的反映,但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同的民族往往用不同的比喻表达同一的思想。(祝吉芳,2004:271)
例如 :汉语用“一箭双雕”,英语用“一石二鸟”,德国用“一掌双蝇”,俄语用“一石双兔”;中国常常用成语“雨后春笋”来形容一般事物的迅速发展和大量涌现,英语则用“just like mushrooms”(犹如蘑菇一样众多)来形容同样的意思。竹子不是英国土生土长的植物,甚至连“bamboo”(竹)这个词也是引进来的外来词。因此英国人不可能以竹笋作成语的形象来比喻。
4. 英汉成语翻译对策
近代翻译家严复说过,译有三难:信、达、雅。所谓“信”,就是对原著忠实 ;“达”就是译文要明白晓畅 ;“雅”就是译文要优美。由于成语具有有浓厚的民族、历史和地方色彩,译者在翻译上更具有难度。翻译文化差异的关键就在于要透彻地理解中英的民族历史文化,只有透彻地了解,才能“全文神理、融汇于会”,“下笔抒神、自善其备”,以下将针对英汉成语的翻译提出五项对策。
4.1 对等翻译法
1)有些英汉成语,在表层、深层、修辞层三方面完全吻合,即字面意义、内存含义、喻义哲理等方面完全相等,这一特征被称为“不同语言之间的偶合现象”。(张小燕,2000:74)翻译时用相应的成语对译即可:
雪中送炭:to offer fuel in snowy weather
趁热打铁: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2)具有“偶合特征”的成语在英汉成语中毕竟少见,有许多成语内在含义、喻义哲理相同,区别只是在形象方面,这一特征被称为 :“成语的并行现象”。(张小燕,2000 :74)翻译时采用半对半的翻译方法:
得寸进尺 :give him an inch and he will take an ell,这里的“寸”是对应的,“尺”和“ell”却不对应,当然,它们都是计量单位,这一点是相同的。
4.2 直译法
所谓“直译”,是指在不违背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谨慎地对待作品的民族特点。
《三国演义》中有一句“子龙见那妇人身穿缟素,有倾国倾城之色”,翻译成:the woman was dressed entirely in white silk and her beauty was such as to overthrow cities and ruin states,这里采用的就是直译,没有采用英语里现成的成语:the face that haunted a thousand and ships.
4.3 直译法释法
美国著名学者Stephen认为,“我们必须对语言和文化有基本认识 :语言不能逐字翻译。凡语言都有习惯表达,它们都有言外之意。”(李欣,段燕红,2003:44)这里Stephen所说的“言外之意”是指那些除字面所指的信息之外的含义,是指在翻译时因译语中找不到与原语相对应的表达法,译者作一些补充说明,对原语成语加以注释,帮助译语读者理解其含义,一些出自典故的成语常用此法,如 :
叶公好龙 :Lord Sheh’s love of dragons (Lord Sheh was so fond of dragons that he adorned his palace with drawing and carvings of dragons. But when a real dragon heard of his infatuation and paid him a visit, he was frightened out of his wits)
这样,译语读者理解了“叶公好龙”这一汉语成语的文化意义,也了解了其中“言行不一”这层语用意义。
4.4 代换法
成语翻译的理想境界是形神皆似,然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和基本词汇上存在巨大差异,这样的翻译境界就很难达到。因此,不少著名的翻译学家都提出了重神似而不重形似的翻译原则。在英汉成语中,有一部分英汉成语意义不接近,但表述上有别:有的喻意相同,喻体有异,翻译时可相互代换,这种方法就是“代换法”。
1)引申义、喻意相同,形象不同,字面意思不同,如:
健壮如牛 as strong as a horse
如履薄冰 to tread upon eggs
2)一些有形象的汉语成语译成英语后,失去了形象,只保留了由形象引申出的意义,如:
从生到死 from the crandle to the grave
反攻为守 turn the table to the attacker
3)与前一类相反,有时英语成语表示泛指意义,没有鲜明形象,而汉语成语有鲜明形象,由形象引申出的意义与英语成语相同,这样也可以对译,例如:
趾高气扬——有形象“趾”、“气扬”,形容那些得意洋洋、骄傲自大的人。
High and might——意义相同,但没有鲜明的形象。
4.5 意译法
有些成语的字面意义和喻义相差甚远,无论是直译还是转换形象都无法传达出原文的确切含义,增加补充说明又使译文显得冗长罗嗦,这时译者就得打破原文的结构模式,舍弃原文的形象,在译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意义表述出来即可,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译法”。(黄粉保,1999:79)
如前面所说,英汉民族对“龙”的理解截然不同,因此“望子成龙”不可直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而应译为expecting their son to be an outstanding figure。
如果本国语的表现形式比外国主更精确、更有力,这时也可采用此法:
衣锦还乡 go home loaded with honours
饱经风霜 have had a chequered life
还有些成语的形象译出后大多不容易为外国读者理解和接受,这时就只要求译出准确含义:
青黄不接 short of food before the new harvest
神乎其神 miraculous
5. 结语
总之,由于英汉成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因而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只有通过文化转换,“求同存异”,既保留原语的文化特色,能尽量充分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又符合英汉各民族语言习惯,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此外,最好是系统地学习一下英美文学,了解一点英美历史和风土人情,掌握英语中丰富多彩的成语,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中文修养,才能形神皆备地翻译出原文。
参考文献
陈定安. 英汉比较与翻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267.
黄粉保. 英汉成语翻译漫谈. 云梦学刊,1999(2):79.
李欣、段燕红. 英汉互译研究与实践. 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21-44.
刘宓庆. 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L1-20.
吴海英. 漫谈文化转换与英汉成语翻译.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60.
尹周红. 英汉成语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4(2):18.
杨丽敏. 略谈英汉成语的翻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6):48.
赵桂华. 翻译理论与技巧.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55-79.
祝吉芳. 英汉翻译方法与试笔.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71.
张小燕. 有趣的英汉成语翻译.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4):74.
关键词:成语;文化内涵比较;翻译对策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12-0076-3
Abstract: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have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diom translation is not only lingual translation but also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connotation and cuture of idiom must be exactly conveyed in translation.
Key words: idiom, comparison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translation methods
1. 引言
传统上翻译活动一直被看作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翻译研究一直以语言分析和文本对照为主要任务,但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翻译研究领域内引起了一场变革,即翻译研究领域内的“文化转向”。的确,翻译绝不能只着眼于语言转换,而是透过语言表层,了解其深层内涵和文化涵义。成语是语言和文化的重要部分,是千百年来千锤百炼创造出来的,具有浓厚的民族、历史和地方色彩,因而英汉成语具有一定的共性,更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译者必须深谙所要交流的民族语言与文化的异同,准确地翻译出原文的“神”。“指明事物的异同所在不难,追究它们何以有此异同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而这恰恰是对比研究的最终目的。”(陈定安,2002:267)本文通过英汉成语文化内涵对比分析,以求具体回答英汉成语“何以有此异同”,并针对些异同,给予相应翻译策略。
2. 英语成语的跨文化共性
由于人类的生活模式、思想感情和思维方式基本相同,不同民族的人们在观察事物及表达思想感情方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甚至有些是不约而同的巧合。(李欣,段燕红,2003:21)如:burn one’s boat与破釜沉舟,前者出自古罗马凯撒大帝出征作战时为了使士兵下定决心,决一死战,使士兵无退路,烧毁战船。原语是:“Cross the Rubicon and burn one’s boats”;后者出自楚霸王项羽,他“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甄,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生还。”这样的成语可谓形似、意似乃至神似,这种现象是文化重合(cultural overlaps)。(吴海英,2004:60)即两种文化共性的东西。
3. 英汉成语的跨文化差异
每种语言在形成、发展和使用的过程中,无不打上了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烙印,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语言上的烙印使得英汉成语表现出较大的跨文化差异。
3.1 风俗习惯的不同
风俗习惯是各民族世代相传、逐渐形成的传统,风俗习惯的差异是英汉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点在两种语言的成语形成中有较多的反映,特别是表现在动物形象上。
传统中国文化中,龙是象征吉利的动物,在封建社会,龙代表帝王、权威和高贵,因此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都含有褒义,如“乘龙快婿”、“望子成龙”等;但在西方文化中,龙是一种凶残肆虐的能喷火的怪物(公元700年左右,在被誉为“苏格兰的民族史诗”——Song of Beowulf中,就有关于Beowult与恶龙大战三天三夜,最后杀死恶龙的故事),是邪恶的象征:a dragon——形容飞扬跋扈的人。
3.2 地理环境的不同
中国地处亚欧大陆,地域辽阔,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因此汉语中相当一部分与农业和土地有关的成语,如“斩草除根”、“面如土色”、“风调雨顺”等。英国则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水,构成英国领土主体的不列颠岛面积共229800平方公里,占英国总面积的94%,岛上任何一地距海边都不超过120公里。英语中也就有了许多与水、鱼以及航海有关的成语,如as weak as water(弱不禁风),to miss the boat(错失良机)。
3.3 历史典故的不同
历史典故言简意赅,能使语言形象生动、含蓄幽默,然而典故都具有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英语成语大多出自《圣经》、《伊索寓言》和希腊罗马神话等。
如:Eye for eye, tooth for tooth(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出自《圣经》)
Blot hot and cold(反复无常,出自《伊索寓言》)
汉语中的成语主要来源于浩海如烟的中国经传典籍、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例如“守株待兔”、“叶公好龙”、“愚公移山”、“刻舟求剑”等源于寓言故事。
3.4 宗教信仰的不同
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它对人们语言表达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宗教信仰的差异在成语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影响最大的是基督教,在西方人心中,God具有至高无上的法力。因而英语成语中有许多与God有关的成语: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基督教的教义《圣经》一直被奉为西方文化的经典,内容有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许多成语也正是出于此 :finger on the wall(不祥之兆),cast one’s bread up the waters(真心行善,不望回报)。
相比之下,佛教对我国的影响最大,因此有不少成语出于此:1)“现身说法”原系佛教用语,现表示以亲身经历和体验说明一种道理 ;2)“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原是佛教改恶从善的话。
3.5 联想比喻的不同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思想是客观的反映,但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同的民族往往用不同的比喻表达同一的思想。(祝吉芳,2004:271)
例如 :汉语用“一箭双雕”,英语用“一石二鸟”,德国用“一掌双蝇”,俄语用“一石双兔”;中国常常用成语“雨后春笋”来形容一般事物的迅速发展和大量涌现,英语则用“just like mushrooms”(犹如蘑菇一样众多)来形容同样的意思。竹子不是英国土生土长的植物,甚至连“bamboo”(竹)这个词也是引进来的外来词。因此英国人不可能以竹笋作成语的形象来比喻。
4. 英汉成语翻译对策
近代翻译家严复说过,译有三难:信、达、雅。所谓“信”,就是对原著忠实 ;“达”就是译文要明白晓畅 ;“雅”就是译文要优美。由于成语具有有浓厚的民族、历史和地方色彩,译者在翻译上更具有难度。翻译文化差异的关键就在于要透彻地理解中英的民族历史文化,只有透彻地了解,才能“全文神理、融汇于会”,“下笔抒神、自善其备”,以下将针对英汉成语的翻译提出五项对策。
4.1 对等翻译法
1)有些英汉成语,在表层、深层、修辞层三方面完全吻合,即字面意义、内存含义、喻义哲理等方面完全相等,这一特征被称为“不同语言之间的偶合现象”。(张小燕,2000:74)翻译时用相应的成语对译即可:
雪中送炭:to offer fuel in snowy weather
趁热打铁: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2)具有“偶合特征”的成语在英汉成语中毕竟少见,有许多成语内在含义、喻义哲理相同,区别只是在形象方面,这一特征被称为 :“成语的并行现象”。(张小燕,2000 :74)翻译时采用半对半的翻译方法:
得寸进尺 :give him an inch and he will take an ell,这里的“寸”是对应的,“尺”和“ell”却不对应,当然,它们都是计量单位,这一点是相同的。
4.2 直译法
所谓“直译”,是指在不违背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谨慎地对待作品的民族特点。
《三国演义》中有一句“子龙见那妇人身穿缟素,有倾国倾城之色”,翻译成:the woman was dressed entirely in white silk and her beauty was such as to overthrow cities and ruin states,这里采用的就是直译,没有采用英语里现成的成语:the face that haunted a thousand and ships.
4.3 直译法释法
美国著名学者Stephen认为,“我们必须对语言和文化有基本认识 :语言不能逐字翻译。凡语言都有习惯表达,它们都有言外之意。”(李欣,段燕红,2003:44)这里Stephen所说的“言外之意”是指那些除字面所指的信息之外的含义,是指在翻译时因译语中找不到与原语相对应的表达法,译者作一些补充说明,对原语成语加以注释,帮助译语读者理解其含义,一些出自典故的成语常用此法,如 :
叶公好龙 :Lord Sheh’s love of dragons (Lord Sheh was so fond of dragons that he adorned his palace with drawing and carvings of dragons. But when a real dragon heard of his infatuation and paid him a visit, he was frightened out of his wits)
这样,译语读者理解了“叶公好龙”这一汉语成语的文化意义,也了解了其中“言行不一”这层语用意义。
4.4 代换法
成语翻译的理想境界是形神皆似,然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和基本词汇上存在巨大差异,这样的翻译境界就很难达到。因此,不少著名的翻译学家都提出了重神似而不重形似的翻译原则。在英汉成语中,有一部分英汉成语意义不接近,但表述上有别:有的喻意相同,喻体有异,翻译时可相互代换,这种方法就是“代换法”。
1)引申义、喻意相同,形象不同,字面意思不同,如:
健壮如牛 as strong as a horse
如履薄冰 to tread upon eggs
2)一些有形象的汉语成语译成英语后,失去了形象,只保留了由形象引申出的意义,如:
从生到死 from the crandle to the grave
反攻为守 turn the table to the attacker
3)与前一类相反,有时英语成语表示泛指意义,没有鲜明形象,而汉语成语有鲜明形象,由形象引申出的意义与英语成语相同,这样也可以对译,例如:
趾高气扬——有形象“趾”、“气扬”,形容那些得意洋洋、骄傲自大的人。
High and might——意义相同,但没有鲜明的形象。
4.5 意译法
有些成语的字面意义和喻义相差甚远,无论是直译还是转换形象都无法传达出原文的确切含义,增加补充说明又使译文显得冗长罗嗦,这时译者就得打破原文的结构模式,舍弃原文的形象,在译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意义表述出来即可,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译法”。(黄粉保,1999:79)
如前面所说,英汉民族对“龙”的理解截然不同,因此“望子成龙”不可直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而应译为expecting their son to be an outstanding figure。
如果本国语的表现形式比外国主更精确、更有力,这时也可采用此法:
衣锦还乡 go home loaded with honours
饱经风霜 have had a chequered life
还有些成语的形象译出后大多不容易为外国读者理解和接受,这时就只要求译出准确含义:
青黄不接 short of food before the new harvest
神乎其神 miraculous
5. 结语
总之,由于英汉成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因而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只有通过文化转换,“求同存异”,既保留原语的文化特色,能尽量充分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又符合英汉各民族语言习惯,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此外,最好是系统地学习一下英美文学,了解一点英美历史和风土人情,掌握英语中丰富多彩的成语,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中文修养,才能形神皆备地翻译出原文。
参考文献
陈定安. 英汉比较与翻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267.
黄粉保. 英汉成语翻译漫谈. 云梦学刊,1999(2):79.
李欣、段燕红. 英汉互译研究与实践. 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21-44.
刘宓庆. 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L1-20.
吴海英. 漫谈文化转换与英汉成语翻译.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60.
尹周红. 英汉成语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4(2):18.
杨丽敏. 略谈英汉成语的翻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6):48.
赵桂华. 翻译理论与技巧.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55-79.
祝吉芳. 英汉翻译方法与试笔.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71.
张小燕. 有趣的英汉成语翻译.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4):74.